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德尔-摩尔根学派遗传理论”概括性较强,比较抽象,高一学生理解这一理论是相当吃力的。怎样使学生易于理解这部分内容呢?多运用图表可以起较好的作用。下面谈谈我自己对这方面的体会。一.一对因子遗传试验 1.孟德尔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_1代的表现型是高茎豌豆,子_2代的表现型有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两种,比数是3∶1。如图1。  相似文献   

2.
通过9个问题的分类分析和详细解答,让“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神奇”回归定律提出的必然性;同时又对围绕孟德尔植物杂交实验的相关科学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于璇 《生物学通报》2009,44(10):27-31
19世纪中期,在布隆修道院的花同里,孟德尔种植豌豆、山柳菊、玉米等植物,进行植物杂交试验,通过对豌豆试验现象分析和研究,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后人称为孟德尔定律。本文主要探讨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有关孟德尔定律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4.
从科学史角度对孟德尔的遗传研究工作被忽视30余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孟德尔遗传研究的超前性是其被忽视的最重要原因,并对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卢江 《生物学通报》2012,47(2):46-47
现行的教材在编写时力图展现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就像一栋大楼,不仅仅是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而更重要的是再现大楼建造历程,这正是现行生物学教材最引入注目的亮点.为了配合教材进一步再现孟德尔的研究历程,笔者在教学中改变课本的内容顺序,并运用数学思想,着力再现了孟德尔的基因分离规律的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对"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部分的教学内容没有提出明确要求,怎样把握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深度和广度,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初中学生学习和理解,经过多次教学实践和思考讨论,初步进行了探索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锦山 《生物学通报》2012,47(10):32-35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的需求来自学生所缺的、学生所怕的、学生所惑的3个方面.列举“孟德尔定律”一章中学生所缺、所怕、所惑的具体知识、方法和能力,分析其成因,并提供了弥补所缺、消除所怕和所惑的教学方法或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甜荞麦植株为亲本,成对进行人工杂交,分别构建了F1、F2、F3代分离群体。探讨了普通荞麦5对形态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发现瘦果棱形状(圆弧状、尖)、花果落粒性(落粒、不落粒)2对相对性状符合3∶1的遗传模式,说明它们属于单基因遗传,并且是完全显性。而主茎基部木质化(有、无)、花药大小(正常、小)符合9∶7的遗传比率,说明它们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并符合显性互补的遗传模式。通过对花柱长与同长这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F2代符合13∶3的遗传比率,说明它们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符合显性上位的遗传模式。这5对相对性状均为自由组合,分属于不同的连锁群。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科研中发现的一个含调控杂种花粉不育基因座(S23)的水稻材料(DSSL)应用于教学,设计了一个基于SSR分子标记对比经典孟德尔分离和偏孟德尔分离的综合性实验。利用位于水稻两条染色体上的4个SSR标记对两亲本及其杂交构建的F_2代群体进行单株基因型检测,用显微图像观察与统计分析亲本及杂种F1的花粉育性,不仅从分子水平上验证了分离定律,更从基因型到表型的观察实验中完整展现了水稻的偏孟德尔分离现象及其原因,加深了学生对植物遗传规律、基因型与表型关系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与探究动机,增强了学生对实验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构思一个科研成果转化至教学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以推动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以演绎推理为主线,结合设置问题链和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想象和推理过程中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模拟设计杂交实验过程,描述实验结果,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进行“模拟探究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的实验,建模过程强调遗传因子在配子形成时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突破教学难点。归纳与讨论孟德尔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的科研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讲解“伴性遗传”这节课时,由于注意了把书本知识与周围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教学效果较好。在教完“性别决定”一节时,留下思考题:若X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后代是男性得病多还是女性得病多?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后还在热烈地讨论。不少学生认为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当然是女性发病机会多。上“伴性遗传”这  相似文献   

12.
探究法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少。本文以“伴性遗传”一课的教学为例谈探究法的教学尝试和体会。1 教学过程的设计“伴性遗传”一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理念 ,通过教师提供的研究素材 ,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启发学生用已知去探究未知 ,并对自己的探究结果加以验证说明、归纳总结 ,最终使学生能透彻理解伴性遗传的知识、具备运用伴性遗传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笔者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探索。1.1 初探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及方式 上课伊始 ,简…  相似文献   

13.
1998年一个偶然机会,我得到了Hong-Tool(洪图)体验版软件和软件的使用手册,自学了该软件并尝试性地编制了“遗传规律”教学课件,运用该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遗传规律”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影响。1...  相似文献   

14.
夏月 《生理通讯》2008,27(1):6-13
中医和针灸是中国古人在观察人的基本生理病理机制和治疗人类疾病的实践中,提炼出的朴素的医学理论,它是在中国古代哲学和原始的医学实践相融合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现代针灸研究表明,古老的中医针灸理论中积累了许多经得起现代医学检验的临床实践。然而,还有许多中医针灸理论和临床经验需要进行深入的科学探讨。近年来,现代生物信息学把现代生物医学推向了基因组和后基因组的时代。计算机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大大地拓展了生物医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一系列以数学模式和统计学为基础的,新的数据分析方法,使现代生物学的亮点从分析局部效应(Reductionism),走向系统整合(Systems Integration),提高了科学研究结果在临床实际中的应用性和可重复性。这些新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帮助中医针灸在保持其特色的前提下,引入新的以数学为基础的数据分析方法,增大临床研究样本的积累,提高研究效率和数据整合。  相似文献   

15.
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分析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并建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体验式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阐述如何组织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以假说-演绎法分析果蝇眼色遗传为主线、亲身参与果蝇杂交实验的基本过程,为载体的探究性学习课程。  相似文献   

17.
以“摩尔根果蝇实验”为轴线,结合若干典型的高考例题进行拓展分析,利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构建出相关类似题型的解题规律模型,运用模型进行类比分析,将对应元素替换与还原,循逻辑、快速度地获得解题思路和答案。  相似文献   

18.
曹岚  李志强  师咏勇  刘赟 《遗传》2020,(9):882-888
多项观察性研究表明,端粒长度缩短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之间存在关联。然而,传统观察性研究结果常受到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联的影响,端粒长度与T2D是否存在因果关联尚不明确。本研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和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 PRS)方法探索端粒长度与T2D的因果关系。MR研究选取8个与端粒长度相关的独立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利用2632例中国汉族人群T2D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数据,检验遗传预测的端粒长度与T2D的关系。利用中国汉族人群GWAS数据,采用PRS分析评价端粒长度PRS与T2D的关系。MR研究共纳入1318例T2D患者和1314例正常对照,逆方差加权、MR-Egger回归、简单中位数和加权中位数法估计的OR值分别为0.78 (95%CI:0.36~1.68, P=0.522)、0.23 (95%CI:0.01~7.64, P=0.412)、0.60 (95%CI:0.28...  相似文献   

19.
20.
如何在课堂上实现重要概念的传递,是目前众多中学教师关注的共同话题。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1)"内容为例,对如何围绕核心概念开展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反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