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10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酶制剂专业学会主办,四川省成都酶制剂厂承办的“空气除菌、液体酶除菌技术”研讨会,在四川省温江县召开。中国发酵工业协会、四川省轻工分会和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参加会议的有无锡星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湖南津市酶制剂厂等十几家酶制剂会员单位的代表和酶制剂行业有关单位的代表以及专家45人。  相似文献   

2.
酶的利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在酿造、鞣革和奶酪的制造中,就自觉和不自觉地利用酶来制造和加工产品.1897年,Buchner发现了蔗糖转化酶的转化作用,最终使糖生产出酒精.至今已过去了一个多世纪.20世纪40年代,日本第一个实现了α-淀粉酶的工业化生产.中国的第一个酶制剂厂是1965年在无锡建立的无锡酶制剂厂.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也几乎于同时代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专业化的酶工程研究室.半个世纪来,我国的酶制剂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迅速发展.产量从当初的几百吨,发展到现在的近80万吨,品种从当初只有一种淀粉酶,到现在二十几个品种,应用领域也从当初的淀粉和纺织等少数领域,发展到现在涉及食品工业、饲料工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皮革工业、医药工业、洗涤剂工业、化工工业、酿造工业、环保工业、淀粉糖工业等十几个行业.  相似文献   

3.
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它的体积比细菌还小,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噬菌体缺乏细胞结构,没有独立代谢酶体系,只有寄生活体细胞中生长和繁殖,并且有专一寄生性,在国内外发酵工业中噬菌体危害是一个普遍问题,在谷氨酸、酶制剂、抗菌素生产中都有噬菌体危害,本文专门介绍谷氨酸发酵中噬菌体感染情况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两株枯草芽孢杆菌的噬菌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三门峡酶制剂厂分离到与过去形态不同的两种噬菌体BS3l和BS32。BS31有收缩尾鞘,头部为六边形;BS32有复杂的短尾,形态与φ29相似,寄主范围窄且有差异,用限制酶分析,噬菌体DNA的分子量分别为62kb和17kb。根据解链温度计算噬菌体DNA的G十c含量分别为45.7mol%和40.7mol%。两株噬菌体的结构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沫测定,BS3l有2条主带,10条次带;BS32有3条主带和6条次带。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江苏省无锡酶制剂厂,江苏省射阳制药厂共同协作研制的药用中性蛋白酶的中试鉴定会,于1979年8月15日至18日,在江苏射阳召开。会议由江  相似文献   

6.
会议报道     
一九八六全国发酵工程学术讨论会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生化学会、无锡轻工业学院共同组织,并得到江苏省微生物学会、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江苏省食品发酵研究所、上海市微生物学会、浙江省微生物研究所、无锡市酶制剂厂的大力协助。  相似文献   

7.
湖南津市酶制剂厂去年试制成功精制糖化酶,精制α—淀粉酶、葡萄糖异构酶。在食品工业的制糖中,用在含饴糖、口服葡萄糖、葡萄糖异构糖的生产中。目前国内生产的酶制剂多为粗制品,由于含过量的硫铵(提取过程中加入),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单回顾了淀粉生产和应用的历史,讨论了不同酶制剂在淀粉生产和淀粉深加工生产淀粉糖上的应用,以及酶制剂的使用对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指出使用好的酶制剂,把酶制剂用好对企业提高竞争力,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展望了未来酶制剂在淀粉制造和淀粉糖生产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厂生产AS 1.398中性蛋白酶,自1969年投产以来,曾多次发生噬菌体污染。1977年7、8月份再度发生异常发酵:芽孢出现早,发展快,周期短,酶活低。但没有典型的溶菌现象,经反复检查,才证实有噬菌体的污染。当时本厂所保藏的其它菌株对该噬菌体全部敏感。经过筛选得到了抗噬菌体菌株KC34,生产性能与原生产株基本一致。以后,又对该菌株进行了硫酸二乙酯、紫外线联合诱变,得到了变异株Kpb 38,其摇瓶产酶比KC34提高20%以上。经大生产九个月,200多批次检验,增产效果显著,与摇瓶情况完全相符。认为Kpb 38菌株属优良的蛋白酶产生菌。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研制的β-淀粉酶,从1983年研制成功后,于1984年在河北省武清县建厂试生产,即建成了我国第一个β-淀粉酶工厂,并生产了商品酶制剂,酶活力高,至今已形成年产近100吨酶制剂的生产能力。β-淀粉酶是较好的糖化剂,可用于制造饴糖、麦芽糖、麦芽糖醇、麦芽糊精、醋,以及酿造新型啤酒、白酒等已在天津新华食品厂和河  相似文献   

11.
新型工业酶制剂的进步对生物化学品工业生产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钢 《生物工程学报》2009,25(12):1808-1818
工业酶制剂对化工和生物化工产品生产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直接催化生产,另一方面是辅助发酵菌进行生产。以下简单回顾了酶制剂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现状,注重讨论酶制剂在淀粉糖等方面的直接催化应用和在酒精发酵生产等方面的辅助作用,分析新型酶制剂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及带来的益处,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酶制剂工业概况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国内外酶制剂工业的生产和市场的情况,并介绍了酶制剂应用的进展,对于我国酶制剂工业的发展也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涉及饲料酶制剂生产和应用中的发酵方法;酶制剂的耐热和贮存稳定问题;酶活力测定和表示方法;使用酶制剂可降低饲料生产成本;酶制剂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共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由于酶制剂用作饲料添加剂的良好表现,预测未来我国饲料酶制剂将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苏芸金杆菌六种噬菌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省生产苏芸金杆菌类工厂及本所试验车间采集62号噬菌体进行了寄主范围测定,噬菌斑形状比较和电子显微镜的形态观察,可区分为六种不同的噬菌体。同时还进行了不同pH和温度处理以及紫外线照射对噬菌体存活影响的试验。可为生产上防治噬菌体的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成都制药四厂卡那霉素链霉菌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出四株噬菌体φSK_1,φSK_2、φSK_3和φSK_4经形态特征比较和一些生物学性质的研究,证明它们彼此存在着差异,属同一血清型的不同噬菌体株,与国内外已知的某些卡那霉素链霉菌噬菌体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噬菌体及其酶用于治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3,19(2):140-140
噬菌体通常指的是细菌病毒 ,形体微小 ,似蝌蚪状 ,能通过细菌滤过器 ,具有裂解细菌的特定功能。如能利用其感染细菌的机制来控制病原菌的危害 ,将为战胜疾病提供新型的有力武器。凡是有细菌存在的地方 ,不论是致病者或是非致病者 ,都有可能找到它们的自然天敌———噬菌体。基于此 ,对噬菌体及其酶功能的研究近来非常活跃 ,并取得了新的进展。●曾报道利用肺炎链球菌噬菌体产生的水解酶即酰胺酶有效地杀灭肺炎链球菌 ,不影响体内正常菌群 (生物工程学报 ,2 0 0 2 ,18(5 ) :6 0 0 )。因此 ,有望研制酰胺酶制剂用于治病。●已从一种杀伤力很强…  相似文献   

17.
对产L-天冬氨酸酶大肠埃希菌噬菌体进行分离和生理特性研究,有助于为生产过程中噬菌体污染的防治提供指导。采用双层平板法对噬菌体进行分离纯化。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进行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序和比对。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噬菌体活性,研究温度、pH、有机溶剂氯仿、去垢剂SDS对噬菌体的影响。从噬菌体污染的L 天冬氨酸酶生产菌种大肠埃希菌HY-05C发酵培养液中分离出1株噬菌体。电镜结果表明,该噬菌体由呈多面体对称的头部和极短的尾部构成。基因组测序和比对结果表明,噬菌体与T7样噬菌体的相似性最高。生理特性研究表明,噬菌体对高温和去垢剂SDS敏感,对有机溶剂氯仿不敏感;最适pH为7.0,碱性条件下活力较为稳定,酸性条件容易失活。噬菌体保藏编号为CICC 80001。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酶制剂应用的必要性,并针对酶制剂在食品加工、保鲜与检测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分别提出酶制剂在各个食品生产环节中应用的要点,并总结了酶制剂应用的效果,推测今后酶制剂的应用方向,从而真正认识到酶制剂应用的优势,以期推动中国食品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我国已故发酵工业著名专家陈騊声先生主编、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教授级高工胡学智编写的全国星火计划丛书之一《酶制剂生产技术》一书最近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从酶制剂生产的角度出发,结合作者多年从事酶制剂的科研、生产与应用开发的丰富经验,对国内外主要酶制剂生产  相似文献   

20.
从四环素生产菌金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 849号菌株的不正常发酵液中分离出了噬菌体。这些噬菌体为蝌蚪形,对金霉素链霉菌具有专一性,并且裂解能力很强,命名为HF噬菌体。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诱变井结合噬菌体处理的方法,获得了一批抗噬菌体的金霉素链霉菌菌株,其中的一些菌株生产四环紊的能力不低于原来的敏感菌株,已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