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战磊  李永夫  姜培坤  周国模  刘娟   《生态学杂志》2014,25(11):3152-3160
于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浙江省临安市典型板栗林样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施用竹叶生物质炭后板栗林土壤CO2排放速率及土壤温度、含水量、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板栗林土壤CO2排放通量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在试验的第1个月中,生物质炭处理土壤CO2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对照(无生物质炭),但之后无显著差异;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CO2通量年均值和年累积排放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生物质炭处理土壤MBC含量年均值(362 mg·kg-1)显著高于对照(322 mg·kg-1),而土壤WSOC年均值无显著差异.土壤CO2排放通量与不同土层土壤温度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生物质炭处理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10值显著高于对照;土壤CO2排放通量与WSOC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与土壤含水量和MBC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施用竹叶生物质炭对板栗林土壤CO2年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影响,但增加了土壤Q10值;土壤温度和WSOC含量是影响板栗林土壤CO2排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施肥对板栗林地土壤N2O通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浙江省临安市典型板栗林地进行施肥对土壤N2O通量变化影响的试验研究。目的在于探明不同施肥处理下板栗林地土壤N2O通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探讨土壤N2O通量和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不施肥)、无机肥、有机肥、有机无机混合肥。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板栗林地土壤N2O通量,并测定了土壤温度、水分、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结果表明:板栗林土壤N2O通量呈显著季节性变化,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出现在冬季;而且,施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N2O年均通量和年累积量;在整个试验期间,无机肥、有机肥和有机无机混合肥处理下土壤N2O的排放系数分别达到0.96%、1.45%和1.29%。此外,施肥也显著增加了土壤WSOC和MBC的含量(P<0.05)。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土壤N2O通量与土壤5 cm处温度、WSOC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MBC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N2O排放与土壤含水量间除对照处理外均没有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施肥引起土壤WSOC含量的增加可能是施肥增加板栗林地土壤N2O排放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改变施肥管理后不同肥力稻田土壤CO2排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个长达30a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在保证原有定位试验继续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将原化肥处理改施有机肥,原有机肥处理改施化肥或者增施有机肥。通过观测田间试验2012—2013年双季稻轮作周期内不同肥力水平稻田土壤施肥管理改变后的土体CO2排放通量(FCO2),研究不同后续施肥管理对不同肥力红壤性水稻土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更施肥能明显改变CO2排放动态变化,其中长期施用有机肥处理改施化肥后其FCO2明显减小,长期施用化肥或有机肥处理增施有机肥后其FCO2显著增大。有机肥和土壤有机碳均可促进土体CO2排放,有机肥处理有机物料碳添加量与CO2-C年排放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015**,n=21),单施化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体CO2-C年排放量符合线性方程:y=10.962x-68.86(R2=0.7507,n=9,P0.01)。长期施用有机肥土壤改施化肥会导致其有机碳矿化损失,土壤有机碳含量越高,矿化损失量越多,最终其有机碳水平将与长期施用化肥的土壤有机碳平衡值一致;长期施用化肥或有机肥土壤改施或增施有机肥可促进土壤有机碳积累,外源添加碳越多,土壤积累碳越多;相同有机肥施用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越高,有机物料表观分解率越大,积累于土壤中的有机碳越少,不同有机碳水平土壤在相同有机肥管理下其有机碳最终会达到相同的平衡值。在有机碳水平较低(20.46 g/kg)红壤稻田上增施有机肥是提升已培肥水稻土有机碳含量的可持续发展措施,而在有机碳水平较高(14.45 g/kg)红壤稻田上应避免改施化肥。总之,在有机碳含量较高或者较低的中国南方红壤性水稻土上,持续的有机肥施用是保持或者提高其有机碳水平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叶螨及两种替代食物对尼氏真绥螨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雪  金道超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7):1625-1629
在温度25 ℃、相对湿度80%条件下,以油茶花粉、二斑叶螨和腐食酪螨3种食物饲喂尼氏真绥螨,研究不同食物对尼氏真绥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尼氏真绥螨虽能取食腐食酪螨的卵,但因摄食量不足导致不能完成正常发育;而取食油茶花粉和二斑叶螨能正常完成发育,并进行繁殖.取食油茶花粉的尼氏真绥螨全世代发育历期、雌螨寿命、产卵历期、平均每雌总产卵量分别为6.18 d、24.97 d、16.72 d和23.03粒,取食二斑叶螨的尼氏真绥螨分别为5.67 d、25.72 d、18.17 d和25.38粒;以二斑叶螨为食的尼氏真绥螨发育快,寿命和产卵历期长,平均每雌产卵量高.以油茶花粉和二斑叶螨为食的尼氏真绥螨实验种群数量动态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以油茶花粉饲养的种群趋势指数最高(I=14.28),以二斑叶螨饲养的种群加倍时间最短(t=3.5201 d).  相似文献   

5.
覆膜对绿洲棉田土壤CO2通量和CO2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静态箱法和气井法分别测定新疆棉田覆膜位置的土壤CO2通量和CO2浓度.结果表明:土壤CO2通量和CO2浓度时间变化特征与土壤温度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7月较高,10月最低.观测期内,棉田土壤CO2累积排放量非覆膜处理为2032.81 kg C·hm-2,覆膜处理为1871.95 kg C·hm-2;而1 m深度内土壤CO2浓度非覆膜处理为2165~23986μL·L-1,覆膜处理为5137~25945μL·L-1,即覆膜减少了棉田土壤排放CO2的同时增加了土壤CO2积累量.覆膜和非覆膜处理下不同深度土壤CO2浓度和CO2通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73和0.57~0.75,表明地表释放的CO2强烈依赖于土壤剖面储存的CO2.覆膜和非覆膜处理下Q10值分别为2.77和2.48,表明覆膜处理下的土壤CO2通量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控制试验对黄土丘陵区白羊草在不同CO2浓度(400和800 μmol·mol-1)和施氮水平(0、2.5、5.0 g N·m-2·a-1)条件下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水溶性有机碳(DOC)和水溶性有机氮(DON)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CO2浓度升高对白羊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DOC、水溶性总氮(DTN)、DON、水溶性铵态氮(NH4+-N)、水溶性硝态氮(NO3--N)含量均无显著影响.施氮显著提高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DTN、NO3--N含量和根际土壤DON含量,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DOC/DON.在各处理条件下,根际土壤DTN、NO3--N和DON含量均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DOC/DON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短期CO2浓度升高对黄土丘陵区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氮含量无显著影响,而氮沉降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中水溶性氮素缺乏的状况,但并不足以满足植被对水溶性氮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张前前  王飞  刘涛  褚贵新 《生态学杂志》2015,26(9):2743-2750
利用微咸水灌溉是解决干旱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通过田间小区滴灌试验,研究了不同矿化度微咸水(0.31、3.0、5.0 g·L-1,NaCl浓度)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土壤碳通量和物料袋法研究了土壤CO2通量和有机碳降解对微咸水滴灌的响应.结果表明: 微咸水(3.0 g·L-1)处理下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的活性分别比淡水处理降低31.7%~32.4%、29.7%~31.6%、20.8%~24.3%,而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则随灌溉水矿化度提高而显著升高,在膜下微咸水、咸水处理多酚氧化酶较淡水处理提高2.4%、2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熵均随灌溉水矿化度提高呈降低趋势,而代谢熵则呈升高趋势.不同处理对土壤CO2通量影响表现为淡水>微咸水≥咸水,且膜下CO2通量显著高于膜间(P<0.05),棉花吐絮期(9月20日)膜下淡水处理较咸水和微咸水处理的CO2通量分别升高29.8%、28.2%,微咸水滴灌显著降低了土壤CO2通量.不同矿化度微咸水滴灌对有机物(棉花和苜蓿秸秆)的降解率表现为淡水>微咸水>咸水,膜下有机物降解显著高于膜间.在培养第125天时,咸水、微咸水、淡水处理的膜间棉花秸秆回收率分别为39.7%、36.3%、30.5%,膜间苜蓿秸秆回收率分别为46.5%、36.5%、35.4%.微咸水灌溉明显抑制了北疆滴灌棉田土壤酶活性,造成土壤微生物量和CO2通量下降,土壤有机物降解率降低,使绿洲农田土壤生物性状变差.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盐碱土的土壤无机CO2通量是一个崭新、独特的科学现象,打破了土壤CO2通量完全来自于生物源的假设。为研究温度对土壤无机CO2通量的影响,2009年8—10月在阜康荒漠生态系统实验站,以盐土和碱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灭菌处理(121℃,24h),将土壤CO2通量拆分为土壤无机CO2通量和土壤有机CO2通量,分析三者的日动态特征及其与温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土壤CO2通量、土壤无机CO2通量和土壤有机CO2通量均存在明显的日动态;除碱土的土壤有机CO2通量日动态呈弱双峰曲线外,盐土和碱土的土壤CO2通量、土壤有机CO2通量和土壤无机CO2通量日过程均呈单峰曲线,表现为日间CO2通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峰值出现在12:00—14:00,随后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谷值出现在3:00—4:00。盐土和碱土的土壤无机CO2通量作用超过土壤有机CO2通量,主导土壤CO2通量的日变化。土壤CO2通量和土壤无机CO2通量主要受温度调控,呈直线方程关系。忽略土壤无机CO2通量对土壤CO2通量的贡献,将严重低估土壤有机CO2通量,是造成干旱区碳循环评估不准确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城市绿地是城市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长期定位观测资料估算珠三角典型城市绿地的CO2通量,可以为应对气候变化、评价区域碳源汇提供参考。应用2009、2010年,东莞市植物园内的涡度相关法CO2通量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的年变化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年平均NEE总量为-104.2 gC.m-.2a-1,表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具有固碳能力。(2)NEE随光温条件变化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12至3月表现为碳源,其他月份表现为碳汇。(3)根据白天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逐月拟合Michaelis-Menten方程,得到年平均表观初始光能利用率(α)为(0.00134±0.00035)mgCO.2μmol-1光子,年平均光饱和生态系统生产力(Pmax)为(1.006±0.283)mgCO.2m-.2s-1。(4)利用夜间呼吸(Reco)与5 cm土壤温度(Ts)拟合指数方程,得到年平均Reco总量为1378.1 gC.m-.2a-1。(5)NEE与PAR、气温(Ta)和饱和水压差(VPD)的相关性分析显示,NEE与PAR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于Ta和VPD,表明PAR对NEE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南方双季稻田转菜地对CO2和CH4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了我国南方亚热带水稻田转为旱作蔬菜地后第1年的CO2和CH4通量变化,旨在探索稻田转菜地初期对CO2和CH4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通量因蔬菜种类、生长状况及生长季节的不同而不同.种植豇豆菜地CO2通量显著高于稻田,种植辣椒菜地CO2通量则显著低于稻田.稻田转菜地CH4通量从6.96 mg C·m-2·h-1显著下降到-0.004 mg C·m-2·h-1(P<0.001).转菜地后CO2和CH4的净累积碳吸收为543kg C·hm-2,显著低于稻田的3641 kg C·hm-2,但由净CO2和CH4排放造成的增温效应无显著差异.转成菜地1年后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所升高,且10~20 cm土层显著高于对照水稻田.  相似文献   

11.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地上植物系统,对地下土壤系统尚不够重视。本研究通过逐步稀释法获得3种微生物多样性不同的土壤悬液(100、10-2、10-6),重新接种后考察农田黑土与红壤CO2和N2O排放功能在铜污染和热胁迫下的稳定性(用抵抗力和恢复力来表征)。结果表明:黑土CO2排放的功能稳定性在不同微生物多样性处理下没有差异,N2O排放对铜污染和热胁迫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均在10-6多样性处理下发生明显下降;红壤N2O排放对铜污染和热胁迫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在10-2多样性处理下开始显著下降,而CO2排放的功能稳定性在10-6多样性处理下显著下降。说明微生物多样性损失对农田土壤功能稳定性的影响会因土壤类型和所选取的土壤功能而不同,当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微生物群落中耐胁迫种类较多时,土壤...  相似文献   

12.
城市景观水体是大气CO2与CH4的排放热源,而水生植物作为景观水体的重要组成要素,对水体温室气体排放动态的影响并不清楚。选择重庆市观音塘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利用漂浮箱法与顶空平衡法对观音塘水域7种不同水生植物分布区进行水-气界面CO2与CH4排放通量及CO2、CH4溶存浓度进行季节性监测,估算了植物传输对气体通量的贡献。结果表明:1)观音塘水体CO2与CH4浓度范围分别为8.0—341.8μmol/L和0.23—5.26μmol/L,排放通量分别为26.5—869.1 mmol m-2 d-1和0.40—11.15 mmol m-2 d-1,是大气净CO2与CH4排放源;2)观音塘开敞水区CO2与CH4排放通量低于大部分城市湖泊或景观水体...  相似文献   

13.
在FACE(free-aircarbondioxideenrichment)平台上,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观测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增加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和250kgN·hm-2两种氮肥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增加200μmol·mol-1均明显促进水稻生长,水稻生物量积累.大气CO2浓度增加对150和250kgN·hm-2两种氮肥水平下稻田CH4排放均无显著影响,并简要分析了与现有文献报道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大气CO2浓度增加也未导致150和250kgN·hm-2两种氮肥水平下稻田N2O排放的明显变化,与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西南喀斯特地区轮作旱地土壤CO2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彬  李心清  程建中  王兵  程红光  张立科  杨放 《生态学报》2013,33(17):5299-5307
中国已承诺大幅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农业正面临固碳减排的重任.西南喀斯特地区环境独特,旱地面积占据优势比例,土壤碳循环认识亟待加强.以贵州省开阳县玉米-油菜轮作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整个轮作期土壤CO2释放通量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轮作期旱地均表现为CO2的释放源.其中油菜生长季土壤CO2通量为(178.8±104.8)mg CO2·m-2·h-1,玉米生长季为(403.0±178.8) mg CO2·m-2·h-1,全年平均通量为(271.1±176.4) mg CO2·m-2·h-1,高于纬度较高地区的农田以及同纬度的次生林和松林;(2)CO2通量日变化同温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季节变化与温度呈现显著指数正相关关系,并受土壤湿度的影响,基于大气温度计算得出的Q10为2.02,高于同纬度松林以及低纬度的常绿阔叶林;(3)CO2通量与土壤pH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显示出土壤pH是研究区旱地土壤呼吸影响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胡运迪  赵敏  鲍乾  李栋  魏榆  马松  曾广能 《生态学报》2023,43(1):327-338
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土壤CO2的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岩溶区石漠化治理过程中植被恢复伴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其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控制性实验,以土壤、岩溶含水介质初始条件相同,仅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的贵州普定沙湾模拟试验场为研究对象,通过1年的土壤CO2浓度和通量数据,研究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2的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土壤CO2的浓度和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不同季节下的土壤CO2通量呈现昼夜变化规律,温度和降雨影响着土壤CO2的排放,前者可促进排放量,后者可抑制排放量,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受影响的程度不同;(2)耕作活动也会影响土壤CO2的排放,耕作使得土壤变得松散,加上岩溶区下伏基岩的溶蚀作用,增加了土壤CO2向含水层的扩散,导致春季耕地表现为负通量;(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2的年排...  相似文献   

16.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是近年来科学界的研究热点,采用合适的种植模式是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作物间作对旱地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影响及机理.合理间作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促进不同作物秸秆向SOC转化、降低SOC矿化速率,从而减少CO2排放.禾本科与豆科作物间作能够在维持作物产量的情况下,减少化学氮肥投入、土壤有效氮残留及还田秸秆产生的无机氮,降低N2O排放.间作作物的互作、田间小气候环境的改善也是影响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今后,要增加土壤温室气体监测时长并对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尤其是从分子水平探究间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对温室气体产生过程的作用机理,为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4—2015年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数据,结合试验地常规气象观测系统的气象数据,分析冬小麦4个生育期(分蘖期、越冬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内CO2通量的日变化,研究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内NEE为-360.15 g C·m-2,总初级生产力总量为1920.01 g C·m-2,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分蘖期表现为碳源,越冬期、拔节期和灌浆期表现为碳汇.表观初始光能利用率平均值为0.03 mg CO2·μmol-1,光饱和时的生态系统生产量平均值为1.53 mg CO2·m-2·s-1,月平均生态系统呼吸为193.92 g C·m-2·month-1.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4个生育期NEE与光合有效辐射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分蘖期、拔节期和灌浆期NEE与饱和水汽压差的相关关系极显著,越冬期达显著水平.冬小麦分蘖期、越冬期和灌浆期NEE日总量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拔节期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不同利用方式对红壤CO2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我国亚热带红壤区农田利用方式 (旱地或水田 )对土壤 CO2 排放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 ,并估算了旱地和水田 CO2 的年排放通量。结果表明 ,水田在淹水植稻期 (夏季 ) ,其排放通量明显低于旱地 ,而在非淹水期 (排水落干或休闲期 ) ,其排放通量则显著高于旱地。 CO2 排放通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异 ,旱地以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 ;而水田则以秋季最高、其次是春冬季、夏季最低。土壤温度和湿度分别是影响旱地和水田 CO2 排放的主导因子 ,可将二者与通量的指数关系作为模型 ,分别进行旱地和水田 CO2 排放的估算。经模型估算 ,我国中亚热带旱地和水田红壤 CO2 的年排放通量分别为 1.37和 2 .73kg CO2 / (m2 · a) )。  相似文献   

19.
王大力  林伟宏 《生态学报》1999,19(4):570-572
在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采用水培方法对水稻根系生长及根系分泌物进行了初步研究,CO2浓度倍增对水培水稻的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约为70%,但是根冠比却有所降低,水稻根系单位干重总有机碳,乙酸以及甲酸的释放量在CO2浓度倍增条件下变化不明显,但是单株奶系分泌物总量,乙酸以及甲酸的释放总量在CO2倍增处理下明显增加,推测水稻根系分泌物的增加是高浓度CO2下稻田CH4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通过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秸秆还田后的土壤CO2排放特征及其与秸秆C、N含量的关系,以明晰黑土区不同类型秸秆还田后的分解特征,探明还田秸秆的C、N含量对固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61 d的培养试验中,土壤CO2排放速率随时间呈现出“下降 稳定 增大(出现‘较高值’) 下降”的过程.不同类型秸秆还田后土壤CO2排放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较高值”出现和持续的时间不同.秸秆类型对土壤CO2累积排放量具有显著影响,前21 d和前61 d的土壤CO2累积排放量对秸秆添加的响应不同.在前21 d,玉米根、玉米茎下部、玉米叶、大豆叶的CO2累积排放量(约160 μmol·g-1)显著大于其他秸秆;而除大豆叶外,大豆秸秆61 d的CO2累积排放量均比玉米秸秆大.前21 d CO2累积排放量与秸秆含碳量的比值(CR)和秸秆的C/N、含氮量之间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而61 d的CO2累积排放量与秸秆的C、N含量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综上,在还田条件下,秸秆类型对土壤CO2的排放有明显影响;大豆秸秆比玉米秸秆容易分解,但与长时间分解不同,大豆秸秆还田最初阶段的分解速率小于玉米秸秆;秸秆的C/N、含氮量只对还田最初阶段的土壤CO2排放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