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分子生物学发展迅猛,由于其具备低毒性和高效率的特性,肿瘤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所起的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细胞介导的过继免疫治疗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过继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ACI)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方向,它通过向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回输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直接杀伤或间接杀伤肿瘤细胞,使其获得抗肿瘤免疫力。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之一,在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始、调节、维持中发挥核心作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IK)细胞具有高效的MHC非限制性溶瘤活性,具有极其广泛的杀瘤范围。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联合培养的DC-CIK抗肿瘤活性提升明显,患者预后生存期延长,效果显著。本文就DC与CIK生物学特点及抗肿瘤作用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过继免疫治疗是当今肿瘤治疗的热点,已逐步成为一些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具有呈递肿瘤抗原和抵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及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作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而成,具有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抗肿瘤作用的特点。DC和CIK细胞有效结合可以同时促进DC细胞的增殖和免疫功能及加强CI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应用DC-CIK治疗大肠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免疫治疗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1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依据是否接受DC-CIK细胞免疫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65),分别给予一般化疗方案治疗和化疗联合DC-CIK细胞免疫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淋巴细胞亚群,治疗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安全性改变,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治疗后CE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RR、DCR和PFS分别为44.68%、65.96%、6.5个月,观察组治疗对应指标分别为46.15%、86.15%、9个月,观察组DCR和FP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TNM分期达到Ⅳ级(P=0.023)和年龄超过60岁(P=0.006)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C-CIK细胞免疫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可靠,能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ELK)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0月份.2011年02月份因非小细胞肺癌就诊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方案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化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4%,生活质量提高率为88.4%,明显好于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 2008年10月份-2011 年02 月份因非小细胞肺癌就诊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 例患者(采用化疗联合 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方案治疗),对照组60 例患者(采用常规化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 生活质量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4%,生活质量提高率为88.4%,明显好于与对照组, 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由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同源杀伤细胞(CIK)的共培养诱生的细胞群(DCCIK)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的研究。DCCIK细胞体外杀伤肿瘤靶细胞A549(MTT法),效靶比为10∶1、5∶1时杀伤率分别为61%、52%。DCCIK细胞诱导培养3周后,效靶比为10∶1、5∶1时杀伤率分别为64%和56%。数据亦表明DCCI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优于CIK细胞。动物体内实验分荷瘤A549、BEL7404和A375三组,每组分(A)DCCIK 化疗、(B)单用化疗。治疗20天、35天后测量各组肿瘤消失率。结果显示:DCCIK 化疗的抑瘤效果明显好于单纯化疗。提示DCCIK细胞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生命科学研究》2015,(5):465-470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 cells)是将脐血、外周血和骨髓等不同来源的单个核细胞经适当浓度的IFN-γ、IL-2和CD3单抗等联合诱导后获得的异质细胞群。CIK细胞具有增殖能力强、溶瘤谱广、对耐药细胞株也有杀伤作用,且兼有T细胞强大的杀伤活性和NK细胞(nature killer cells)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non-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non-MHC)限制性的特点,使其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恶性血液肿瘤患者接受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生存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少,但仍面临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Cs-CIK细胞免疫(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DCs-CIK)治疗联合化疗对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确诊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泼尼松化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DC-CIK细胞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3-CD56~+、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自然杀伤T细胞(NKT)表达水平;使用QLQ-C30问卷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73.58%远高于对照组41.51%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3-CD56~+、CD4~+CD8~+、NK、NKT表达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各项指标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肝功受损,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DCs-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有助于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在明显改善患者免疫能力的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s)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就诊的7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单纯化疗组)和实验组(n=36,DCs-CIK细胞免疫联合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并运用Kamofsky(KPS)评分来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疾病控制率(DCR)7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8%(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外周血CD3+、CD8+及NK细胞所占的比值较治疗前均上升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3+、CD8+及NK细胞所占的比值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KPS评分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Cs-CIK细胞免疫联合化疗能够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DCR,且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s,DCs)诱导的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细胞对B16黑色素瘤的抑瘤作用。方法:分离、培养DC和CIK细胞,取部分DC进行肿瘤抗原负载,将其与CIK细胞按1:10的比例共培养3d,即为抗原负载的DC-CIK。建立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分别于瘤周围皮下注射经Brdu标记的CIK、DC-CIK、抗原负载DC-CIK。按注射细胞进行分组,测量注射前后各组小鼠的瘤体积,计算抑瘤率,比较其抑瘤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抗原负载DC-CIK细胞在皮肤中的分布及杀伤肿瘤细胞的形态学表现。结果:抗原负载DC诱导的CIK(细胞组抑瘤率(86.57%)高于CIK细胞组(33.34%,P<0.05)和DC-CIK细胞组(61.08%,P<0.05);光镜下抗原负载DC-CIK细胞主要分布在皮下组织,癌组织周围,特别是癌巢周边。透射电镜下抗原负载DC-CIK细胞体积大,核有切迹,细胞质内细胞器丰富,粗面内质网扩张。细胞表面有突起,与肿瘤细胞密切接触。大量肿瘤细胞凋亡、坏死。结论:CIK细胞经抗原负载DC诱导后抑瘤作用明显强于单纯CIK细胞和DC-CIK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的抗肿瘤作用及相应机制。方法:建立荷B16-F10黑色素瘤小鼠模型,观察联合治疗对肿瘤体积、宿主生存时间、淋巴细胞增殖活力及淋巴细胞杀伤能力的影响。结果:CIK及番茄红素治疗均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与CIK治疗组相比较,中高剂量的番茄红素联合CIK治疗可以显著增强抗肿瘤疗效,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并且可以通过刺激荷瘤鼠淋巴细胞增殖、增强淋巴细胞对肿瘤的杀伤能力提高CIK治疗的抗肿瘤疗效。结论:番茄红素能够通过提高宿主免疫水平而显著增强CIK治疗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米卡芬净预防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1年1月,收集米卡芬净(试验组)对比常规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及三唑类抗真菌药,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0.2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对突破性IFIs、真菌感染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及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2 47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突破性IFIs发生率[OR=0.74,95%CI(0.50,1.07),P=0.11]、真菌感染死亡率[OR=0.73,95%CI(0.46,1.17),P=0.19]和全因死亡率[OR=0.94,95%CI(0.69,1.28),P=0.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发生率[OR=0.46,95%CI(0.32,0.66),P<0.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卡芬净用于预防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IFIs的效果与两性霉素B及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相当,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体外观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killer,CIK)对K562/A细胞株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人的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在体外加入多种细胞因子经诱导生成DC及CIK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将DC细胞内加入K562/A细胞裂解物致敏后,再与CIK细胞混合培养48小时。将致敏后的DC-CIK细胞与K562/A及K562分组培养后以荧光定量PCR检测其mdr1基因表达的情况,PBMC作为对照组。结果:RT-PCR中可见K562/A+DC-CIK组中mdr1 mRNA表达较K562/A明显降低,经荧光定量PCR观察到K562/A内mdr1 mRNA表达为K562的10.27倍、K562/A/PBMC略低于未处理的K562/A(P〉0.05),K562/A/DC-CIK细胞中mdr1 mRNA含量较K562/A、K562/A/PBMC少(P〈0.05)。DC-CIK细胞与细胞株混合培养后,mdr1基因表达较混合培养前明显降低。结论:实验数据显示DC-CIK可使耐药细胞株内mdr1基因表达下调。但K562与DC-CIK混合培养后该基因降低不明显,提示该基因在细胞中存在着基础表达,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内稳态。目前针对逆转白血病耐药的研究较少,需要多进行相关研究以拓宽细胞免疫治疗在逆转耐药领域的应用。DC-CIK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抗肿瘤方法。本实验将为下一阶段研究逆转耐药的机制提供依据,DC-CIK细胞免疫疗法有望成为逆转肿瘤耐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在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时常出现,其感染周期较长,且易产生抗药性,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为了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最佳临床预防方案,我院进行了相关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1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8例,其中对照组传统预防方案,观察组采用伊曲康唑预防方案.两组患者化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状况及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血压升高、转氨酶升高、肾功能衰竭、腹泻、皮疹、气胸、药物过敏等.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7个百分点(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5.1个百分点(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6.4个百分点(P<0.0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由于在传统预防方案的基础上额外采用了伊曲康唑预防对患者进行预防,使得观察组的化疗感染率、不良反应状况均低于对照组,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应用伊曲康唑预防方案可以起到明显的侵袭性真菌感染预防效果,该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AcGFP基因标记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pAcGFP对6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以及DC/CIK对其杀伤活性.方法:应用Fugene HD Transfection Reagent转染MCF-7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pAcGFP的乳腺癌细胞.采用MTT方法检测MCF7-pAcGFP细胞对6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以及DC/CIK对MCF7-pAcGFP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稳定表达pAcGFP的乳腺癌细胞MCF7-pAcGFP对6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未转染前相似(P>0.05),均对5-氟尿嘧啶、表柔比星和紫杉醇较为敏感;DC/CIK对MCF7细胞和MCF7-pAcGFP细胞的杀伤能力相同(P>0.05).结论:MCF7-pAcGFP细胞可代替MCF-7细胞用于抗乳腺癌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体外观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killer,CIK)对K562/A细胞株 多药耐药基因mdr1 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人的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 ),在 体外加入多种细胞因子经诱导生成DC及CIK 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将DC 细胞内加入K562/A 细胞裂解物致敏 后,再与CIK细胞混合培养48 小时。将致敏后的DC-CIK 细胞与K562/A及K562 分组培养后以荧光定量PCR 检测其mdr1 基 因表达的情况,PBMC 作为对照组。结果:RT-PCR 中可见K562/A+DC-CIK 组中mdr1 mRNA 表达较K562/A明显降低,经荧光定 量PCR 观察到K562/A 内mdr1 mRNA 表达为K562 的10.27 倍、K562/A/PBMC 略低于未处理的K562/A(P>0.05), K562/A/DC-CIK 细胞中mdr1 mRNA含量较K562/A、K562/A/PBMC 少(P<0.05)。DC-CIK细胞与细胞株混合培养后,mdr1 基因 表达较混合培养前明显降低。结论:实验数据显示DC-CIK 可使耐药细胞株内mdr1 基因表达下调。但K562 与DC-CIK 混合培养 后该基因降低不明显,提示该基因在细胞中存在着基础表达,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内稳态。目前针对逆转白血病耐药的研究较少, 需要多进行相关研究以拓宽细胞免疫治疗在逆转耐药领域的应用。DC-CIK 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抗肿瘤方法。本实验将为下一阶段 研究逆转耐药的机制提供依据,DC-CIK 细胞免疫疗法有望成为逆转肿瘤耐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树突状细胞(DC)是初级免疫应答的激发者,是最有活力的抗原递呈细胞(APC),可以有效地抑制白血病细胞逃逸。未成熟DC细胞从细胞外捕获各种抗原信息,成熟DC细胞传递各种抗原信息给宿主淋巴结的T细胞,激活抗原相关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特异性免疫应答,另外,亦可通过影响B细胞的增殖,不同程度的活化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一组具有细胞毒作用的异质细胞群,是较LAK细胞溶瘤活性更强的一种免疫活性细胞,对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抗肿瘤效应,具有非MHC限制性的杀瘤特点。二者联合培养及应用又增强了各自的活性。DC细胞与CIK细胞对于白血病的疗效不仅在实验室得以证实,而且已经逐步应用于临床,其在清除微小残留病以及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细胞制备技术的完善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自体DC、CIK细胞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逐渐获得众多专家的认可。中国卫生部已经把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做为第三类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批准号200984。本文就目前DC、CIK、DC-CIK细胞免疫疗法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吡喃阿霉素(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THP与其他2~3种抗癌药物联合治疗84例各类恶性肿。统计近期疗效,观察THP所致的心脏毒性发生率和其他并发症。结果: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30例、稳定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52.38%。67例出现各类不良反应126例次,但程度均较轻。结论:以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恶性肿瘤疗效明显,毒性反应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9.
潘静玲  王小娟  金晓菲  尹莉  吴萍 《生物磁学》2011,(24):4889-4891
目的:探讨以吡喃阿霉素(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THP与其他2~3种抗癌药物联合治疗84例各类恶性肿。统计近期疗效,观察THP所致的心脏毒性发生率和其他并发症。结果: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30例、稳定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52.38%。67例出现各类不良反应126例次,但程度均较轻。结论:以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恶性肿瘤疗效明显,毒性反应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6例在我院进行化疗治疗的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静脉血制备自体CIK细胞,成熟后回输入体内,持续注射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培养前和培养13天后白细胞各亚型细胞所占百分比,并比较CIK细胞回输前后患者白细胞亚群、感染次数及输血量的变化。结果:培养后CD3~+、CD8~+、CD3~+CD8~+、CD3~+CD56~+亚型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培养前(P0.05),CIK细胞回输后患者体内CD3~+、CD3~+CD8~+、CD3~+CD56~+亚群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回输前(P0.05);CIK细胞回输后,患者感染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少于回输前(P0.05),疾病稳定期输血量显著低于回输前(P0.05),疾病进展期输血量与回输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有效且安全,可维持病情的稳定、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