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住原始     
在中国由于宗教或其他原因,许多原始景观得以保存下来,位于浙江临安市的天目山生物圈保护区就是其中一个,自1956年正式建立自然保护区,至今已有50年的历吏。实际上在古代就是保护区。天目山由东、西天目山组成,现在的生物圈保护区是指西天目山,面积不算大,但在人文、地质以及生物资源方面都很有特色。中国许多有名的科学家,如:地质学家李四光、中国第一个搞植物分类的钟观光、生物学家胡先骕,都曾经在这里工作过。胡先骕是植物学界最大的权威,他的弟子郑万钧、秦仁昌等很多建国后有名的生物学家,也都是靠天目山成名的。  相似文献   

2.
看山人寄语     
《人与生物圈》2006,(5):95-96
天目山自1956年被国务院划为森林禁伐区,1982年正式成立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至今已50年了。最早的几位“看山人”已经离开了这片他们钟爱着的土地,但是“看山人”的接力棒仍在一代代传递着。值此50周年之际,我们访问了5位曾经和现任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和管理局的“一把手”:徐观德(1979年9月-1982年6月,任临安县天目山管理委员会委员;1982年7月-1983年9月,任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谭维贵(1984年2月-1986年9月,任管理处主任;1986年10月一1996年12月,任管理局局长)、柳兴根(1997年1月-1999年10月,任管理局局长)、潘承文(1999年3月-2004年11月,任管理局局长)、杜晴洲(2004年11月-2005年4月,任管理局副局长,主持工作;2005年5月至今,任管理局局长)。回顾50年,既有成功的经验和欣慰,也有惨痛的教训,他们对天目山的未来寄予厚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从1956年开始,在林业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倡导和推动下建立起来的,至今已经走过了60年的历程。1956年10月,林业部提交了《(天然森林禁伐区(自然保护区)划定草案》,广东鼎湖山、浙江天目山、海南尖峰岭、福建万木林、云南西双版纳等我国第一批自然保护区陆续建立起来。196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1963年5月,国务院颁布(《森林保护条例》,进一步提出要保护珍稀树  相似文献   

4.
天目山——柳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朋友,你见过世界上最大的柳杉群落吗?你知道它在哪里?它就在天目山。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考察过天目山,他在《水经注》中写道:“浙江水出吴兴郡于潜镇北天目山……山上有霜木,皆是数百年树,谓之翔凤林……”对开山老殿一带的柳杉作了较早的记载。 据《西天目祖山志》记载:开山老殿建于公元1279年。建殿后,僧人们曾多次修筑道路并在两旁植树,因此天目山路旁的大树多为僧人所植,这也可以算是我国较早的行道树吧!它们井然有序、威武挺拔地排列在山路两旁,好似一支庞大的仪仗队在此迎宾。只有天目山开山老殿附近的柳杉多为野生的,它们混生在其他原始林木中,大者需数人合抱,树龄达千年。  相似文献   

5.
夏腊梅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夏腊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是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夏腊梅属(Sinocalycanthus)的唯一代表,仅间断分布于我国浙江省临安市天台县极狭小的范围内,本文采用等位酶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上述两地的天然居群和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引种的人工居群的553个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并与浙江腊梅(Chimonan-thus zhejiangensis)作对比,检测结果表明夏腊梅的遗传多样性极低,从14个酶系统检测到的23个位点看,在物种水平上每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A)为1.2,多态位点(P)占21.7%,观察杂合度(Ho)为0.010。在居群水平上,A=1.0-1.1,P=0-13.0%,Ho=0-0.014。而对照种浙江腊梅杭州植物园人工居群的上述指标分别为A=1.5,P=39.1%,Ho=0.071。夏腊梅的2个自然居群之间在Mdh-4,Pgd-3和Sod-1发生显著的分化,但居群内亚居群间几乎没有分化,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引种的人工居群中没有检测到多态性,说明作为迁地保护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人工居群并没能有效地保护夏腊梅的遗传多样性,由于目前自然保护区基本上采用不加人为干预的经营方式,划人龙塘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亚居群会因为森林的自然演替而灭绝,所以,自然保护区目前的这种经营方式不适合对夏腊梅的保护,夏腊梅的例子说明,当我们对保护对象的生物学特性缺乏认识时,我们既不知道应该保护什么,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保护。  相似文献   

6.
盛夏酷热时节,离开杭州仅94公里你就可以来到凉爽宜人的天目山躲避炎热的袭击。位于浙江临安境内的天目山生物圈保护区,地处东南沿海丘陵中亚热带北缘。进入天目山,植物王国里的“活化石”野生银杏、柳杉巨树群、高耸的金钱松和“地球独生子”天目铁木,以及众多以天目命名的奇花异木,以它们别具一格的风姿欢迎你的到来。天目山还是一个宗教名山,佛教文化悠久,西汉时已有道人在此修炼,文化古迹众多。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结合,早  相似文献   

7.
基于RS、GIS的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RS、GIS技术为工具。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TM遥感影像进行处理与分类得到该区的植被分布图。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各植被类型空间分布规律。重点研究了其中的一种植被类型。研究结果定量描述了自然保护区内各植被类型的高程、坡向、坡度分布,给出科学的统计结果。总结了研究区内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把对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的定性理解转为定量描述,结合实际给出了理论解释。为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周琼 《生命世界》1993,20(4):16-17
天目山山脉位于浙江省西北部,西起浙皖边界龙王山(海拔1587米),东止临安县,余杭县交界的窑头山(海拔1094米)。是长江和钱塘江的分水岭。天目山有东、西山之分。因其两峰山顶各有一碧波荡漾的天池,东西两峰对峙,直插云霄,两池宛如含情脉脉的眼睛仰望南天,故名“天目山”。位于临安县的西天目山在1986年被列为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西天目山位于东经119°52′,北纬30°20′。全山八十二峰对峙耸立,其中主峰仙人顶海拔1505.7米,相对高差1200米。山体主要由岩浆  相似文献   

9.
森林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十分关键。本文选取指示性昆虫作为监测指标对浙江省三个自然保护区天目山、龙王山和百山祖森林质量的土壤环境、再生产能力以及抗干扰和抵御外来有害生物稳定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综合评价指标表明,浙江天目山的土壤环境、再生产能力和稳定能力相对较好,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优于龙王山和百山祖。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然博物馆系统创办的第一份刊物——《博物》杂志,去年9月在上海出版。《博物》杂志编者在卷首语中谈到兴办该杂志的宗旨时说:“无论天体、人类、生物的过去和现状,以及它的发展都在搜集探讨之列,有关大自然的风貌、奥秘、探索记录更是理当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