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灵菇奶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用西藏灵菇对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及病理变化的调整作用.方法由林可霉素造成小鼠腹泻模型,并证实肠道菌群紊乱后,将其分成灵菇奶治疗组和自然恢复组,7 d后对每个组小鼠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同时取回肠末段组织标本用光镜及电镜观察黏膜结构的变化.结果抗生素模型组大多数小鼠肠道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小鼠肠道的正常菌群及病理组织改变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灵菇奶不仅对肠道菌群有调整作用,而且对肠黏膜的修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对微生态失调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经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建立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模型,香菇多糖灌胃治疗,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自然恢复组和丽珠肠乐组.7d后处死各组小鼠,进行肠道菌群定量、免疫器官体重及其淋巴细胞转化率检测.结果 用香菇多糖对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进行治疗后,小鼠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而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显著降低;脾脏指数明显增加,对胸腺指数无影响;显著增强了淋巴细胞转化率.结论 盐酸林克霉素灌胃能诱导微生态失调小鼠模型的有效建立.香菇多糖能调整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经肠道播散诱导发生内源性感染的小鼠模型,为研究肠道微生态与内源性感染的相关机制提供可靠的实验模型。方法24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模型组B和对照组C。模型组A给予广谱抗生素溶液口服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后尾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5-FU)进行免疫抑制。在模型组A的基础上给予白假丝酵母菌灌胃引入机会性致病菌即为模型组B。对照组C同等方法给予生理盐水处理。实验过程中持续观察小鼠粪便菌群变化,平板计数法检测小鼠组织载菌量,HE染色观察小鼠肺、肝、盲肠和大肠组织病理变化,荧光定量PCR法观察小鼠肠道主要菌群定量变化。结果实验终点时模型组A小鼠组织器官均出现细菌感染,模型组B小鼠表现为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两模型组小鼠肺和肝脏组织器官均表现为典型的炎症表现,而盲肠和大肠表现为黏膜炎症和屏障完整性被破坏。肠道菌群定量结果显示两模型组肠道主要菌群结构发生紊乱,肠道定植抗力下降,B/E值<1。结论在小鼠肠道菌群紊乱和免疫抑制的条件下,肠道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突破肠道黏膜屏障引起组织器官感染,该模型能够为从肠道微生态方面预防及控制内源性感染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4.
抗性淀粉对HFA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人源菌群(HFA)小鼠为研究模型,观察抗性淀粉(RS)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无菌小鼠接种健康人志愿者的粪便悬液构建HFA小鼠模型后,随机分成3组,一组喂养含20%的抗性淀粉的高脂饲料(RS组),一组喂养纯高脂饲料(CK组),一组喂养普通饲料(CONV组),取第0周和第8周的小鼠新鲜粪便,用PCR-DGGE分析3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的相似性和多样性.结果 3组小鼠在第0周时肠道菌群多样性的相似度达到79%~87%,与人的肠道菌群相似性达到39%,说明构建HFA小鼠模型成功,第8周时,3组之间的均匀度(E)和Shann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丰富度(S)在高脂组(CK)与普通饲料组(CONV)和抗性淀粉组(RS)之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脂饮食引起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而抗性淀粉则能降低这种多样性.结论 抗性淀粉可以显著影响HFA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焦米水对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正常组和生米组、焦米组、自由恢复组三组实验组,除正常组外,用番泻叶水煎液给小鼠灌胃连续6 d造成小鼠腹泻模型,实验组分别给予生米、焦米及生理盐水作为自由恢复组,每天观察各组小鼠腹泻情况,并且于第2天、第6天取小鼠粪便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并做菌群计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腹泻模型,焦米组小鼠腹泻较生米组和自由恢复组恢复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生米、焦米的小鼠肠道菌群恢复较快,与自由恢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米组与生米组相比菌群有一定的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米水能明显的改善小鼠的腹泻症状,焦米有一定的提高小鼠肠道菌群,改善小鼠肠道菌群环境的作用。焦米与生米相比对腹泻小鼠的恢复促进调节作用更好,可能跟米炒焦后所生成的新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会增加罹患某些癌症的风险,并且这两种疾病都会影响宿主肠道菌群的平衡.本文通过构建2型糖尿病-肿瘤小鼠模型来研究肿瘤和糖尿病的关系,并通过16S r RNA基因分析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化,以及肠道菌群对疾病的影响.研究使用链脲佐霉素(streptozocin, STZ)和高脂饲料构建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随后接种肝癌细胞系(HuH-7),构建好的糖尿病肿瘤模型血糖明显升高并且肿瘤生长迅速.糖尿病肿瘤模型小鼠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肿瘤组,证明糖尿病确实可以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进一步研究发现,糖尿病肿瘤小鼠的炎症以及相关因子如TNFα, IL-1β, IL-6, TLR4和MCP1的表达明显升高.肠道菌群分析发现,糖尿病组厚壁菌门显著升高,拟杆菌门显著降低,糖尿病肿瘤组的炎症和糖尿病相关的菌群Lachnospiraceae, Blautia, Lachnospiraceae_UCG-006, Ruminiclostridium_9, norank_f_Ruminococcaceae和Oscillibacter的水平显著升高,而Alistipes显著降低,但是肿瘤组的菌群变化不明显,揭示肠道菌群变化可能会促进小鼠肿瘤和糖尿病的进展.肠道短链脂肪酸和炎症与糖尿病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与肿瘤组相比,糖尿病肿瘤组的肠道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异丁酸浓度明显降低,戊酸和异戊酸水平没有变化,而丁酸浓度明显升高.本研究构建了糖尿病肿瘤模型并研究其肠道菌群的组成变化,对于研究糖尿病和肿瘤的关系有一定意义,为通过肠道菌群干预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分析糖尿病小鼠肠道细菌群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1型糖尿病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雄性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探索糖尿病造模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收集造模2周后空白对照组(n=5)、STZ造模成功组(n=5)和造模不成功组(n=3)ICR小鼠的新鲜粪便样品,提取粪便样品的总DNA,ERIC-PCR扩增形成DNA指纹图谱,借助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各组样品肠道菌群结构上的异同。结果ERIC-PCR指纹图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DA)分析表明造模成功组和造模不成功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显著区别于空白对照组,而造模不成功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与造模成功组仍有一定的区别。结论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会造成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而部分小鼠造模失败可能与这些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微生态学角度研究石斛多糖治疗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 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制备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应用石斛多糖进行治疗,同时设正常对照组、丽珠肠乐组、阴性对照组,给药7d后处死小鼠,应用PCR-DGGE法检测肠道菌群丰富度、血清IL-2.结果 应用盐酸林可霉素灌胃3d后,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血清IL-2降低,持续治疗7d后,石斛多糖治疗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血清IL-2增高.结论 石斛多糖具有扶植肠道正常菌群生长,调整菌群失调,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枸杞子不同浓度提取物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衡的调整作用,为枸杞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使用抗生素建立肠道菌群失衡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枸杞子提取物高浓度组、低浓度组、模型组和自然恢复组,以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等肠道正常菌群为对象,利用传统菌落计数法研究各组肠道菌群失衡及恢复调整情况。枸杞子提取物对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具有恢复作用,且低浓度提取物的增殖作用优于高浓度,而对肠球菌和肠杆菌的作用并不明显。枸杞子提取物对小鼠肠道菌群失衡有一定的调整作用,能够纠正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口炎清组分玄参对于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应用抗生素头孢曲松钠灌胃的方法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衡模型.利用观察称量等方法观察小鼠临床表征的变化,以及盲肠指数和脾指数的变化.利用活菌计数法分析肠道优势菌群的变化趋势.结果 (1)菌群失衡组盲肠指数增高(P<0.05);自然恢复组盲肠指数变化不明显;玄参流膏与大豆低聚糖回灌组盲肠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呈恢复趋势.(2)菌群失衡组脾脏指数有下降趋势,自然恢复组脾脏指数无明显变化;玄参流膏组与大豆低聚糖回灌组脾脏指数均有所上升,呈恢复趋势.(3)菌群失衡组厌氧菌被抑制,需氧球菌大量繁殖.自然恢复组菌群种类和数量变化不明显,玄参组厌氧菌重新出现,尤其是双歧杆菌、乳杆菌、韦荣球菌和类杆菌的出现预示着菌群正在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玄参流膏可以促进菌群失衡小鼠盲肠和脾脏大小的恢复,可以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失衡,具有类似大豆低聚糖的益生元功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常规菌群分析方法和ERIC-PCR技术对正常小鼠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模型分别进行肠道菌群检测,结合细菌培养和DNA指纹图谱检测结果分析小鼠肠道内主导菌群数量和种类的改变情况,建立利用ERIC-PCR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检测方法。方法先利用常规菌群分析方法鉴定正常小鼠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的菌群状况,再提取其基因组DNA,最后以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ERIC)为模板,利用ERIC-PCR方法获得正常小鼠和模型小鼠的肠道菌群指纹图谱,与常规菌群分析结果作比较,验证ERIC-PCR技术的准确性。结果常规菌群分析结果表明四种优势菌群在数量上出现明显的变化,证实造模成功。经ERIC-PCR技术成功获得两组小鼠粪便基因组DNA图谱,两组间呈现具有一定对比性的特异性指纹图谱。结论从小鼠粪便基因组经ERIC-PCR后的图谱中特异性条带的分布、数目和亮度来看,能说明肠道菌群的分布状况存在明显差异,结合常规菌群分析方法作对比,说明ERIC-PCR技术是一种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高效快捷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豹皮樟(老鹰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衡的调整作用,为豹皮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抗生素造模,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水提物组、醇提物组、模型组和自然恢复组,利用传统菌落计数法等观察各组肠道菌群失衡及恢复调整情况。结果豹皮樟不同提取物对改善小鼠肠道内菌群的效果不同:水提物具有显著调节肠杆菌及肠球菌等小鼠肠道表层需氧菌的作用,醇提物对小鼠肠道深层厌氧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调整作用显著,具有益生元特眭。结论豹皮樟可以调整肠道菌群,纠正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飞行质谱分析技术对小鼠肠道菌群蛋白组分进行分析,探讨肠道菌群定性、定量和蛋白组学分析方法。方法实验分为抗生素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抗生素干预组小鼠用400 mg/ml头孢曲松钠灌服,每次0.2 ml,每日2次,间隔6 h,连续8 d。收集2组小鼠盲肠内容物菌群细胞,采用飞行质谱分析技术进行肠道菌群蛋白组分分析,采用传统培养法对2组优势菌群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抗生素干预组的肠道菌群菌细胞的有效蛋白峰出峰的数量与正常对照组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小鼠的肠道菌群蛋白成分有明显的不同。抗生素干预组的肠道优势菌群数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应用飞行质谱分析技术可以快速明显区分抗生素干预小鼠与正常小鼠的肠道菌群,对肠道菌群研究和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炎清颗粒对肠道菌群失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重度失调组、自然恢复组、口炎清低剂量组、口炎清高剂量组和大豆低聚糖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小鼠灌服蒸馏水,其他组以头孢曲松钠终浓度为8 g/(kg.d)的剂量,连续灌胃8 d,建立小鼠菌群失衡模型,自然恢复组在失衡模型建立后不使用任何药物,自然恢复7 d;口炎清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豆低聚糖对照组分别灌服相应剂量的药物7 d,观察各组小鼠盲肠指数和肠道内双歧杆菌、类杆菌、韦荣球菌、乳酸杆菌、消化球菌、优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和酵母菌11种菌群变化。结果与菌群失衡组比较,口炎清组与大豆低聚糖组盲肠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呈恢复趋势。自然恢复组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变化不明显,口炎清组厌氧菌重新出现,尤其是低剂量组双歧杆菌、优杆菌和类杆菌的出现预示着肠道菌群正在逐渐恢复正常。结论一定浓度的口炎清可以明显促进菌群失衡小鼠盲肠大小的恢复,对小鼠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具有类似大豆低聚糖的益生元功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型嗜酸乳杆菌NCFM-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NH001三联益生菌制剂对便秘小鼠小肠蠕动的促进作用,以及其对小鼠肠道菌群构成比例的调节作用。方法小肠推进率实验:将50只KM小鼠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0.165、0.330、0.990g/(kg·bw)益生菌制剂,灌胃14d后使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观察小肠墨汁推进率;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实验:将42只BALB/c小鼠中随机抽取10只作为自身对比空白组,适应性饲养后将所有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各剂量组以相同剂量给予益生菌制剂灌胃。自身对比空白组于灌胃前无菌采集小鼠直肠粪便,所有小鼠灌胃30d后无菌采集直肠粪便,使用16SrDNA基因测序对粪便中菌群DNA进行多样性及各水平菌群物种测定。结果高剂量组便秘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数量较灌胃前显著增加(P0.05),大肠埃希菌属、梭菌属、肠球菌属较灌胃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三联益生菌能够有效促进便秘小鼠肠道蠕动能力,改善便秘症状;同时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头孢曲松钠诱发小鼠肠道菌群紊乱建立模型,观察不同剂量长短链菊粉对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紊乱小鼠的调节作用。方法 2g/(kg·d)头孢曲松钠灌胃小鼠,连续8d,诱导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然后将菌群紊乱小鼠分为低剂量短链菊粉处理组、高剂量短链菊粉处理组、低剂量长链菊粉处理组、高剂量长链菊粉处理组和自然恢复组,连续处理2周,采用PCR-DGGE和菌落计数的方法观察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恢复情况。结果抗生素处理后,小鼠肠道菌群与正常小鼠相比具有显著差异,菌群条带数明显减少(P0.05),有益菌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消化球菌含量明显减少(P0.05),条件致病菌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含量明显增多(P0.05);经菊粉处理后,小鼠的肠道菌群恢复效果明显好于自然恢复组(P0.05),其中长链菊粉处理组优于短链菊粉处理组,且高剂量长链菌粉处理组恢复程度优于低剂量长链处理组。结论菊粉能够有效调节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而长链菊粉的调节作用优于短链菊粉,且高剂量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蛋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 enkephalin,MENK)是一种内源性阿片肽,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而肠道菌群对MENK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建立小鼠肠道菌群紊乱模型及荷瘤小鼠模型,以16s rRNA测序法检测肠道菌群丰度、监测小鼠体重、绘制肿瘤生长曲线,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肿瘤浸润CD4+T细胞、C...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 探讨流感病毒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桑叶提取物在治疗小鼠流感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滴鼻生理盐水,其余以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滴鼻3 d,建立流感小鼠模型后,正常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另2组分别以高剂量(500 mg/kg)和低剂量(100 mg/kg)灌胃桑叶提取物,连续5 d。每天检测小鼠体重,并于病毒感染前、感染后及灌胃处理后3次无菌收集小鼠粪便,培养并计数小鼠粪便中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结果 小鼠在感染病毒后体重明显降低,桑叶提取物治疗后体重降低的趋势有所减缓。小鼠肠道菌群在感染流感后有明显的变化,但桑叶提取物治疗后肠道菌群的恢复不明显。结论 流感病毒感染能引起小鼠肠道菌群的失调,桑叶不显示调节肠道菌群的效果,表明其对流感的治疗不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慢传输型便秘(STC)脾虚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初步探讨枳术丸对STC肠道菌群的可能干预机制。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枳术丸组与莫沙必利组。造模组(模型组、枳术丸组与莫沙必利组)采用番泻叶灌胃,随后控制饮食饮水采用饥饱失常的方法造成脾虚便秘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枳术丸组给予中药水煎剂灌胃,莫沙必利组给予莫沙必利悬浊液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7 d后测定小鼠肠道推进率和血清D-木糖水平,采集小鼠结肠内粪便进行16S rDNA检测,分析样本菌群的多样性与丰度,分析门、属、种水平的物种组成。结果模型组肠道菌群丰富度指数(Chao1指数)与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较正常组均显著降低(P<0.05),说明STC发病过程中伴随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水平和菌群物种数目的降低以及菌群多样性水平的降低。在门水平上,正常组与模型组均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主;在属水平上,模型组肠鼠杆菌属(Muribaculum)、拟杆菌属(Bacteroides)、乳杆菌属(Lactoba...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旨在从肠道菌群角度研究乳源性复合益生菌对db/db糖尿病小鼠的作用机理。将32只db/db糖尿病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组,复合益生菌高、低剂量组,8只db/m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type A1C,HbA1c)、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GLP-1)水平,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各组小鼠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复合益生菌均能显著降低HbA1c、血清TBA水平,升高血清GLP-1水平;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较正常组发生变化,复合益生菌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较模型组发生变化;在菌属水平,模型组Proteobacteria、Enterobacteriaceae等富集,复合益生菌低剂量组norank_f__Lachnospiraceae、Lachnospiraceae_UCG-006、Butyricicoccus、Anaerotruncus等富集,复合益生菌高剂量组Es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