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Ⅲb~Ⅳ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化疗组各30例。联合组采用DC-CIK免疫疗法联合化疗(顺铂+吉西他滨),1个月为一个周期。化疗组仅进行单纯化疗,1个月为一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免疫功能、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DCR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的中位PFS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外周血中的CD3+、CD3+CD4+和NK细胞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CD3+CD8+细胞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的CD3+、CD3+CD4+和NK细胞较化疗组显著上升(P0.05),CD3+CD8+细胞较化疗组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疲乏、疼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发生率低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白细胞减少率、血小板减少率显著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DC-CIK联合化疗治疗NSCLC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提高DCR,延长患者的PFS,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免疫治疗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1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依据是否接受DC-CIK细胞免疫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65),分别给予一般化疗方案治疗和化疗联合DC-CIK细胞免疫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淋巴细胞亚群,治疗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安全性改变,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治疗后CE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RR、DCR和PFS分别为44.68%、65.96%、6.5个月,观察组治疗对应指标分别为46.15%、86.15%、9个月,观察组DCR和FP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TNM分期达到Ⅳ级(P=0.023)和年龄超过60岁(P=0.006)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C-CIK细胞免疫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可靠,能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肿瘤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也带来了医学界对肿瘤治疗模式的改变。通过现代生物技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治疗肿瘤疾病,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肿瘤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后的第四种有效治疗肿瘤的方法。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细胞主要有: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 cell)以及DC-CIK细胞(dendritic cell-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T细胞肿瘤免疫治疗一直是肿瘤免疫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现就T细胞相关的肿瘤免疫疗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前,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分子生物学发展迅猛,由于其具备低毒性和高效率的特性,肿瘤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所起的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细胞介导的过继免疫治疗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过继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ACI)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方向,它通过向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回输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直接杀伤或间接杀伤肿瘤细胞,使其获得抗肿瘤免疫力。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之一,在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始、调节、维持中发挥核心作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IK)细胞具有高效的MHC非限制性溶瘤活性,具有极其广泛的杀瘤范围。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联合培养的DC-CIK抗肿瘤活性提升明显,患者预后生存期延长,效果显著。本文就DC与CIK生物学特点及抗肿瘤作用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 2008年10月份-2011 年02 月份因非小细胞肺癌就诊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 例患者(采用化疗联合 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方案治疗),对照组60 例患者(采用常规化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 生活质量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4%,生活质量提高率为88.4%,明显好于与对照组, 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s,CIK)联合化疗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DC-CIK联合小剂量HAG治疗23例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评分为高危(中危Ⅱ及高危组),经过中位3(2~5)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者(CR)14例,部分缓解者(PR)4例,血液学改善(HI)2例,未缓解者(NR)3例,总有效率86.95%,CR率为60.87%,疗效维持中位时间为6(4.0~8.0)个月,其中11例转为急性白血病,中位转白时间12.5(7.0~18.0)个月,17例死亡,1年生存率为52.5%,2年生存率为26.09%,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非感染性发热。中危Ⅱ组和高危组CR率和转白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3名患者输注DC-CIK 2周后外周CD3+、CD4+、CD8+、CD3+CD56+淋巴细胞与输注前无明显差异,但1个月时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DC-CIK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于老年高危MDS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s)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就诊的7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单纯化疗组)和实验组(n=36,DCs-CIK细胞免疫联合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并运用Kamofsky(KPS)评分来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疾病控制率(DCR)7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8%(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外周血CD3+、CD8+及NK细胞所占的比值较治疗前均上升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3+、CD8+及NK细胞所占的比值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KPS评分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Cs-CIK细胞免疫联合化疗能够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DCR,且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肺癌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男性肿瘤患者致死率最高的,5年生存率低于18%。尽管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手术治疗、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晚期NSCLC的预后依然很差。免疫治疗为NSCLC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向。免疫治疗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pilimumab、Nivolumab、MK-3475)和肿瘤疫苗(MAGE-A3,L-BLP25,TG4010,Belagenpumatucel-L)等。免疫治疗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少、效率高的特点,并在Ⅱ、Ⅲ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成为在手术、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后一种新的重要治疗手段。本文就当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原理、临床试验及待解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的体外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变化、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对K562、K562/ADM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 CD8+、CD3+ CD56+双阳性细胞比率较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d,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NF-7的分泌量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分泌量高(P<0.01,P< 0.05);在2.5∶1-20∶1的效靶比范围内,DC-CIK共培养物对K562和K562/ADM的杀伤活性均高于单纯CIK细胞组,且差异显著(P<0.05),且杀伤率与效靶比呈正相关.结论:DC-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对K562和K562/ADM的杀伤活性均高于CIK细胞,为DC-CIK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ELK)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0月份.2011年02月份因非小细胞肺癌就诊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方案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化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4%,生活质量提高率为88.4%,明显好于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扶正防癌方联合化疗对晚期结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使用FZFA,比较2组患者近期客观有效率、稳定率和生活质量;2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Th17/Treg细胞百分比及比值;以及2组人血液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2组患者近期客观有效率、稳定率和生活质量改变,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Th17/Treg细胞百分比及比值,以及外周血以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防癌方联合化疗药物和单纯化疗药物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均可改善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但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TACE治疗,研究组应用TACE联合RFA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我们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细胞因子的水平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均得到一定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表明,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有利于提高近期有效率,改善患者的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我们的研究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疗法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DC-CIK细胞治疗对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甲胎蛋白、免疫功能及循环肿瘤细胞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5年我院收治的26例肝细胞癌并伴有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对其治疗前后甲胎蛋白、免疫功能及循环肿瘤细胞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DC-CIK细胞治疗前后甲胎蛋白、循环肿瘤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根据细胞治疗次数分为1次组及1次组,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DC-CIK细胞治疗前甲胎蛋白为(603.32±155.78)ng/mL细胞回输后为(571.24±147.49)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CIK细胞治疗前及细胞回输后CTC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1.8%、36.4%治疗前及回输后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分别为(8.36±10.642)、(1.55±2.464),细胞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治疗前1天T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4/CD8分别为(66.05±15.31)%、(41.89±12.33)%、(23.15±8.05)%、(2.10±0.77),回输后分别为(69.69±12.91)%、(44.80±11.11)%、(23.13±7.12)%、(2.29±0.9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治疗次数1次组和1次组免疫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细胞治疗可减少肝细胞癌伴复发或转移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数量,但对甲胎蛋白和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同源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CIK细胞的表型、增殖活性的变化,及抗急性白血病细胞活性.方法: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结果: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 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 CD8+、CD3+ CD56+双阳性细胞比率较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在2.5∶1-20∶1的效靶比范围内,DC-CIK共培养物对AML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5),且杀伤率与效靶比呈正相关.结论:DC-CIK细胞的增殖能力、对AML细胞的杀伤活性均高于CIK细胞,为DC-CIK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5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化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1,2,3年生存率及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79.3%)明显高于对照组(41.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的Ⅱ-Ⅳ级白细胞减少率,Ⅲ-Ⅳ级血红蛋白减少率,Ⅲ-Ⅳ级消化系统反应无显著差别,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化疗,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更好,毒副作用并未加重,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C-CIK细胞输注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IL-6、TNF-α及血清微量蛋白水平影响研究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已确诊的处于CR期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8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DA化疗方案进行巩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DC-CIK细胞输注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VEGF、IL-12、LDH、IFN-γ水平的变化,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5年后生存率情况进行系统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5年生存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VEGF、LDH水平均降低,血清IL-12、IFN-γ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6、TNF-α、VEGF、LDH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1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C-CIK细胞输注疗法的运用能有效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疗效,推测其机制与血清IL-6、TNF-α、VEGF、LDH水平的降低,及血清IL-12、IFN-γ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过继免疫治疗是当今肿瘤治疗的热点,已逐步成为一些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具有呈递肿瘤抗原和抵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及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作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而成,具有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抗肿瘤作用的特点。DC和CIK细胞有效结合可以同时促进DC细胞的增殖和免疫功能及加强CI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应用DC-CIK治疗大肠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化疗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第一周期、第二周期化疗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别按照不同疗效及不同化疗方案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比较。 结果 (1)化疗后,95例患者CD3+、CD4+、CD8+细胞平均值增加,CD19+、γδT细胞平均值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CD8+细胞平均值增加,CD19+细胞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组化疗后患者CD3+、CD8+细胞平均值增多,CD19+细胞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化疗可以调节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其中EC方案对患者细胞免疫的增强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Cs-CIK细胞免疫(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DCs-CIK)治疗联合化疗对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确诊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泼尼松化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DC-CIK细胞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3-CD56~+、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自然杀伤T细胞(NKT)表达水平;使用QLQ-C30问卷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73.58%远高于对照组41.51%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3-CD56~+、CD4~+CD8~+、NK、NKT表达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各项指标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肝功受损,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DCs-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有助于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在明显改善患者免疫能力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自体DC与CIK 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给予20 例难治复发急性髓细 胞白血病患者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20 例难治复发的应用同样化疗方案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患者做为对照组;治疗后4 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KPS)评分,DC 与CIK 细胞治疗前和治疗后1 周检测T细胞亚 群(CD3+、CD3+CD4+、CD3+CD8+、CD3+CD56+)和细胞因子(IL-12、IL-2、IL-7、IFN-酌及TNF-琢)水平的变化。结果:①DC 与CIK 细胞 治疗组有效率和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轻微,均可耐受。②DC 与CIK 细胞治疗后1 周,患者T 细胞亚群百分比和细胞因子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其中CD3+、CD3+CD56+及IL-12、IL-7 明显升高(P<0.05)。结论:DC与CIK 细胞免疫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