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活素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并发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于我院ICU治疗的36例急性心力衰竭并发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新活素联合CRRT治疗、单独新活素治疗、单独CRRT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Killip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尿量、BNP、血肌酐及尿素氮、氧合指数、动脉血乳酸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体有效率均较对照组1和对照组2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1的显效率及总体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P<0.01),但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观察组治疗7天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及对照组2的心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P<0.01),对照组1的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但尿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新活素联合CRRT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CRRT或新活素治疗组,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局部枸橼酸抗凝与全身低分子肝素抗凝在重症结核病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0月到2023年9月60例采取CRRT治疗的重症结核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局部枸橼酸抗凝)与对照组(全身低分子肝素抗凝),各30例。对比两组的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预后水平,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LT水平均降低,INR、APTT水平均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BUN水平、SOFA、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过滤器使用寿命高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症结核病患者采取局部枸橼酸抗凝效果较好,同时采取局部枸橼酸抗凝可在提升抗凝效果的同时,改善肾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水平,提升过滤器使用寿命,降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邱合信  赵晓华  李其斌 《蛇志》2012,24(1):8-10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住ICU脓毒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CRRT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广谱抗生素等治疗,CRRT组在上述基础上连续3天应用CRRT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天、7天的APACHEⅡ评分,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结果两组比较,CRRT组治疗3天后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S’比值已明显升高,治疗7天后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RRT具有增强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患者的预后可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时机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60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CRRT治疗时机分为早期组(1-2期,n=30)和晚期组(3期,n=3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点平均动脉压(MAP)、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计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等临床资料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肾功能恢复率及28 d病死率等。结果:与早期组比较,晚期组治疗后WBC计数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12 h、24 h、72 h,早期组ACHEⅡ评分较晚期组显著降低(P0.05)。与晚期组比较,早期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缩短,肾功能恢复明显升高,28d内病死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脓毒症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早期启动CRRT治疗,最佳介入时间是KDIGO-AKI 3期之前,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为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诊治及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10月本院住院且采用CRRT治疗的284例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APACHEII评分、血液生化指标、伴随症状及肾功能预后情况,将预后情况和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284例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中,肾功能恢复有89例(31.33%);肾功能恢复组的年龄、衰竭器官数、APACHEⅡ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合并慢性肾脏病率及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率均低于肾功能未恢复组,而平均动脉压和血小板计数高于肾功能未恢复组(P〈0.05),两组间合并机械通气率和合并少/无尿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衰竭器官数、APAC—HEⅡ评分、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及AKl分期为CRRT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结论:CRRT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衰竭器官数、APACHEⅡ评分、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及AKl分期。在临床治疗中,应正确评估病情,早期及时采取CRRT治疗,以提高生存率,促进肾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秦志丹  赵晓琴 《蛇志》2012,24(2):116-118,134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 2006年5月~2012年2月收治的22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CRRT治疗前,治疗后3、5、7天患者生命征,APACHEⅡ评分及白细胞、SCr、血AMS、血气等变化,记录腹部症状并统计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22例患者死亡4例,死亡率18.20%。22例患者均有急性肾损伤;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1.82%,其中胸腔积液50%;MODS 45.45%;感染性休克13.64%;急性肝损伤、胰性脑病均为9.09%;DIC、ACS均为4.55%。与治疗前相比,CRRT治疗3天后,T、RR、WBC、血AMS、血乳酸、APACHⅡ评分均下降(P〈0.05),pH升高(P〈0.05);5天后,脉搏、SCr、CRP均下降(P〈0.05),PaO2/FiO2升高(P〈0.05)。3~5天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MAP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能快速有效改善SAP患者病情,稳定生命征、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清除体内代谢毒素,入住ICU的SAP患者及早进行CRRT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2014年全国30个省份医院的横截面数据,分析其技术效率和影响因素,为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超效率DEA模型计算各省份医院的技术效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医院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30个省份医院的超效率平均值是0.995,其中13个省份DEA有效,非DEA有效医院若达到DEA有效可少开办医院3 596所,少雇佣卫生人员429 594人,节省床位332 304张。医院数与病床使用率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国30个省份医院之间技术效率差异较大,投入相对过剩,需进一步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119例,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9)和研究组(n=60),对照组给予CRRT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反应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28d内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治疗7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血清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7 d后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下降,氧合指数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7 d后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血乳酸则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28d内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住院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武汉市医院2006—2008年3年间运行效率变化的情况,找出引起其效率变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率。方法 通过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武汉市23家医院3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变化等方面的变化趋势。结果 23家医院全要素生产率普遍下降主要是由于技术退步所致,医院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趋于稳定,发挥的促进作用较小结论 医院不但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控制合适的规模以保证技术效率的提高;更应引进人才,加强技术培训与进修,鼓励医务人员在诊疗技术、诊疗过程上有所创新,以此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清胰利胆颗粒联合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外周血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γt(RORγt)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P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床旁CRRT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胰利胆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外周血Foxp3、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35/4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28/40)(P<0.05)。研究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Foxp3 m RNA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RORγt m RNA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清胰利胆颗粒联合床旁CRRT疗法治疗SAP,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外周血Foxp3、RORγt m RNA相对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毒清联合杂合肾脏替代治疗(HRRT)重症脓毒症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十堰市太和医院重症脓毒症患者1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血毒清组、HHRT组和血毒清联合HRRT组(联合组),每组45例,治疗5 d。治疗前和治疗5 d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10(IL-10)、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心指数(CI)]及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3组28 d病死率采用c2检验。 结果治疗5 d后,与联合组比较,HHRT组和血毒清组SOFA评分[(4.29±1.17)分比(6.15±1.39)分、(7.03±1.52)分]、APACHEⅡ评分[(11.68±2.12)分比(14.26±3.04)分、(15.17±2.85)分]、血清IL-10 [(36.61±6.50)μg/L比(42.75±7.42) μg/ L、(45.06±8.37) μg / L]、IL-6 [(130.26±41.04) pg/ mL比(169.84±46.75) pg/ mL、(178.36±50.91) pg/ mL]、PCT [(0.87±0.29) ng/mL比(1.96±0.47) ng/mL、(2.24±0.53)ng/mL]、CRP [(34.93±9.71) mg/ L比(51.67±10.32)mg/L、(56.79±11.82)mg/L] 、EVLWI [(4.12±1.38)mL/kg比(5.38±1.69) mL/ kg、(6.04±1.85)mL/kg]降低,而SVRI [(2079.54±124.75) dyn·s·cm- 5·m2比(1865.37±109.38) dyn·s·cm-5·m2、(1796.28±131.75)dyn·s·cm-5·m2]、ITBVI [(1189.40±92.36) mL/ m2比(986.97±75.32)mL/m2、(902.37±68.64) mL/ m2]、CI [(4.26±0.65) L·min-1·m-2比(3.83±0.58)L·min-1·m-2、(3.67±0.53)L·min-1·m-2]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联合组比较,HHRT组和血毒清组ICU住院时间[(14.82±4.40)d比(17.20±3.47)d、(18.46±4.25)d]缩短(P < 0.05)。 结论血毒清联合HRRT治疗重症脓毒症,对减少炎性因子水平,调节血流动力学具有一定作用,能够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发病后行CRRT的时间分将患者随机为A、B两组,A组发病后72小时内治疗,B组发病后72小时后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转归及生命体征变化、APACHEⅡ评分变化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经CRRT治疗后,A组死亡率(14.3%)低于B组(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后体温、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平稳,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5.7±8.9)d、住院费用(107000±65000)万元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后A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CRRT能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最佳治疗时机可能为发病后72小时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对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肾损伤患者5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组与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组,每组各25例。记录两组治疗前的基线数据,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含量以及尿量恢复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CRRT组与IHD组治疗前的一般资料以及尿量、血清CRP、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与IHD组相比,CRRT组血清CRP、SCr水平明显下降,尿量恢复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心血管发生率(32.0%vs.64.0%)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治疗急性肾损伤能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缩短ICU住院时间并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4)与观察组(n=74),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乌司他丁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两组均治疗28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IgA、IgG、IgM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54%(67/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7%(50/74)(P0.05)。两组患者治疗28d后血清IL-6、CRP、PCT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8d后IgA、IgG、IgM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CRRT治疗SAP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免疫系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净化时机选择对治疗期间微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和分级(RIFLE)标准将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分为1期(A组,n=56)、2期(B组,n=70)、3期(C组,n=74),所有患者皆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观察不同时期治疗前后微循环的变化。结果:三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在性别、年龄、空腹血糖浓度、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评分、体温、心率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微血管流动指数低于B组和C组,而灌注血管比例、灌注血管密度及总血管密度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患者血液流态积分、襻周状态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而襻顶血管直径显著大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在RLFLE诊断标准1期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血液净化,可以明显地改善治疗效果,促进微循环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