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观察车前子对番泻叶诱导的腹泻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和结肠组织中水通道蛋白8(AQP8)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实验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氢氯噻嗪组(9 mg/kg)和车前子高、中、低剂量组(3.8、1.9、0.95 g生药/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于每日上午灌胃番泻叶药液(20 mL/kg),正常组灌胃等量的蒸馏水;每日下午各治疗组灌服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量的蒸馏水,连续14天。实验期间每天观察大鼠排便情况,实验结束后,收集血清、结肠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AQP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车前子各剂量组均能改变大鼠粪便性状,大便基本成形;降低血清中TNF-α、IL-6和CRP的含量;减轻结肠黏膜的病理损害;上调AQP8蛋白的表达。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车前子能防治番泻叶所致的腹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修复结肠黏膜病理损伤,上调AQP8蛋白表达,促进水液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标准化的洛哌丁胺诱导的大鼠便秘模型,分别使用益生菌、膳食纤维以及益生菌联合膳食纤维对模型进行干预,用以探讨益生菌联合膳食纤维对便秘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洛哌丁胺腹腔注射(5mg/kg),连续5d,建立大鼠便秘模型,益生菌(2mL/只),膳食纤维(1g/kg),益生菌联合膳食纤维(2mL/只)干预7d。造模5d后,通过观察各组大鼠的粪便性状以及检测其粪便含水率,用以判断造模是否成功。第12天通过碳粉推进率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小肠推进率。利用PCR-DGGE指纹图谱技术分析各组菌群多样性的改变。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结肠组织样品中VIP、P、Cl~-、Ca~(2+)浓度。Western blotting实验方法对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AQP3、C-Kit进行含量检测。RT-PCR实验方法测定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PKA、NK1的含量变化。应用Na~+-K~+-ATP酶活性测定试剂盒对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a~+-K~+-ATP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粪便干结呈颗粒状,粪便含水率显著下降,提示造模成功。经益生菌、膳食纤维以及益生菌联合膳食纤维干预7d后,与经自然恢复的便秘模型组相比,各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升高,更接近正常大鼠,小肠推进率、VIP、P、Cl~-、Ca~(2+)、AQP3、C-kit、PKA、NK1以及Na~+-K~+-ATP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而其中益生菌联合膳食纤维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益生菌和膳食纤维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便秘,而益生菌联合膳食纤维可显著改善便秘。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察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以及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对照组、泽泻汤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方法复制动物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用药5周以后,观察大鼠血清中TG、TC、HDL-C、LDL-C含量的变化,运用RT-PCR方法检测了大鼠结肠组织AQP3基因表达情况,运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大鼠结肠组织AQP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脂中TG、TC、LDL-C的含量及结肠中AQP3基因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HDL-C含量显著降低。各治疗组大鼠血脂中TG、TC、LDL-C的含量及结肠组织AQP3基因蛋白的表达均降低,HDL-C含量升高。提示泽泻汤加味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其通过上调结肠组织AQP3基因、蛋白的表达,以调节水液代谢,阻止痰湿的生成,祛除致病因素,可能是其治疗高脂血症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对不同强度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后大鼠骨骼肌线粒体H~+-K~+-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8组(n=5):对照组(A)、肉碱组(L)、运动组(E1、E2、E3)和运动结合肉碱组(LE1、LE2、LE3)。差速离心法提取骨骼肌线粒体,分光光度计测定骨骼肌线粒体H~+-K~+-ATPase活性。结果:与A组相比,L组大鼠H~+-K~+-ATPase活性升高31.18%;E1组提高44.46%(P0.05);LE1组提高64.50%(P0.01);E2、LE2组分别提高了63.65%、71.15%(P0.01);E3组活性下降21.68%;LE3组提高57.81%(P0.05)。与L组比较,LE1、LE2组提高了48.42%、58.08%(P0.05);LE3组提高38.70%。与E1组相比,LE1组提高了36.07%;与E2相比,LE2组提高了20.65%;,与E3组相比,LE3组提高66.96%(P0.01)。结论:肉碱干预后大鼠骨骼肌线粒体H~+-K~+-ATPase活性明显增强,大鼠运动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黄酸调节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和肠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7周龄SD大鼠50只,随机取10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注射牛磺胆酸钠构建AP大鼠模型,将AP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酸组(100 mg/kg)、二甲双胍组(200 mg/kg)、大黄酸+二甲双胍组(100 mg/kg大黄酸+200 mg/kg二甲双胍),每组10只,每天1次,连续注射2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ELISA法检测血清DAO活性、TNF-α和IL-6水平;H&E染色检测胰腺和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粪便16S rRNA基因测序;Western Blot检测结肠屏障相关蛋白及AMPK-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DAO活性、IL-6、TNF-α水平以及胰腺和结肠组织病理损伤评分、AMPK水平、mTOR蛋白水平、埃希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升高(均P<0.05),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Chao1指数以及乳杆菌、双歧杆菌相对丰度和ZO-1...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中药止泻液对轮状病毒肠炎乳鼠进行干预后,检测乳鼠空肠,回肠与近端结肠粘膜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1,3,4,8mRNA的表达情况,研究中药止泻液对乳鼠轮状病毒肠炎AQP1,3,4,8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实验条件下,用恒河猴SAll株轮状病毒感染6日龄乳鼠24h后,予各乳鼠灌注止泻液,每日3次,于接毒后48 h始,每天处死2只乳鼠,连续6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乳鼠的空肠,回肠与近端结肠黏膜细胞的AQP1,3,4,8 mRNA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研究,探讨中药止泻液对轮状病毒腹泻模型乳鼠肠道AQP1,3,4,8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结肠AQP1 mRNA在中药干预组乳鼠中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组(t=-3.47,P<0.05). AQP3,4,8mRNA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在空肠,回肠中,中药干预组与空白组AQP1,3,4,8 mRNA袁达量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干预组乳鼠结肠AQP1 mRNA表达上升,提示中药止泻液能明显提高乳鼠结肠组织AQP1 mRNA的表达,通过增加结肠对水分的吸收,来达到收敛止泻的作用.在本研究中,中药止泻液对轮状病毒肠炎乳鼠肠道AQP3,4,8 mRNA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别建立大鼠血虚、阴虚和阳虚便秘模型并比较其结肠动力、结肠水代谢、结肠黏液分泌和结肠水通道蛋白2(AQP2)的表达水平。方法:4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n=10):正常对照组(N)、血虚便秘组(XC)、阴虚便秘组(YC)、阳虚便秘组(YAC)。分别采用放血+洛哌丁胺、甲状腺素+洛哌丁胺、冰水刺激+洛哌丁胺建立血虚便秘、阴虚便秘、阳虚便秘大鼠模型,放血每周1次,药物每天灌胃1次,连续42 d。检测大鼠活动状态、体质量、大便性状、口肛传输时间、小肠推进率、粪便和结肠含水量等体征指标,对结肠组织进行AB-PAS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黏液分泌情况和AQP2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种模型大鼠体重增长减慢;造模第40天自主活动量变化率由大到小依次为YC、XC和YAC;造模第30天出现固体硬质粪便,粪便评分升高顺序为XC、YC和YAC;口肛传输时间均显著延长、小肠推进率均显著降低(P < 0.05,P < 0.01),肠动力减低顺序为YC、YAC和XC;粪便含水量均显著减少(P < 0.05,P < 0.01),XC和YAC组大鼠结肠含水量显著减少(P < 0.05,P <0.01),YC大鼠结肠含水量有减少趋势,结肠水代谢顺序为YC、YAC和XC;3种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层腺管和杯状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缩小,黏液分泌减少,分泌功能障碍顺序为YAC、YC和XC,且近端和远端结肠AQP2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 < 0.05,P < 0.01),增加顺序近端结肠为YAC、YC、XC,远端结肠为YAC、XC和YC。结论:复合因素长期刺激均可建立符合中医体征的便秘大鼠模型,且各模型大鼠结肠运动、结肠水代谢、结肠黏液分泌和AQP2表达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肠道菌群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肠纤维化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林可霉素组(85 mg/kg)和益生菌组(850 mg/kg),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5 d,次日除正常对照组外均采用TNBS诱导大鼠肠纤维化模型,再连续给予相应药物7 d。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一般行为表现,实验结束后收集结肠标本,进行组织学评分,并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损伤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E-cadherin、α-SMA、TGF-β1等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1A、DR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受损,胶原纤维表达增加,提示肠纤维模型成功。盐酸林可霉素组可进一步加重结肠损伤和胶原纤维表达,经益生菌治疗结肠损伤和纤维化均有缓解。与模型组相比,盐酸林可霉素组大鼠TL1A/DR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α-SMA、TGF-β1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理中丸对脾虚型腹泻大鼠结肠黏膜IL-22-MUC2/claudin-2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番泻叶水煎液1.2 g/mL联合疲劳游泳建立脾虚型腹泻大鼠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蒙脱石散组(0.9 g/kg)和理中丸低、高剂量组(0.81和3.24 g/kg),每组8只;另选8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连续给药14 d,造模结束后可见大鼠体重减轻,精神倦怠、眯眼聚堆、少动,大便质地偏软或者便溏,肛周污秽,提示模型复制成功。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淀粉酶和D-木糖水平,阿利新蓝和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检测结肠黏膜形态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黏蛋白2(MUC2)和水通道蛋白3/4(AQP3、AQP4)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组织claudin-2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白介素-22(IL-22)和肠黏膜上皮跨膜蛋白2(claudin-2)基因相对表达量(2-ΔΔCt值)。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稀便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显著增加,结肠组织黏膜层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黏膜表面结构疏松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观察全身垂直振动、跑台运动、金雀异黄酮和氯化锂等不同干预疗法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RR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去卵巢10周时,将去卵巢组大鼠按体重分层后又随机分为去卵巢组、振动组、跑台组、金雀异黄酮组、氯化锂组和雌激素组,并开始进行不同的干预处理。干预处理8周时,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各组大鼠,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E_2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子宫ERα和ERRα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去卵巢后,血清E_2水平显著下降,经雌激素处理后,血清E_2水平显著回升,但经其他几种方法处理后均无显著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鼠去卵巢后,子宫ER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经雌激素、跑台运动、全身垂直振动和氯化锂处理后,子宫ER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经金雀异黄酮处理后,子宫ERα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大鼠去卵巢后,子宫ERR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经雌激素和金雀异黄酮干预后,子宫ERR-α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经跑台运动、全身振动和氯化锂干预后,子宫ERR-α表达水平却显著下降。结论:跑台运动和全身垂直振动能抑制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子宫ERα和ERRα蛋白的表达,氯化锂能抑制ERα蛋白的表达,但促进ERRα蛋白的表达,金雀异黄酮能促进ERRα蛋白的表达,但对ERα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粉防已碱是一种新的钙调蛋白拮抗剂,专一性抑制人红细胞膜上依赖CaM的Ca~(2+)-Mg~(2+)-ATPase。在较高浓度下,它也不同程度地抑制Ca~(2+)-Mg~(2+)-ATPase基本活性、Na~+-K~+-ATPase和Mg~(2+)-ATPase的活性。 除CaM外,不饱和脂肪酸和有限水解均导致膜Ca~(2+)-Mg~(2+)-ATPase的活化,所有这些活化作用被Tet在大约相同的浓度范围内抑制,表明Tet除与CaM结合外,也与膜Ca~(2+)-Mg~(2+)-ATPase结合。 Tet具有抗抵渗溶血的性能,反映了拮抗CaM与药物的膜稳定性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大鼠晶状体、视网膜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表达的变化,探讨糖尿病大鼠眼组织水代谢改变的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于第4、8周取材,用免疫组化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各组大鼠晶状体、视网膜AQP-4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及糖尿病大鼠AQP-4在晶状体上皮均无表达。AQP-4在视网膜上有表达,正常大鼠主要表达于视网膜视杆视锥层、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糖尿病大鼠从内界膜延伸至视细胞层整个视网膜厚度均可见AQP-4阳性表达,特别是在神经节细胞层毛细血管内皮和神经纤维层阳性表达更明显。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AQP-4阳性表达标随周龄的延长而增强。结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AQP-4的表达较正常组增强,提示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增加是糖尿病早期发生视网膜水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免疫致敏结合局部乙酸刺激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加乙酸局部刺激法建立复合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用药组(各10只),用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加乙酸局部刺激法建立大鼠复合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用药组给予SASP灌胃,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均灌胃2周后处死大鼠,分离其结肠组织和血清。生化法检测各组结肠中MDA、SOD、GSH-PX、NO、TNOS和iNOS值,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及结肠IL-4及TNF-α含量变化,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IFN-γ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MDA、NO、TNOS及iNOS含量升高,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SASP组SOD、GSH-Px计数水平显著升高,组织MDA、NO、TNOS及iNOS含量降低。模型组血清和结肠IL-4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模型大鼠血清和结肠TNF-α含量明显升高,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明显升高。SASP组IL-4含量升高,TNF-α和IFN-γ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改进的复合造模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人类UC病变的慢性活动性特点,适合药效观察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藏药熏倒牛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溶剂萃取部位的抑菌杀虫活性,将熏倒牛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所得各萃取部位及水余液部位通过抑菌圈法测定抑菌活性部位,对活性部位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采用改良任氏法测定杀灭滴虫活性部位及最低有效杀虫浓度。结果表明熏倒牛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有强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 mg/m L,对变形杆菌、粪肠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也比较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25 mg/m L。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对阴道滴虫有明显抑制作用,最低有效杀虫浓度分别为0.5、0.25 mg/m L。说明熏倒牛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有较强的抑菌杀虫作用,是熏倒牛的抑菌杀虫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究具有保肝利胆作用的7种茵陈单体化合物(6,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羟基苯乙酮、绿原酸、咖啡酸、茵陈色原酮、东莨菪内酯和茵陈黄酮)对黄疸大鼠血清培养的hiHep细胞中水通道蛋白8(AQP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通过?琢-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构建黄疸大鼠模型。检测两组大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将人源诱导型肝样细胞(hiHep)随机分为9组:对照组、黄疸血清组(JS组)、黄疸血清+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组(JS+DME组)、黄疸血清+对羟基苯乙酮组(JS+4-HYD组)、黄疸血清+绿原酸组(JS+CHA组)、黄疸血清+咖啡酸组(JS+CAA组)、黄疸血清+茵陈色原酮组(JS+CAP组)、黄疸血清+东莨菪内酯组(JS+SCO组)和黄疸血清+茵陈黄酮组(JS+ARC组)。对照组细胞使用含10%正常大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其他组细胞均使用含10%黄疸大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对照组和JS组细胞不做药物处理,其他组细胞均分别使用20 mg/L的相应药物培养48 h。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细胞活力。检测各组细胞的蛋白质渗透压反射系数σ。通过qRT-PCR检测细胞中AQP8的m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AQP8、环磷酸腺苷(cAMP)和蛋白激酶A(PK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P、ALT、AST和TBI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各组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85,P=0.391)。与对照组比较,JS组细胞的σ值降低(P<0.05),与JS组比较,JS+DME组、JS+4-HYD组、JS+CHA组、JS+CAA组、JS+CAP组、JS+SCO组和JS+ARC组细胞的σ值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JS组细胞AQP8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cAMP和PKA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JS组比较,JS+DME组、JS+4-HYD组、JS+CHA组和JS+CAP组细胞AQP8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cAMP和PKA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JS组与JS+CAA组、JS+SCO组和JS+ARC组细胞AQP8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cAMP和PKA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6,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羟基苯乙酮、绿原酸和茵陈色原酮可上调黄疸大鼠血清培养的hiHep细胞中AQP8的表达,这可能是茵陈治疗黄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研究扶芳藤各极性萃取部位的体外及体内抗氧化作用,为扶芳藤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以DPPH法及ABTS法考察扶芳藤各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以LPS(1g/L)刺激的小鼠急性肺炎为动物模型,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考察各极性部位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扶芳藤各极性部位对DPPH自由基都具有清除作用,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及石油醚部位的IC_(50)分别为0.103、0.258及0.702 mg/mL;扶芳藤各极性萃取部位对ABTS的产生也都具有抑制作用,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及石油醚部位的IC_(50)分别为0.814、2.384及2.059 mg/mL。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改善小鼠体内SOD、MDA和GSH-Px活性有着良好的效果,且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证明扶芳藤分离的各萃取极性部位在体内体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效果,综合考虑以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位活性为最佳,石油醚部位则活性最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清下汤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ICAM-1及AQP-1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减轻肺损伤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1)假手术组(SHAM组),SHAM组只翻动盲肠,不做其他处理;(2)脓毒症肺损伤组(模型组),以盲肠结扎穿孔诱发ALI模型;(3)盲肠结扎穿孔+复方清下汤组(造模后立即灌胃给药,造模后8 h再次灌胃1次,剂量:10 m l/kg);(4)盲肠结扎穿孔+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造模后立即静脉注射1次,造模后8 h再次静脉注射1次,剂量:0.2 g/kg)造模24 h后收集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AQP-1、ICAM-1的表达,RT-PCR检测肺组织上述蛋白mRNA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 estern-b lotting法检测ICAM-1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而AQP-1则表达明显降低(P〈0.01);RT-PCR法检测mRNA转录水平与蛋白表达结果基本一致。抗生素及中药处理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细胞因子ICAM-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AQP-1表达上调(P〈0.01),抗生素及中药处理组2组检测数据相近。结论脓毒症大鼠肺损伤时细胞因子ICAM-1过度表达而AQP-1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造成脓毒症肺损伤的重要原因;复方清下汤处理的动物模型肺损伤减轻的同时ICAM-1和AQP-1表达变化,提示它可能通过调控ICAM-1和AQP-1表达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法用于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8周龄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溃疡组和罗格列酮组。对照组为生理盐水灌肠和灌胃,模型组为TNBS/乙醇混合液灌肠和生理盐水灌胃,罗格列酮组则从灌肠造模成功后的第二天起,每天采用罗格列酮灌胃给药1次(5 mg/kg)。观察大鼠的一般活动状态,并记录各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于灌肠后第60天处死大鼠,镜下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DMI),苏木色精-伊红法(HE)染色后,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的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组织学评分(HS)。生化法用于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免疫组化(IHC)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核转录因子_(-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溃疡组的DAI、CDMI和H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SOD含量显著降低,MDA和MPO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NFκB和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溃疡组相比,罗格列酮组的大鼠DAI、CDMI和H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SOD含量显著增加,MDA和MPO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NFκB和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以通过增加SOD和PPARγ表达,降低MDA、MPO、NFκB和TNF-α表达来缓解炎症反应,对溃疡性结肠炎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益生菌干预下力竭性运动大鼠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NC),运动对照组(ME),安静给药组(NCY),运动给药组(MEY)。ME与MEY组进行6周力竭训练,速度为19.3 m/min,坡度为5o,每天训练1次,每周6 d。NCY与MEY组每日灌胃浓度为10~7CFU/mL益生菌溶液10.0 mL/(kg·d)。6周力竭训练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中胃肠激素ghrelin、PYY、CCK、GLP-1、MTL和GAS指标含量,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胃和结肠组织中AQP4的表达。结果 ME组大鼠血清ghrelin和PYY含量均高于NC组(P0.01),而ME组CCK、GLP-1、MTL和GAS含量均低于NC组(P0.01);NCY组大鼠血清ghrelin、PYY均低于ME组(P0.01),而CCK、GLP-1、MTL和GAS含量均高于ME组(P0.01);MEY组大鼠血清ghrelin高于NC组(P0.05)而低于ME组(P0.01);MEY组大鼠血清PYY的含量低于ME组(P0.01);MEY组大鼠血清CCK含量低于NC组(P0.05)而高于ME组(P0.05);MEY组大鼠血清GLP-1、MTL和GAS含量均高于ME组(P0.01)。ME组大鼠胃肠组织AQP4 mRNA和蛋白表达均低于NC组(P0.01或P0.05);NCY和MEY组大鼠胃肠组织AQP4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ME组(P0.01或P0.05)。结论力竭性运动引起大鼠胃肠激素含量发生变化以及AQP4表达的上升与补充益生菌溶液密切相关,提示益生菌可能参与了胃肠激素的分泌和水代谢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雌激素受体α和β在不同雌激素干预大鼠骨代谢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雌性大鼠的骨质疏松模型,通过骨密度(BMD)检测、RT-PCR和Westernblot等技术观察去卵巢(Ovariectomy,OVX)、结合性雌激素(ConjugatedEquineEstrogens,CEE)和戊酸雌二醇(EstradiolValerate,EV)对大鼠松质骨骨量以及松质骨中雌激素受体(ER)α和β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两受体亚型在介导雌激素参与松质骨代谢的不同作用机制以及不同来源雌激素对ERα和ERβ表达的差异性调节。40只7-8周龄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在观察动情周期后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Control,n=10)、去卵巢组(Ovariectomy,OVX,n=10)、去卵巢后结合性雌激素治疗组(CEE,n=10)和去卵巢后戊酸雌二醇治疗组(EV,n=10)。对照组大鼠行假手术,其余三组行去卵巢手术。术后48天(12个动情周期),对照组和OVX组用生理盐水喂养12天(3个动情周期),CEE组和EV组分别用药物的生理盐水溶液喂养12天。结果显示:在对照组中,大鼠松质骨ER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高于ERβ蛋白表达水平,而ERα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性低于ERβ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OVX组大鼠松质骨中ERα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ERαmRNA表达水平显著性增加,而ERβ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性增加。与OVX组相比,CEE组大鼠松质骨中ERβ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性下降,而EV组大鼠松质骨中ERα蛋白表达显著性上升,ERαmRNA表达显著性下降,ERβ蛋白表达显著性下降。此外,OVX大鼠松质骨的骨密度下降均可通过应用CEE和EV得到显著性改善。上述结果提示:⑴ERα可能是大鼠松质骨中优势表达的受体亚型,在介导雌激素参与松质骨代谢中起着主导作用。⑵不同来源雌激素可能侧重不同的ER亚型途径产生骨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