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 KirkendallFaccoli和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Hartig)是中国云南地区两种危害松属Pinus L.植物的钻蛀性害虫,常在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aranch.上共同危害,通过蛀梢和蛀干为害造成树木衰弱死亡,生态破坏,带来经济损失。【方法】通过样地调查和树木解析,对两种小蠹在"梢转干"及"干转梢"时期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梢转干"时期之后,横坑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主干中下部,云南切梢小蠹分布在主干中上部;侧枝上主要分布着云南切梢小蠹,而横坑切梢小蠹数量很少;5月中旬进入"干转梢"阶段,两种小蠹同时进入羽化期,云南切梢小蠹在6月1日左右到达羽化高峰期,横坑切梢小蠹则比其晚10 d左右到达羽化高峰期;两种小蠹成虫转梢危害后随机分布。两种小蠹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均较大,发生期较长,在云南松上分布范围较广。两种小蠹空间生态位重叠较小,在云南松上的分布趋于分离,对空间资源的需求具有较大差异;而时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在云南松的生长季节能同时危害,且发生期较一致,危害期长。【结论】两种小蠹在空间生态位上的种间竞争强度较小,而在时间生态位上的竞争较大。通过研究比较两种切梢小蠹时间及空间生态位的特性及差异,为遥感监测云南松林的生物灾害提供了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aranch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造林绿化树种。近年来,云南省祥云县云南松林受到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 KirkendallFaccoli和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 Hartig的共同危害。本文对两种害虫在蛀梢期的危害特性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切梢小蠹的发生监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受害程度云南松林内两种切梢小蠹成虫蛀梢期的空间分布特性。【结果】受害程度不同的云南松林内两种切梢小蠹的危害差异显著,轻度受害林分内受害梢率为11.38%,中度受害林分内受害梢率为36.56%,而重度受害林分则达到59.7%。分析全方向的变异函数曲线图得知,蛀梢期两种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云南松林中均呈聚集分布。其中,两种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林分中空间依赖范围依次是:轻度受害林分中度受害林分重度受害林分,而局部空间连续性依次是:轻度受害林分中度受害林分重度受害林分。【结论】云南松林两种切梢小蠹成虫在蛀梢期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明确两者在该时期存在聚集危害的特性,导致云南松因树梢受到聚集危害变为衰落木,从而有利于成虫蛀干危害和繁殖。本文为探究两种切梢小蠹在云南松林中的危害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虫害监测及防治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横坑切梢小蠹,云南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同域危害寄主云南松,给林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为探讨同域切梢小蠹种群在共存下对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采用传统聚集指标法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三者在梢转干期不同受害云南松纯林树冠中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重度受害样地中云南切梢小蠹种群密度显著高于横坑切梢小蠹,在轻度受害样地则相反;传统聚集指标法结果显示同域共存的3种切梢小蠹种群在不同受害程度云南松中均为聚集分布,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聚集是由环境因素和昆虫本身的聚集习性引起;地统计学结果表明除重度受害样地中短毛切梢小蠹呈随机分布外,其余切梢小蠹在不同种群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除重度受害样地横坑切梢小蠹外,其他小蠹的空间依赖范围为4.01—7.45 m。横坑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在不同受害林分中拟合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在球形模型和高斯模型之间转换。同域共存关系不影响不同种群密度下的切梢小蠹种群空间分布类型,但影响其半变异函数模型和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4.
长林小蠹Hylurgus ligniperda Fabricius是国际重大林业检疫性害虫,危害多种针叶树。近期,我国山东省泰安市、威海市和烟台市相继发现该小蠹,其主要危害树种为日本黑松Pinus thunbergia Parl。为深入了解和掌握长林小蠹生物学、流行规律,以及潜在风险,进而为制定相应检疫管理和防治措施提供基础资料与新信息,本文对其外部形态、生物学特征、携带真菌和线虫种类、我国种群来源及潜在分布、现有检疫和防治措施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并对长林小蠹未来需开展的相关调查与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外来入侵植物肿柄菊在云南的扩散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  王四海  朱枫  袁春明 《广西植物》2021,41(5):789-798
预测外来入侵植物的潜在入侵范围以及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能够为外来植物入侵提供预警和预防。该文通过实地调查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在云南的入侵范围,以及收集世界其他地区分布点,结合12个关键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对肿柄菊适生区范围和环境限制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世界范围适生区分布格局中,肿柄菊在云南无高适生区,次适生区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58%,中适生区占32.90%,低适生区占42.80%,非适生区占20.72%;有扩散风险的区域主要为中适生区,普遍分布于云南省26°N以南地区;实地调查肿柄菊分布最高海拔2 200 m,在海拔1 000~1 500 m分布最为密集,而模型预测显示海拔2 000 m以下都适宜肿柄菊生长,且500~2 000 m为最适宜海拔范围;在12个环境变量中年降雨量、人类足迹、年均温、海拔等环境变量对肿柄菊的分布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综上结果表明,目前在云南肿柄菊零星的分布点已到达其潜在分布区的边缘,但已入侵区域还远小于潜在可入侵区域。为了预防肿柄菊在我国南方地区大面积扩散带来危害,有必要对其入侵和扩散态势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6.
朱耿平  刘晨  李敏  刘强 《昆虫学报》2014,57(5):581-586
【目的】日本双棘长蠹Sinoxylon japonicum是一种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该虫自1981年首次报道于云南昆明以来,先后在中国的10多个省市被发现。近年来该害虫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对国槐Sophora japonica的危害日趋严重。【方法】在本研究中,作者按时间顺序梳理了日本双棘长蠹在中国的分布记录,根据日本双棘长蠹已有分布记录及其主要寄主植物国槐在我国的种植区域采用了Maxent和GARP两种生态位模型对日本双棘长蠹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日本双棘长蠹在中国南方地区呈零星分布,而在中国北方地区较为集中。分布记录的报道时间呈现出由南向北和自东向西的局势,推测这种分布格局是由于其寄主植物所导致的:中国北方地区危害严重可能与国槐在中国北方的集中种植有关,寄主树苗在不同地区间的调运是其种群扩散主要原因。基于生态位模拟的结果显示日本双棘长蠹在中国具有较大的适宜生态空间,潜在地理分布范围较广,从北到南其适生区主要有:辽宁西部、北京、天津、宁夏、河北、山西南部、山东、陕西、江苏、安徽、湖北、重庆、浙江、江西、湖南以及四川和贵州西北部。【结论】这些地区间的树苗转运需要做好检验检疫工作,以防止日本双棘长蠹的扩散。  相似文献   

7.
孙雪婷 《昆虫学报》2023,(3):369-380
【目的】黑色枝小蠹Xylosandrus compactus是一种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原分布于东南亚,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蔓延已造成入侵地多种寄主植物受害,导致巨大经济与生态损失。本研究旨在明确该害虫在全球的潜在适生区分布与变化,为其监测、早期预警与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ArcGIS设置缓冲区筛选黑色枝小蠹分布点数据,结合R计算所得的调控倍频(regularization multiplier)和特征组合对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 MaxEnt)参数重置;通过刀切法和变量相关性分析对多种环境变量进行筛选;基于关键环境变量重建MaxEnt模型,结合当前气候数据和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 CMIP6)中的4种强迫情境,对黑色枝小蠹全球潜在适生区的分布进行预测。【结果】经筛选,用170个黑色枝小蠹分布点数据构建MaxEnt模型;发现温差月均值、最冷月最低温、最暖季度平均温度、年降水量、降水量季节性变异系数、最湿季度降水量及最干季度降水量为影响该物种分布的7...  相似文献   

8.
刘永耀  徐建 《生物安全学报》2020,29(4):292-296,301
[目的] 针对盐源小高山林业有害昆虫红脂大小蠹进行风险性评估,为该地区开展红脂大小蠹的防控、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风险分析方法,对影响红脂大小蠹的分布、传入定殖扩散、潜在危害、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危险性管理难度这5个因素进行分析,经查阅文献,并综合考虑红脂大小蠹在"国外、国内和盐源小高山"的分布对综合评价值R的影响,通过调整地理分布在评估系统的权重,进而优化评估体系,提出风险评估量化指标体系,计算红脂大小蠹的风险性分值。[结果] 盐源县小高山红脂大小蠹的风险性分值为2.05,为高度危险发生害虫。[结论] 红脂大小蠹已对盐源县小高山地区的云南松林造成一定的危害,应加强监测预警,防控其危害进一步扩大,为林业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叶辉  母其爱  吕军  张东华 《昆虫知识》2004,41(6):555-558
云南半帚孢 (Leptogramphyunnanensis)是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重要的共生真菌 ,在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寄主树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揭示 ,纵坑切梢小蠹主要通过与受到感染云南半帚孢的韧皮组织的接触携带上云南半帚孢的。纵坑切梢小蠹卵、幼虫和蛹对云南半帚孢的带菌率较高 ,均大于 90 % ,而成虫的带菌率较低。纵坑切梢小蠹的体表和体内均携带有云南半帚孢 ,但体表带菌是纵坑切梢小蠹带菌的主要途径。通过对纵坑切梢小蠹成虫头、足、翅和腹部带菌率的研究发现 ,云南半帚孢在纵坑切梢小蠹各部位的分布大体相同 ,揭示纵坑切梢小蠹没有携带云南半帚孢的特化构造或器官。  相似文献   

10.
小圆胸小蠹是蛀干为害的食菌小蠹,与其伴生菌构成虫菌共生体,称方胸小蠹—镰孢菌共生体,造成寄主机械损伤、枝干枯死和木材腐烂。在全球范围内寄主达63科342种,对果树、森林及城市景观等造成严重威胁,被国家林业局定为国际重大林木害虫。国外最新的分子学研究显示,方胸小蠹—镰孢菌共生体以种团形式出现,由至少5个形态上无法区分的小蠹种及其伴生菌构成,每一个小蠹种携带1或2种镰孢菌。该种团中的某些种及其伴生菌已经成为入侵物种,攻击并感染健康树木,造成了严重威胁。综述了该种团的生物学及生态学、伴生菌及寄主选择研究进展,以及食菌小蠹的控制途径,指出了我国有分布的该种分类地位急需确定,我国云南分布的该小蠹可能对我国更多地区城市阔叶树种构成威胁,对针叶树也可能构成潜在威胁。当前迫切需要在通过分子学手段澄清其分类地位基础上,深入开展种群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以及伴生菌及寄主选择研究,揭示其成灾机制,为其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撑,以遏制其扩散蔓延的势头。  相似文献   

11.
外来入侵植物肿柄菊在云南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网是外来入侵植物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进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近些年肿柄菊在云南表现出迅速的扩散态势和较强的入侵能力。为探讨肿柄菊沿公路进行扩散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对群落建立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大范围沿公路实地调查,分析肿柄菊的扩散和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肿柄菊分布于云南省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区,分布区覆盖云南省71个县(区),与10多年前相比肿柄菊有明显的向北和向高海拔扩散趋势。肿柄菊向更高纬度和海拔扩散过程中,气候因素对群落分布有一定影响;在较低纬度和海拔区域肿柄菊的分布主要受人为干扰的影响。不同路缘生境类型影响肿柄菊沿公路扩散范围,植被郁闭度较低的草地、经济林地、农田等生境有利于群落的建立;而植被郁闭度较高原始林地和次生林地不利于群落建立。公路在肿柄菊的远距离扩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车流量大、车速高的高等级公路更有利于肿柄菊扩散,云南密集的高速公路网促进了肿柄菊沿公路扩散效率,加速了肿柄菊侵占新领地的过程。随着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肿柄菊的扩散速度也明显加快,今后应对其种群发展趋势进行跟踪监测,以期为肿柄菊入侵预警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2.
《环境昆虫学报》2014,(4):620-623
亚利桑那齿小蠹Ips leconte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松属等植物的危害性很大。本文主要介绍了亚利桑那齿小蠹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物性特性等信息。并与亚利桑那齿小蠹的近似种进行了简要的鉴别比较。该虫在我国尚无分布,对进一步研究亚利桑那齿小蠹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并对其入侵我国的威胁提出预警。  相似文献   

13.
围绕入境台湾果蔬涉及的重要有害生物,在收集文献资料基础上,从传入和扩散、传入后的危害以及在中国大陆的适生区预测等3个方面阐述了橘小实蝇、三叶草斑潜蝇和螺旋粉虱在中国大陆的灾变过程。橘小实蝇、三叶草斑潜蝇和螺旋粉虱等3种有害生物相继传入台湾之后,分别经历了22年、17年和8年时间又相继传入中国大陆,且两者相距时间有缩短的趋势。橘小实蝇和三叶草斑潜蝇传入大陆后,得到迅速扩散蔓延,给大陆果蔬生产和贸易造成重大影响;而螺旋粉虱目前分布局限在海南,并在局部地区造成较严重的危害。台湾发生的有害生物在中国大陆均有较大范围的适生区,即便是已传入数十年的橘小实蝇,因气候等条件的变化,其在中国适生区也在扩大之中。根据分析结果,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口岸查验和检疫、入侵害虫的监测与防控等方面提出有效管控入境台湾果蔬有害生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云南的外来入侵植物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徐成东  陆树刚   《广西植物》2006,26(3):227-234
综述云南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分布、入侵的主要途径和危害等。列出云南外来入侵植物75种的详细资料,详细论述其中危害较严重的紫茎泽兰、飞机草、凤眼莲、空心莲子草、马缨丹和肿柄菊等,并讨论应采取的防治对策。提出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但也是外来入侵植物危害最严重的地区;虽然很多外来入侵植物都能在云南蔓延,但真正引起严重危害的却不多;恢复本地植被,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机制和风险评价体系将是防范外来入侵植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2007年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将异胫长小蠹属非中国种作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因此开展该类群中国记录种的厘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记述了异胫长小蠹属中国记录种13种,即针叶异胫长小蠹Crossotarsus coniferae、缺刻异胫长小蠹C.emancipatus、外齿异胫长小蠹C.externedentatus、壳斗异胫长小蠹C.fagacearum.、黄翅长小蠹C.flavomaculotus、端刺异胫长小蠹C.impariporus,日本异胫长小蠹C.niponicus、黑异胫长小蠹C.piceus、台湾异胫长小蠹C.sauteri、简长小蠹C.simplex、鳞异胫长小蠹C.squamulatus、端异胫长小蠹C.terminatus和华氏异胫长小蠹C.wallacei,对这些种类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编制了种类检索表。同时整理出了这些种类的寄主及分布。  相似文献   

16.
云杉八齿小蠹是欧洲最具危害性的小蠹虫之一,嗜食衰弱木,利用雄性产生的信息素进行大面积聚集。聚集信息素不仅具有引诱聚集的作用,其种类和数量还具有调节其聚集密度的效应。在定殖过程中,云杉八齿小蠹既能利用寄主挥发物定位寄主,也能利用非寄主挥发物作为远距离的嗅觉示踪来区别寄主和非寄主。在森林生态系统内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云杉八齿小蠹的种群密度和行为生态。本文从云杉八齿小蠹的分布与扩散、天敌的种类及控制作用、化学信息物质对小蠹虫及其天敌的行为调控作用以及信息素防治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了北京白皮松上一种新的重要蛀干害虫--品穴星坑小蠹 Pityogenes scitus Blandford,它分布于我国西藏、尼泊尔、印度和巴基斯坦,寄主植物为雪松、乔松、西藏白皮松和西藏长叶松。在北京品穴星坑小蠹为害白皮松,成虫入侵生长不良的白皮松主干或枝条,大量小蠹的为害可致白皮松死亡;品穴星坑小蠹也可入侵健康的白皮松,但小蠹死亡率很高。本文提供了品穴星坑小蠹的鉴别特征,附有识别特征图,并依据生物学特性提出防治策略,重点在于植物检疫和提高白皮松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2007年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将异胫长小蠹属非中国种作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因此开展该类群中国记录种的厘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记述了异胫长小蠹属中国记录种13种,即针叶异胫长小蠢Crossotarsus conife瑚、缺刻异胫长小蠹cemancipatus、外齿异胫长小蠹cexternedentatus、壳斗异胫长小蠹cfagacearum、黄翅长小蠹c伽o,,啪u纽础、端刺异胫长小蠢Cimpariporus,日本异胫长小蠢cniponicus、黑异胫长小蠹c.piceus、台湾异胫长小蠢csauteri、简长小蠹csimplex、鳞异胫长小蠹c.squamulatus、端异胫长小蠢Cterminatus和华氏异胫长小蠹c.wallacei,对这些种类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编制了种类检索表。同时整理出了这些种类的寄主及分布。  相似文献   

19.
明确入侵物种气候生态位的时空动态格局, 不仅有助于理解入侵物种生态位的变化趋势, 还可以使物种分布模型更真实地预测物种的扩散动态。本文使用恶性入侵植物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在原产地及我国的分布点和环境因子数据, 结合生态位分析及物种分布模型, 分析了紫茎泽兰入侵至我国后其气候生态位的时空变化特征、地理分布格局变化及其限制因子。结果表明: (1)紫茎泽兰入侵至我国后其气候生态位在时间和空间上虽略有扩张, 但仍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尤其是入侵的初始阶段(1980年之前)稳定性最高(NS = 0.995), 此后其气候生态位的稳定性逐渐降低, 具体表现为该植物在中国更倾向于分布在潮湿(高最暖季降水量)、寒冷(低最干季平均温)且平均日较差低的生境。(2)过去50年里紫茎泽兰的适宜分布范围显著增加(151.77%-271.14%), 且其适宜分布区的重心在2010年之前表现出向东北(贵州西南部、四川南部)扩散的趋势, 2010年以后表现出向西南(云南北部、贵州北部)扩散的趋势。在扩散过程中, 该物种的气候生态位稳定性也表现出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3)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 紫茎泽兰的适宜分布范围将进一步增加(111.97%), 到2040年该物种基本可以扩散至其整个潜在适宜分布区, 仅在藏东南地区有小范围的适宜生境受扩散限制无法达到。  相似文献   

20.
外来入侵林业害虫强大小蠹的侵袭以及相关信息化学物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强大小蠹是入侵我国并造成很大危害的鞘翅目棘胫小蠹科大小蠹属树皮低干森林害虫。它能侵害多种针叶树和松树 ,能被寄主挥发物和其它小蠹虫的外激素所引诱。该文综述了强大小蠹的侵袭习性以及寄主挥发物、其它小蠹虫的外激素对强大小蠹的引诱和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