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制实验仪器过程是很好的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载体。自制实验仪器的教学结果表明:实验仪器的自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创造的动机、激励学生创造的自主性,而且在提高物理师范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将来走上教师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维新 《生物学通报》1996,31(11):39-40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实践与思考袁维新(江苏省淮阴师范学校223300)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本人结合自己在生物教育科研中的实践,就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谈一点认识与体会。1教学实践是提高教育科...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已成为当前我国整个教育界的一大热点,而实践教学好坏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通过对多年来的实践教学、管理经验的总结,提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很好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我市教研室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教学大纲的改革精神,按照新大纲和新教材所提出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尤其是对实验教学的要求,组织开展了全市生物教师和初中学生,自己动手,就地取材,自制生物标本的活动。1开展这项活动的必要性新大纲、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进一步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对学生进行4种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增加实践项目:学生实验38个,演示实验18个,实习18项,观察20余项,参观3次。明显地在实验教学方面比原大纲、原教材提高了标准和要求。而我市(农业县级市)的…  相似文献   

5.
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是大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作为创新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教师本人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通过设计性实验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还起到教学相长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共同教育理念。根据多年来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对实验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调整、完善和更新,按"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研究素质及创新意识培育"的基本宗旨,构建了从"综合实验—探究性自选实验—项目申报"的微生物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使实验教学遵循基础性、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的基本原则,有效提高学生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7.
周卫平 《蛇志》2016,(4):514-515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及其家属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及其家属采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于入院当天、住院期间和出院时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结果患儿家属能掌握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防止了并发症发生,促进了患儿康复。结论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能使患儿及其家属掌握相关疾病知识和护理措施,有利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我国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指出:完善护理教育方式,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1].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护生未来的职业素质和临床工作能力[2].因此,寻求合理的临床护生带教模式,提高临床护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服务和需要是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针对教育技术装备与电化教育设备的概念诠释,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并针对吉林省教育技术装备,分析了其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现状。结合笔者工作实践经验以及查询相关领导会议讲话精神,提出了全省教育技术装备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健全管理机制,促进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水平提升;个性差异化发展,突显学校装备的特色化打造;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程度普遍提高,为课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远程教育进一步发展,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丰富课堂内外实践活动,素质教育水水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法:对护理实训课程的多媒体现代教学实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多媒体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提高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满意度。结论:正确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护理实训课教学中的优势,能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切实推动实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余力 《生物学通报》2013,48(3):54-56
利用自制的“水绵升降伞”,观察水绵的产氧能力变化。该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直观,可量化实验结果并进行对比。适合各地中小学生科技环境教育活动。可选用为探究型环境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2.
刘燕 《生物学通报》2003,38(9):36-37
科学教育专业是顺应时代的发展 ,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 ,目前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创办了这一专业。该专业注重了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科学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具有全面的自然科学知识素养、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小学教师为目标 ,科学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要能胜任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标准要求下的中、小学科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的教学 ,并能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引领课改的潮流 ,将基础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3.
以6E设计型学习模式为指导,开发"教室空气生态净化装置设计与使用"生物学STEM课程。学生历经参与、探索、解释、工程、深化和评价系列过程,整合STEM教育4个模块,能更好提升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有效促进STEM教育的融合性,提高了解决新情境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自制磁铁教具动态模拟基因表达的过程,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降低了心理上的难度,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有利于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校是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城市家庭,很多学生从未到过农村,对作物栽培、良种培育等知识都是从课本上学到的,生产实践常识一无所知,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基于学生的实际,笔者在教学中,重视利用社会中生物科学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生物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场所 ,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在各方面的基本素质 ,满足大部分学生今后生活和就业的需要 ,我校从建校伊始就致力于进行与此相关的“校本课程”的探索 :利用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 ,将学生组织起来 ,在课余时间开设丰富多采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活动课程 ,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上下工夫。“生物实验园”就是我校的校本课程中众多项目之一。作为“生物实验…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大任务。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不可或缺的两大职能,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两者的关系存在失衡、融合度低等问题。本文从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及教学已存在的问题出发,主要从应用科研思政教育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结合科研实践开发实验项目、加强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的结合等方面进行探索,树立科教融合发展的基本理念,实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创新离不开科研,病理学是多学科科研究工作的基础。建立科研平台提高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培养研究生病理学实验能力,使学到知识技术在今后的科研活动中得以运用,本文就近几年我们在研究生病理学实验带教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初中生物课程彻底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从课程理念到教学内容乃至编排体例等诸多方面都力求突出创新性。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要选准突破口——试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瑞春 《生物学通报》2001,36(12):25-26
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 ,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 ,更是我国教育适应未来世界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但是学校教育从何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却是令众多教育工作者深感困惑的事情 ,也是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情况下 ,我国基础教育必须要认真面对并积极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积累 ,觉得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应选择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 ,因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