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过劳与工作倦怠的研究起源及含义,在研究对象清晰的基础上,从两者对个体身心健康及对社会经济影响两方面比较了它们的相似之处。着重从过劳及工作倦怠现象产生的原因、多发行业、消极影响的侧重点三方面细致分析了二者的差异。通过以上比较,以期提供对过劳及工作倦怠现象比较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海洋微生物群体感应与群体感应淬灭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群体感应与感应淬灭在微生物中普遍存在,群体感应通过调控基因表达赋予细菌有益或有害的特性,这些特性与人类健康、农业及水产养殖等领域密切相关。群体感应现象首先发现于海洋环境,近几年海洋采样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海洋微生物的群体感应与淬灭研究的快速发展。本文对细菌及典型真菌的群体感应作用机制、信号分子的多样性以及其与细菌致病性的相关性进行了阐述,对群体感应淬灭的机制与意义、淬灭因子多样性以及相关酶资源的发掘也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一种微生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系统。腐败菌的一些特性也受到QS系统的调控。在水产品保鲜领域,腐败菌的群体感应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中,笔者着重对水产品中微生物的群体感应作用机制、主要腐败菌的群体感应现象以及群体感应抑制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对目前群体感应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发展进行了总结及展望,旨在为以群体感应为基础的新型食品保鲜材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环境变化,微生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导致其菌体形态、生物被膜的形成、毒素分泌等生理生化特征发生变化,这种细胞间交流的现象称为群体感应现象。最初在细菌中发现这种复杂的交流方式,后来,在真核生物(真菌)中也发现了这种现象,白色念珠菌是较早被报道具有群体感应系统的真菌之一。目前,已经在各种真菌中鉴定出了许多群体感应分子,其中,围绕白色念珠菌的群体感应现象及机制研究报道较多,发现了其主要的群体感应分子及其调控作用机制。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白色念珠菌群体感应分子的挖掘及其生理效应进行系统综述,此外,还对其他真菌群体感应现象及群体感应分子进行概述。最后,笔者预测不同真菌群体感应研究发展方向和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主要针对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对自身常见心理问题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本研究选取1 329名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其在规定指导语下完成患者健康抑郁症状群量表(depression scale of 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PHQ-9)、躯体症状群量表(somatic symptom scale of the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PHQ-15)、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item scale, GAD-7)、健康焦虑量表(whiteley-7 scale, WI-7)等自评量表,并回答封闭式问题"您认为自己目前存在心理或者情绪问题吗?"。根据上述两种对自身心理问题评价方式的结果是否一致将患者分为心理问题评价一致组和心理问题评价不一致组。调查得到如下结果:心理问题评价一致组人数占研究总人数的48.3%。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该综合医院非精神科男性住院患者及少数民族患者较女性患者及汉族患者更难意识到自身心理问题(B=-0.227, p=0.044; B=0.643, p=0.022)。本研究说明,加强普及大众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对非精神科住院患者(特别是男性和少数民族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能正确评价自身心理问题并寻求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非精神科医生则需要更多关注到男性患者和少数民族患者,早期识别并正确处理其心理问题,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群体感应与群体淬灭及其在抗微生物感染中的潜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发现群体感应现象以来,由于其可替代抗生素药物以避免抗药性突变株出现的潜在应用前景,有关群体感应与群体淬灭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的进展速度促使研究者无法不相信群体淬灭机制作为新药开发的巨大价值。我们重点讨论了群体感应与群体淬灭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以群体淬灭方式作为抗病原性药物开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病人报告结局是通过捕捉与病人健康相关的某些概念,可以为临床提供一种评价治疗效果的手段。介绍了病人报告结局的概念及研究的意义,同时通过查阅文献得到了相关的病人报告结局量表,并提出了病人报告结局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生长过程中,随着微生物种群密度的增加,自身产生的自诱导物分子的浓度也达到一定阈值,随后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传导机制促进相关基因表达,从而使得微生物生理和生化特性发生变化,称为群体感应现象(QS)。本文中,笔者对群体感应及信号分子类型进行了简要概述,着重介绍了水产品低温贮藏条件下的特异性腐败菌希瓦氏菌的群体感应现象及对其致腐性的影响,通过对希瓦氏菌群体感应现象与其致腐能力相关性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旨在为水产品贮藏保鲜控制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由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和外界环境对水处理系统的冲击干扰,污水水质常出现不达标现象。引入外源含有相关功能基因并且具有基因水平转移能力的工程菌株进行生物强化处理是提高污水处理效能的有效措施。污水处理系统中存在能够分泌信号分子的菌体,菌间具有群体感应现象,当种群密度达到感应阈值时,菌体会通过释放信号分子来触发一些群体行为,从而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如生物膜形成、生物发光、抗生素合成和毒力因子表达等)。早期的群体感应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信号传递学、微生物社会行为学和医学微生物领域,近年来,在水处理领域也开始有相继报道,研究表明群体感应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影响生物强化菌株的定殖和污染物降解,因此群体感应行为调控是生物强化技术成效显著与否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群体感应及信号分子的作用机制、信号分子释放及存在的影响因素以及群体感应对菌株定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并对从群体感应角度出发研究生物强化过程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生物强化技术的有效实施及提升污水处理效能提供一种新思路,为深入理解生物强化过程中群体感应调控行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膜翅目中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群体里,亲属辨认、监督与优惠对昆虫个体和群体繁衍都非常重要。作者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蜂群中工蜂监督产生的理论依据、监督现象、监督效率、监督机理等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论述,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编制医生职业倦怠量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及专家讨论,建立量表结构,并确定初始量表项目48条.在西安的两所三级甲等医院施测,2次分别选取176和436名医生作为样本.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生职业倦怠量表由六个因素构成:疲劳感、工作能力下降、投入性下降、成就感降低、工作控制感下降以及工作前景.共有30个项目,量表总分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0.541~0.856(P<0.001).六个因素的α系数在0.886~0.896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94.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度较高(RESEA=0.062,GFI=0.859,CFI=0.842,IFI=0.851).医生职业倦怠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工作倦怠问卷的总分及各因子分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编制的医生职业倦怠量表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医生职业倦怠测量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细菌的群体感应现象是近年来微生物学、食品保藏学以及天然产物化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对群体感应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群体感应类型不断地被报道,不同类型的群体感应现象由不同种类的信号分子来介导,各种群体感应抑制剂也不断地涌现。群体感应抑制剂可以阻断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抑制细菌毒力基因的表达而不影响细菌的生长与增殖,因此,应用群体感应抑制剂可以避免细菌因生长压力而产生耐药性。本文中,笔者主要按照信号分子的种类综述目前已报道的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类型、群体感应的干扰策略以及天然产物来源的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另外,笔者还介绍了不同种类信号分子介导的细菌群体感应机制以及已报道的天然产物来源的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种类,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通过群体感应监控范围内菌体数量并调节其自身相关基因的启动表达,进而完成对质粒的接合转移、毒力因子的表达、抗生素的产生和稳定期的进入等一系列相关生命活动的控制,因此群体感应对细菌群体的稳定有重要作用,随着对群体感应系统研究的深入,群体感应相关基因元件及调控原理逐渐清晰,也有许多群体感应系统被应用于实践中。本文中,笔者综述了几种当今研究比较清楚且有代表性的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及其调控元件,并且介绍了利用群体感应相关元件构建基因开关实现代谢流的动态调控,以及利用致病菌的群体感应实现微生物的检测及杀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ZUNG 抑郁量表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ZUNG量表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对临床上所有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前给予ZUNG量表进行评价,同时对40健康人进行ZUNG量表评价,所有住院患者同时进行ECG,HOLTER检查及病史方面评价。结果:①在无高危因素和ECG客观检查正常的患者中ZUNG量表积分明显增高,且抑郁症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各组,而冠心病检出率却低于除健康对照组的其他各组。②相关性分析:ZUNG量表积分与冠脉病变积分无相关关系。冠心病的患者中抑郁的检出率高于非冠心病组。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的抑郁检出率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ZUNG量表在冠心病的鉴别诊断,尤其排除抑郁导致胸痛,是一项比较有意义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植物杂交后代中基因偏分离的产生原因及其进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哲 《遗传》2016,38(9):801-810
在天然杂交-渐渗的过程中,来自双亲的等位基因在后代的不均等分布导致偏分离的产生。大量研究表明,偏分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连锁图谱构建过程中发现的偏分离现象及导致偏分离的原因,很少有研究关注偏分离带来的基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变化对进化产生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导致偏分离的主要因素,如基因相互作用、双亲间遗传分化、细胞质遗传和环境影响等,分析了偏分离的进化意义,认为偏分离的产生对群体进化潜力、性别比例、遗传多样性及维持分化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关注转基因进入野生近缘种群体后通过偏分离对群体长期进化潜力的影响,以及偏分离现象在群体世代间有何变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高中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现象同时存在,有必要对其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在生物学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渗透营养健康知识,是提高学生营养健康素养的重要途径。对教材中营养健康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归纳总结,并就每个知识点列举可渗透的内容,为教师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指细胞感知周围同类细胞的多寡或密度并调控基因表达的系统,它对大多数细菌的生物膜形成至关重要。目前对霍乱弧菌的QS系统已有较深入的研究,该菌的群体感应系统通过HapR、LuxO等多种信号分子调控生物膜的形成及消散。干扰QS系统将成为治疗生物膜相关感染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群体感应(QS)是其群体密度变化时,通过信号分子的产生与接收对种内或种间菌体生理代谢状况进行调节的一种现象,其本质是微生物种内或种间的信息交流。当前,受微生物侵染腐败影响,世界范围内的食品损失巨大,有大量证据表明群体感应现象参与食品腐败过程,因此掌握微生物群体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对食品防腐保鲜与减少食物浪费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简要梳理了微生物群体感应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列举了食品腐败中部分常见的群体感应现象和部分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研究,并提出合理性建议,以期为群体感应在食品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  相似文献   

19.
哺乳动物的生理应激反应及其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反应是哺乳动物的基本生理现象之一。目前,与应激有关的研究主要来自生物医学和神经内分泌学。虽然Hans Selye 提出了个体对应激的普遍性适应综合症概念,但目前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应激对个体的负效应以及与应激相关的疾病研究。然而,从进化角度似乎很难理解在数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动物应激反应仅简单地
进化为影响个体健康并导致个体患病的一种生理过程。本文从进化的角度,综述了应激反应与动物繁殖对策的关系以及个体对环境应激源的应对类型,并阐述了动物应激反应的适应和进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冠心病防治时中成药与西药配伍禁忌,并强化配药医生相关知识,杜绝配药错误。方法统计冠心病防治时常用中成药与西药配伍情况,分析配伍不合理现象,强化培训配药医生相关知识。对比强化培训前后配药医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常与西药配伍的冠心病防治中成药包括生脉胶囊、愈风宁心片、补心气口服液、舒心口服液等,每种中成药均有配伍禁忌,配伍不合理轻则削弱疗效,重则产生毒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经强化培训后,我院配药医生对配伍禁忌、配伍错误不良反应得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中成药与西药配伍禁忌多,应加强配药医生培训,杜绝配伍错误,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