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豚鼠不同部位微动脉平滑肌细胞电生理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 KT  Li XZ  Li L  Zhang ZP  Zhao L  Zhu H  Si JQ 《生理学报》2010,62(5):421-426
本研究应用电生理技术在豚鼠离体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肠系膜动脉(mesenteric artery,MA)和耳蜗螺旋动脉(spiral modiolar artery,SMA)分支(直径小于100μm)上比较微动脉平滑肌细胞电生理学特性的异同。结果显示:(1)应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测得AICA、MA和SMA细胞静息膜电位分别为(-68±1.8)(n=65)、(-71±2.4)(n=80)和(-66±2.9)mV(n=58),各微动脉间无统计学差异。(2)一段血管微动脉标本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平滑肌细胞膜电容和膜电导都远大于单个细胞标本,且微动脉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大小顺序为MAAICASMA。应用缝隙连接阻断剂2-APB(100μmol/L)后记录一段微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容和膜电导与单个细胞十分接近。(3)AICA、MA和SMA单个平滑肌细胞膜电流I/V关系呈明显的外向整流特性,都对1mmol/L4-AP和10mmol/LTEA敏感。当指令电压为+40mV时,AICA、MA和SMA血管平滑肌细胞电流密度分别为(26±2.0)、(24±1.7)和(18±1.3)pA/pF,SMA和AICA、MA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上述结果提示,豚鼠不同部位微动脉平滑肌细胞在缝隙连接耦联力和电流密度等电生理特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Li XZ  Si JQ  Zhang ZS  Zhao L  Li L  Ma KT 《生理学报》2011,63(6):533-539
本文旨在研究急性缺氧对微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膜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分离出豚鼠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段,胶原酶A消化后用显微镊去除微动脉外层结缔组织,然后给予无糖低氧的灌流液,同时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VSMCs膜电流的变化。结果显示:(1)当钳制电压在40mV时,急性缺氧引起一个反应幅度为(36.4±9.2)pA的外向电流,细胞静息膜电位从(33.2±1.9)mV超极化到(38.4±1.5)mV。急性缺氧电压依赖性地增强VSMCs外向电流,主要增强0~+40mV电压区间的激活电流幅度,+40mV激活电流幅度从(650±113)pA增加到(1900±197)pA。背景灌流K+通道阻断剂tetraethylammonium(TEA,1mmol/L)后,急性缺氧对VSMCs外向电流的增强作用显著减小。(2)急性缺氧使AICA上VSMCs的细胞膜电阻(R input)从(234±63)MΩ增加到(1211±201)MΩ,细胞膜电容(C input)从(279.3±83.2)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外液酸碱度(pHo)的改变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取200~250 g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细胞外液酸碱度改变后对SHR脑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流的作用,进一步揭示其离子机制。结果:①pHo酸化可电压依赖性的抑制SHR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外向电流。其主要抑制SHR脑动脉平滑肌细胞0~+60 mV区间的电流幅度;②1 mmol/L TEA可以有效抑制pHo酸化对脑动脉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的抑制作用。结论:pHo的改变引起SHR脑动脉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变化,其可能与电压依赖性的抑制SHR脑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电流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istar大鼠脑动脉(BA)平滑肌细胞膜电流的异同。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SHR和Wistar大鼠BA平滑肌细胞在电流密度、电流组成以及自发性瞬时外向K+电流(STOCs)特性的异同。结果:①当指令电压为0、+20、+40和+60mV时,SHR与Wistar大鼠BA平滑肌细胞间电流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②SHR与Wistar大鼠BA平滑肌细胞膜电流都对1 mmol/L电压依赖的K+通道(Kv)阻断剂4AP和1 mmol/L大电导Ca2+激活K+通道(BKCa)阻断剂TEA敏感。③SHR的STOCs发放频率和电流幅度都远大于Wistar大鼠。1 mmol/LTEA基本完全阻断STOCs通道电流,而4-AP对STOCs没有影响。结论:SHR和Wistar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电流密度存在差异,两种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都由BKCa和Kv通道组成。SHR大鼠平滑肌细胞更易诱发由BKCa通道介导的STOCs。  相似文献   

5.
睫状体色素上皮细胞容积激活性氯电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hen LX  Wang LW 《生理学报》2000,52(5):421-426
为研究睫状体色素上皮 (pigmentedciliaryepithelial,PCE)细胞容积激活性Cl-电流的特性 ,用膜片箝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了猪的低渗液诱发的容积激活性Cl-电流。此电流外向占优势 ,几乎没有时间依赖性失活 ,电流 电压曲线显示此电流反转电位 (- 6 3± 0 5mV)很接近氯离子平衡电位的计算值 (ECl=0mV)。电流的激活依赖于细胞内ATP ,细胞外ATP抑制外向电流和内向电流 ,但外向电流抑制率大于内向电流抑制率 (92 %比 74% ,P <0 0 1)。氯离子通道阻断剂tamoxifen抑制外向电流和内向电流 ,两个抑制率几乎相等 (85 %比 87% ,P >0 0 5 )。此电流特性与其他类型细胞的P糖蛋白相关电流很相似。结果提示PCE细胞容积激活性Cl-电流的形成可能与P糖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8β-甘草次酸对Wistar大鼠脑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的影响,为寻求强效和可逆的缝隙连接阻断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去除脑微动脉段外层结缔组织后,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种类的缝隙连接阻断剂对Wistar大鼠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膜电容(Cinput)、膜电导(Ginput)和膜电阻(Rinput)的影响。结果:(1)Wistar大鼠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Cinput高于消化分离的单个平滑肌细胞。(2)18β-甘草次酸(18pGA)能浓度依赖性的抑制Wistar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的缝隙连接,IC50分别为2.0μM。当18βGA100μM时,Wistar大鼠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的Cinput、Ginput或Rinput与单个平滑肌细胞十分接近。结论:1813GA可以浓度依赖性的抑制Wistar大鼠脑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  相似文献   

7.
河蟹眼柄神经分泌细胞离子通道的膜片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培养12-24小时不同形态河蟹眼柄视节端髓X器官(MTXO)神经分泌细胞离子通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蟹眼柄MTXO中分布的A、B、C三种类型神经分泌细胞均可记录到由向电流和外向电流组成的正常全细胞电流。内向电流由高电压激活钙离子通道电流(Lca)和对TTX敏感钠离子通道电流(INa)组成。ICa的激活电压为-30mV,在0- 20mV电压下达到峰值,在-40mV和-70mV保持电压下记录的ICa激活阈值、初始峰值及I-V曲线无明显差别。外向电流明显,幅值较大,包括对4-AP敏感的快速激活、快速失活钾离子通道电流(IA)和对TEA敏感的缓慢激活、缓慢失活钾离子通道电流(IK)。正常蟹种、二龄成蟹和早熟蟹种MTXO神经分泌细胞均表达电压门控钠、钾、钙离子通道,通道电流和电压特征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观察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tic acid,18β-GA)对KCl和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诱导的离体大鼠肾脏叶间动脉(renal interlobar artery,RIA)收缩的影响。急性分离大鼠RIA,应用压力肌动图技术,观察18β-GA预处理后大鼠RIA对内皮非依赖血管收缩剂KCl和PE的反应情况。用微动脉段标本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100μmol/L 18β-GA对血管段上平滑肌细胞的膜电容(Cinput)、膜电导(Ginput)和膜电阻(Rinput)的影响。结果显示,KCl(30~100 mmol/L)和PE(0.1~30μmol/L)均可以引起大鼠RIA浓度依赖的收缩;100μmol/L的18β-GA预处理后,KCl和PE对大鼠RIA的缩血管作用明显降低(P0.01)。给予100μmol/L 18β-GA后,RIA血管段上平滑肌细胞的Rinput、Ginput和Cinput与单个平滑肌细胞数值十分接近。以上结果提示,18β-GA可抑制KCl和PE对大鼠RIA的收缩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18β-GA对缝隙连接的抑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研究大黄素干预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脑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电生理特性和表达的变化。在使用大黄素干预处理前后,用尾动脉测压仪观察血压变化,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SHR脑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电流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观察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大黄素干预后,SHR血压由(223±16)mmHg显著降低至(127±12)mmHg(P0.01),与Wistar大鼠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大黄素显著增加SHR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P0.05),该增强作用可被BKCa通道特异性阻断剂IbTX所阻断。大黄素干预后SHR基底动脉平滑肌BKCa通道β1亚基表达明显上调(P0.01)。以上结果提示,大黄素可能通过增加BKCa通道β1亚基表达,增强BKCa通道介导的外向电流,从而发挥舒张SHR脑基底动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Li YR  Yang BF  Xu CQ  Zhou J  Yang YB  Zhang JY  Sun MZ 《生理学报》2000,52(5):427-430
使用全细胞膜片箝技术, 研究RP62719对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延迟外向整流钾电流(IK)的作用, 并探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 在指令电压为-100 mV时, RP62719可显著抑制豚鼠心室肌细胞IK1, 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0±1.0 μmol/L.RP62719 10 μmol/L在+40 mV时对犬心室肌细胞Ito抑制率为84.0±4.4%, IC50为1.2±0.51 μmol/L.在+40 mV时, 50 μmol/L RP62719还可使豚鼠心室肌细胞IKstep 减少50.0±8.3%, IKtail减少56.0±4.9%, IC50分别为4.2±0.8 μmol/L和3.3±0.75 μmol/L.提示RP62719抗心律失常的离子机制与其对IK1、Ito及IK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新生Wister大鼠胰岛β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L-型钙离子通道门控特性的影响,即分别用2.8、5.5、16.7和22.2 mmol/L的葡萄糖刺激单个贴壁胰岛β细胞,以Ba2+作为载流子,分析比较葡萄糖对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低糖(2.8 mmol/L)情况下,大鼠胰岛β细胞电压依赖性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静息膜电位约为-70 mV,钙离子内流不明显,且无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关系。在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的条件下,大鼠胰岛β细胞电压依赖性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在-40 mV激活, +20 mV左右达峰值;高糖(16.7 mmol/L)作用胰岛β细胞后,电压依赖性L-型钙离子通道电流约-40 mV激活,+10 mV左右达峰值,即峰值电位向负方向移动约10 mV;葡萄糖浓度达22.2 mmol/L时,电活动呈持续性去极化,峰值电位增加不明显,提示葡萄糖降低胰岛β细胞电压依赖性L-型钙通道电流的激活电位阈值,促进其开放,钙电流峰值电位增加,随着高糖作用时间的延长,胰岛β细胞容积变大,细胞膜破坏。提示高浓度葡萄糖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但浓度过高则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通过观察葡萄糖刺激的胰岛β细胞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糖毒性作用的可能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2.
Tang B  Tang M  Du YM  Liu CJ  Hong ZG  Luo HY  Hu XW  Song YL  Xi JY  Hescheler J 《生理学报》2004,56(5):625-631
为了从离子通道水平上探讨机体低氧适应的离子机制,本实验将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和慢性间歇性低氧组[氧浓度(10 ± 0.5) %, 间断缺氧每天 8 h]。用酶解法急性分离单个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muscle cells, PASMCs),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 PASMCs 膜上的电压门控性钾通道 (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 KV) 电流,观察急性缺氧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大鼠 PASMCs 的 KV 的影响, 为机体适应低氧能力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显示:⑴常氧对照组在电流钳下,急性缺氧可使膜电位明显去极化(由-47.2 ±2.6 mV 去极到 -26.7 ±1.2 mV ); 在电压钳下, 急性缺氧可显著抑制 KV电流( 60 mV 时, KV电流密度从 153.4 ± 9.5 pA/pF降到 70.1 ± 10.6 pA/pF), 峰电流的抑制率为(57.6 ± 3.3) %, 电流-电压关系曲线向右下移。⑵慢性间歇性低氧组KV电流密度随低氧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慢性低氧10 d后就有显著性意义),电流- 电压关系曲线逐渐右下移。⑶急性缺氧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大鼠PASMCs KV电流的抑制作用随慢性间歇性低氧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弱。上述观察结果提示慢性间歇性低氧减弱急性缺氧对 KV 的抑制, 这可能是机体低氧适应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GABA_B和GABA_C受体介导的电流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应用双电极电压箝技术 ,在具有滤泡膜的非洲爪蟾 (Xenopuslaevis)卵母细胞上记录到γ 氨基丁酸(γ aminobutyricacid ,GABA) 激活电流。此GABA 激活电流的特点及有关GABA受体类型的研究和分析如下 :( 1)在 3 5 5 % ( 5 5 / 15 5 )的受检细胞外加GABA可引起一慢的浓度依赖性的外向电流。 ( 2 )GABAA 受体的选择性拮抗剂bicuculline ( 10 -5mol/L)对GABA ( 10 -5mol/L)引起的外向电流无阻断作用 (n =6)。 ( 3 )GABAB 受体的选择性拮抗剂2 hydroxysaclofen ( 10 -4mol/L)能将GABA ( 10 -5mol/L)引起的外向电流可逆性地转变为内向电流 ,后者又可被GABAC 受体的选择性拮抗剂I4AA ( 10 -5mol/L)所消除 (n =6)。 ( 4 )GABAB 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baclofen可引起部分 ( 2 0 % ,12 / 60 )受检细胞产生一慢的浓度依赖性的外向电流。 3× 10 -6 、3× 10 -5及 3× 10 -4mol/L 2 hydroxysaclofen分别阻断baclofen ( 10 -5mol/L) 激活电流 ( 6 3± 3 2 ) % ,( 4 4 1± 2 2 ) %及 ( 86 0± 1 6) % (n =6)。 ( 5 )baclofen激活电流的I V曲线显示逆转电位在 - 96 8± 7 2mV左右 ,此电流可分别被TEA ( 5mmol/L)和BaCl2 ( 2mmol/L)所阻断。以上结果提示 :在非洲爪蟾的卵母细胞上存在内源性GABAB 和GABAC 受体 ,GA  相似文献   

14.
ATP激活鼻咽癌细胞氯电流并减小细胞容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 QF  Wang LW  Mao JW  Sun XR  Li P  Zhong P  Nie SH  Jacob T  Chen LX 《生理学报》2004,56(6):691-696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和细胞容积测量技术,在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Z上观察ATP 诱导的Cl- 电流的特性及其对细胞容积的影响。细胞外微摩尔水平的ATP 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激活一个具有弱外向整流特性,没有时间依赖性失活的电流,此电流的反转电位 [(-0.05 ± 0.03) mV]接近Cl- 的平衡电位(-0.9 mV)。用葡萄糖酸置换细胞外液Cl- 后, ATP 激活的电流明显减小并且反转电位发生改变。氯通道抑制剂NPPB (200 μmol/L)可以抑制这一电流 [(81.03 ± 9.3)%] 。此电流亦可被嘌呤受体(P2Y) 拮抗剂反应蓝 2 抑制 [(67.39 ± 5.06)%]。50 μmol/L 的 ATP 使在等渗状态下的细胞容积缩小, 替代和耗竭细胞外、内的Cl- 后, ATP 的这一作用消失。这些结果提示细胞外微摩尔水平的 ATP 可通过兴奋 P2Y 受体激活氯通道而产生与细胞容积调节相关的Cl- 电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长期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对胰岛β细胞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影响,探讨酪氨酸激酶在胰岛β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小鼠胰岛和胰岛β细胞,经0.1 mmol/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木黄酮处理12 h后,运用全细胞电流记录的方法观察电压依赖性钙电流以及动作电位的改变,RT-PCR方法观察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α1亚单位的表达改变.结果:木黄酮处理12 h后,小鼠胰岛β细胞的电压依赖性钙电流明显减小(13.83±1.515pA/pFvs 7.012±1.502 pA/pF,P<0.01,n=6),动作电位幅度明显减弱(38.50±7.46 mV vs 15.95±4.39 mV,P<0.01,n=6).木黄酮处理12 h后,小鼠胰岛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α1亚单位的表达明显减少,降低为对照组的0.792±0.078(P<0.01,n=5).结论:木黄酮处理可以抑制小鼠胰岛β细胞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表达和电流,提示长期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SO_2对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二氧化硫(SO2)引起大鼠血管平滑肌的降压机制,采用急性酶分离法分离大鼠单个血管平滑肌细胞,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平滑肌细胞外向钾电流(IKv),观察SO2及其衍生物对平滑肌细胞膜钾电流的作用,从离子通道角度研究SO2对血压的影响。结果发现:SO2衍生物可使外向IKv显著增大,10μmol/L SO2衍生物可使电流-电压曲线(I-V曲线)显著上移,即增大IKv,且呈一定的电压依赖性,并且,SO2衍生物可使IKv增大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当使用5 mmol/L 4-氨基吡啶(4-AP)抑制IKv后,加入10μmol/L SO2衍生物,IKv有一定程度增加。TEA能抑制SO2衍生物对IKv的增大效应。10μmol/L SO2衍生物可使IKv的激活曲线显著向超极化方向移动,但并不影响其斜率因子。说明SO2衍生物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可引起外向钾电流幅度增大,使钾电流提前激活,这是SO2及其衍生物降压的作用机制之一;TEA、4-AP对SO2衍生物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钾电流的增大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豚鼠Ⅰ型前庭毛细胞上有无胆碱能受体存在,并对其相应的离子通道特性进行研究.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急性分离的豚鼠Ⅰ型前庭毛细胞对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的反应.结果显示,7.5%(21/279)的Ⅰ型前庭毛细胞对10~1000μmol/L ACh敏感,引发明显的外向电流.该电流对ACh的反应呈浓度依赖性,半数激活浓度(EC50)为(63.78±2.31)μmol/L,但该电流为非电压依赖性.在-50mV钳制电压和正常细胞外液中,100μmol/L ACh激活一持久缓慢的外向电流,电流幅值为(170±15)pA,该电流幅值依赖于胞外钙离子浓度,可被胞外给予的钙依赖性钾通道拮抗剂TEA阻断.Ⅰ型前庭毛细胞的再次激活时间不小于1min.长时间暴露在ACh的情况下,受体离子通道不会发生自发性关闭.以上结果提示,部分豚鼠Ⅰ型前庭毛细胞上存在胆碱能受体,胞外给予ACh可激活一持久缓慢的外向电流,其胆碱能受体通道对于ACh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和外钙依赖性、非电压依赖性或失敏性.本研究结果对于阐明前庭传出神经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证实并揭示Ⅰ型前庭毛细胞上存在传出神经递质受体以及日后临床指导眩晕疾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Li LT  Zhang LB  Si YL  Xiao FC  Li D  Gao S  Li DL  Zhou SS 《生理学报》2008,60(3):311-319
本文旨在研究急性低温/再复温对大鼠心室肌膜电位和钾电流的影响.膜电位和膜电流分别在全细胞膜片钳的电压钳和电流钳模式下记录.当细胞外灌流液从25℃降低到4℃后,一过性外向电流(transient outward current, Ito)完全消失,膜电位为 60mV时的稳态外向K 电流(sustained outward K current, Iss)和膜电位为-120mV时的内向整流K 电流(inward rectifier K current, IK1)分别降低(48.5±14.1)%和(35.7±18.2)%,同时,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当细胞外灌流液从4℃再升高到36℃后,膜电位出现一过性超级化,然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在58个细胞中,有36个细胞伴随复温出现ATP-敏感性K (ATP-sensitive K , KATP)通道的激活.再复温引起的上述变化可以被Na /K -ATP酶抑制剂哇巴因(100μmol/L)所抑制.再复温引起的KATP通道激活也能被蛋白激酶A抑制剂H-89(100μmol/L)所抑制.在细胞膜电位被钳制在0mV时,当细胞外灌流液温度从25℃降低到4℃后,细胞的体积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当再复温引起KATP通道激活后,细胞很快发生皱缩,同时细胞内部出现许多折光较强的斑点.上述结果表明急性低温/再复温对大鼠心室肌膜电位和K 电流有明显影响,并提示KATP通道激活可能与心肌低温/再复温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Mg^2+对豚鼠心室肌细胞ATP敏感钾电流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细胞电压钳方法研究了细胞外高Mg~(2 )对豚鼠心室肌细胞I_(k,ATP)(ATP敏感钾电流)的作用。细胞的I_(k,ATP)是被代谢抑制剂2,4-二硝基酚(DNP)激活的,可被特异性阻断剂优降糖完全阻断。细胞外8mmol/L MgSO_4几乎能完全抑制DNP激活的I_(k,ATP)膜电位0mV水平时抑制率为92±8.6%;4mmol/L MgSO_4可部分抑制I_(k,ATP),抑制率为44±14.6%。Mg~(2 )与ATP联合使用对I_(k,ATP)的作用与Mg~(2 )单独作用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抑制I_(k,ATP)是Mg~(2 )防止缺氧或缺血状态下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缩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可能也是Mg~(2 )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弱激光对大鼠海马神经元钠通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波长670nm、功率5mW的半导体激光器照射急性分离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其电压门控Na 通道的特性.实验发现:弱激光作用5min时,Na 通道激活电位和峰值电位开始向负电位方向移动,7min激光作用达稳定;激光照射对Na 通道电流峰值无影响,对照组和激光照射组峰值电流密度分别为(-383.51±26.93)pA/pF和(-368.36±33.14)pA/pF(n=8,P>0.05);激光作用降低了Na 通道的激活阈值电位和峰值电位,对照组通道电流在-40mV激活,-30mV达峰值,激光照射组通道电流在-60mV激活,-40mV达峰值;激光照射改变了Na 通道半数激活电压和斜率因子,对照组和激光照射组的半数激活电压分别为(-42.091±1.537)mV和(-54.971±1.846)mV(n=8,P<0.01),斜率因子分别为(1.529±0.667)mV和(2.634±0.519)mV(n=8,P<0.05).结果表明,弱激光照射海马神经元可改变Na 通道的激活特性,从而影响动作电位的去激化过程,进而会引起神经元细胞生理功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