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1981-1993年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年降水和四季降水、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年均密度、4-5、10-11月密度监测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论:(1)年降水量,特别是夏季降水量,是影响鼠密度的一个主要因素,其标准回归系数关系方程为:(年均密度)'=0.6066(年降水量)'(P〈0.05)NMspr'=0.2055Rspr'+0.5312Rsum'  相似文献   

2.
炔雌醚是一种激素类新型鼠类不育剂,已有研究表明,炔雌醚对某些鼠类种群繁殖具有良好的控制成效。为检验新型不育剂对长爪沙鼠种群的控制效果,2006年5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农牧交错带开展了炔雌醚对野外长爪沙鼠种群的控制实验,本次实验设投药区和对照区2个组别,5—8月开展逐月的夹线调查以及四分之一圆洞口计数法,对样地内长爪沙鼠进行系统的追踪调查,分析炔雌醚对长爪沙鼠种群数量以及种群性比的作用。结果显示:投药1个月之后,投药区雌鼠比例(16.3%)不及对照组雌鼠比例(51.9%)的三分之一,投药区的雌鼠比例(16.3%)仅为雄鼠比例(83.7%)的五分之一;与对照区相比,投药区长爪沙鼠的密度下降达60%以上。这表明:炔雌醚对野外长爪沙鼠种群的不育控制具有良好效果,且炔雌醚对长爪沙鼠的种群性比影响很大,过量投放炔雌醚可造成雌鼠死亡,单独使用炔雌醚可降低野外不育剂的药物成本。  相似文献   

3.
长爪沙鼠种群数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李仲来  张万荣 《兽类学报》1993,13(2):131-135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1975—1989年长爪沙鼠密度监测数据和本地区气象站的7项气象因子资料,给出了气象因子与鼠密度的最优回归子集模型和标准回归模型。得到结论:年降水是影响鼠数量变动的最重要的气象因子。求出了年降水与鼠密度的曲线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4.
炔雌醚对雄性长爪沙鼠不育效果及其可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炔雌醚对雄性长爪沙鼠生殖器官及繁殖的影响,将试鼠随机分为多剂量组、单剂量组和对照组.多剂量组以每次3.5 m/kg·BW(5次/周,2周)、单剂量组以35 mg/kg·BW炔雌醚灌胃.处理后15 d、30 d、60d、90d剖检,观察性腺系数、精子质量和繁殖率等指标,H·E染色观察附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炔雌醚处理后15 d、30 d给药组试鼠睾丸、附睾及精囊腺极度萎缩(P<0.01),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和活精子百分率明显下降(P<0.01),精子畸形率显著上升(P<0.01),附睾管腔内充满大量发育异常的精子细胞,繁殖率显著下降;与单次给药相比,多次连续给药对试鼠生殖器官影响更严重.处理后60d,除多剂量组附睾外,各组性腺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单剂量组、多剂量组精子质量及繁殖率与对照仍有极显著差异(P<0.01).90d后试鼠各项指标及繁殖率均恢复正常,表现为可逆性.结果表明:该药对长爪沙鼠不育效果明显;多次低剂量给药较单次高剂量给药不育效果更好;90d后,炔雌醚对生殖器官和繁殖的影响能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为了检测雷公藤制剂对长爪沙鼠繁殖功能的影响,根据预实验结果,将40只雄性长爪沙鼠分为40 mg/kg连续用药4周组(n=16)、100 mg/kg一次给药组(n=10)和1%CMC灌胃对照组(n=14)处理,6周后剖检,比较睾丸、附睾的脏器系数、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形态和繁殖率等指标.结果表明40 mg/kg连续用药组鼠的睾丸、附睾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和活精子百分率显著下降;精子畸形率显著上升;繁殖率显著下降(df=1,P<0.05).100 mg/kg一次给药组除附睾脏器系数显著下降、精子畸形率显著上升外,其它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该药对长爪沙鼠连续作用4周后不育效果明显,并且具有致畸性,在药物有效范围内,高浓度一次性给药方式不如较低浓度连续多次给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炔雌醚对一些鼠类种群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为探究炔雌醚对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riculataus种群繁殖的影响,于2006年5—8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农牧交错带展开了炔雌醚对长爪沙鼠野生种群繁殖的控制实验。设置了投药区和对照区,5月初进行投药,实验期间采用夹线调查法逐月对样地内的长爪沙鼠进行系统的取样调查,分析炔雌醚对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投药之后的6—8月,投药区成体鼠的子宫坏死率分别为75.3%、61.5%和48.7%,与对照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投药区成体鼠的怀孕率下降,与对照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投药区的胎仔数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综上表明,炔雌醚对农牧交错带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荒漠破碎化生境中长爪沙鼠集合种群野外验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类活动和自然干扰,导致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生境的破碎化,出现了长爪沙鼠在不同斑块间的不连续分布,每一斑块内可能存在一个局域种群,而集合种群建立的前提条件,是局域种群斑块状分布在离散的栖息地环境中。2002~2012年每年的4~10月,在阿拉善荒漠区禁牧、轮牧、过牧和开垦4种人为不同利用方式形成的生境斑块中,采用标志重捕法对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种群进行定点监测。通过分析长爪沙鼠种群动态,计算各局域种群的灭绝风险,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种群动态的空间同步性,同时以种群周转率对长爪沙鼠扩散能力进行评估,以检验阿拉善荒漠区长爪沙鼠种群空间结构是否具有经典集合种群的功能。结果表明:(1) 不同生境斑块可被长爪沙鼠局域种群占据,11年间捕获长爪沙鼠2~7次不等;(2) 长爪沙鼠所有局域种群均具有灭绝风险,在轮牧区和禁牧区灭绝率高达1.000 0,开垦区灭绝率最低,也达到0.333 4,而本研究期间最大局域种群(2008年过牧区,26只/hm2),在2010年发生了局域灭绝;(3) 不同生境斑块间没有明显的空间隔离而阻碍局域种群的重新建立,长爪沙鼠扩散能力较强,绝大部分月份的种群周转率在50.0%以上,特别是周转率达到100.0%的月份较多;(4) 不同生境斑块间仅轮牧区和禁牧区中长爪沙鼠种群密度显著正相关(P<0.05),而其他生境斑块间相关性均不显著(P >0.05),长爪沙鼠局域种群整体显示出明显的非同步空间动态。阿拉善荒漠区长爪沙鼠种群满足作为经典集合种群物种区域续存的4个条件,具有作为研究小哺乳动物集合种群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内蒙古阴山北部地区主要的农牧业害鼠。有关它的生态学及其危害已有过一些报道(夏武平等,1956; 赵肯堂,1960;夏武平等,1966;夏武平等,1982; 秦长育,1984)。对于农作区和草原区种群的适应性差异迄今未见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常长爪沙鼠心电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描记了105例长爪沙鼠的正常心电图,对其各波的电压和有关成分的正常值进行了统计处理和分析。长爪沙鼠心电图虽无典型的S—T段,但其他成分明显、清晰、稳定、重显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长爪沙鼠精子的形态和结构。方法 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 长爪沙鼠精子由头、颈、尾三部分组成 ,全长为 ( 15 6 3 2± 6 61) μm ,头长为 ( 10 4 3± 2 12 ) μm ,颈、尾部长为 ( 14 5 89± 5 14 ) μm ,具典型的啮齿类动物的精子形态 ;长爪沙鼠精子的尾部轴丝是 9+ 2模式 ,轴丝外围有 9条大小、形态不一的外周致密纤维 ,外周致密纤维从主段到末端逐渐变细 ,并在主段的近末端处分 4批终止 ;主段的纤维鞘具有腹侧纵柱、背侧纵柱、内嵴等结构。在精子尾部的末段 ,外层仍保留有纤维鞘的结构 ,但无外周致密纤维 ,轴丝仍然为 9+ 2模式  相似文献   

11.
长爪沙鼠是分布于我国北方典型和荒漠草原及农牧交错区的优势鼠种之一。2000 年10 月至2004 年10 月通过标志重捕法研究了栖息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生境的种群动态。对其不同季节出生群性成熟特征和种群性成熟比率、繁殖个体比例、个体月补充率等繁殖参数的季节特征研究显示:冬季和春季出生的个体性成熟较夏季出生的个体快,尤雌鼠表现突出,其3 个季节出生群的性成熟时间分别为4. 6 ± 0.2、4. 4 ± 0.8 和7.7 ± 0.4月龄。种群性成熟比率、繁殖个体比例和个体补充率月间差异显著,季节消长明显,即春季最高,秋季(9 ~10月间)最低。结果还显示,种群性成熟比率与气温和降水负相关。长爪沙鼠喜栖于植被稀疏、低矮的干燥沙质土壤环境。从初春到夏末,随降水和气温增加其栖息生境的植被由低矮稀疏变得高而稠密,土壤湿度和粘性亦随之提高,地面种子库因发芽贮量减少,适宜生境的减少可能加剧了社群竞争,抑制了种群的繁殖表现。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季节变化反映了其生活史对策中适应高纬度气候和食物的季节波动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徐德立  王德华 《兽类学报》2015,35(4):369-378
动物的免疫系统是防御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害的重要途径,对其生存很重要,而食物短缺是影响动物免疫的重要因素。前期研究发现,禁食3天可抑制雌性长爪沙鼠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而禁食时长可能在影响动物免疫中起重要作用。为此,本实验主要测定不同的禁食时间如何影响雌性长爪沙鼠的免疫功能,该问题的解决有助于理解它们在野外面临食物短缺时的生存状况。将55只成年雌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禁食1 d、2 d 、3 d和自由取食,每种处理又分别注射磷酸缓冲液和植物血凝素(PHA)。结果发现,随禁食时间的延长,PHA反应(指示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逐渐受到抑制,胸腺和脾脏逐渐萎缩,表明禁食时间对长爪沙鼠的免疫功能影响显著。同样,随饥饿时间增加,长爪沙鼠的体脂、血糖和血清瘦素水平逐渐下降,并且与PHA反应呈正相关,但白细胞总数和皮质酮水平不受禁食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禁食时间长短能显著影响雌性长爪沙鼠的免疫功能,随禁食时间的延长,长爪沙鼠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逐渐受抑制,这可能与体脂和葡萄糖含量下降有关,血清瘦素逐渐降低也可能是其免疫受抑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14.
禁食导致一些啮齿动物的贮食量增加,但禁食处理后雄性长爪沙鼠贮食行为的变化则不一致。每天禁食22 h,长爪沙鼠的一些个体表现出高水平的贮食行为(禁食贮食组),而另一些个体则没有表现出贮食行为(禁食无贮食组)。延长禁食(22 h)持续的时间(连续重复3 d 和20 d)和增加禁食时间(禁食48 h),都没有使禁食无贮食组的动物表现出贮食行为。同样在自由取食条件下,长爪沙鼠的贮食行为也表现为二型性。在自由取食和禁食条件下,贮食量与体重、体脂含量和瘦素的浓度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禁食是诱导雄性长爪沙鼠贮食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增加禁食的程度并不改变其贮食行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食物蛋白对长爪沙鼠行为和生理特征的影响,我们采用两种不同蛋白含量(9% 和27% )的食物饲喂不同年龄的雄性长爪沙鼠,测定了不同食物条件下长爪沙鼠的体重、睾丸重、脾脏重、血清抗体、社会行为和气味吸引力等指标。结果发现,食物蛋白含量没有影响长爪沙鼠的社会行为、生理特征及幼体气味的选择,但对成体气味的被选择程度影响显著,提示食物质量与其配偶选择过程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
长爪沙鼠肠道生长抑素和P 物质细胞密度的年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激素对调节小哺乳动物的消化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应用卵白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冬季幼年、成年和老年长爪沙鼠肠道生长抑素(Somtostatin,SS)和P 物质(Substance P,SP)细胞进行了定位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两种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相似,呈圆形、椭圆形、梭形、锥形或不规则形。SS 细胞随年龄增加而分布范围缩小,主要分布于小肠和十二指肠,老年鼠的结肠和直肠无分布;盲肠段老年鼠高于幼年鼠和成年鼠,其余各段均无年龄差异。幼年鼠、成年鼠和老年鼠SP 细胞分别以结肠、盲肠和直肠密度为最高,成年鼠结肠和直肠无分布;肠道各段的密度均有年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长爪沙鼠肠道SS 和SP 细胞的分布模式和发育特点有年龄差异,这可能与其生存环境的食物质量和两种内分泌细胞相互拮抗的消化生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志强  王德华 《兽类学报》2006,26(4):338-345
小型哺乳动物的体脂含量与免疫功能有关,并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理解野生长爪沙鼠对环境的生存适应策略,我们于2004 年夏季(7~8月)和2005年冬季(1~3月)测定了野生长爪沙鼠的体重、体脂含量和脏器重量,以及由匙孔血蓝蛋白(KLH)对雄鼠所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结果发现:雄鼠的胴体干重和体脂含量都显著高于雌鼠,其他各项指标无性别差异。冬季雌雄沙鼠的体重、胴体干重、体脂含量和褐色脂肪组织的湿重,以及雄鼠的睾丸湿重都显著高于夏季。脾脏的重量冬季趋于降低。处理组(注射KLH )动物血清中抗KLH 抗体的含量在冬季和夏季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且冬季处理组显著高于夏季处理组。本研究结果为动物种群调节的“冬季免疫增强假说”提供了一个新的野外例证。没有检测到免疫器官和产热器官、免疫器官和繁殖器官之间的权衡关系。  相似文献   

18.
Jolly - Seber 法估算长爪沙鼠种群参数的适用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2000 年6 月~10 月群居性长爪沙鼠野生种群的标志重捕资料为依据, 采用Jolly - Seber 模型估算了该鼠种群参数, 结果表明, 长爪沙鼠个体间具等捕性(Leslie 法检验) , 研究期间取样个体的重捕率平均为89.7 %(77.4 % ~ 100 %) ; 参数估计结果具有合理的生物学意义, 认为采用该模型估算长爪沙鼠种群参数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9.
长爪沙鼠肥满度的年龄和季节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胴体重(去除内脏的体重,记为WN)替代传统计算公式中的体重(W)建立肥满度指标K′=100WN/L^3(g/cm^3)对长爪沙鼠肥满度的年龄和季节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鼠肥满度年龄组间差异显,末成年个体的肥满度明显高于成年个体;各性别年龄组肥满度季节变化明显,趋势基本一致,春季高、夏季最低、秋季又行育肥。在春夏季繁殖期(8月以前),雌鼠的肥满度大于雄鼠。成年雌鼠秋季育肥时间晚于其他个体组。长爪沙鼠肥满度的年龄差异和季节变化反映了该鼠在不同生活时期对环境的生理适应特征和对策。此外,各月肥满度与当月及其后第4个月的夹捕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提示该指标在短期预测长爪沙鼠种群数量方面可能有其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自愿转轮运动对雄性长爪沙鼠体重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振东  王德华 《兽类学报》2007,27(2):123-129
运动是影响动物能量平衡和体重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自愿转轮运动对体重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我们监测了8 周自愿转轮运动过程中,雄性长爪沙鼠的体重、能量摄入、消化率、静止代谢率(RMR) 和非颤抖性产热(NST)的变化,以及8 周后的体脂含量、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 )和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等。结果发现,8 周自愿转轮运动增加了长爪沙鼠的体重和能量摄入以及血清瘦素水平(血清瘦素浓度比对照组高27% ),但对消化率、RMR 和褐色脂肪组织的线粒体蛋白浓度等没有明显影响。尽管体脂含量和血清T3 和T4 没有显著差异,但运动组体脂含量比对照组高33%,血清T3 和T4 水平分别比对照组低10% 和38%。血清瘦素浓度与体脂重量呈正相关。因此,自动转轮运动并没有降低动物的体重和体脂含量,但瘦素和甲状腺素在雄性长爪沙鼠能量代谢和能量平衡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