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 稻水象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我国农业部1986年新增订的进口植物的检疫对象。此虫是美国重要水稻害虫之一,1976年传入日本,造成严重的危害。此虫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因此必须引起我国水稻种植区广大植检、植保工作者的高度警惕,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以防止其传入蔓延,造成严重后果。 稻水象属于鞘翅目象虫科水象亚科Bagi-nae,原产美国东部原野和山林中,在密西西比河流域栽培水稻后,成为美国重要水稻害虫,并在其它水稻种植区急剧扩散。1976年传入日本后,已造成严重危害。日本资料称,此虫1976  相似文献   

2.
1989年9月在长沙召开了国际水稻害虫防治现场会。9月8日、10日,粮农组织国家间水稻害虫综合防治项目协调人比特·肯摩博士(美国)、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菲律宾、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越南、印度尼西亚及泰国的水稻专家;农业部、中国水稻研  相似文献   

3.
刘雨芳  杨荷  阳菲  谢美琦 《昆虫学报》2019,62(7):857-867
【目的】探索生境高异质度对稻田捕食性天敌及水稻害虫的生态调节有效性,了解这种策略是否会引起其他植食性昆虫成为水稻重要害虫的风险。【方法】2017-2018年连续2年种植单季稻,在稻田边缘种植花生与大豆,构建高异质性边缘生境稻田(rice paddy with high heterogeneous marginal habitats, HHR),调查HHR稻田与简单低异质性边缘生境稻田(rice paddy with low heterogeneous marginal habitats, LHR)中捕食性天敌与水稻害虫功能团的发生规律与相关性,计算益害比。【结果】2017年在HHR稻田中采集到捕食性天敌40种,1 667头;在LHR稻田中采集到捕食性天敌30种,991头。2018年在HHR稻田中采集到捕食性天敌33种,1 384头;在LHR稻田中采集到捕食性天敌34种,1 031头。HHR与LHR两类稻田中获得的捕食性天敌群落重要值Pi≥0.01的物种相似度很高,优势种相似。2017年HHR稻田的捕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LHR稻田,这种差异主要由群落重要值Pi<0.01的种类引起。2018年两类稻田的捕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没有差异。单位样方面积内的捕食性天敌个体数量,HHR中明显高于LHR,这种差异在2017年的分蘖期与成熟期达显著水平(P<0.05),在2018年的开花期极显著(P<0.01)。2017年在HHR中采集到水稻害虫22种,637头;在LHR中采集到水稻害虫19种,743头;物种相似性系数0.88。2018年在HHR中采集到水稻害虫16种,1 011头;在LHR中采集到水稻害虫16种,2 014头;物种相似性系数0.75;主要害虫物种组成结构相同。水稻害虫数量发生的时间动态分析表明,在分蘖期,虽然HHR稻田中的水稻害虫数量明显高于LHR(P<0.05),但此期害虫的数量不多,发生较轻。在孕穗期、开花期与成熟期,HHR稻田中的水稻害虫数量明显低于LHR稻田,这种差异在2017年的成熟期与2018年的孕穗期极显著(P<0.01),在2018年的成熟期差异显著(P<0.05)。2017年HHR和LHR中个体数量益害比Npi值分别为2.62和1.33;2018年分别为1.37和0.51。【结论】具有高异质性边缘生境的稻田,能提高系统对捕食性天敌物种的涵养潜力,显著提高稻田捕食性天敌个体数量,提高益害比,具有更好的控制害虫的物质基础,促进捕食性天敌对水稻害虫的生态控制效能,不会引起其他植食性昆虫演变为水稻重要害虫风险,可为保护稻田生态系统天敌发挥生态效能提供可借鉴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几种水稻新害虫和少见害虫记述经过四年来的调查采集和饲养观察,发现宁夏水稻区(银川平原)的水稻害虫有下列12种:1.无齿稻蝗 Oxya adentata Willemse 7.二点叶蝉 Cicadula(=Macrostels)tasciifrons2.稻水螟 Nymphula fengwhanalis Pryer Stal  相似文献   

5.
条纹螟蛉属夜蛾科,为我国南方稻区近年来发现的水稻害虫,局部发生严重。在一些已出版的书刊内(例如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第一分册,水稻害虫,农业出版社,1974年;植保手册,水稻病虫害与储粮害虫的防治,湖南人民出版社,1972年;稻虫识别及防治,江西人民出版社,1977年),其学名均用Lithacodia stygiaButler。最近我们整理为害水稻的夜蛾类,经鉴  相似文献   

6.
稻纵卷叶螟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自从Morris等(1954)把生命表方法引用到昆虫自然种群的研究以来,生命表方法逐渐发展成为研究昆虫种群动态的一种重要手段,并在农作物害虫、果树害虫、储粮害虫和卫生害虫的研究上广泛的应用(尹汝湛,1980:Harcourt,1969)。1973年以来,中山大学等在广东四会县大沙公社进行了水稻害虫综合防治的研究,7年的试验结果,原来为害严重的水稻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粘虫Leucania separata、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稻田施用有机肥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捕食性天敌与水稻害虫的影响,是否会引起水稻重要害虫发生风险。【方法】2017-2018年连续2年种植单季稻,在稻田中施用有机肥(Rice paddy field used organic manure,RPOM),以常规施用化肥稻田(Rice paddy field used chemical fertilizer,RPCF)为对照,调查RPOM与RPCF的土壤肥力、稻田水生昆虫、捕食性天敌总体、稻田蜘蛛、稻田捕食性昆虫(地上部分)、水稻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补偿猎物等功能团的发生时间动态与相关性,计算物种益害比与个体数量益害比。【结果】土壤中的碱解氮、有效磷、全磷、全钾的含量为RPOM显著高于RPCF(P0.05),全氮与有机质含量RPOM极显著高于RPCF(P0.01)。RPCF中水生昆虫的个体数量明显低于RPOM。摇蚊与弹尾虫的总个体数量RPOM与RPCF没有显著差异。2017年在RPOM中采集到水稻害虫17种,887头;在RPCF中采集到水稻害虫18种,917头,群落相似系数0.86。2018年在RPOM中采集到水稻害虫13种,1 226头,在RPCF中采集到水稻害虫15种,2 035头,群落相似系数0.71。RPCF的害虫个体数量显著高于RPOM。2017年在RPOM中采集到捕食性天敌41种,总个体数量1316头,在RPCF中采集到捕食性天敌31种,总个体数量989头,群落相似性0.83,Bray-Curtis距离为0.15。2018年在RPOM稻田中采集到捕食性天敌41种,总个体数量1 537头,在RPCF稻田中采集到捕食性天敌36种,总个体数量1 031头,群落相似性0.78,Bray-Curtis距离为0.31。连续2年捕食性天敌的物种丰富度为RPOM明显高于RPCF,且在2018年差异极显著(P0.01),个体数量RPOM显著高于RPCF(P0.05)。个体数量益害比值,2017年RPOM为1.86, RPCF为1.09,RPOM明显高于RPCF,但无显著差异(P0.05);2018年RPOM为1.64,RPCF为0.62,RPOM显著高于RPCF(P0.05)。【结论】复合微生物菌肥明显提高稻田土壤肥力;对捕食性天敌补偿猎物的个体数量没有明显影响;降低水稻害虫功能团的个体数量,显示了以土壤肥力为驱动的自下而上(Bottom-up)效应;显著提高捕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与个体数量,显著提高个体数量益害比,显示了自上而下(Top-down)效应。同时表明施用有机肥可预期捕食性天敌生态控害效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植物-害虫-天敌互作机制研究前沿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15  
植物-害虫-天敌之间的三级营养互作关系是当今进化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也是寻找害虫可持续控制途径的重要基础。自2006年以来,我国昆虫学家在973项目《重大农业害虫猖獗危害的机制及可持续控制》的支持下,围绕害虫、植物、天敌协同进化机理的关键科学问题,以棉花-害虫-天敌、水稻-害虫-天敌和蔬菜-害虫-天敌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发现OsHI-LOX参与虫害诱导的水稻茉莉酸(JA)信号途径合成,并通过水稻对二化螟和褐飞虱不同抗性作用的调控;寄主植物烟草受到棉铃虫和烟青虫危害后将被诱导产生化学防御作用,但它们的作用不同;绿叶挥发物(3Z)-hexen-ol是寄生蜂天敌定位寄主的最关键化合物,植物-害虫-天敌之间的互作关系受到光周期和CO2浓度升高而改变;植物对害虫直接的防御和通过寄生蜂对害虫的间接防御存在"权衡"关系;转基因棉花种植加重了盲椿象灾变。这些研究成果在Science,New Phytology,Plant Journal,Plant,Cell and Environment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作物-害虫-天敌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9.
害虫的抗药性:Ⅹ.水稻三化螟的抗药性及其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害虫抗药性已有70多年的历史。WHO(世界卫生组织)和FAO(世界粮农组织)早就对主要的医学昆虫和农业害虫分别拟定出一套标准的抗药性测定方法,并作了全球调查。据报告,到1980年7月止,全世界发生抗药性的昆虫(包括蜱螨类)已达432种,其中农业害虫(包括森林害虫和仓库害虫)有261种。虽然FAO在1980年对主要的19种农业害虫拟定了标准测定方法,但由于水稻三化螟不能象二化螟那样大量饲养,故至今对三化螟尚未拟出标准测定方法。在1969—1975年,江苏、浙江省农科院和我们分别对江、浙、沪地区的三化螟抗药性进行了调查。在此过程中,我们摸索了一套较适合我国情况的抗药性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让农业智能诊断系统更加便捷、高效地为用户服务,提高水稻害虫的诊断识别能力。【方法】本文应用开源软件组合LAMP(Linux+Apache+PHP+My SQL)及客户端开发环境(Java development kit+Eclipse+Android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Android development tools),提出并开发了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水稻害虫诊断系统。系统结构包括服务器端和手机客户端。服务器端采用了开放式的设计,授权用户可对水稻害虫资料进行修改、更新;手机客户端可根据水稻害虫体型大小、危害部位、危害症状、危害特性等进行初步分类,再结合害虫文字描述、对照图片等进行实时诊断。【结果】该系统可方便的对水稻害虫进行诊断识别。【结论】系统使用简单,携带方便,同时,由于Android智能手机价格低廉、用户广泛,因此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用人工饲料饲育三化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49年Beck等(Beck & Stauffer,1950)用人工饲料饲养玉米螟获得成功以来,对于昆虫用人工饲料饲养的研究日益引起重视。目前约有七十多种昆虫能在实验室以人工饲料来饲养,并且有些种类已达到大量饲养的实用阶段。 寡食性的水稻害虫二化螟已由日本石井等(Ishii,1952;Kamano et al.,1967)用人工饲料饲养成功,但单食性的水稻害虫三化螟,迄今尚未  相似文献   

12.
三种蜘蛛两种害虫共存系统水稻损失率数学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进才 《昆虫知识》1991,28(2):65-67,73
本文应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三种蜘蛛(拟水狼蛛、食虫瘤胸蛛、粽管巢蛛)两种害虫(稻纵卷叶螟幼虫、褐稻虱若虫)共存系统水稻损失率的数学模型。初步的结果分析表明共存系统中天敌通过捕食害虫能明显地减轻水稻损失;在供试的密度范围内,褐稻虱自身密度每增加1倍,水稻损失率大约增加6%左右;稻纵卷叶螟幼虫密度的增加对水稻损失有加重趋势,但损失率的增量较小。  相似文献   

13.
<正> 稻蓟马Stenchaetothrip biformis(Baghall,1913)是我国南、北主要稻区(约18—34°N)水稻前期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危害加重,因此在稻田期及本田分蘖期不得不用农药压低虫口密度,以确保稻苗早发快长。若能采用抗性品种,减少水稻前期用药次数及用量,这是水稻害虫综合防治中值得提倡的措施。目前国外,如印度和孟加拉国对抗稻蓟马品种的筛选已进行了一些工作,并筛选出了一批具有抗性的水稻品种和品系。我国水稻品种资源丰富,是否有抗稻蓟马的抗源存在,尚未见到这方面的报道。1982年我们利用我院农学系收集的八百余个水稻材料中的244个进行了初筛,以期对筛选的方法、标准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 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在我省大发生世代为二代。该虫历来是我省山区玉米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800万亩左右。1958年后在平原稻区频频发生为害,近年有加重为害趋势。1978年仅温江地区发生面积达60万亩,已成为威胁水稻增产的害虫之一。为摸清二代粘虫在水稻上的发生为害,于1981—1983年在崇庆县进行调查研究。 一、调查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水稻钻蛀性螟虫都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随着水稻栽培制度的变更及全球性气候的变化,种群数量逐渐回升,为害日趋严重。因此,科学的调查方法和准确的预测预报,对该类害虫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大螟Sesamia inferens(Walker)、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和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Walker)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这3种水稻钻蛀性螟虫的田间调查方法;阐述了它们的发生期预测方法;探讨了在调查取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我国水稻钻蛀性螟虫的综合防治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08年11月20日从旅客携带的柿子中截获了一种危险性害虫——日本臀纹粉蚧Planococcus kraunhiae(Kuwana)。该害虫在我国大陆尚未分布,为严防其传入,文章介绍其形态特征、寄主、生物学特性及基本防治策略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稻对白背飞虱抗性筛选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水稻品种对害虫抗性的筛选方法是水稻抗虫育种和抗虫性研究的基础。关于水稻品种对褐飞虱抗性的筛选方法,国内外均已有报道(巫国瑞等,1976;1983;1984;吴荣宗等,1984;IRRI,1977)。至于对白背飞虱抗性的筛选方法,国外最近亦有报道(Khush,1982)。我们自1978年开始进行白背飞虱抗性的筛选和研究,1984年开始又承担了全国水稻育种攻关协作组常规大组关于白背飞虱抗性的鉴定工作,现将有关方法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06年7月从旅客携带的南瓜和茄子中截获了一种原产于非洲的检疫性害虫——葫芦寡鬃实蝇Dacus (Dacus) bivittatus (Bigot)。该害虫目前在我国尚未分布,为严防其传入,文章介绍其形态特征、寄主、生物学特性及基本防治策略等,以供植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ee)是我国东半部地区最重要的水稻害虫之一。近十几年来,爆发频率很高,曾经在测报和防治等生产实践中感到十分被动。  相似文献   

20.
<正>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县发生为害严重。1985年,我们进行了该虫田间分布型和序贯抽样技术的调查研究,取得初步结果。 一、调查研究方法 (一)选择杂交稻(品种:南优二号)、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