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采用BATH和HIC方法测定青枯菌细胞表面疏水性(CSH), 并比较菌液与正十二烷比例(BATH方法)和菌液上样量(HIC方法)对CSH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在BATH方法中菌液(OD600=0.5)与正十二烷的比例为2:1, HIC方法中菌液(OD600=1.0)上样量为0.2 mL; 在此条件下, BATH和HIC两种方法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进一步采用HIC方法测定青枯菌在生长过程中CSH的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随培养时间的延长, CSH逐渐降低, 24 h后CSH趋于稳定, CSH与青枯菌细胞表面的EPSⅠ (胞外酸性多糖)含量呈负相关。3株不同致病强度的青枯菌的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青枯菌细胞表面的CSH随EPSⅠ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青枯菌HPLC分析中样品制备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青枯菌细胞的制备方法对细胞生命活力和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分析(HPLC)中,采用5000×g离心10min收集菌体细胞、超纯水(>16MΩ)悬浮和洗涤青枯菌、重复洗涤二次的制备方法,既可以避免培养基成分造成的干扰,又可以保持青枯菌细胞的生命活力和细胞表面的原有性质。  相似文献   

3.
4.
红色毛癣菌是最重要的浅表感染真菌.目前对红色毛癣菌分子和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应用cDNA芯片技术对红色毛癣菌不同生长阶段的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分析,获得了2044个在不同生长阶段差异表达的基因.聚类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可以分为3种不同的表达模式.本研究验证了先前的结论,即在红色毛癣菌中存在预储存的mRNA.对不同生长状态下转录谱和基因功能分析表明,糖酵解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的酶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说明在红色毛癣菌的生长过程中,这些酶可能具有共同的调控模式.同时,在红色毛癣菌生长过程中,一些参与诸如小GTPase调控、cAMP依赖的调控途径以及MAPK信号传导途径的基因表达也发生了变化.尽管这些基因和相关的调控途径在红色毛癣菌中的具体生物学功能还不清楚,但它们可能在其生长过程中起了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栽培灵芝不同生长阶段多糖和 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萍萍  图力古尔  包海鹰 《菌物研究》2011,9(2):110-113,118
将灵芝(Ganoderma lucidum)生长过程分为6个阶段,分别对其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沉淀的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灵芝总多糖、40%和80%体积分数乙醇沉淀多耱含量均在菌蕾期最高;65%乙醇沉淀多耱含量以子实体成熟期最高;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在菌盖分化期最高.  相似文献   

6.
《生物技术世界》2010,(1):49-50
本文展示了使用生物兼容色谱系统和高分辨离子交换模式分离蛋白质变异体的例子,使用专门设计用于蛋白质分离的阴阳离子交换色谱柱来分离OVA.合成的BSA.酪蛋白的磷酸化蛋白变异体?核糖核酸酶A和单克隆抗体的脱氮基化变异体?以及单克隆抗体的C-末端赖氨酸.酸性和碱性变异体,与早期那些通过优化洗脱液和或分离程序的工作相比,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到现在的分离状况有显著改进。  相似文献   

7.
肾茶不同生长阶段熊果酸含量的变化(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肾茶定植后不同时期的熊果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肾茶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熊果酸含量差异明显,定植后30—90d极显著高于105—120d。因此,在四川攀西地区,肾茶在定植后90d左右收获,可保证其药材有较高的熊果酸含量。  相似文献   

8.
正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很广的淡水双壳类软体动物之一,因其分布广、在湖泊中多营底栖生活[1],对污染物具较强耐受且可在体内富集,易采集等特点,可被用做评价湖泊污染的指示生物3][2,。\"淡水贝类观察监测体系\"自2003年由本实验室提出后,背角无齿蚌被确定为该研究体系的\"指示生物\",进而创新性地培育出一种规格、遗传质量、数量、污染背景值等均可控,且可野外移殖和回捕的标准化监测指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CEX-HPLC)分析抗VEGFR2(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单抗制品的电荷异质性。方法应用CEX-HPLC技术,对VEGFR2单抗进行电荷异质性分析,并结合羧肽酶B(CpB)和N-糖酰胺酶F(EndoF2)酶切,初步研究其电荷异质性的成因。结果用CEX-HPLC分析CpB酶切前后单抗,证明其碱性变异体主要由C末端赖氨酸不均一性引起;分析EndoF2酶切前后处理的单抗,证明其酸性变异体部分由N-糖末端上的唾液酸修饰所引起。通过2种酶的顺序酶切可相对准确地分析含C-末端赖氨酸以及含唾液酸单抗的比例。结论采用CEX-HPLC可较好地分析单抗的电荷异质性;并结合合适的酶切处理,可判断单抗主要电荷异质性的来源,为保证单抗制品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及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黄土高原苹果园内,使用小气候梯度自动测定系统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定位观测果园6、3、1.5 m高度的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树体温度、相对湿度以及冠层顶的总辐射和土壤10~60 cm深度的温湿度,分析了苹果园不同生长阶段的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总辐射、PAR、空气温度和树体温度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总辐射和PAR在12:50、空气温度和树体温度在16:00左右达到最大值;总辐射和PAR在生长盛期最强,生长始期次之;空气温度、树体温度和土壤温度在盛期随辐射变化最大,在始期次之;生长始期温度日较差最大;冠层下部PAR在生长盛期和休眠期小于冠层顶,休眠期空气温度垂直变化最大,盛期次之,除土壤表层外,其余各层土壤温度均随深度增加而升高且日变化较小;空气湿度生长盛期最大,休眠期次之,日变化呈现高-低-高趋势,冠层下部的湿度在夜间高于冠层顶部且盛期相差最为明显,生长始期其日较差最大,盛期次之;生长始期土壤含水量最高,盛期次之,表层和深层含水量较小,20 cm含水量高,但其变化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