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猪卵泡抑素基因(Follistatin,FS)具有调控动物生殖活动和肌肉生长的生物功能,但对猪的研究报道很少。本研究克隆了猪卵泡抑素基因两种接拼形式、比较分析其蛋白结构特征、进化关系和组织表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两对引物成功克隆了猪卵泡抑素基因的1045bp(FS—L)和964bp(FS-L)的两种接拼形式;与Genbank中的序列比对表明FS-L和FS-L的CDS序列与人、牛、家鼠、沟鼠、斑马鱼的卵泡抑素基因序列相似性在80%以上。对两种蛋白质结构域的比较发现,FS-L蛋白相比FS-L蛋白而言缺失了一个FS结构域。同源性分析表明,猪与牛的亲缘关系较近,与人、小鼠、沟鼠和斑马鱼的关系相对较远。组织表达分析表明,两种拼接形式在梅山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FS-L基因在梅山猪肌肉及生殖系统等组织中均有表达,而FS-L基因则主要在生殖系统中表达。表明FS-L在肌肉生长中发挥作用,而FS-L主要调控动物的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qRT-PCR对毛竹相关成花基因PheTFL1的表达进行研究,为毛竹开花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毛竹UBC18、PP2A和EF1α等9个候选内参基因中筛选出在叶、幼嫩花序、花序轴、枝、竹青等11个组织器官中都稳定表达的PP2A用于毛竹PheTFL1基因qRT-PCR结果的校正.结果显示:PheTFL1基因在开花竹叶、枝和竹青中低丰度表达,与未开花竹差异不显著,但在花和花序轴中高丰度表达;在实生苗叶和根中高丰度表达,在实生苗茎中低丰度表达.PheTFL1基因在具有分生能力的幼嫩组织中高丰度表达,说明其不仅参与花发育的调控,还参与了分生组织生长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外源性基因在特定靶组织的高效、稳定表达是转基因动物研究和基因治疗的重要前提。外源基因在非靶组织中的异位表达一直是制约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影响转基因动物的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目前,一系列肠道特异性基因表达调控序列相继被克隆并鉴定。就上述调控序列的结构、功能和转录活性以及组织特异性作简要综述,为构建稳定、高效、特异性的嵌合型肠道转录调控元件提供理论依据,对环境友好型转基因动物的生产以及肠道性疾病有效的基因治疗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肌肉生成抑制素(myostatin, MSTN)在动物机体骨骼肌的增殖、分化和生长中起着重要的负调控作用。MSTN基因的过表达会阻碍骨骼肌增殖分化及生长发育,而缺失或表达降低则会导致肌肉肥大,形成双肌现象(double muscle phenomenon, DMP)。MSTN能作用于多个基因及结合多种细胞因子广泛参与生理生化、物质代谢、病理调控等过程,在动物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MSTN基因的历史渊源、基因定位、时空表达特性、部分相关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对MSTN调控动物骨骼肌生长部分机制作梳理,以期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的转基因研究自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后已迅速、广泛应用于研究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动物育种、基因产品的制备等方面,已成为分子生物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外源基因整合的随机性和表达的不可调节性正逐步得以克服。从随机整合到定位整合,从基因加入到基因剔除和基因精确修饰,从表达的不可调节到可控表达,转基因研究的应用前景正朝着无限可能的方向发展。但目前的技术还面临着某些不足,如效率较低、刺激诱导引起的多向效应、特异性不高、有较强的背景活性。本文将从外源基因的角度探讨不同构件对基因整合、表达和调控的影响,以期为外源基因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Xie JP  Li Y  Yue J  Xu YZ  Liang L  Hu CH  Yu SQ  Wang HH 《生理学报》2003,55(1):14-18
为研究人巨噬细胞的离子通道及其调控元件是否参与了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利用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细菌感染后主巨噬细胞基因的表达情况,在全局表达谱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离子通道及其调控元件的表达,并比较无毒株和临床分离有毒株在诱导离子通道及其调控元件表达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细菌感染影响离子通道及其调控元件基因的表达,涉及的离子通道包括钾通道、钠通道、氯通道、钙通道,差异表达的调控元件包括G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质激酶和磷酸化酶;临床株感染影响的离子通道及其调控元件较无毒株广泛和丰富。这些观察结果提示,离子通道及其调控元件参与了宿主细胞对感染细菌的免疫应答,有关离子通道及其调控元件在抗结核免疫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芯片研究的结果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7.
骨形态发生蛋白1(BMP1)是一类属于虾红素家族的金属蛋白酶,它在细胞外基质的形成以及调控TGFβ信号通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MP1基因在动物卵泡发育过程中具有不同程度表达,并以某种形式参与了动物胚胎的发生和发育过程。开展对BMP1基因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从基因角度进一步阐明动物卵泡的形成和胚胎发育的机制,对医学和畜牧业等领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着重从BMP1基因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定位、功能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苏云金芽胞杆菌Bti75中糖代谢蛋白Ccp A对两种几丁质酶基因chi A和chi B的表达调控。【方法】利用PREDetector软件分析Bti75 chi A和chi B的基因上游区序列,EMSA方法在体外验证Ccp A是否能与chi A和chi B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片段特异性结合。构建ccp A基因敲除载体以获得敲除突变株Δccp A,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比较有无葡萄糖存在的情况下,Ccp A对chi A和chi B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计算机分析显示,chi B上游启动子区存在一个潜在的Ccp A结合位点crechi B,而chi A上游启动子区未发现类似序列。体外实验表明,Ccp A蛋白在共阻遏蛋白Hpr-Ser45-P的参与下可与chi B基因启动子区特异性结合,而与chi A基因启动子区没有特异性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Bti75中ccp A基因敲除后,同样在葡萄糖存在下chi B的表达量提高而chi A的表达量变化不明显。【结论】在葡萄糖存在的情况下,Ccp A蛋白能抑制苏云金芽胞杆菌中几丁质酶chi B的表达,而chi A的表达不受Ccp A调控。  相似文献   

9.
诱导细胞凋亡DFF45样效应因子C的结构与表达调控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导细胞凋亡DFF45样效应因子C(cell death-inducing DNA fragmentation factor 45-like effector C,CIDEC)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脂滴结合蛋白质,属于CIDE家族成员,具有N端和C端两个结构域。该基因的组织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在脂肪组织和肝中高表达。高脂饮食和禁食等营养条件也会引起该基因表达量增高。该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多种转录因子和营养相关因子。近些年来发现, CIDEC定位于脂滴表面,调控脂滴间的融合。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质与其他蛋白质(例如CIDEC,CIDEA、PLIN1)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体引起接触的脂滴之间形成孔道。随后,脂质从小脂滴转运到大脂滴,进而使脂滴之间发生融合和生长。另外发现,CIDEC是促进细胞凋亡的重要蛋白质,同时在抑制脂肪分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CIDEC的结构特点,转录调控机制、亚细胞定位以及主要功能的作用机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思考,为CIDEC作用机制的有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10.
猪生长激素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转基因动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猪生长激素基因(PGH)克隆到质粒pUC19上,经酶切分析,确定其酶切图谱。把PGH转录起始位点以前的序列切掉,换上羊MT-1a基因的启动子,构建成可以调控的表达载体pSMTPGH,用于转基因动物的研究。采用微注射法将线状pSMTPGH导入猪、鼠和金鱼的受精卵中,得到了相应的转基因动物。对这些动物鉴定分析表明,外源基因整合率因动物不同而异,但该基因在这3种动物中的整合率均在9%以上,其生长速度都  相似文献   

11.
染色质的结构和组成直接影响转录因子与基因启动子的结合,并最终导致基因的活化或沉默。多年来在酵母和动物等领域的研究已经证实,起关键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表达模式的建立和维持需要染色质重塑。外界和细胞内部信号介导的染色质重塑调控基因的表达,并最终调控细胞的分化和生物个体的发育。近几年人们发现高等植物也存在与动物和酵母同源的参与染色质重塑的蛋白质因子。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决定高等植物开花时间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就是通过外界信号影响其染色质结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神经组织中基因特异性表达的调控是由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完成的 ,所以 ,寻找并鉴定这些顺式作用元件就成为这一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利用报告基因在体外培养细胞的瞬时表达实验寻找和鉴定顺式作用元件是广泛应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这一方法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即( 1 )体外培养细胞脱离了整体动物发育和生长环境的调节 ;( 2 )体外构建的可能包含转录调控序列的报告基因表达载体使研究的片段脱离了整个基因组背景 ;( 3)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在体外培养细胞瞬时表达的研究体系使基因表达脱离了可能作为转录起始开关调节因…  相似文献   

13.
利用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是一项极具潜力和开发价值的生物技术,但成功的例子并不多,主要是由于乳蛋白的表达调控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构建的表达载体不足以克服位置效应的影响,使得外源基因的表达难以预期。目前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的热点是对乳蛋白表达调控元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构建基于酵母人工染色体、细菌人工染色体的经过修饰的乳蛋白基因座载体。简要综述了乳蛋白表达调控元件和表达载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生长激素释放因子是由动物和人的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多肽,具有促进生长激素合成与分泌的作用,从而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向肌肉组织注射质粒DNA,外源基因可以较稳定表达一定的影响,将含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的表达质粒注射动物肌肉组织,可能成为一种刺激动物生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将猪生长激素基因(PGH)克隆到质粒pUC19上,经酶切分析,确定其酶切图谱.把PGH转录起始位点以前的序列切掉,换上羊MT-1a基因的启动子,构建成可以调控的表达载体pSMTPGH,用于转基因动物的研究.采用微注射法将线状pSMTPGH导入猪、鼠和金鱼的受精卵中,得到了相应的转基因动物.对这些动物鉴定分析表明,外源基因整合率因动物不同而异,但该基因在这3种动物中的整合率均在9%以上,其生长速度都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 GHRH)主要生物学功能是刺激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已被证实是动物体生长轴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布氏鲳鲹是一种生长快速的海洋鱼类,为了揭示其代谢旺盛的调节机制,本研究从GHRH入手,利用RACE技术和qPCR方法对布氏鲳鲹GHRH基因进行了克隆、组织和胚胎表达模式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布氏鲳鲹GHRH基因cDNA序列全长1019bp,5’UTR、3’UTR长度分别为327 bp和164 bp,开放阅读框528 bp,共编码175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布氏鲳鲹GHRH基因与其它鲈形目鱼类的同源性在91%以上。布氏鲳鲹GHRH基因的表达区域大多都集中在中枢系统,其中下丘脑表达量最高;GHRH在受精卵期到后续发育过程中均检测到表达,其表达水平在仔鱼期达到最高。序列分析、组织及胚胎表达的结果表明,布氏鲳鲹GHRH的调节模式仍然可能通过下丘脑调节垂体释放GH,GHRH在个体发育的较早阶段即开始发挥作用。本研究掌握了布氏鲳鲹GHRH基因的基本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生长轴的调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CARP是新发现的具有锚定重复序列,并在哺乳类动物中呈心肌特异性表达的蛋白,它在肌肉发育过程中对转录调控、肌纤维组装和拉伸信号传递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CARP基因与蛋白质结构、CARP的表达模式及其表达调控、参与调节CARP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CARP在肌肉发育中的作用,以及MARP家族其他成员。  相似文献   

18.
内含子的位置不影响转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含子在转基因动物的基因表达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乳清酸蛋白(WAP)基因5′区为调控序列,人基因组G-CSF基因为目的片段,将WAP基因第一内含子插入G-CSF基因5′端,构建成转基因动物乳腺表达载体。将其直接注射到小鼠乳腺,在泌乳期表达出人G-CSF。表明内含子在5′端的位置不影响转基因的表达,同时也表明内含子对表达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RASSF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 isoform A)是定位于染色体3p21.3区域的抑瘤基因,编码一个由34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微管相关蛋白.该基因在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肿瘤中因启动子高甲基化而表达沉默.本研究建立了RASSF1A稳定表达的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系,通过全基因组表达谱基因芯片分析RASSF1A过表达对A375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发现RASSF1A引起184个基因表达上调,26个基因表达下调.通过Realtime RT-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芯片筛选结果一致.RASSF1A影响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上归属于细胞生长与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间黏附、信号传导等生物过程.采用STRING软件构建了RASSF1A影响的差异表达基因调控网络,结果表明RASSF1A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构成一个高连接度的基因网络.其中,炎症细胞因子、转录因子位于网络中央.RASSF1A通过影响炎症细胞因子与转录因子之间的表达,影响A375细胞基因网络,调节黑色素瘤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人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利用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细菌感染后,宿主巨噬细胞基因表达情况,在全局表达谱分析基础上,重点分析细胞因子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比较无毒株和临床分离有毒株在诱导细胞因子及其调控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细菌感染影响较多细胞因子及其调控基因的表达,如IFN、TNF、TGF、IL系列及其受体、NFkappa B和TLR受体等;首次报道IL19参与了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被临床株感染影响的细胞因子较无毒株广泛和丰富。细胞因子及相关基因参与了宿主细胞对感染细菌的免疫应答,有关细胞因子及相关基因在抗结核免疫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