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苏句容宝华山全新世中晚期的花粉与环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宝华山华山口和官塘头两个剖面的花粉、地层资料,结合植物大化石和^14C年代资料,提示该地区从>6700-5600aBP为稳定的温暖湿润时期;自5600-5100aBP为全新世中期气候的转型时期,冷暖干湿变化较大,前期转凉,旱涝频繁,中期暖湿,后期转冷;大约从4400-4000aBP又变为稳定的暖湿气候。还根据自然保护区现代植被与花粉的关系和与植物大化石共生的沉积物花粉,阐明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以  相似文献   

2.
根据花粉模拟的中国植被及6000aBP植被制图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建立现代植物花粉与植被的类比关系,运用花粉植被化模拟技术进行植被类型模拟和制图。首先利用中国表土花粉资料,设计了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功能型植物,并组合成植被型,以运行植被模型。该实验能够模拟出中国现代的主要植被类型,其地理分布与实际植被有较好一致性。进一步对中全新世花粉资料运行,初步模拟了112个花粉样点上的植被类型,并做出了中全新世的植被分布图。该图能够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相对比,它为恢复古植被提供了一个较客观地制图法。它的精度可以随着资料密度和花粉类型的增加而不断提高。该研究对国际性的全球古植被制图和对比气候模型驱动的植被模型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东北全新世花粉分布图及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国玉 《古生物学报》1999,38(3):365-385
根据65个地点化石花粉分析资料,编制了我国东北全新世每隔每千年时间片断的花粉百分值图和花粉等时线图,并进行初步分析,花粉图展示了东北地区植被演化的主要特征。桦树在全新世初期遍布从三江平原到辽东半岛南端的东北东部地区,在森林中占据色对优势地位,榆属和栎属等阔叶乔枯木要在早全新世的大部分时间内是东部森林中的主要种类;在大约5kaBP以后,松属在东北现在的森林地区开始增加,云,冷杉属也表现出较明显扩大,  相似文献   

4.
文中报道了西班牙西北部San Isidro和Leitariegos地区两口钻井全新世孢粉学比较研究的结果.孢粉分种析结果显示了两地孢粉组合成分上的不同.根据从San Isidro地区泥炭沼泽获得的孢粉组合中乔木和灌木花粉百分含量变化,建立了两个组合带.孢粉植物群代表了一个松属占统治地位的森林,桦属、栎属、榛属等花粉含量变化序列可能和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有关.根据乔木花粉相对丰度变化,Leitariegos地区钻井剖面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桦木属花粉含量增加说明是桦树林,栎属和榛属花粉居次要地位,松属花粉含量下降.文中还总结了两个孢粉序列所反映的人类活动、植被演替以及地形景观改变等之间的关系.两地钻井剖面底部碳同位素年代测定表明二者的底部并不同时.  相似文献   

5.
西藏两个小湖高分辨率的花粉记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西藏东南部封闭湖泊高分辨率的花粉记录反映,在16 ka BP以前花粉组合以藜科(Chenopodiaceae) 和蒿属(Artemisia) 为主,花粉浓度很低,应为荒漠草原植被。当时气候寒冷干燥,1 、7 月份和年均温分别低于现在当地7 ~10 ℃,0.5~1.5 ℃和4~6 ℃。年降水量仅250 mm 是现今当地年降水量的40 % ;12 ka BP以后气温和降水逐渐增加,出现木本植物花粉,桦属( Betula) 和松属( Pinus)等,在9 .2~5 ka BP发育森林或森林草甸;8~6 ka BP是研究区气候最适宜期,1、7 月份气温均高于现在2~3 ℃,年降水量比现在当地高100 mm 左右;5.5 ka BP以后气温和降水呈非线性下降,主要发育草原植被,直至现在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全新世古季风变化的花粉证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青藏高原14个点的全新世孢粉资料基础上,以5个点为典型,对青藏高原全新世的古季风变化作了探讨。研究表明,全新世夏季风在高原中西部及高原东部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都经历了增强→强盛→减弱但仍活跃→萎缩几个变化阶段,这些阶段的发生时间在高原基本上是一致的。此研究结果与大气环流模型预测的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7.
化石硅藻新指标在西藏昂仁湖环境演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化石硅藻属组合和属系数两个新指标对西藏南部昂仁湖 (2 9°18′N ,87°11′E)剖面硅藻记录进行解析 ,得出该地区在 110 0 0— 6 0 0 0aBP间经历了寒冷期 (110 95— 9970aBP)→温和期 (9970— 9870aBP)→升温期(9870— 9770aBP)→凉干期 (9770— 8740aBP)→超高温期 (8740— 85 90aBP)→高温期 (85 90 - 5 970aBP)的演变序列。同时发现在寒冷期存在增温 (10 710aBP)和降温 (10 430aBP)波动 ;凉干期 880 0— 876 0aBP附近存在强低温事件 ;超高温期中的最高温出现在 86 80aBP附近 ;在高温期 80 0 0— 792 0aBP和 7170— 70 90aBP两个小时段分别存在增降温波动。在 6 430aBP附近存在明显的旱化现象。同时发现在研究时期除了存在 10 0 0年的气候变化周期外还存在 15 0— 2 0 0年左右的气候转型期。昂仁湖发育则至少经历了缓慢扩张 (110 0 0— 8740aBP)→快速扩张 (8740— 85 90aBP)→缓慢退缩 (85 90— 5 970aBP) 3个大阶段。也因此验证化石硅藻属组合和属系数两个新指标至少在富含硅藻的封闭湖盆环境演变研究中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中全新世植被带迁移的气候动力学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球轨道参数驱动的太阳辐射变化造成了中全新世北半球大陆夏季的普遍增温,但中低纬度的冬季温度低于现代。古气候模型和古植被模型在这个动力驱动基础上,对东亚季风区的票据均反映了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冬季温度低于现代,由此主要受冬季温度控制的中纬度森林植被向南迁移。然而,根据花粉资料重建的中全民植被表明,中国东部森林植被带向北迁移,其中常绿阔叶林北移300km,落叶阔叶林北移500~600km。根据古植被类比研  相似文献   

9.
据花粉分析推论东北长白山西麓一万年来植被与环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共向应面模型进行古气候重建是通过将化石花粉数据与花粉-气候响应模型进行相似对比分析来实现,研究结果表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1万年来经历了凉湿期→冷暖干湿剧烈波动期,且有显、温干的气候组合→全新世温暖期→气候波动期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1.
科尔沁沙地麦里地区晚全新世植被演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一个泥炭剖面高分辨率花粉资料序列,初步重建了科尔沁沙地麦里地区晚全新世的植被演化过程。在3100 a BP以前,该地以固定沙丘上生长的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等阔叶疏林为主;以后随着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增多,蒿属(Artemisia L.)和藜科等草本植物逐渐增加,而固定沙丘上的阔叶树则趋于减少。在1000~660 a BP期间,麦里地区几乎所有沙丘植物都经历了繁盛生长,蒙古栎种群的扩大尤其显著。3100 a BP以来植被和沙丘的演化可能同人类活动影响有直接关系,而1000~660 a BP期间的植物繁盛则由生长季雨量增加引起。花粉统计分析还表明,在森林草原等生态过渡带,花粉浓度和花粉沉积率比花粉百分比更好地指示了植被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新疆东部巴里坤盆地内巴里坤湖的地层孢粉记录,结合14C定年,重建了该地区8.8cal.kaBP以来植被的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在8.8-8.0cal.kaBP、8.0-4.3cal.kaBP、4.3-3.8cal.kaBP、3.8-0.6cal.kaBP以及0.6cal kaBP至今,植被分别经历了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荒漠、荒漠草原/草原再到荒漠的演化过程.研究区中全新世以来的这种植被变化模式与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其它研究记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西藏扎布耶盐湖地区现代花粉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扎布耶盐湖和藏南地区采集的21块表土花粉分析结果,提供了花粉与植被,花粉与亚环境之间的定性关系,在扎耶盐湖,a泉水沼泽,以莎草科花粉占优势。b.盐盘,藜科和麻黄属花粉含量高。c.山坡,分布变色锦鸡儿灌丛,表土花粉以蒿属和藜科为优势。d.河流沙滩,以蒿属和禾本科花粉为主,e.常年盐湖,以蒿属占优势,松属、云杉属、冷杉属、铁杉属、桦属和桤木属等乔木植物花表土中普遍存在。以松粉百分含量最高(平均26.  相似文献   

14.
利用花粉气候响应面模型进行古气候重建是通过将化石花粉数据与花粉气候响应面模型进行相似性对比分析来实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1万年来经历了凉湿期→冷暖干湿剧烈波动期,且有凉湿、温干的气候组合→全新世温暖期→气候波动期的气候变化。经与传统、常规直观分析方法对比,利用响应面模型恢复的古气候数据基本上与采用常规方法得到的结论相符,但它能够提供更多的气候变迁细节,且能提供定量的古气候数据,便于据此检验全球变化模型的可靠性及可信度。据此可以认为,利用响应面恢复古气候是很有前途的一种新方法,对于两种方法所得结论的矛盾之处,还需要在增加用于建模的表土花粉数据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西藏和北极巴罗地区菊科4个属(蒿属、飞蓬属、风毛菊属和千里光属)17个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这两个地区菊科4个属的花粉粒大多为球形或近球形,少数是扁球形或长球形。萌发孔的类型均为三孔沟。但在花粉大小、萌发孔形状、外壁厚度以及表面纹饰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对这两个地区菊科植物花粉形态的观察有可能为菊科分化、迁移,以及化石孢粉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针叶混交林的现代花粉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自1985年夏至1986年夏,笔者用漏斗作为花粉收集器,收集长白山红松暗针叶林的现代花粉雨,用体积及外加花粉两种方法计算出花粉沉积率,将植物与其所产生的花粉作数量比较,得到各类乔木花粉的代表性,并讨论在同一植被带内用花粉收集器所得与从表土中分析所得两者的花粉谱间的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西藏羊湖地区及近1.4万年以来孢粉植物群及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藏羊湖地区ZK1和卡拉苏代牙剖面(IP16)的孢粉分析和总有机碳(TOC)、元素含量分析等,建立了羊湖地区近1.4万年以来的孢粉组合带、重建当时的植被类型及古气候演变序列。结果显示:该时期经历了5次植被类型的更替,即草原型→疏林草原型→草原型→疏林草原型→草原型,与之相对应的气候经历了5次波动(2个半旋回),即11220a.B.P.左右的第一气候旋回:由干旱→半干旱半湿润转化;8970a.B.P.左右的第二气候旋回,同样由干旱→半干旱半湿润转化,然后进入半个气候旋回,即干旱气候期,推测今后有可能进入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期。  相似文献   

18.
东太湖全新世水下河道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永进  王建 《古生物学报》1996,35(2):224-233
在详细研究东太湖E2孔全新世沉积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水下河道的沉积特征和相组合规律。识别出高湖面型和低湖南型两种沉积层序,划分了东太湖晚更新世末以来环境演变阶段:1)15885-6575aB.P.冲积黄土基础上发育而成的古河道;2)6575-5800aB.P.高湖面时期水下河道沉积环境;3)5800aB.P.后,演化为低湖面型水下河道,并逐渐淤积形成开敞湖缘环境。结合西太湖W1孔沉积特征和层位对比  相似文献   

19.
西昆仑地区表土花粉组合特征及其与植被的数量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