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大学生物系,历年来曾从四川各地陆续采获到不少鸟类标本。在初步整理这些标本的过程中,著者发现有四个种和一个亚种是四川鸟类新纪录(有四种是属于种的新纪录,另有一个亚种是属于亚种新纪录)现依次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种简便制作动物骨骼标本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骨骼标本是动物学研究和动物学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具 ,但用以往方法制作动物骨骼标本难度很大 ,用生物学或化学的方法处理 ,成本高并且制作技术复杂。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研究了一种制作动物骨骼标本的方法 ,简便易行 ,便于推广 ,成本可下降到原成本的80 %以下 ,尤其是小动物骨骼标本 ,其制作更是精致。下面以鲫鱼为例来说明骨骼标本的制作的全过程。1)先把鳞片去掉 ,然后把鲫鱼放到黄粉虫 (现在养殖业用的一种昆虫 )的盘内 ,黄粉虫的数量以能包围整个鱼体为限 ,以三、四龄虫为佳。因为黄粉虫是杂食性虫类 ,蔬菜、水果、谷皮和肉类都可成为…  相似文献   

3.
杨定  杨集昆 《昆虫学报》1990,33(4):476-483
短柄大蚊属(Nephrotoma)是双翅目大蚊科(Tipulidae)的一大类群,我国的种类相当丰富。本文根据采自云南、甘肃、山西及黑龙江四省的标本,记述了五个新种、一个新亚种及一中国新纪录种,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长度单位均为mm。  相似文献   

4.
木腐真菌是微生物的一个重要类群, 主要以倒木为生长基质, 通过产生各种水解酶将倒木的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对促进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循环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于2016年8月在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木腐真菌野外调查, 利用形态学和DNA序列分析对采集的标本进行了物种鉴定, 并分析了木腐真菌的物种组成和地理成分。在采集的158份标本中鉴定木腐真菌45属92种, 其中白腐真菌78种, 褐腐真菌14种。古田山的木腐真菌物种区系组成中, 热带-亚热带成分比例最高。在158份木腐真菌标本中, 97份标本采自直径大于10 cm的倒木或树桩上, 分属于76个种, 是木腐真菌生长的主要基质大小类型; 48份标本采自直径为2-10 cm的枝干上, 分属38个种; 13份标本采自直径小于2 cm的枝干上, 分属12种。不同腐烂等级倒木上生长的真菌数量和种类差异明显, 其中一级腐烂倒木上采集到9份标本(7种), 二级腐烂倒木上采集到86份标本(45种), 三级腐烂倒木上49份标本(29种), 四级腐烂倒木上14份标本(14种)。结果表明, 林分中倒木直径大小和腐烂程度是影响木腐真菌生长与分布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平背螽属Isopsera Brunner-Wattenwyl,1878,隶属于露螽亚科Phaneropteri-nae,模式种为I.pedunculata Br.-W.,到目前为止已知15种,主要分布在马来亚,印度、缅甸、越南和中国。我国已记载四种,笔者在整理安徽标本中发现一新种。现对新种描述如下,并附我国已知种的检索表。 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小蜂的四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1961—1964年在福建、广东某些地区调查柑桔和其它植物蚧的寄生小蜂种类,收集了一些标本,经对部分标本整理、研究,发现四个新种。记述如下。 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匡海源  洪晓月 《昆虫学报》1992,35(3):369-371
本文记述四刺瘿螨属Tetraspinus二新种。所用量度单位为μm。全部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黄连木四刺瘿螨Tetraspinus pistaciae新种(图1—6)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蜜蜂总科四个新种,其中三种标本均由西藏日喀则农科所提供,另一种采自河北省小五台山。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其中樟木准蜂部分模式标本保存于日喀则农科所。  相似文献   

9.
一、属的一般概况 研究历史 吊钟花属Enkianthus是Loureiro〔Fl.Cochinch.1:277(1790)〕根据我国南部的植物标本建立的属,他所建立的种Enk.quinqueflorus是个好种。1848年Griffith描述了从Himalaya采来的Rhodora deflexus,后来(Schneider 1911)才知道是Enk.deflexus。1895年Franchet描述了Enk.chinensis和Enk.brachyphyllus,标本是他自己、Dalavay和Farges在四川和云南采的。1907年E.H.Wilson描述了Enk.pauciflorus和Enk.quinqueflorus var.serrulatus,1911年Schneider将后者提升为种。Wilson的种是他自己采的标本,以及Henry从四川和云南采集的标本。1911年Leveille描述了四个种,但经研究后,这些种都是不可靠的。1919年Craib发表了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的轮虫1961年王家楫在“中国淡水轮虫志”一书中,只记述了20余种,标本是四川大学生物系马德教授在成都附近小型水域中采集的。1980年朱婉超在四川动物学会论文集中,记述了北碚的轮虫类共55种,其中有26种为四川新纪录,6种为地方性变异种。作者四年来调查了四川大部地区,采  相似文献   

11.
朱乐  赵利清 《西北植物学报》2019,39(8):1506-1508
报道了十字花科(Brassicaceae)四齿芥属(Tetracme Bunge)一中国新记录种——帕米尔四齿芥(Tetracme pamirica Vassilcz.)。标本采自西藏自治区札达县底雅乡,生于干燥的河谷坡地。该种与相近种四齿芥的区别是,角果长10~13 mm,种子长1~2 mm。凭证标本保存在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  相似文献   

12.
吴文平 《菌物学报》2004,23(3):313-323
本文描述了中国鞘孢属Chalara真菌八种,包扩四个新种:间型鞘孢C.intermedia,微小鞘孢Chalara minima,中国鞘孢Chalara sinensis和云南鞘孢Chalara yunnanensis。其余四个种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还提供了所有中国已报道种的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诺维信中国研发中心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川西地区棘蝇属四新种(双翅目:蝇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冯炎 《四川动物》1995,14(2):53-55
1990-1994年采自川西地区的成蝇标本中,发现棘蝇属PhaoniaR.-D.1830四新种,其中一种命名为叶氏棘蝇,以纪念叶宗茂教授对我国蝇类工作的贡献,模式标本存雅安地区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地区棘蝇属四新种:双翅目:蝇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白山地区采得的双翅目蝇类标本,发现棘蝇属Phaonia R.-D.四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沈阳师范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安县发现四川龙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3年9月7日在四川省安县采到四川龙蜥(Japalura szechwanensis)标本1号。采集地点在茶坪乡小河子的公路旁边,海拔950米。标本编号:A83010,♀,这是继胡淑琴、赵尔宓(1966)发表《四川爬行动物三新种》以来,在四川省内发现的第四只标本。原报道标本产地为四川天全及彭县,现分布区又增加安县。现将安县标本报道如下:标本全长185毫米,头体长65毫米,尾长120毫米,头体长占尾长的0.54,前肢长32毫米,后肢长48毫米。躯干中部的黑褐色斑块之间有3个灰白色斑块,有时灰白色斑块变为黄绿色斑块。尾部有5个块状斑,达中部后消失。腹面颜色较浅。前肢肘部…  相似文献   

16.
四种胡子鲇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鱼类肾细胞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四种胡子鲇的核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观察到这几种鱼的肾细胞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罗伯逊易位和其他染色体易位的现象。在蟾胡子鲇的核型中发现有粒状染色体的存在;在四种鱼中都发现可能是XY性染色体的异型染色体。结果还表明,斑点胡子鲇的核型可能由胡子鲇的核型通过染色体罗伯逊易位进化而来,而蟾胡子鲇的核型则是这四种鱼中最原始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作者对我国长须寄蝇亚族Peleteriina的标本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共发现三属二十一种,其中有四个新种。本文以记述新种为主,对已知种仅列名录供参考。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检测HIV的蛋白印迹和ELISA检测方法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一种适合大批量标本测定且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艾滋病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比较了艾滋病检测的蛋白印迹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两种方法,并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代酶免试剂和对已确诊为阴性和阳性的标本进行比较测定。结果科华一代、二代、三代和四代酶免试剂盒的功效率分别是83.7、92.13、97.50和85.3;万泰一代、二代、三代和四代功效率分别是83.5、95.88、97.10和84.2;蛋白印迹实验的功效率是99.5。所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更适合大批量标本的检测,而第三代酶免试剂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马文珍 《昆虫学报》1990,33(4):457-461
本文记述斑金龟科(Trichiidae)侧斑金龟属Paratrichius中的4个新种,标本分别采自我国福建、海南、四川和云南四省。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环侧斑金龟Paratrichius circularis新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第一作者与美国康乃尔大学Kraig Adler教授曾报道中国产红尾筒蛇是中国蛇类科的新纪录(参看《四川动物》杂志1989年2期26页)。该文所依据的是福建厦门与香港采到的标本。1989年10月4~14日,本文第一作者应邀到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列宁格勒)访问期间,在该所查到一号红尾筒蛇Cylindrophis ruffus标本,其记录是1888年Herz采自中国海南岛,编号为7509。这是在中国记载的第四号红尾筒蛇标本,亦是中国海南省的新记录种(科与属亦为新纪录)。现依此标本描述如下。7509号,成年雌性。全长430mm,尾长10mm,尾长占全长的0.02。头小,吻较扁,眼小,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