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栎属的历史植物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相似文献   

2.
中国常绿栎类叶表皮毛形态与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经扫描电镜观察,我国常绿栎类的叶表皮共发现有10种不同类型的毛,它们分别是:单列毛、单分枝毛、泡状毛、莲座毛、单毛、束毛、短柄束毛、多出毛、星状毛和并合星状毛。 不同的分类单位有不同毛类型的组合。所有常绿栎类的叶表皮上都出现有非腺毛类型的毛,而腺毛则仅限于某些分类单位中。这两种基本类型的毛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分别代表了物种的生存适应方式和进化途径。按叶表皮毛的基本类型将我国常绿栎类划分为腺毛类群和非腺毛类群两个类群,支持将常绿栎类分成高山栎组(Sect.Suber(Reichenb.)Spach)和巴东栎组(Sect.Englerianae(A. Camus)Hsu et Jen)的分组处理。综合叶表皮毛的类型、密度以及分枝特征提出了我国常绿栎类各分类单位之间的亲缘关系图。  相似文献   

3.
中国壳斗科栎亚科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刘兰芳  房志坚   《广西植物》1986,(4):243-251+323
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壳斗科所属栎亚科2属26种2变种的花粉形态,并以本科其它属一些代表种作对比,试图从孢粉学方面为栎亚科的系统分类提供依据。 花粉外壁纹饰在扫描电镜下可分三种类型,即水青冈型(含水青冈属),栎型(含栎属和三棱栎属),栗型(含栗属、锥属和柯属),花粉的类型与植物形态分类的三个亚科一致。 栎亚科的花粉外壁纹饰在扫描电镜下为颗粒聚集成的种种形状。栎属可区分为四种类型,即颗粒状、颗粒——蠕虫状、聚颗粒及芽孢状,其中类型一、二、三为常绿种类,类型四为落叶种类。花粉纹饰在常绿与落叶种类之间有较明显的差异,而青冈亚属和栎亚属之间却没有界线。因此,栎属仍以包含两个亚属为宜。三棱栎属花粉纹饰则介于栎属的类型二与三之间。  相似文献   

4.
硬叶常绿高山栎类化石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5.
中国栎属九种植物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曹明  周浙昆   《广西植物》2000,20(4):341-345+390
报道了中国栎属 ( Quercus L inn.) 9种植物的核型。结果如下 :帽斗栎 ( Q.guyavaelofia) :2 n=2 4 =2 2 m+2 sm,属于“1A”类型 ;富宁栎 ( Q.setulosa) :2 n=2 4 =2 0 m+4sm,属于“2 A”类型 ;炭栎 ( Q.utilis) :2 n=2 4 =2 4 m,属于“2 A”类型 ;乌冈栎 ( Q.phillyraeoides) :2 n=2 4 =2 0 m+4sm,属于“2 B”类型 ;匙叶栎 ( Q.dolicholepis) :2 n=2 4 =2 0 m+4sm,属于“2 B”类型 ;岩栎( Q.acrodonta) :2 n=2 4 =2 2 m+2 sm,属于“2 B”类型 ;麻栗坡栎 ( Q.marlipoensis) :2 n=2 4 =2 4 m,属于“1B”类型 ;锥连栎 ( Q.franchetii) :2 n=2 4 =2 2 m +2 sm ,属于“1B”类型 ;麻栎 ( Q.acutissima) :2 n=2 4 =2 0 m+4sm,属于“2 B”类型 .其中除麻栎外 ,另 8种的核型系首次报道。研究结果表明 ,上述核型在种间较相似 ,但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较时 ,则有一定的价值 ,有可能为揭示栎属的系统演化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三棱栎属分类的孢粉学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壳斗科三棱栎属Trigonobalanus Forman含3种,即:三棱栎T.doichangensis,南美三棱栎T.excelsa,轮叶三棱栎T.verticillata。通过用光学显徽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系统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3个种的花粉进行观察并比较分析,确认它们分别属于显然不同的3个类型:(A)花粉粒为扁球形,赤道面观宽椭圆形,极面观钝三角形;孔在角上,内孔具明显的孔室,孔缘加厚;外壁覆盖层无穿孔,孔区外壁-2(从化学分层)特厚;表面具疣波状纹饰。三棱栎为此类型。(B)花粉粒为长球形,赤道面观长椭圆形,极面观近三角形或三瓣形;萌发孔多为3拟孔沟(-3沟),位于三角形的边上;外壁覆盖层具穿孔,表面具粗瘤(疣)状纹饰。南美三棱栎为此类型。(C)花粉粒近球形、赤道面观近圆形,极面观3裂圆形,3孔沟在边上;覆盖层具穿孔;表面具小瘤和蠕虫状短条纹饰。轮叶三棱栎为此类型。以上3个种的花粉粒形状、萌发孔、外壁结构、表面纹饰等特征,特别是萌发孔特征、类型及位置,在壳斗科的花粉形态中表现出较大差异,越出了种间的区别,故笔者认为K.C. Nixon和W.L. Crepet将3个种分立为3个单型属是自然合理的,即:Formanodendren(F.doichangensis(Camus)Nixon et Crepet), Colombobalanus(C. excelsa(G.Lozano,J.Hdz-C.et J.Henao)Nixon et Crepet),Trigonobalanus(T.verticillata Forman)。  相似文献   

7.
中国栎属的起源演化及其扩散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相似文献   

8.
中国栎属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我国栎属Quercus 30多种花粉进行比较深入的研 究,试图通过花粉形态的研究为栎属的植物分类和化石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五种栎属植物订正周浙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NotesonFiveQuercusfromChinaZHOUZhe-Kun(KunmingInstituteofBotany,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青冈属花粉形态及其与栎属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研究结果表明,青冈属Cyclobalanopsis与常绿栎类花粉形态特征基本上是一致的, 如花粉的形状和大小,萌发孔的类型以及外壁的结构均很相似。作者支持将青冈属归入栎属, 作为属下等级,即青冈亚属(Subg.Cyclobalanopsis)的分类处理。  相似文献   

11.
五种栎属樾物订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2.
中国栎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明  周浙昆 《广西植物》2002,22(1):14-18
从系统学分类学的角度出发 ,对国产栎属 31个种的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栎属的花粉萌发孔对该属的系统与分类无太大的参考价值 ;但栎属的花粉纹饰有颗粒状、聚颗粒状两种主要类型 ,具有重要的系统学分类学价值。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支持将栎属植物划分为常绿类与落叶类的观点 ;栎属巴东栎组植物的花粉纹饰在种间存在分化 ,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支持将巴东栎组至少划分为两个不同类群的观点 ;在佐以其他证据的情况下 ,栎属植物的花粉纹饰还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该文报道了采自湖南省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德夯园区壳斗科栎属一新种——德夯栎(Quercus dehangensis G. X. Chen, D. G. Zhang & B. Z. Wang),根据其壳斗小苞片覆瓦状排列而被归于栎属。德夯栎和巴东栎(Quercus engleriana Seem.)相近,但与巴东栎的区别在于前者植株通常3~5 m高,侧脉7~10对,小枝、叶柄及叶背被覆具鳞片的星状毛,托叶早落。根据IUCN红色名录标准,德夯栎濒危等级为极危(CR)。  相似文献   

14.
云南栎属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元 《广西植物》2001,21(4):330-334
栎属 (Quercus L.)植物在云南约 3 5种 ,在全省分布范围广泛。国内外在现代分布、系统分类及其演化、化石历史、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栎属植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栎属植物中很多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但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本文对其地理分布、林木资源、化学成分、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并提出了栎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和未来开发利用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栎属植物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全面衡量中国栎属49种4变种性状特征的基础上,观测了25个定性性状和18个数量性状。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中国栎属分为5个特征明显的表征群,即5组:麻栎组(Section Aegilops)、槲栎组(Section Quercus)、高山栎组(Section Brachylepides)、巴东栎组(Section Engleriana)和橿子栎组(Section Echinolepides)。在主成分分析中,虽然性状的累积贡献率增长不明显,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仅有50.4%,但结果仍然显示出和聚类分析同样的结果。说明栎属的分类性状仍存在主要方面,只不过在演化过程中由于性状变异的多样性,产生了多个不同的表征类群。分析结果对我们解决个别有疑问种的分类地位也有启示作用。因此,数量分类方法对解决栎属组间及种间的分类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短柄Pao栎林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佛坪自然保护区是目前秦岭短柄Pao栎林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短柄Pao栎林在该地区主要分布于海拔1300-1700m,处在锐齿槲栎林带中偏干暖条件下,与锐齿槲栎林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生境;其物种组成及其生活型谱、种群结构、物种多样性特征等都表明短柄Pao栎林在本区是一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17.
对栎属青冈亚属17个种及炭栎花粉形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青冈亚属和炭栎花粉均为三拟孔沟,球形至长球形,(15~28.0)μm×(15.0~25.6)μm。花粉外壁纹饰可划分为3种:(1)蠕虫状(包括皱波状)、(2)聚合颗粒状、(3)棒状或小刺状。各纹饰在组间镶嵌分布。棒状及小刺状纹饰为栎属花粉较为原始式样,并为青冈亚属与高山栎组及部分巴东组(sect.Cerris)共有,推测其间具有较其它栎类更为接近的亲缘关系,可能为广义栎属中较为基础的类群,而与栎亚属sect.Quercuss.s.,Lobatae和Protobalanus关系较远。花粉形态对广义栎属系统分类价值仅适用于较高分类阶元。  相似文献   

18.
李雅轩 《化石》1996,(3):8-8
第三纪的鸟类李雅轩现代所有的鸟类中有许多是在第三纪的早期完成进化而形成的。这包括许多家族的多种成员,例如:猫头鹰,鹰,鸭子,企鹅和兀鹰。我们可以看到现在鸟类家族,其成员在大小及形态等适应性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经过第三纪这一时期时,鸟类的骨骼结构...  相似文献   

19.
广西宁明第三纪类黄杞翅果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宁明西南约4km处新发现的一个植物群中,含有一些与胡桃科黄杞属现生种的翅果在形态上近似的化石。它们的果翅三裂,裂片具有羽状脉序。这些化石的一部分特征与黄杞属的裸果黄杞组的相似,另一部分特征与该属的黄杞组的相似,因而难以将它们归于其中的任何一组,作者将其归于类黄杞属。后者是胡桃科黄杞族的一个器官属,与目前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及东南亚地区的黄杞属以及分布于美洲新大陆的美黄杞属有密切亲缘关系。在地史时期,类黄杞属的代表较广泛地分布于北半球。然而,当前化石却是这类化石在我国南方首次被发现,这为探讨黄杞族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从当前化石的研究和有关文献中得知,黄杞族祖先的翅果形态与裸果黄杞组的现生种可能有某种程度的近似。  相似文献   

20.
伏牛山栎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暖温带、北亚热带过渡地区5个分布最广泛的杆类群落的结构、生活型、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种间相遇机率。结果表明:群落外貌整齐,各层优势种显著;生活型以小高位芽植物、地面芽植物为主;群落属温带性质,含有一定的热带成分。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测定均表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最高,草本植物次之,乔木层最低;各群落间多样性指数高低的排列顺序是:锐齿栎群落、短柄群落、槲栎群落、麻栎群落、栓皮栎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