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9年6月15日在中国黄海北部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石城乡一个无人居住的岛屿上,首次发现了3对黑脸琵鹭的繁殖个体(在观察时还见到另外3只黑脸琵鹭)。该岛屿位于石城乡东侧,北纬39°31′,东经123°02′,面积约025km2,海拔高46m。鸟的群落结构主要以黑尾鸥数量最多,约有800只左右,其次为黄嘴白鹭约400只左右,还有少量的银鸥、海鸥等在岛上繁殖。  相似文献   

2.
2005~2009年,采用路线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对陕西红碱淖湿地鸥科鸟类组成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 表明:红碱淖分布有鸥科鸟类4属10种,在此繁殖的有5种,其中有全球性濒危鸟类--遗鸥的最大种群在此繁殖.记述了鸥科鸟类最早发现时间段、分布状况及迁徙数量情况,也探明了繁殖种群数量.并从植被类型、水位变化、食物因素、湖心岛生境状况和环境气候等因素分析了红碱淖鸥科鸟类迁徙状况、种群数量变化、繁殖情况等.  相似文献   

3.
浙江舟山五峙山列岛夏季繁殖水鸟资源及其分布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2007年,对浙江舟山五峙山列岛自然保护区繁殖水鸟进行调查和监测,记录繁殖水鸟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繁殖生态。在五峙山列岛繁殖的水鸟主要有黑尾鸥Larus crassirostris、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小白鹭E.garzetta、中白鹭Mesophoyx intermedia、大凤头燕鸥Sterna bergii、黑枕燕鸥S.sumatrana和蛎鹬Haematopus ostralegus等7种。自1988年保护区建立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五峙山列岛繁殖水鸟的种类和珍稀鸟类黄嘴白鹭的繁殖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黄嘴白鹭和大凤头燕鸥大繁殖群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保护区的保护价值,不同年份间鸟类总体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五峙山列岛繁殖水鸟的资源和分布动态呈现两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方面,由于繁殖资源限制,繁殖种类间存在竞争替换;另一方面,不同繁殖年间繁殖水鸟在不同岛屿的分布数量存在较大的波动。其内在的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探讨,这对有针对性地制订保护和管理对策,降低黄嘴白鹭的竞争压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保护区繁殖水鸟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峙山岛位于浙江省舟山岛西北五海涅外的海域上,由五个自然小岛组成。每年的5月小旬,中白鹭和黑尾鸥陆续上岛栖息、产卵、孵化,至8月中旬离岛,滞留期约100天。5月中旬开始产卵。中白鹭、黑尾鸥产卵延续时间分别为40-45天及30天左右,孵化时间分别为27天、26天,孵化率分别为76.9%、72.1%。通过近几年的保护,岛上中白鹭和黑尾鸥的种群明显扩大,例分别从1988年的96只和450只,增加到199  相似文献   

5.
2020年5月—2021年4月,对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水鸟调查,共记录水鸟82种,隶属于7目14科。其中,鹬科、鹭科和鸭科鸟类共同组成了该区域水鸟群落的优势类群,涉禽种类多、种群规模小,游禽种类少、种群规模大。豆雁、苍鹭、灰翅浮鸥等为自然保护区内水鸟群落的优势种。不同月份水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种群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其最大值分别出现在3—4、1和5月。总体上,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水鸟物种丰富度维持较高水平,迁徙期水鸟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更高,越冬期水鸟种群数量更大,7月水鸟物种丰富度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迁徙期的水鸟群落相似度普遍较高,春季迁徙期鸻鹬类种数占比高,秋季迁徙期和越冬期雁鸭类种数占比高、种群数量大。此外,本次调查共记录国家重点保护水鸟18种,集中出现在越冬期及早春和晚秋。  相似文献   

6.
舟山五峙山岛黑尾鸥,中白鹭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峙山岛位于浙江省舟山岛西北五海外的海域上,由五个自然小岛组成。每年的5月上旬,中白鹭和黑尾鸥陆续上岛栖息、产卵、孵化,至8月中旬离岛,滞留期约100天。5月中旬开始产卵,中白鹭、黑尾鸥产卵延续时间分别为40-45天及30天左右,孵化时间分别为27天、26天,孵化率分别为76.9%、72.1%。通过近几年的保护,岛上中白鹭和黑尾鸥的种群明显扩大,分别从1988年的96只和450只,增加到1990年的400只和810只。  相似文献   

7.
1991年5月22日-6月19日,笔者的若尔盖沼泽观察到涉禽,游禽26种,隶属6目8科,其中:白翅浮鸥等13种属若尔盖沼泽夏季新记录;黑颈鹤等12种为繁殖鸟,绿头鸭等5种为若尔盖沼泽繁殖新记录;赤麻鸭、红脚鹬、普通燕鸥、灰雁等7种为优势种。调查区内共观察到黑颈鹤239只,估计整个若尔盖沼泽有黑颈鹤610只。建议在此建立面积23.9万公顷的湿地保护管理区。  相似文献   

8.
裴恩乐  袁晓  汤臣栋  蔡音亭  吴迪 《生态学杂志》2012,31(10):2599-2605
为了解上海地区水鸟的栖息状况和种群动态变化,2006—2010年在全市选取9个主要区域开展了全市水鸟同步调查。5年来共记录到水鸟9目17科133种796738只次,其中鸻形目53种,雁形目28种,鹳形目17种,鸥形目16种。按居留类型来分,留鸟、夏候鸟、冬候鸟和旅鸟种类分别占总种类的3.0%、9.0%、43.6%和44.4%。以雁鸭类为主体的冬候鸟迁徙时间一般为9月—次年4月;以鸻鹬类为主体的旅鸟一般为3—5月完成北迁,南迁时间为8—10月。上海市全年水鸟数量较多的区域依次是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南汇东滩和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淀山湖、崇明北湖、宝钢水库和三甲港数量最少。对各调查区域内水鸟的聚类分析和主要类群的生境偏好分析说明,雁鸭类倾向于浅滩生境和开阔水面生境,鸻鹬类倾向于沿海面积较大的浅滩光滩,而滩涂的围垦和人为干扰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鸟栖息地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若尔盖沼泽夏季涉禽游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5月22日-6月19日,笔者在若尔盖沼泽观察到涉禽、游禽26种,隶属6目8科,其中:白翅浮鸥等13种属若尔盖沼泽夏季新记录;黑颈鹤等12种为繁殖鸟,绿头鸭等5种为若尔盖沼泽繁殖新记录;赤麻鸭、红脚鹬、普通燕鸥、黑颈鹤、灰雁等7种为优势种。调查区内共观察到黑颈鹤239只,估计整个若尔盖沼泽有黑颈鹤610只。建议在此建立面积23.9万公顷的湿地保护管理区。  相似文献   

10.
张国钢  刘冬平  侯韵秋  戴铭  陆军 《生态学报》2011,31(15):4398-4404
2008-2010年,对青海可鲁克湖的水鸟季节动态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54种34828只水鸟,隶属于6目11科,雁鸭类水鸟最多,共统计到28445只,占水鸟总数的81.7%;其次是鸥类和鸻鹬类。可鲁克湖在水鸟春秋季迁徙高峰期在4月和10月,这也是水鸟多样性较高的两个月,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迁徙鸭类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卫星跟踪表明,可鲁克湖是青海湖繁殖渔鸥重要的停歇地,渔鸥在可鲁克湖的停歇天数每年也有所不同,2007年和2008年秋季较2006年停歇时间短一些,初步判断与当地的人为干扰有关。当地政府对道路进行修建,其正好位于渔鸥的活动区内,这对渔鸥的日常活动造成较大影响,迫使渔鸥提前离开可鲁克湖。春季停歇天数的不同主要与青海湖面冰融的时间有关,若青海湖由于温度较高,冰融的时间早一些,渔鸥可能提前离开可鲁克湖,前往青海湖进行繁殖活动。  相似文献   

11.
天津地区迁徙水鸟群落的季节动态及种间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津地区迁徙水鸟群落的季节变化及迁徙物种间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以每个调查日为聚类实体,以每日调查记录到的每个物种的数量为变量,采用聚类分析法分别对秋季和春季(1998~1999年)的水鸟群落的时间结构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秋季天津地区水鸟群落组成按时间顺序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9月20日~10月11日、10月16日~10日25日、11月3日~11月20日及11月26日~12月10日;春季也可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3月7日~3月10日、3月11日~3月14日、3月15日~3月21日及3月25日~4月21日.秋季各种水鸟迁经天津的时间较为集中,大部分种类在11月中、下旬的20多天内进入天津,而春季水鸟群落则大致可分为3月的雁鸭类高峰期和4月的鸻鹬类高峰期.对10种鸭类和10种鸻鹬类进行种间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45个鸭类配对中,有24对呈负相关,21对则呈正相关;在21种正相关的配对中,12对为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6对为极显著正相关(P<0.001).在45对鸻鹬类配对中,有20对呈负相关, 25对呈正相关.在25对正相关的配对中,有10对显著正相关,其中2对呈极显著正相关.白秋沙鸭(Mergus albellus)、针尾鸭(Anas acuta)、绿翅鸭(A. Crecca)、黑尾塍鹬(Limosa limosa)与其他多个物种的正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2.
于2006年至2009年间对环青海湖鸻鹬类的群落特征和时空分布进行了资源调查,以期对青海湖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青海湖的地形、植被和水系分布以及水鸟聚集特点,环青海湖选择了15个调查地点,采用直接计数法进行了14次调查,并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共记录到鸻鹬类4科28种。数量上红脚鹬(Tringa totanus)、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和黑尾塍鹬(Limosa limosa)是当地的主要物种,分别占鸻鹬类调查总数的33.3%、22.0%和16.2%。分布上环颈鸻最为广泛,在各调查地点均有发现,其次为红脚鹬、黑尾塍鹬和青脚滨鹬(Calidris temminckii),分布地点达10处以上。黑马河和布哈河口多样性较高,这与其适宜的河漫滩和沼泽等栖息环境以及丰富的食物有关。季节上8~10月多样性较高,其次是4~5月。青海湖鸻鹬类的数量高峰依次为10月、8月和5月,物种数高峰为8月和4月,并且秋季物种数高于春季。主要物种红脚鹬和环颈鸻的迁徙动态较为一致,均是8月份达到全年数量最高值,次高峰为5月和10月;黑尾塍鹬的数量在10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峰。青海湖鸻鹬类迁徙时间与渤海湾较为一致,这可能与历史上长期形成的迁徙模式有关。鄱阳湖和洞庭湖的鸻鹬类主要物种与青海湖比较接近,但数量远远多于青海湖。近年来,游客和游船等人为活动的增加导致青海湖产生局部污染,因此应重视环青海湖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减少对鸻鹬类等水鸟栖息地的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3.
游禽和涉禽     
正生活在不同湿地类型中的水鸟,在长期的进化和适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其中主要有游禽和涉禽等两种类型。游禽游禽是一类适应于在水中游泳或潜水的鸟类,包括潜鸟目、目、鹱形目、鹈形目和雁形目的所有种类,以及鸻形目的鸥科燕鸥科种类。其中,鹱形目与鹈形目的鹲科、鲣鸟科和军舰鸟科为远洋性海鸟;雁形目的鸭、雁和天鹅等往往被人们称之为水禽(Waterfowl)。鸥类在生活习性上适应于  相似文献   

14.
稻飞虱和浮尘子是我省的主要水稻害虫,历年各地普遍发生,均有不同程度的为害,尤其近年来,为害猖獗,严重性超过螟害,而成为水稻的首要害虫,为了保证水稻的丰产,1958年我们对此虫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研究。兹将所得结果整理于后,以供参考。 一、种类 根据田间调查和预测灯下记载资料,目前发现稻飞虱种类有:白背飞虱、褐飞虱、粉白飞虱、绿飞虱、黑头麦飞虱等5种;浮尘子有:白翅浮尘子、黑尾浮尘子、电光浮尘子、两点黑尾浮尘子、两点浮尘子、大浮尘子、小绿浮尘子、苦楝浮尘子、麻色浮尘子等9种。飞虱中以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数量最多,其中又以白背飞虱较  相似文献   

15.
新疆物种多样性项目组在近10年中多次考察丁艾比湖区(44°50'N,82°50'E,海拔189 m).特别是2007~2009年逐月环湖考察,包括阿拉山口、奎屯河、精河、博尔塔拉河、科克巴斯陶、桑德库木、甘家湖、古尔图等,东西长118 km,南北宽56 km,覆盖6608 km2.采用样线法和点计数法对艾比湖区不同区域鸟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到233种鸟类,是全疆种数的55%,分别隶属于17目53科128属.秋季一次统计到103 875只鸟类.首次发现了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白头硬尾鸭Oxyura leucocephala、遗鸥Larus relictus和细嘴鸥Larus genei等的聚集地.另有夜鹭、小白额雁、斑背潜鸭、长尾鸭、剑鹆、小滨鹬、细嘴鸥、黄腹鹨等8种为新疆新纪录种.区系以占北种(183种,78.5%)和广布种(49种,21.0%)为主,极少东洋种.艾比湖为中哑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0月—2015年4月,采用样点法对鄱阳湖5个区域的47个样点中越冬雁鸭类数量与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雁鸭类18种,包括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和白额雁Anser albifrons。豆雁Anser fabalis的累计数量最多,其次为小天鹅、白额雁、鸿雁Anser cygnoides和罗纹鸭Anas falcata;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出现频次最高,其次为豆雁、小天鹅、鸿雁和白额雁;斑嘴鸭、豆雁和小天鹅出现湖泊数最多。浅水湖泊、草洲和泥滩是多数越冬雁鸭类偏好的生境。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中了最多、最全的雁鸭类。  相似文献   

17.
2001年4月~2009年11月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察法对陕西红碱淖湿地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79种,隶属于8目14科,其中古北界56种,东洋界5种,广布种18种;在居留型上夏候鸟32种,旅鸟45种,迷鸟2种,无冬候鸟和留鸟.优势种以雁鸭类、鸥科、鸻鹬类为主.红碱淖湿地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为1.564,均匀度指数为0.361.在不同生境中,沼泽地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1.561),均匀度指数为0.363,芦苇丛鸟类群落多样性最低(0.104),均匀度指数为0.050.分析了食物、生境和水位等因素对红碱淖湿地水鸟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射阳盐场湿地禽类资源考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江苏省中部沿海的射阳盐场,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经考察共发现110种湿地禽类生活或迁徒于该人工湿地。其中有丹顶鹤、白鹳、黑鹳三种国家一级保护珍禽,以及角(辟鸟)(?)、斑嘴鹈鹕、小苇(升鸟)、白琵鹭、黑脸琵鹭、灰鹤、白额雁、小杓鹬、小青脚鹬九种国家二级保护珍禽。共记录到中日保护候鸟湿地禽84种。110种湿地禽类占国内湿地禽类总数46.03%,其中留鸟6种,夏候鸟15种,冬候鸟51种,旅鸟38种。考察中发现黑嘴鸥、环颈鸻为江苏省留鸟分布新记录;黄斑苇鸻、蛎鹬、黑翅长脚鹬、红脚鹬、白额燕鸥、普通燕鸥为江苏鸟类繁殖新纪录;角(辟鸟)(?)、黑颈(辟鸟)(?)、红嘴巨鸥、鸥嘴噪鸥、三趾鹬、灰斑鸻、渔鸥为江苏冬候鸟新纪录。  相似文献   

19.
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对西藏南部羊卓雍错的水鸟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沿湖选择了24个观察点,分别在繁殖前期、中期和后期,以及秋季和冬季进行了6次调查。采用核密度分析(Kernel analysis)的方法,对两只卫星跟踪斑头雁(Anser indicus)的活动区进行了分析。调查期间,记录到水鸟32种31044只,隶属于6目10科。雁鸭类和鸥类分别占水鸟总数73.9%和19.1%,主要是斑头雁、赤嘴潜鸭(Rhodonessa rufina)、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等。水鸟多样性较高的季节是春秋迁徙季节。羊卓雍错夏季主要的繁殖种群是斑头雁和棕头鸥,也有少量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的繁殖个体;冬季主要物种是赤嘴潜鸭,经常聚集在融化的冰面上。春季斑头雁的数量增加趋势较为明显;进入繁殖期后,斑头雁处于孵卵阶段,繁殖种群的数量达到2000余只;繁殖后期,斑头雁换羽结束,成鸟带领幼鸟在鸟岛附近的湖边取食,此时观察到斑头雁的数量又有明显的增加;秋季斑头雁的南迁致使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冬季许多斑头雁从北方如青海湖等地迁来越冬使得种群数量有所增加,多分布于湖西浪卡子县城附近的沼泽湿地和湖南部的绒波臧布河流的入口处。卫星跟踪结果表明,羊卓雍错是青海湖繁殖的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之一,湖西部沼泽湿地和湖南部的河流入口处是其主要活动区域,而且该湖与雅鲁藏布江河谷之间通过斑头雁的往来移动存在着联系,因而是西藏南部禽流感监测的重要地点。  相似文献   

20.
纪托  杨敏  杨乐  操胜  李来兴 《四川动物》2012,31(4):524-532
传统的种群多度调查方法由于默认观察率 p 等于 1,因此极有可能低估种群大小,进而误判种群多度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为了了解禽流感爆发后青海湖棕头鸥种群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为棕头鸥管理提供有效依据,于 2010 年和 2011 年的 4 ~6 月调查了青海湖保护区 23 个观测点的棕头鸥种群数量及环境因子。通过包含观察率的贝叶斯二项式混合模型分析棕头鸥种群多度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采用 DIC 准则进行因子筛选。结果表明: 种群数量亚模型包含取样面积、放牧强度、距公路距离和植被盖度 4 个参数,种群数量随取样面积、距公路距离和植被盖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观察率亚模型包含观察经验和棕头鸥的行为月节律 2 个参数,观察率随观察月的递增而降低,随观察经验的增加而升高,高经验观察者平均每千米观察到 18. 1 只棕头鸥,低经验观察者可以平均观察到 13. 7 只。天气状况不影响观察率,这可能与棕头鸥的觅食栖息地距岸边较近,不影响观察者的观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