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段章雄 《遗传》1982,4(1):13-13
在遗传育种或其它的生物实验中,如果我们观测 的性状多于两个的话,那末,要把许多性状综合起来考 虑,一个简单的迥归直线方程来表达它们之间的规律 性,就不能满足要求了,这时就要用多元迥归方程式来 表达。本文介绍多元迥归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卵的发育、种群增长和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1983年,在不同的培养温度下,观察了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eiflorus)卵的发育时间、种群的增长并用3种不同方法测算生产量。在5—30℃的培养温度下,轮虫卵的发育时间(D)随温度(T)升高而缩短,其曲线迴归方程为:LnD;=2.0539 0.1097LnT-0.3046(LnT)^2在10,15,20,25℃的培养温度下,从休眠卵孵化出来的孤雌生殖雌体,其繁殖的种群增长曲线都呈“S”形,或称逻辑斯蒂曲线(Logistic curvc)。不同的温度,种群达到高峰所需的时间有所不同,温度高者短,低者长;容纳量(carrying capacity)却随温度增加而有所增加。用线性和指数方法计算轮虫种群的生产量所得的结果相似;而与世代时间方法计算所获得的结果相比,差距很大。这种差距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和文献中报道的数据,获得了在0.6—35.2℃温度范围内,卵的发育时间(D)与温度(-I)之间的迴归方程:LnD=2.1869—0.1919LnT-0.2218(LnT)^2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卵的发育、种群增长和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1981—1983年,在不同的培养温度下,观察了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卵的发育时间、种群的增长并用3种不同方法测算生产量。在5—30℃的培养温度下,轮虫卵的发育时间(D)随温度(T)升高而缩短,其曲线迴归方程为: LnD=2.0539+0.1097LnT-0.3046(LnT)2 在10,15,20,25℃的培养温度下,从休眠卵孵化出来的孤雌生殖雌体,其繁殖的种群增长曲线都呈“S”形,或称逻辑斯蒂曲线(Logistic curve)。不同的温度,种群达到高峰所需的时间有所不同,温度高者短,低者长;容纳量(carrying capacity)却随温度增加而有所增加。用线性和指数方法计算轮虫种群的生产量所得的结果相似;而与世代时间方法计算所获得的结果相比,差距很大。这种差距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和文献中报道的数据,获得了在0.6—35.2℃温度范围内,卵的发育时间(D)与温度(T)之间的迴归方程: LnD=2.1869-0.1919LnT-0.2218(LnT)2    相似文献   

4.
段章雄 《遗传》1983,5(1):48-48
我们如果把两性状二和夕的几次观测值在直角坐标纸上标出的图形,大致是单峰和对称的,那末我们就几乎可以肯定,其曲线方程必定是指数曲线的方程式即形如Y=Aebx这种曲线在生物领域中也是常见的,例如动植物的生长指数曲线,分布曲线等等。  相似文献   

5.
幼草鱼鳞片环纹,以孵出后第二个月生长最快,往后生长减慢,冬季停止生长。幼鱼体长一般在47—70毫米形成幼轮。鳞片的“切割相”是区别年轮和幼轮的标志。幼鱼在饥饿时,环片不仅不增长,反而出现环片被吸收的现象。鳞片上各种副轮标记的形成与摄食条件的变化有关。计算了体长与鳞径、环纹数以及鳞径与环纹数的迴归方程,它们之间都呈直线正相关,相关显著性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粘虫的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发育起点及有效积温常数测定,在此同时,采用了不同地区来源的材料(北京材料和广东材料)、恒温和变温的研究方法,迴归直线和加权的计算方法等进行了比较,企图获得一个实践上简单易行、容易推广的研究方法和计算方法,并将此次测定结果供生产上预测粘虫发生时期上的参考: 1.测定粘虫各虫态的发育起点及有效积温常数结果:发育起点卵期为10.2±0.7℃,幼虫期为7.4±0.6℃,前蛹期为8.7±1.7℃,蛹期为9.9±1.3℃,成虫产卵前期为10.0±1.1℃,全世代为8.7±0.8℃:有效积温常数卵期62.3日度,幼虫期为362.5日度,前蛹期为39.2日度,蛹期为150.7日度,成虫产卵前期为71.3日度,全世代为696.0日度(北京材料)。 2.温度与粘虫生长发育的关系,各种虫态均表现为逻辑斯帝曲线(Logistic-curve),即较低温时粘虫的生长发育比较缓慢,到达一定温度以后,呈直线上升,到相当高温时,生长发育又复迟缓,甚至不再上升或保持一定的水平,也有稍为下降的例子。 3.北京材料和广东材料对温度的反应基本一致,各虫态发育日数的变异率平均为9.61%,最大不超过25%,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常数之简,似亦无显著的差异。 4.用迴归直线法和加权法两种计算方法,来求算发育起点及有效积温常数的结果:认为两种方法都可应用,但迴归直线法只适用于恒温的试验结果,变温的试验结果则须应用加权计算法。 5.认为利用自然变温下饲育昆虫所得的发育日数,并以发育期间内日平均气温的平均数,来计算发育起点及有效积温常数的研究方法是可以符合实际要求的。在粘虫发生地理学的检验结果来看,与实测世代数尚符合。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免研究上恒温条件的许多困难,也可以减免恒温研究结果的若干局限性,而且变温的研究结果,应该更为接近实际,在生产实践上似较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用麦夸方法最优拟合逻辑斯谛曲线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5  
王莽莽  李典谟 《生态学报》1986,6(2):142-147
一般对非线性逻辑斯谛生长曲线的拟合是采用首先对原方程线性化以后用线性最小二乘的方法。此方法不是最优的。本文提出用麦夸方法对曲线进行拟合,并且比较了Gause、Andrewartha、May、Pearl、Krebs、万昌秀等人提出的方法与计算结果。麦夸方法对生物实验及生态学中诸多非线性曲线的参数估计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生物遗传学领域在区分复杂性状的研究上正面临着巨大挑战,许多方法都被用来应对这项挑战,其中分子标记法,QTL作图法和序列分析法等就是用来区分控制复杂性状基因的主要应对策略。测定生物复杂性状对于研究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进一步研究基因控制性状作用机理的重要途径,但是,现有的方法并不成熟也不完善,因此给有效区分复杂性状带来了一定难度。近年来,由于生长曲线能够有效地描述复杂性状,基于生长曲线来区分复杂性状的方法是目前常用的方式,Functional Mapping(FM)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方法。在过去的十年间,FM方法是复杂性状区分效果最好的,但不能有效处理非单调类型的生长曲线。Earliness index(E-index)方法的问世,解决了非单调类型的曲线不能有效识别的难题,它能够将任意生物类型的复杂性状发展过程描述为生长曲线并加以区分。基于E-index方法的原理,开发了一套Eindex Application(EIA)分析工具,该工具中集成了E-index方法,利用生物数据可视化技术动态绘制生长曲线,包含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结果输出等功能,为遗传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了良好平台。仿真实验的结果证明了EIA分析工具具有高效、实时和准确的性能,是区分复杂性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用动力学光谱仪测量了不同条件下菌紫质照光后在410nm和570nm处的吸收值随时间的变化,并将得到的曲线用多种方程进行拟合,以找到其最适合的动力学方程式。再与不同类型的反应动力学方程相比较,从而得到有关菌紫质的毫秒量级的先循环后半程的信息。实验结果支持有关先循环的如下模型:中间产物M有两个并列的组分Mf和Ms其中Ms经N(还有O)返回到bR570,其中不排除返回反应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以扶桑(Hibiscus Rose-sinensis)为例,用SigmaPlot for Windows软件分别绘制PV曲线双曲线和直线部分的散点图,同时拟合双曲线和直线方程。然后通过联立方程组求出质壁分离点的坐标值,计算出质壁分离时的渗透势(φtlp)、相对水含量(RWCtlp)和相对渗透水含量(ROWCtlp)。并与常用的直线回归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该方法具有简单、准确、快速等特点,是获得PV曲线主要参数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运用遗传算法拟合Logistic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Logistic方程是研究有限空间内种群增长规律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运用遗传算法拟合logistic曲线,并且比较了各种方法的拟合结果,证明遗传算法具有较强的拟合非线性方程的能力,对生物实验及生态、生理学中诸多非线性曲线的参数估计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种用SigmaPlot求PV曲线水分参数ψtlp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扶桑(Hibiscus Rose-sinensis)为例,用SigmaPlot for Windows软件分别绘制PV曲线双曲线和直线部分的散点图,同时拟合双曲线和直线方程.然后通过联立方程组求出质壁分离点的坐标值,计算出质壁分离时的渗透势(ψtlp)、相对水含量(RWCtlp)和相对渗透水含量(ROWCtlp).并与常用的直线回归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该方法具有简单、准确、快速等特点,是获得PV曲线主要参数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DNA重组技术原理,用人工方法将所需优良性状的基因,从供体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移到受体植物,使其表达成产物。这一技术达到了改造和创造生物新品种的目的,而用常规方法是不容易做到的。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也叫遗传工程。它是用人工方法将我们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中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切割后,将它和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导入某一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来的这种遗传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与表达)。继而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或达到预期的目的。换言之,基因工程技术就是利用分子遗传学的技术与方法将一个生物的基因引进到另一个生物中去,使前一个生物的某些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后一个生物中表达。由于这项技术操作的对象具有繁殖迅速,作用条件温和,不需大量能源与材料,所以基因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不同发育阶段水稻苗高的QTL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包劲松  何平  夏英武  陈英  朱立煌 《遗传》1999,21(5):38-40
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控制水稻苗高的QTL,用5个阶段和4个净增长量的数据共检测到9个QTL,分别位于染色体1,4,6,7,8,11,和12号上。SH-4是主基因,它在各个阶段都表达,对苗高的贡献率在20%以上。结果表明,数量性状的发育或形态建成是由数量性状位点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次提出了生物性状的系统分析理论,指出了多元分析在生物性状应用研究中,应使统计分析模型适应于生物性状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而不应是使生物性状适应于统计分析模型。生物性状多元分析时,统计上或任何人为增加或减少某些性状将影响生物性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大小,并得出不符合生物规律的错误结论,只有根据生物性状的系统理论分析生物性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准确评价各性状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小。  相似文献   

17.
运用改进单纯形法拟合Logistic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Logistic方程是研究有限空间内种群增长规律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运用改进单纯形法最优拟合Logistic曲线,结果表明改进单纯形法具有较强的拟合非线性方程的能力,对生物实验及生态、生理学中诸多非线性曲线的参数估计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物生长的Richrds模型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生物的生长过程若用图形来描述将是一条S曲线,随生物物种、生态环境等因素不同,这一曲线是多样性变化.Richards生长方程当其参数m在数轴上滑动取值时,不仅包含了Mitscherlich,Brody,Bertalanffy,Gompertz,Logistic等生长方程,而且包含了它们的中间过渡类型和更为广义的形状,因而对众多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生长过程,在细胞、器官、个体与群体等不同层次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本文中以变形虫、水稻、新疆乌伦古河鲈鱼、福建黄牛与海南坡鹿的Richards生长模型,图示了它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19.
以数学模型构建方法为主线,通过"J"型曲线的讲授,学习数学模型的构建方法,构建"S"型曲线,利用电子表格实现跨学科整合,自主构建出近似逻辑斯蒂方程的数学方程式,将难懂的建模过程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20.
大型溞生长、生殖和种群增长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年龄6±6小时的纯系大型溞培养在25±1℃静置换水条件下,饲以斜生栅藻,其平均寿命为68.40±9.82天。龄期(x)和年龄(t,天)之间呈曲线迴归关系:t=-2.245+1.510x+0.035x2(r=0.99,p3.86-0.131t)(式中Y为累计生殖量个数,t为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