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道了在鄂西北竹溪县发现的湖北蕨类和种子植物28个新记录种、1个新记录亚种及1个新记录变种。其中陕西羽叶报春(Primula filchnerae Knuth)曾被植物界视为可能灭绝的植物,为国内植物学者在野外首次重新发现,刺棒南星[Arisaema echinatum(Wall.)Schott]出现长距离间断分布新格局。文中引证的标本收藏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武汉植物园标本馆(HIB)、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相似文献
2.
晚古生代的科达科——起源和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达科Cordaitaceae植物广泛分布于晚古生代的欧美植物区和华夏植物区,目前包括3个自然属:Mesoxylon、Pennsylvanioxylon和Shanxioxylon。根据目前资料,欧美植物区只见有前两个属,而在华夏植物区这3个属则都有分布。本文详细讨论了这3个属的茎的初生构造、雄性球果穗及胚珠,认为在这3个属中Mesoxylon最原始,Pennsylvanioxylon较进化,Shanxioxylon的茎的初生构造虽具一定的原始性(如具中始式叶迹),但其生殖器官却相当进化。因此,本文提出Shanxioxylon是一种可塑性较强的科达植物,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最终有可能演化为新的植物类群,如某种早期的松杉类;Pennsylvanioxylon则是一种较为特化的植物,其结局是走向绝灭。结合地层中科达科化石的分布情况,本文认为最早出现的科达植物应是Mesoxylon,它可能是由某种前裸子植物演化而来,再由其演化至Shanxioxylon和Pennsylvanioxylon。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华夏植物区和欧美植物区的科达植物各自沿着不同的路线进行演化。其中,欧美植物区科达科的演化路线可能为:某种前裸子植物→Mesoxylon的较原始类型(如M.multirame,Mitrospermum bulbosum)→Mesoxylon的较进化的类型(如M.thompsonii)→Pennsylvanioxylon的较原始类型(如P.iowense)→Pennsylvanioxylon的较进化类型(如P.nauertianum,P.birame)→绝灭。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的可能的演化路线则为:某种前裸子植物→Mesoxylon→Shanxioxylon→Pennsylvanioxylon→绝灭,或某种前裸子植物→Mesoxylon→Shanxioxylon→绝灭或演化为某种新的植物,如某种早期的松杉类。 相似文献
3.
4.
孟繁松 《Acta Botanica Sinica》1990,32(4):317-322
本文报道了采自鄂西晚三叠世地层中的五种种子蕨植物,它们分别隶属于副镰羽叶(Paradrepanozamites)、丁菲羊齿(Thinnfeldia)和篦羽羊齿(Ctenozamites)三个属。由于这些植物的小羽片或羽片基部上边均明显收缩,基部下边均显著下延等,认为它们在系统发生上可能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并提出它们的形态结构可能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输导组织不断发达——叶脉从亚放射状,无中脉→有中脉但不发达→中脉发达→变成末级羽轴;二是小羽片或羽片由全缘→局部分裂→大部分裂→羽状全裂。同时,根据奇特篦羽羊齿(新种)[Ctenoza-mites difformis(sp.nov.)]同一植株上的叶呈现四种不同的形态和脉序,初步推测上述三属的演变趋势是:由 Paradrepanozamites→Thinnfeldia→Ctenozamites。 相似文献
5.
古生代种子—靓籽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立明 《Acta Botanica Sinica》1989,31(5):402-407
本文报道了在中国山西太原晚石炭世煤核中发现的靓籽属(Callospermarion),它为古生代种子蕨 Callistophyton 的种子。作者用醋酸纤维膜连续撕片技术与扫描电镜观察相结合,对该类种子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解剖结构再造了种子的结构。确立一新种——中国靓籽(Callo-cpermarion sinicum)及另一种未定种(Callospermarion sp.)。并与该属的另外两个种微小靓籽(C.pusillum)和波缘靓籽(C.undulatum)进行了比较。文中还讨论了该种子蕨种子的特殊性,以及新种与其它种子蕨和其它裸子植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晚古生代瓢叶目植物的古生态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已知瓢叶目植物生态信息较为全面的观察分析表明 ,华夏植物群中瓢叶目植物的生态条件与欧美植物群较为相似。很可能 ,瓢叶目植物在欧美植物区和华夏植物区均可发育于水分充足的低地植物群和排水条件较好的高地植物群。对华夏植物群中某些低地群落的植物古生态样方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一般情况下 ,瓢叶目植物的属种数量与植物群落中其它类群数量相比所占份额较少 (分异度不高 ) ,而它的个别种的数量则在群落中占据的比重较大 ,甚至占据优势地位 (丰度较高 )。从群落结构来看 ,瓢叶目植物所在的群落往往具有较好的分层结构。瓢叶目和某些楔叶纲、真蕨和种子蕨纲植物共同构成群落的林下层植被。群落的中、高层通常是石松纲和科达纲 。 相似文献
7.
有孔虫Archaesphaera,Eotuberitina,Neotberitina,Tuberitina在国内外早有报道,但Diplosphaerina虽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但在我国却未出现过。本文专门研究并讨论了华北地台晚古生代海相灰岩中十分丰富的Diplosphaerina和一定数量的Tuberitina,认为Archaespaera,Eotuberitina,Neotuberitina应是Diplosphaerina的同物异名。造成混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化石不同方向的切面形态缺乏足够的了解。文中从四方面特征入手对大量化石进行了分析,对有关的属、种进行了厘定,并阐述了其生物地层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起源的探讨 总被引:70,自引:9,他引:70
本文根据文献和调查资料,对于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包括半特有属)进行了统计分析,着重根据现知化石资料和一些代表科属的系统发生,结合它们的地理分布探讨了中国特有属的起源问题,初步获得6点结论。主要是中国植物区系的特有性很高,种子植物中含有321个特有属和10个特有科(皆包括半特有的),约占全国同类属数的10%。包括系统发生和地理分布的各种类群。裸子植物特有属多发生于白垩纪或更早,被子植物古特有属主要发生于晚白垩纪及第三纪各时期,新特有属多发生于新第三纪及其以后,秦岭以南亚热带至热带山地是大多数特有属的分布和分化中心或发源地。即各特有属科主要起源于华南古陆和古地中海东岸,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于中国特有属的形成、发展和分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鹿角蕨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 Hook.)的干燥叶中分离得到七个成分,利用UV、IR、^13C-NMR、^1H-NMR、MS等光谱方法鉴定出它们的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I)、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苷(Ⅱ)、2-propenoic acid,3-[2,3-dihydro-2-(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7-methoxy-5-benzofuramyl]-(Ⅲ)、松脂素(Ⅳ)、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Ⅴ)、2,5-二羟基苯甲酸甲酯(Ⅵ)、槲皮素3-O-β-吡喃半乳糖苷(Ⅶ)。七个成分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1.
蕨类植物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圆纸片法对十二种蕨类植物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海金沙、凤尾蕨、抱石莲、兖州卷柏、乌韭、紫萁、翠云草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在供试植物中,以海金沙抗菌活性最强.海金沙水提液和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10.、7.5%将海金沙、凤尾蕨、抱石莲三种植物等量组成复方,对该复方的水提液及醇提液与常用的化工合成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防腐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植物多倍体起源与分子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杂交和多倍化是植物最重要的进化方式之一 ,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着多倍体物种 ,约 50 %的被子植物和 80 %的蕨类植物进化历史上都曾经历过这种活动 〔1,2〕。在动物界 ,随着大量分子生物学证据的积累 ,有关杂交 -多倍化物种形成的报道也越来越多〔3〕。随着时间的流逝 ,杂种与祖先种在遗传分化上的积累越来越多 ,这使得探讨多倍体物种起源及其进化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领域。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生物学家们就对植物多倍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4〕,不过 ,由于当时研究方法的限制 ,他们只能在外部形态、生化特性等方面对多倍体植物进行一… 相似文献
13.
蕨类植物的黄酮类成分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蕨类植物的黄酮类成分以比较原始的结构类型为主,少数类群也拥有相当进化的类型。双黄酮,黄酮醇,白花色甙及原花色甙对于蕨类植物的系统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化学证据表明小叶型蕨类较大叶型真蕨类原始,厚囊蕨类较薄囊蕨类原始等。 相似文献
14.
凌云重楼中B染色体起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同一居群不同个体的凌云重楼(Paris cronquistii)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发现核型结构和B染色体有一系列的变异。据此,作者对其B染色体的起源进行了分析,认为凌云重楼的B染色体是随体在次缢痕处断离后衍生。 相似文献
15.
我国某些苏铁类生殖器官化石的发现兼论苏铁类起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苏铁类化石的系统分类作了概要的介绍。重点报道了笔者在近廿年来所采集的苏铁类生殖器官化石,特别是中晚石炭世的一枚苏铁大孢子叶化石的发现,将苏铁类起源的时间大大地推前了,并指出其起源地应在中国西北的甘肃地区。所有这些生殖器官的发现将推动苏铁化石生殖生物学的发展,对其起源、分布、演化和苏铁植物区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部分植物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用DPPH法测定了20多种植物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火炬树、法国梧桐等7种植物的叶或其它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较高,与银杏叶的接近或相当,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植物生理生态学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植物生理生态学是植物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用生理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生态学现象。从现有的资料看,该门学科的创始人当为德国学者辛泊尔(A. F. W. Schimper);但近代最早建议将植物生理生态学作为独立的学科的为比林斯(W. D. Billings);拉夏埃尔(W. Larcher)为该门学科在国际上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近代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发展应归功于李继侗先生;然而,李博先生对拉夏埃尔《植物生理生态学》的翻译出版促进了该门学科在中国的传播。植物生理生态学目前在国内外发展十分迅速,由于它能够对一些生态学现象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给以机理上的解释,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