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淫羊藿黄酮醇成分次生代谢规律及高分辨质谱,构建以巫藿苷为特征产物的生源合成途径,推导验证淫羊藿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高分辨质谱采集15个品种的54批次淫羊藿样品数据,利用PeakView软件的Formula Finder、Mass Calculators、XIC manager等功能、在线数据库(SciFinder、Reaxys、ChemSpider等)及二级质谱碎裂规律,解析验证所推导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本实验在不同品种批次淫羊藿样品中分析鉴定出了12个新化合物。该研究方法可以简化繁琐的植化分离步骤,为具有药效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分析鉴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偏斜淫羊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0%乙醇超声波辅助提取偏斜淫羊藿(Epimedium truncatum H.R.Liang)叶片中的类黄酮化学成分,利用LC-MS联用技术鉴定其化合物组成,利用HPLC方法测定其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并与药典规定药材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从偏斜淫羊藿叶片中鉴定出6个化合物: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3,5,7-三羟基4’-甲氧基-8-异戊烯基黄酮-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苷、槲皮素-3-O-鼠李糖甙、山奈苷。该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发现。偏斜淫羊藿富含朝藿定C,其含量显著高于箭叶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的总含量。结果表明LC-MS可以简单、快速地对淫羊藿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偏斜淫羊藿富含朝藿定C,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建立一种同时快速分离测定不同品种、不同部位淫羊藿中双藿苷A、淫羊藿属苷A、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属苷C、意卡瑞苷A和去多甲基羟基淫羊藿素7种异戊烯基黄酮类成分的梯度洗脱方法,其中双藿苷A、意卡瑞苷A和去多甲基羟基淫羊藿素为首次报道其含量测定。实验比较了三种不同的梯度洗脱条件和三种不同的提取分离条件,选出了实验的最佳条件:采用RP-HPLC法,以美国WATERS SUNFIRETM-C18为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乙腈:0 min,20%;10 min,40%;15 min,45%;20 min,6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270 nm,在此条件下,30 m in内所有组分均得到了良好的分离。实验同时考察比较了巫山淫羊藿植株不同药材部位和其它十种不同品种淫羊藿中7种异戊烯基黄酮类成分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淫羊藿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很大,但大部分品种以朝藿定C为主;同一品种巫山淫羊藿不同部位中则双藿苷A和朝藿定C的含量较大(在巫山淫羊藿根中,两者的含量分别为现行质量控制指标淫羊藿苷的20倍和30倍),可见巫山淫羊藿显著不同于其它品种的淫羊藿,朝藿定C在其药用效果中可能比淫羊藿苷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根部作为药用时,这也为民间将巫山淫羊藿根作为小黄连使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支持。结论:对于品种较多,分布资源较广的淫羊藿药材,作为药用时,应注意品种和药用部位,考察药材的内在质量,不能一概而论。实验所得到的方法能被用做淫羊藿植株中二次代谢产物分布的快速考察、筛选符合要求的淫羊藿原药材和淫羊藿制备药物中的质量考察。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分析淫羊藿大花类群总状花序品种与圆锥状花序品种间主要黄酮成分含量差异。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ESI~+)采集,通过多反应监测(MRM)同时对淫羊藿药材中的14种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含测结果显示圆锥状花序品种黄酮成分含量要明显高于总状花序,而朝鲜淫羊藿成分含量及变化趋势则异于其它花序品种;聚类结果显示,总状花序品种与圆锥状花序品种区分明显,朝鲜淫羊藿在PCA及PLS-DA的得分图中被单独归为一类,与含量分析结果一致,这与朝鲜淫羊藿归于淫羊藿属sect.Macroceras组,而其它中国种类属于sect.Diphyllon组有关。该检测方法灵敏、准确、快速,适用于淫羊藿的定量分析,该实验结果为淫羊藿质量控制、品种选育等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5.
淫羊藿中的新黄酮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淫羊藿甙(icariin,1)和1个新的黄酮甙类成分-新淫羊藿甙(neoicariin,2)已从中药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的地上部分分到,新淫羊藿甙(2)的化学结构经光谱分析并通过^1H-^1H COSY,^1H-^1H NOE,HMQC,HMBC等二维核磁共振谱和化学方法鉴定为3,5,7-三羟基-4’-甲氧基-8-(2”,3”-环氧)异戊基黄酮-3-O-α-L-鼠李吡喃糖甙。  相似文献   

6.
以苗圃中生长的、盛花期时的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叶片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不同物种叶片中4种药效黄酮苷的含量,同时测量叶片面积、叶片长宽比等参数.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淫羊藿属不同物种的叶片形态与黄酮苷的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活性成分含量高的淫羊藿,其叶片面积较小,形状多呈卵形, 叶片革质化程度也较低.  相似文献   

7.
茂汶淫羊藿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小檗科植物茂汶淫羊藿 (EpimediumplatyetalumK .Meyer)的地上部分首次分离得到 5种化合物 (1- 5 ) ,经化学和波谱法 (UV、IR、NMR和FAB_MS)鉴定 ,其中两种为新化合物 ,命名为茂藿甙A (3,5_dihydroxy_4′_methoxy_8_(3″_hydroxyisopentyl)_flavone_7_O_β_D_glucopyranoside ,1)和茂藿甙B (5_hydroxy_4′_methoxy_8_prenyl_flavone_3_O_β_D_glu copyranosyl(1→ 4 )_O_α_L_rhamnopyranosyl_7_O_β_D_glucopyranoside ,2 ) ,另三种为淫羊藿甙 (3)、宝藿甙_Ⅰ (4)和胡萝卜甙 (5 )。  相似文献   

8.
七种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应用常规压片法对7种中国淫羊藿属药用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为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的分类及选育等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7种淫羊藿属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2,基数x=6;水城淫羊藿、腺毛淫羊藿、保靖淫羊藿、拟巫山淫羊藿、天全淫羊藿5个种均有4对m染色体和2对sm染色体,核型公式均为2n=2x=12=8m(2SAT)+4sm,其中水城淫羊藿、腺毛淫羊藿的核型分析为首次报道;镇坪淫羊藿、偏斜淫羊藿具有3对m染色体和3对sm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2=6m(2SAT)+6sm。拟巫山淫羊藿第2对染色体具随体,其余物种第1对染色体均有随体;腺毛淫羊藿、保靖淫羊藿、拟巫山淫羊藿、镇坪淫羊藿、偏斜淫羊藿、天全淫羊藿均属于Stebbins 2A类型,水城淫羊藿为Stebbins 1A类型。结合文献综合分析发现,该属植物不同种间的核型高度一致,核型稳定,种间核型差异小,核型结构与地理分布、形态特征相关性较小。因此,淫羊藿属是一个在核型进化上较为保守的植物类群,用核型分析对该属植物属下进行种类鉴定、遗传演化十分困难,即使是属内远缘物种,其核型系统学的意义有限,但在属上的分类级别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淫羊藿是一种常用的传统中药.黄酮类成分是淫羊藿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中淫羊藿苷是含量最高的单体成分,淫羊藿素是淫羊藿苷的代谢产物.最近10余年来,学者对淫羊藿提取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许多研究,表明淫羊藿黄酮,尤其是淫羊藿苷及其衍生物,在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神经和精神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哮喘和肺部疾病、炎症性肠病、肾脏疾病、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等多个与慢性炎症有关的疾病模型中显示了良好的抗炎作用.淫羊藿苷及其衍生物发挥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降低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NF-κB信号通路激活,抑制NLRP3/caspase-1/IL-1β、STAT和MAPK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上调Nrf2/ARE/HO-1信号通路以及糖皮质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下游信号通路等.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近期研究进展,提示淫羊藿及其所含的活性化合物具有治疗多种慢性炎症相关疾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淫羊藿是一种常用的传统中药。黄酮类成分是淫羊藿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中淫羊藿苷是含量最高的单体成分,淫羊藿素是淫羊藿苷的代谢产物。最近十余年来,学者对淫羊藿提取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许多研究,表明淫羊藿黄酮,尤其是淫羊藿苷及其衍生物,在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神经和精神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哮喘和肺部疾病、炎症性肠病、肾脏疾病、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等多个与慢性炎症有关的疾病模型中显示了良好的抗炎作用。淫羊藿苷及其衍生物发挥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降低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NF-κB信号通路激活,抑制NLRP3/caspase-1/IL-1β、STAT和MAPK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上调Nrf2/ARE/HO-1信号通路以及糖皮质激素受体和雌激素受体下游信号通路等。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近期研究进展,提示淫羊藿及其所含的活性化合物具有治疗多种慢性炎症相关疾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sm art技术构建了淫羊藿花蕾cDNA文库并检测了其质量。结果表明,该文库重组率为95%,平均插入片段大小为1095 bp,文库滴度为2×106pfu/mL,是一个高质量的淫羊藿花蕾cDNA文库。此文库的建立将有助于克隆与次生代谢相关的基因,特别是淫羊藿黄酮特异合成代谢的基因,其次是克隆与花发育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12.
三种药用淫羊藿的地理分布与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淫羊藿属(Epimedium L.)植物为传统的中草药,也是新优地被观赏植物,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对3种重要的药用淫羊藿(朝鲜淫羊藿E.koreanum、心叶淫羊藿E.brevicornum和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和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朝鲜淫羊藿分布于中国东北部,主要沿长白山脉分布,长期的过度采收使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心叶淫羊藿分布于西北各省以及山西、河南等省,野生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较少;箭叶淫羊藿广泛分布于华东、华南各省区,但野生资源蕴藏量并不丰富,且不同分布区形态变异较大,物种鉴定尚存诸多疑问.为保证野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未来应控制朝鲜淫羊藿的过度采收,加强心叶淫羊藿的合理开发利用,不同地区的箭叶淫羊藿形态差异较大,质量不稳定,建议对其进行系统的质量评估之后择优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小檗科淫羊藿属(Epimedium)植物全世界约有23种,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北温带,我国约有15种;湖北省分布10种,是全国淫羊藿属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地区。由于该属植物外部形态比较相似,有些种类叶形变异较大,而且种与种之间还有交叉重叠,这无疑给种的分类鉴定带来一些困难。我们试图通过研究花粉形态特征,来探讨种间的区别。有关淫羊藿属植物中个别种类  相似文献   

14.
在构件水平上,对川产的3种药用淫羊藿属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的无性系构件特征、克隆构型及构件生物量配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野生状态下:该属3个种无性系构件的形态特征差异显著,且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变异系数范围在29.29%~48.31%之间;箭叶淫羊藿更趋于“游击型”克隆构型,而淫羊藿和柔毛淫羊藿则更趋于“密集型”克隆构型;该属3个种都将高比例生物量配置到叶片或者根茎,其次为茎,再其次为根。柔毛淫羊藿具有更强的克隆繁殖能力,单位面积上各构件生物量均最大,应作为人工引种栽培的首选种。  相似文献   

15.
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分离淫羊藿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考察八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甙的吸附分离性能,筛选出了AB-8树脂作为分离纯化淫羊藿甙的介质。对该树脂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其对浸提物中的淫羊藿甙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和动态吸附容量分别为22.97和16.20mg/mL。通过柱层析实验确定了AB-8树脂分离淫羊藿甙的工艺,经一步层析可将淫羊藿甙的纯度从2.78%提高到27%,回收率达97.3%。  相似文献   

16.
对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rnumMaxim.)根茎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定等方面作了系统的生药学研究,表明根茎的结构特征为皮层部位有纤维群。木质部导管沿切线方向排成三列,化学成分试验表明根茎中含有黄酮、生物碱、糖类等多种成分。  相似文献   

17.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是位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和中枢系统环境间的一层生理保护屏障. 凡是作用于CNS 的药物,必须先通过BBB. 为了寻找能够进入CNS的药物,通过细胞培养时间优化 和跨膜电阻测定等,建立了ECV304/C6共培养通过BBB药物筛选模型. 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从传统中药淫羊藿的提取物中,筛选可能作用于CNS的活性成分,结合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对筛选出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淫羊藿提取物中至少有13种成分能够穿越BBB模型,其中2种成分被确认为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为CNS药物开发的早期快速筛选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居群"概念,对木鱼坪淫羊藿复合种(Epimedium franchetii species complex)进行了系统的标本查阅,并于花期对该复合种9个居群的野外形态进行了观测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竹山淫羊藿(E.zhushanense K.F.Wu et S.X.Qian)花瓣为紫红色,易于与其它物种区分;时珍淫羊藿(E.lishihchenii Stearn)在模式产地(江西庐山)的JXLS居群中有1/5的个体根茎为结节状(并非像模式种一样根茎细长),其叶背被毛细长的性状较稳定,且与木鱼坪淫羊藿(E.franchetii Stearn)叶背被粗短伏毛的性状区别明显;JXJA居群(江西靖安)地理分布靠近江西庐山,叶背被毛也与时珍淫羊藿类似,但其典型的粗壮根茎则与木鱼坪淫羊藿一致,因此将其处理为木鱼坪淫羊藿-时珍淫羊藿过渡类型;保靖淫羊藿(E.baojingense Q.L.Chen et B.M.Yang)与木鱼坪淫羊藿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小叶柄、叶柄、茎和节部密被柔毛,尤以节部明显,叶背被细长毛,而木鱼坪淫羊藿小叶柄、叶柄、茎和节部均光滑,叶背被粗短伏毛;HBFX居群(湖北房县)和HBMP居群(湖北神农架)小叶柄、叶柄、茎、节部和叶背均疏被毛,被毛特征介于木鱼坪淫羊藿和保靖淫羊藿之间,因此将HBFX和HBMP居群处理为木鱼坪淫羊藿-保靖淫羊藿过渡类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居群可划分为3类,竹山淫羊藿与其它类群种间界限明显,建议将其从木鱼坪淫羊藿复合种中分离出来;木鱼坪淫羊藿与时珍淫羊藿和保靖淫羊藿的关系复杂;保靖淫羊藿与木鱼坪淫羊藿主要是被毛上的差异,地理上存在同域分布,推测其为微生境导致的生态宗,将其处理为木鱼坪淫羊藿的变种;时珍淫羊藿与木鱼坪淫羊藿地理分布相对隔离,是由地理隔离引起的地理宗,将其处理为木鱼坪淫羊藿亚种。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对箭叶淫羊藿13个居群(含箭叶淫羊藿光叶变种1个居群)、天平山淫羊藿7个居群进行花粉形态和外壁纹饰的观察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类群的花粉均为近球形,具三孔沟,大小相近。箭叶淫羊藿的花粉大小为(18.21~21.66)μm ×(19.55~23.63)μm, 天平山淫羊藿的花粉大小为(18.32~21.43)μm ×(19.73~23.48)μm。外壁纹饰是花粉形态的重要性状。不同居群间花粉外壁纹饰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分为网纹纹饰、条网纹纹饰和颗粒状纹饰三大类,继而根据网脊类型和网眼密度分为六亚类。其中,箭叶淫羊藿的花粉形态包含了全部的三大类六亚类,天平山淫羊藿包含其中的三大类四亚类。天平山淫羊藿花粉特征为箭叶淫羊藿花粉形态变异的子集。整体而言,外壁纹饰类型随纬度和海拔增加呈现出由网状纹饰向条网状纹饰过渡的趋势。花粉主要形态性状特征均与海拔存在密切相关性。在花粉形态及外壁纹饰特征上,天平山淫羊藿在箭叶淫羊藿变异范围之内,与其他宏观形态性状变异一致。花粉形态性状无法将两类群有效区分,未能提供天平山淫羊藿作为独立种的有力支撑。这暗示花粉形态证据在厘清近缘类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意义相对有限,但能否对该属系统发育树大支的界定提供有力证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朝鲜淫羊藿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朝鲜淫羊藿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柱温:25℃,流速:1 mL/min,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 nm,以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为对照品。结果:对同一批次朝鲜淫羊藿药材样品进行测定,标定了4个特征峰,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计算其相似度。结论:该方法建立的朝鲜淫羊藿药材指纹图谱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为更好的控制朝鲜淫羊藿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