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及橘园成虫诱集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类果树上的重要害虫。预测该虫的羽化出土进度、掌握成虫发生动态是指导橘同成虫期防治的重要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在25℃恒温、室内常温和室外网室3种条件下饲养柑橘大实蝇的蛹,以逐日观察成虫羽化出土数量;在重庆武隆、四川江油等5个地区共设置240个麦克菲尔(MePhail)诱集器,以糖酒醋液和水解蛋白为诱饵诱集成虫,得到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出土的逐日数量和橘园成虫诱集的逐期数量。【结果】用逻辑斯带模型拟合成虫羽化出土和橘园成虫诱集动态,结果表明,成虫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在25℃恒温条件下分别为4月25日、28日和30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6d;在室内常温条件下分别为5月3日、7日和10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8d;在室外网室条件下分别为5月8日、14日和18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11d;橘园诱集成虫分别为6月2日、14日和26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25d。【结论与意义】随着羽化期温度的提高,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期提前,历期缩短,羽化整齐。虽然网室成虫羽化和橘园成虫诱集都处于室外条件,但后者的始盛期、盛期和盛末期比前者分别迟了36、30和22d。因此,建议采用室外网室饲养蛹的方法监测柑橘大实蝇成虫的发生期,若仅凭橘园诱集成虫的数据,因其滞后性十分明显,对指导柑橘大实蝇成虫防治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2.
柑橘大实蝇对不同柑橘品种的产卵偏好和幼虫取食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路  周琼  宋傲群  尤克西 《昆虫学报》2014,57(9):1037-1044
【目的】掌握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对不同品种柑橘的产卵偏好,以及与幼虫取食喜嗜性的关系。【方法】我们用五点取样法分别调查了自然条件下不同品种柑橘果园的虫果率,统计了各品种柑橘虫果基半部和端半部产卵痕量和卵量,并在实验室内采用培养皿桔瓣选择法研究了其幼虫对不同柑橘品种果实的取食选择。【结果】在未采取防控措施的情况下,果树面朝杂树林的方位虫果率显著高于其他方位;同一片受害柑橘园内,不同柑橘品种的虫果率为脐橙Citrus sinensis cv. Navel、酸橙C. aurantium>冰糖橙C. sinensis cv. Bingtang、天草(Amakusa)、蜜橘C. reticulata cv. Satsuma>沙田柚C. maxima cv. Shatian>椪柑C. reticulata cv. Ponkan;柑橘大实蝇产卵痕数和卵量均为橙类(脐橙、酸橙和冰糖橙)大于橘类(天草、蜜橘和椪柑)和沙田柚(P<0.05);除蜜橘外,所调查的其他柑橘品种端半部的产卵痕数显著多于基半部(P<0.05);幼虫对不同品种柑橘橘瓣肉的取食选择顺序依次为:脐橙、酸橙>冰糖橙>天草、南橘C. reticulata cv. Nanju>蜜橘>椪柑>沙田柚。【结论】结果提示,柑橘大实蝇成虫偏向于选择幼虫所喜嗜的橙类品种产卵,且产卵量更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究饥饿和饥渴条件对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成虫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文对1日龄和10日龄柑橘大实蝇在饥饿饥渴下的成虫活跃度和驱上爬行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无水无蜜条件下柑橘大实蝇1日龄和10日龄雌雄成虫爬行虫比例均最高,显著高于供水供蜜。其中1日龄雌成虫遭受饥饿饥渴胁迫后,其活动能力受影响更大,成虫爬行虫比例和单虫上行高度增幅均较10日龄雌成虫大。雌雄成虫之间爬行虫比例、单虫上行高度无差异。【结论】饥饿和饥渴下柑橘大实蝇成虫的活动力更强,尤其是新羽化的成虫。这使得成虫潜在的扩散概率提高,促进其出园觅食。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的特殊巡回扩散模式,通过研究不同日龄成虫(特定扩散阶段成虫)对蔗糖和蛋白的营养需求以及其精巢、卵巢发育进度和特定扩散阶段的交配产卵动态,明确柑橘大实蝇不同扩散阶段演替的营养基础与生殖发育节点,初步明晰其巡回扩散机制,为柑橘大实蝇成虫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测定各扩散阶段柑橘大实蝇雌雄成虫对蔗糖和蔗糖+酵母混合食物(蔗糖∶酵母=3∶1, m/m)(酵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取食量,测定不同扩散阶段成虫对糖和蛋白的需求;解剖成虫卵巢和精巢;观察成虫交配产卵动态;分析其启动扩散的发育基础和节点。【结果】柑橘大实蝇外迁期(1日龄)和返迁前期(15日龄)雌成虫较其他扩散阶段雌成虫对蔗糖有显著高的取食量,外滞期(10日龄)雌成虫则对糖的取食量最小;迁动状态下,雄成虫对蔗糖的取食量显著低于雌成虫。柑橘大实蝇10日龄雌成虫的酵母摄入量最高,雄成虫则在1, 10和30日龄对酵母摄入量高于15和20日龄雄成虫。10日龄雌成虫、10日龄雄成虫、20日龄雄成虫和30日龄雄成虫对蔗糖+酵母混合食物的取食量显著高于对单一蔗糖的取食量;1, 15和20...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分别在橘园中的单株橘树和在整个橘园及它附近森林中,对昆虫谐波雷达的检测率和发现率进行研究,评估昆虫谐波雷达在橘园和森林中对初羽化柑橘大实蝇成虫的扩散行为能否进行有效的跟踪。结果表明,在2013年和2014年,在柑橘园单株橘树试验中,在5 m和3 m条件下,昆虫谐波雷达对带标签的初羽化的柑橘大实蝇成虫的总平均检测率分别为99.1%和100%。按降落位置和释放位置计算,带标签的柑橘大实蝇的总平均发现率分别为87.9%和71.6%。在2014年,在橘园和森林试验中,昆虫谐波雷达对带标签的初羽化的柑橘大实蝇成虫总平均检测率和总平均发现率分别为91.4%和77.8%。结果表明,昆虫谐波雷达对在橘园和森林中初羽化的柑橘大实蝇扩散行为能够进行有效跟踪。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明确不同寄主植物和食物对枣实蝇Carpomyia vesuviana Costa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蜂蜜、酵母膏液、白砂糖等为饲料,按不同的配比配成饲料饲养枣实蝇,观察其对枣实蝇成虫性成熟、交配产卵以及寿命的影响。此外,在室内条件下[(30±1.0)℃,14L:10D],使枣实蝇在枣果和杏果上产卵,观察枣实蝇对两种寄主果实上的产卵、幼虫发育、蛹特性、羽化率以及性比的影响。【结果】不同配方的4种饲料对成虫性成熟、交配期和产卵量和雌雄成虫寿命有显著影响;配方B饲养的枣实蝇成虫平均交配前期、交配期和产卵痕数、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5 d、5.2 h、2.87个/果实、38 d和19.5 d。与配方A、C、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雌虫寿命在配方A和配方D之间有显著差异,与配方C无显著差异。但雄虫寿命各配方间均无显著差异。两种寄主植物(枣和杏)果实上的产卵痕数量相比,枣果上的产卵痕数量比杏果多两倍,在枣果上发育的蛹长度、宽度和蛹重分别为4.01mm、1.67 mm、4.6 mg,显著大于杏果发育的蛹。此外,在枣果上发育的蛹羽化率和性比显著高于杏果的,分别为枣果的80%和2.4:1,而杏果的56.6%和1.8:1。研究结果对枣实蝇防控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柑橘大实蝇成虫在中国板栗雄花花序上的取食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证实并探明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成虫在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雄花花序上的取食行为,从而为柑橘大实蝇的非化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录像技术对柑橘大实蝇成虫在中国板栗雄花花序上的行为活动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和分析。【结果】柑橘大实蝇成虫在中国板栗雄花花序上的取食行为分为爬行、取食、梳理和静息4个阶段,成虫的取食行为没有固定次序,除无法从静息阶段直接到取食阶段外,成虫可从爬行、取食、梳理和静息4个阶段中的任一阶段随意转入另一阶段。成虫取食行为各个阶段的频次占比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爬行取食梳理静息。静息阶段平均耗时显著超过取食、梳理和爬行阶段;取食、梳理和爬行阶段之间的平均耗时无显著差异。柑橘大实蝇雌成虫与雄成虫之间,各个阶段频次占比和平均耗时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结果证实柑橘大实蝇雌雄成虫在中国板栗雄花花序上存在取食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成虫梳理行为规律,为挖掘防控柑橘大实蝇的新靶标,制订有效的害虫绿色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录像技术和基于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的柑橘大实蝇成虫梳理行为检测与统计系统,对柑橘大实蝇成虫梳理行为的特征图谱、单次平均耗时和频次占比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雌雄成虫的梳理行为类型可以分别分为9和8种,雌雄成虫均有前足、后足、复眼、触角、口器、腹部、翅和中足的梳理, 雌成虫还有产卵器梳理行为。柑橘大实蝇成虫可以从非梳理行为随意转入所有类型的梳理行为,或者从任一类型梳理行为转入非梳理行为。在柑橘大实蝇成虫的各类型梳理行为之间的频次占比和单次平均耗时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雌雄成虫梳理前足的频次占比(♀: 33.70%±2.53%; ♂: 33.89%±2.43%)和梳理翅的单次平均耗时(♀:15.58±2.55 s; ♂: 24.76±4.12 s)均为最高。【结论】柑橘大实蝇成虫各类型梳理行为的时间序列并不固定,但这些梳理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背景】橘小实蝇是热带、亚热带水果的重要害虫,在海南发生严重。【方法】利用橘小实蝇性诱剂进行田间诱捕,以诱到的雄成虫为指标,通过定期调查,获得了海南儋州地区4种样地橘小实蝇成虫的种群动态,并进一步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芒果园橘小实蝇种群动态与温度和降雨量的相关性。【结果】儋州地区橘小实蝇种群周年发生,冬季种群数量较低,夏季种群数量较高。橘小实蝇种群高峰期发生于6月,其中芒果园达327.6头,蔬菜地为182.8头,办公区为150.0头,植物园为209.6头。在芒果园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其相关系数R=0.799;而与降雨量的相关系数较低,为0.367。【结论与意义】本研究可为儋州地区制定橘小实蝇综合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找出橘小食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在桂林东郊柑橘果园的消长规律,掌握橘小实蝇对不同柑橘品种的危害程度。【方法】2012-2013年,利用橘小实蝇性诱器对桂林东郊柑橘果园的橘小实蝇田间动态进行监测,收集逐旬诱虫数量,并制作周年诱虫消长曲线,分析橘小实蝇消长规律。选取果园内18个早中晚熟柑橘品种进行橘小实蝇危害调查,从果实受害前到果实成熟采收,统计各个品种的逐旬虫果数量,分析各品种受害情况。【结果】田间橘小实蝇成虫5月开始出现,9月下旬-10月上旬达到高峰期,12月中下旬活动减弱或停止。早中熟柑橘品种受橘小实蝇的危害率多在26.72%-73.19%,而晚熟品种多在16.08%以下。宽皮柑橘类受橘小实蝇的危害率多在15.23%以上,而橙类和杂柑类低于10.81%。早熟品种从7-8月开始受橘小实蝇危害,一直持续到果实成熟,受害程度逐步加重。中晚熟品种10月中下旬后开始受害,在11月上旬到12月上旬之间有1-2个受害高峰期,12月中下旬受害减轻。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的受害开始时间、高峰期、低谷期不完全相同。【结论】橘小实蝇成虫在春季条件适合时开始活动,在秋季达到活动高峰期,在冬季气温下降等不利条件下活动减弱或停止。橘小实蝇对柑橘早中熟品种的危害率高于晚熟品种,对宽皮柑橘类的危害率高于橙类。在果实生长成熟过程中,早熟品种随果实成熟度增高受害程度加重,中晚熟品种受害高峰期出现在果实成熟中、前期,同年内成熟期相同品种的受害消长走势基本相同,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的受害消长走势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成虫复眼的感光作用,为灯光诱杀柑橘大实蝇的绿色防控措施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室内视觉行为实验方法测定遮蔽单眼、遮蔽复眼和同时遮蔽单复眼处理后不同日龄的柑橘大实蝇成虫在不同光强刺激下的趋光行为反应。【结果】与CK(未作任何遮蔽处理)相比,遮蔽复眼处理的成虫的趋光率显著降低,而遮蔽单眼处理的成虫的趋光率则基本不变。遮蔽复眼处理后的1日龄、5日龄和同时遮蔽单复眼处理后的3日龄的雌、雄成虫之间对于1 000 lx光照度的趋光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日龄(1、3和5日龄)的成虫之间对于1 000 lx和2 000 lx光照度的趋光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光强(500、1 000和2 000 lx)刺激对成虫的趋光率均有一定影响。【结论】成虫的趋光率与复眼、日龄、性别和光照强度均有关系,其中复眼的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柑橘大实蝇内参基因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佳  赵静  刘映红 《昆虫学报》2014,57(12):1375-1380
【目的】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柑橘害虫。本研究旨在筛选柑橘大实蝇在特定条件下体内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 以确保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目标基因表达的可靠性。【方法】选择10种候选内参基因用于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利用5种软件对柑橘大实蝇在不同虫态下(低龄幼虫、3龄幼虫、1日龄蛹、80日龄蛹、160日龄蛹、雄成虫、雌成虫)以及成虫不同部位(成虫头、胸、腹、整体)中候选内参基因的Ct值进行分析, 明确其表达的稳定性。【结果】在柑橘大实蝇不同虫态和成虫不同部位, 10种候选内参基因的Ct值都处于15~30之间, 各基因Ct值的不同表明各基因的表达量存在差异。 综合分析各种软件对内参基因稳定性的排名, 结合geNorm软件对最佳内参基因数量的分析结果, 推荐在不同虫态下采用UBQ, GAPDH和GST作为内参基因, 在不同成虫部位中采用TUB, GAPDH和GST作为内参基因。【结论】为了获取可信的目标基因表达分析结果, 建议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使用不同的内参基因组合。本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柑橘大实蝇在特定条件下的目标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雌成虫的产卵过程及其对柑橘嫩芽产卵的偏好性。【方法】利用手机和微距镜头观察记录柑橘木虱雌成虫的产卵过程,并结合田间调查与室内试验明确了亚洲柑橘木虱雌成虫对砂糖橘嫩叶和不同发育状态嫩芽的偏好性。【结果】亚洲柑橘木虱雌成虫产卵前,头部前倾,尾部上翘,触角不断抖动,一段时间后,雌成虫爬行到合适的位点开始产卵,或爬至其他部位,继续上述行为,直至找到合适的位置产卵。产卵时,触角静止不动,腹部收缩带动产卵器向腹部弯曲,肛上板与下生殖板张开,产卵器插入产卵位点产卵。产卵结束后,雌成虫迅速抽出产卵器,肛上板与下生殖板在抽离过程中缓慢闭合。田间调查发现,亚洲柑橘木虱雌成虫偏向于未展开和半展开的柑橘嫩芽上产卵。室内试验发现,当同时供给新叶和多种发育状态的砂糖橘嫩芽时,亚洲柑橘木虱产卵偏好于未展开和半展开的砂糖橘嫩芽,且不会选择在砂糖橘新叶上产卵。当仅供给一种发育状态的砂糖橘嫩芽或新叶时,亚洲柑橘木虱雌成虫在新叶和嫩芽上都能产卵,但在新叶上的产卵量明显比嫩芽上的产卵量小。【结论】明确了亚洲柑橘木虱雌成虫的产卵过程。亚洲柑橘木虱雌成虫产卵具有明显趋嫩性,对于砂糖橘,雌成虫偏向于0-10 mm的嫩芽上产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昆虫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与嗅觉识别密切相关,在触角感受器淋巴液内运输外界的脂溶性气味分子顺利到达嗅觉受体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对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的气味结合蛋白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分析,旨在更好地了解气味结合蛋白在柑橘大实蝇嗅觉识别中的作用及为进一步研究柑橘大实蝇嗅觉传递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柑橘大实蝇的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ET28a(+)-Bmin OBP25,转化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重组表达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柑橘大实蝇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克隆获得柑橘大实蝇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Bmin OBP25(Gen Bank登录号:MH181875)。测序结果表明,Bmin OBP25开放阅读框全长447 bp,编码14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7.5 k D,编码序列具有OBPs典型的6个保守半胱氨酸和6个α螺旋区域特征。在IPTG诱导下目标蛋白以6×His标签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宿主菌中得到稳定表达。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Bmin OBP25 mRNA在成虫触角、头(去除触角)、胸、腹、足、翅和产卵器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触角、头(去除触角)、足和产卵器中表达量较高。【结论】Bmin OBP25在柑橘大实蝇成虫触角、头、足和产卵器中具有高转录活性,提示该基因在非嗅觉组织中可能也具有生理功能,特别是可能在昆虫的取食与产卵地选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功能还需深入研究。本研究实现了Bmin OBP25基因的原核表达,为深入研究Bmin OBP25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初羽化成虫的取食选择性。【方法】室内观察柑橘大实蝇初羽化成虫(1-7日龄)在水和蜂蜜之间、蜂蜜中添加蛋白前后、蜂蜜中添加防腐剂前后和成虫在不同生境中的蜂蜜之间以及保鲜剂在蜂蜜中添加前后的取食选择性差异。【结果】初羽化的柑橘大实蝇雌虫在2-3日龄、雄虫在3-4日龄,表现出对水的较高选择性。蛋白添加后比添加前的选择性显著降低。在不同生境的营养之间,雄虫对五倍子蜂蜜表现出显著高的选择性。另外,添加保鲜剂(山梨酸和尼泊金)后的选择性也显著降低。【结论】柑橘大实蝇羽化后1-7日日龄成虫对蜂蜜和水取食选择基本相同,蜂蜜中添加蛋白、防腐剂影响取食选择性,雄虫对不同生境中的蜂蜜更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近年来,世界性检疫害虫瓜实蝇由我国南部省份传入河南省西南部地区,对当地多种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明确该虫在新传入地区不同寄主作物上的种群动态,有助于揭示其在田间的发生危害规律,为当地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2022年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对田间瓜实蝇成虫开展诱捕监测,比较分析其在丝瓜、南瓜和西葫芦3种寄主作物上的种群发生动态。【结果】瓜实蝇在河南省内乡县每年均有发生,成虫种群基本发生于6~7月下旬—10月下旬,发生盛期在8月中旬—9月下旬,有一个明显发生高峰期;其种群数量、种群动态以及发生期均受寄主植物和年代的影响。【结论】河南省内乡县瓜实蝇种群数量和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不同瓜类作物蔬菜田中应因地制宜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香蕉球茎象甲Cosmopolites sordidus(Germar)成虫在田间的活动规律,为香蕉球茎象甲成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诱捕器诱捕研究了海南省澄迈县香蕉园香蕉球茎象甲成虫的田间活动规律。【结果】香蕉球茎象甲成虫主要在香蕉叶鞘及叶柄附近飞行,距地面160 cm的单个诱捕器的香蕉球茎象甲诱捕量为26.5头,显著多于距地面250 cm的单个诱捕器的香蕉球茎象甲诱捕量14.3头和距地面0 cm的单个诱捕器的香蕉球茎象甲诱捕量14.2头。在田间飞行时,香蕉球茎象甲在东西南北各方位上的成虫诱捕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成虫没有明确的偏好方向。在昼夜节律上,香蕉球茎象甲成虫集中在傍晚至凌晨时分活动,其中16:00至翌日4:00之间雌、雄成虫的诱捕量分别占全天的100%和92%。【结论】香蕉球茎象甲成虫在田间的昼夜活动和飞行高度上呈现明显规律性,为引诱剂、性诱剂的使用等成虫防治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诱杀球诱杀成虫是有效防控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n)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明确了不同类型粘虫胶、是否添加食物诱芯、不同悬挂位置对诱杀球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数量的影响,为高效利用诱杀球诱杀柑橘大实蝇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诱杀球选用直径7cm的绿色诱杀球、黄色诱杀球和直径14 cm的黄绿色诱杀球,共3种规格,首先比较诱杀球涂抹热熔压敏胶和液态粘虫胶的诱杀效果,然后比较诱杀球上方有无食物诱芯的诱杀效果,最后比较5个悬挂方位和2个不同悬挂高度的诱杀效果。【结果】第一,3种规格诱杀球涂抹热熔压敏胶均比涂抹液态粘虫胶诱杀柑橘大实蝇的数量多,其中黄色诱杀球和绿色诱杀球达到显著差异(P<0.05);第二,诱杀球上方添加食物诱芯降低了绿色诱杀球诱杀柑橘大实蝇的数量及其所占诱虫总数的比例,但增加了绿色诱杀球上非靶标昆虫的数量;第三,诱杀球悬挂橘树北面诱杀柑橘大实蝇的数量略高于其他方位(P>0.05),且悬挂于树冠3/4处比1/4处诱杀柑橘大实蝇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制作柑橘大实蝇诱杀球要选用热熔压敏胶,绿色诱杀球不宜与食物诱芯联合使用,诱杀球悬挂于橘树北面和树冠3/4处诱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不育胺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的化学不育效果。【方法】通过喂食橘小实蝇不同浓度不育胺食料,测定了其对橘小实蝇的卵量及孵化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喂食0.08%-0.3%不育胺食料的橘小实蝇成虫交配始见期和产卵始见期与正常对照相比推迟1-2d,均为9-10日龄开始交配,11-12日龄开始产卵;橘小实蝇取食不同浓度不育胺食料后,卵量和孵化率随浓度增加而降低。当取食0.3%不育胺食料时,♀处理×♂处理未见产卵,♀正常×♂处理和♀处理×♂正常均见产卵但卵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且卵不孵化。取食0.3%不育胺的橘小实蝇雄虫相对不育系数为0.48,表明其交配竞争能力与正常雄虫相当。【结论】0.3%浓度的不育胺可作为橘小实蝇的化学不育剂。  相似文献   

20.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是一种世界性的入侵害虫,严重为害多种经济果蔬。本文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了延迟交配对橘小实蝇交配率、产卵量、孵化率和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配率随雌虫交配日龄的延迟先增后减,雌、雄成虫均为35日龄处理组中的交配率最高,为81.00%±2.00%;而雄虫交配日龄的延迟则对其卵孵化率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在56日龄雄虫与35日龄雌虫处理组中,其卵孵化率最低,仅为27.56%±4.55%。雌成虫产卵量和寿命受到雌、雄虫双方交配日龄的的影响,产卵量(y)与雄虫日龄(x1)和雌虫日龄(x2)的回归方程为y=514.36+3.08x1-11.05x2,雌成虫寿命(y)与雄虫日龄(x1)和雌虫日龄(x2)的回归方程为y=35.85+0.23x1+0.40x2。研究结果为田间使用性信息素迷向法防治橘小实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