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进行猴头菌液体静置发酵。利用萃取、中压液相色谱(RP-18 gel)、凝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硅胶柱层析(Silica gel)从其发酵液中分离并结构鉴定了6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波谱解析与质谱鉴定,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为Erinacine P(1)、Orsellinaldehyde(2)、Herierin IV(3)、Erinapyrone A(4)、Erinapyrone B(5)和Erinapyrone C(6)。Erinacine P(1)为首次从猴头菌发酵液中分离获得的二萜糖苷化合物,MTT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Orsellinaldehyde(2)为首次从猴头菌中分离到的苯甲醛衍生物。Herierin IV(3)、Erinapyrone A(4)、Erinapyrone B(5)和Erinapyrone C(6)为4个吡喃酮衍生物。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马醉木叶中的二萜成分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该研究根据薄层色谱显色特征,使用硅胶、MCI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与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NMR和MS)分析且结合文献报道数据进行对比,鉴定了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同时采用Ellman法首次对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马醉木叶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二萜化合物,分别是pierisformoside F (1)、3-epi-grayanotoxinⅩⅧ(2)、3-epi-grayanotoxin B (3)、asebotoxin-X (4)、pierisformosin B (5)、asebotoxinⅢ(6)、rhodojaponinⅢ(7)和pierisformosin C (8)。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表现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综上表明,马醉木中含有丰富的二萜成分和活性成分。该研究结果丰富了马醉木的化学成分多样性,为其后续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寻求更多的活性成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水稻化感品种能从根系分泌释放化感作用物质 ,长期以来 ,酚酸类物质被认为是水稻根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 ,但这一结论常常被质疑。利用连续循环和直接树脂吸收两种方法采集典型的水稻化感品种 PI31 2 777幼苗的根分泌物 ,并用液相色谱 /质谱(L C/ MS)联用技术鉴定了根分泌物中的非酚酸类物质。结果显示 ,水稻 PI31 2 777幼苗根系能分泌释放 7-甲氧基羟基肟酸、羟基肟酸、3-异丙基 - 5 -乙酰氧基环己烯酮 - 1、5 ,7,4′-三羟基 - 3′,5′-二甲氧基黄酮、二萜内酯 A和二萜内酯 B6个非酚酸类化合物。经液相色谱 (HPL C)定量分析 ,这些化合物在水稻生长 1 0 d的根分泌物中的浓度为 5~ 1 9μmol/ L。进一步的生测结果显示 ,这些化合物在其释放的浓度范围能对稻田常见的稗草和异型莎草有抑制活性 ,尤其是这些化合物的等摩尔混合物的抑草活性增加 ,同时水稻根分泌物的抑草活性与土壤载体显著相关。表明羟基肟酸、环己烯酮、黄酮和二萜内酯四类非酚酸类物质是水稻的主要化感物质 ,这与近期愈来愈多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采用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紫金龙Aconitum vilmorinianum var.altifidum W.T.Wang低极性部位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依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分离、鉴定了7个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和1个二萜生物碱类复合物,分别为:黄草乌碱丁(1)、hemsleyaconitine G(2)、hemsleyaconitine F(3)、hemsleyaconitine A(4)、14-O-veratroylneoline(5)、塔拉胺(6)、lipoyunaconitine(7)和hemsleyadine(8)。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研究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干燥草质茎的化学成分及其抗哮喘活性。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Toyopreal HW-40C柱色谱以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手段对中麻黄草质茎的50%丙酮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22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4-甲氧基肉桂酸(1)、肉桂酸(2)、ω-hydroxypropioguaiacone(3)、threo-8S-7-methoxysyringylglycerol(4)、3-(2,4′-dihydroxy-3′,5′-dimethoxyphenyl)propanoic acid(5)、8-hydroxy-9-methyl-7-(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7-propanone(6)、3-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7)、2-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酮(8)、异咖啡酸甲酯(9)、trans-syringin(10)、cis-syringi...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盐地碱蓬内生菌Neocamarosporium sp. ZLM-26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挖掘。采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该菌株大米培养基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经波谱学解析和文献数据对比,鉴定6个化合物分别为:5-butyl-6-(hydroxymethyl)-2H-pyran-2-one(1)、(7S)-xylariolide E(2)、(6S)-xylariolide D(3)、diaporpyrone A(4)、4-hydroxybenzaldehyde(5)和2-(2-hydroxyethyl) phenol(6)。分别采用CCK-8法和96孔板法评估了6个化合物的抗肿瘤和抗菌活性。结果显示,6个化合物(50 μmol/L)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PANC-1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而化合物4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化合物5、6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化合物1为1个新的天然产物,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其核磁数据和抗菌活性。此外,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新凸轮孢菌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对青海干旱生境土壤链霉菌Streptomyces pactum KIB-HL8液体发酵,应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并用MS、NMR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解析,分别鉴定为N-乙酰酪胺(1)、N-乙酰色胺(2)、吡咯-2-甲酰胺(3)、Inthomycin C(4)和Inthomycin B(5)。对其抗真菌、细菌活性进行筛选,发现化合物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活性,化合物1和2对番茄灰霉病菌有抑制活性,化合物3对番茄早疫病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
钩枝藤枝条中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 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钩枝藤[Ancistrocladus tectorius (Lour.) Merr.]枝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根据各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为:表丁香脂素 (1)、丁香脂素 (2)、松脂醇 (3)、浙贝素 (4)、4-羟基-3-甲氧基苯乙醇 (5)、ancistrocline (6)、hamatine (7)、ancistrocladine (8)、ancistrotectorine (9)和β-谷甾醇 (10)。化合物1 ~ 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上述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 1、3、4和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美花圆叶筋骨草Ajuga ovalifolia var.calantha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实验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方法,从美花圆叶筋骨草全草70%丙酮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根据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为:2-methoxy-4-(2-propenyl)-phenyl-β-D-glucopyranoside(1)、oct-1-en-3-yl-β-glucopyranoside(2)、异地黄苷(3)、20-羟基蜕皮素-20,22-单丙酮化合物(4)、n-辛基-β-D-吡喃葡萄糖苷(5)、(2S)-3-O-octadeca-9Z,12Z,15Z-trienoylglyceryl-O-β-D-galactopyranoside(6)、地黄苷(7)、乙酰哈巴苷(8)、水龙骨素B(9)、香草乙酮(10)、筋骨草内酯(11)、α-(9Z,12′Z,15′Z)-octadecatrienoicacidmonoglyceride(12),其中化合物1~6、8、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11~12为首次从美花圆叶筋骨草中分离得到。运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生成NO的细胞模型对化合物3、4、7、9、11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和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HGDH)活性测定。所筛化合物均无抗炎活性,化合物7对PHGDH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肾果枝条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从马肾果(Aglaia testicularis C.Y.Wu)枝条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是火焰花内酯B(1)、火焰花内酯苷A(2)、(E)-aglawone(3)、eichlerianic acid(4)、shoreic acid(5)、3β-羟基-5α,8α-表-二氧麦角-6,22-二烯(6)、豆甾-5-烯-3β,7α-二醇(7)、β-谷甾醇(8)、胡萝卜苷(9)、东莨菪内酯(10)、碳二十六酸(11)。化合物1~3,8~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而松香烷二萜内酯类衍生物1和2则是首次从米仔兰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1对人肺癌细胞株AGZY 83-a表现出弱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20.5μg mL-1。这为国产米仔兰属植物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泰国红树内生真菌土曲霉xy03菌株中新杂萜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  傅小雪  王文婧 《菌物学报》2021,40(1):222-231
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从一株红树马六甲木果楝来源的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xy03的发酵物中分离得到了7个杂萜类化合物:asptercin A(1)、(1R,4aR,6aR,12aR,12bS)-1,3,4,4a,5,6,6a,12,1...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活性微生物代谢产物,从贵阳杜仲的叶片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GZWMJZ-068,发酵产物用乙酸乙酯提取,经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运用核磁、质谱和比旋光度等方法鉴定了15个化合物的结构,即isochromophilones IV(1)、epi-isochromophilone III(2)、(2R,3S)-1-(4-羟基苯基)-2,3-丁二醇(3)、(2S,3S)-1-(4-羟基苯基)-2,3-丁二醇(4)、6-[1-羟基-(1S)-戊基]-4-甲氧基-(6S)-2H,5H-2-吡喃酮(5)、6-(1-羟戊基)-4-甲氧基-2-酮(6)、quinolactacins Al(7a)、quinolactacins A2(7b)、dihydrocitrinone(8)、dihydrocitrinin (9)、原儿茶酸(10)、儿茶酸(11)、5-甲基尿嘧啶(12)、尿嘧啶(13)、citrinal A(14)。对15个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评价,化合物1和2对光滑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中等的抑制作用(MIC16-32μg/mL)。  相似文献   

13.
从灰毛豆叶片中分离出内生真菌-淡紫拟青霉菌Purureocillium lilacinum(TPL04),对其发酵产物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制备薄层色谱、中压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8个单体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数据比对,化合物结构鉴定为5-羟基己酸-4-内酯(1)、(R)-4-苄基-2-噁唑烷酮(2)、2′-脱氧胸苷(3)、对羟基苯甲酸甲酯(4)、光色素(5)、β-胡萝卜苷(6)、尿嘧啶核苷(7)、己六醇(8)。其中化合物1、2、4是首次从淡紫拟青霉菌中分离得到,抑菌实验表明化合物4对水稻纹枯菌(Pellicularia sasakii)、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草莓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油菜菌核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四种植物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一株西北太平洋深海沉积物来源真菌Aspergillus jensenii LW128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菌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 column chromatography)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等方法对菌株的发酵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将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质谱(mass spectrometry, MS)数据与相关文献报道数据进行比对后确定化合物结构;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从海洋真菌Aspergillus jensenii LW128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diorcinol D(1)、diorcinol K(2)、diorcinol I(3)、(+)-(7S)-7-O-methylsydonic acid (4)、(+)-s...  相似文献   

15.
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正反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对苍耳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研究了中药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全草的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共得到14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对甲氧基苯甲酸(1)、蒲公英赛醇(2)、羽扇豆醇(3)、熊果酸(4)、豆甾醇(5)、齐墩果酸(6)、lasidiol p-methoxybenzoate(7)、羽扇豆酮(8)、苍耳亭(9)、α-菠甾醇(10)、槲皮素(11)、苍耳皂素(12)、芹菜素(13)、羽扇豆醇乙酸酯(14)。化合物2、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以平板打孔法测试提取化合物对不同菌种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2、8、9、12对蕃茄早疫、黄瓜枯萎、蕃茄灰霉和苹果腐烂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糙叶五加果实正丁醇萃取物的抗炎活性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C18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液相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分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糙叶五加果实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鉴定出17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β-D-吡喃...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藤茎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物质基础,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得到9个三萜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其结构分别鉴定为stachlic acid A (1),齐墩果酸(2)、乌苏酸(3)、2α,3β-dihydroxyolean-13(18)-en-28-oic acid (4)、serratagenic acid (5)、gypsogenic acid (6)、20α-hydroxyl-29-noroleanolic acid (7)、mesembryanthemoidigenic acid (8)和12α-hydroxy-δ-lactone (9)。抗菌活性分析表明,化合物2和3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但对革兰氏阴性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无明显抑制作用。化合物3和7为首次从木通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6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8.
我们曾从四川产细锥香茶菜[Rabdosia coetsa(Buch-Ham. ex D. Don) Hara]中分离鉴定了4个二萜化合物。此次从云南泸水县产的细锥香茶菜干叶中分离鉴定了两个二萜化合物,一个为细锥香茶菜乙素(4),一个为4-epi-henryineA(1)。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孔树脂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川芎中分离得到的内生菌Pseudeurotium ovale的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学技术手段确认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包含一个新的化合物4-methoxy-3-methyl-6-(1 E,3 E)-1,3-pentadien-1-yl-2 H-pyran-2-one(1)和四个首次从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2 E,4 E)-1-(2,6-dihydroxy-3,5-dimethylphenyl)-2,4-hexadien-1-one(2)、2-deoxy-sohirnone C(3)、trichodimerol(4)、3,7-dihydroxy-1,9-dimethyl-dibenzofuran(5)。体外抗炎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可抑制经脂多糖(LPS)处理的RAW 264.7细胞中NO、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20.
大青(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是苗族地区常用的药用植物。为研究黔产大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该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反相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大青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评价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从大青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α-amyrin palmitate(2)、sambuculin A(3)、22-dehydroclerosterol(4)、isopetasin(5)、taraxasteryl palmitate(6)、豆甾醇(7)、22-dehydroclerosterol-3-O-β-D-(6′-O-margaroyl)-glucopyranoside(8)、3-O-β-D-galactopyranosyl-(24β)-ethylcholesta-5,22,25-trien(9)、肉苁蓉苷D(10)、tortoside F(11)、balanophonin(12)、木犀草苷(13)、类叶升麻苷(14)、木犀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