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小食心虫在辽南苹果产区为二化性兼性滞育害虫。据在熊岳的观察, 第一代幼虫通常于7月下旬开始脱果, 凡脱果日期愈晚的幼虫, 进入滞育的百分率愈高。在中间温度下, 滞育的发生决定于幼虫发育期间昼夜光照时数:在每日光照13小时下发育时, 全部滞育, 在15小时下发育的, 基本不滞育。根据田间第一代幼虫发育期间温度和日照时数的变化与幼虫滞育百分率进度的关系推算结果, 第一代幼虫发生期间的温度是在光周期反应的适温范围内, 故温度不是引起滞育的主要因素。推算出来的临界光周期位于14小时50分—14小时13分之间(在熊岳出现该光周期的日期为7月21号左右)。最后, 讨论了田间第一代幼虫发生期早晚与滞育百分率及第二代发生量的关系:在春季干旱的年份(如1955、1957), 由于第一代幼虫发生期被推迟, 滞育百分率提高, 从而减少了当年第二代的发生量;相反, 在第一代幼虫发生期较正常年份提前的1956年, 该代的滞育百分率降低, 从而相应增加了第二代的发生量。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毛虫的光周期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和油松毛虫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Tsai et Liu都属于长日照型昆虫。它们的光周期反应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开。马尾松毛虫初龄幼虫对光照时数虽然敏感,可是只有在整个幼虫期都处在短光照周期条件下才能维持幼虫的滞育。 而且, 幼虫的滞育强度明显较弱,解除滞育所要求的条件也不如油松毛虫严格。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幼虫的滞育更不稳定,一般仅表现为生长的短暂停滞和幼虫历期的相对延长。温度和光周期还可影响到幼虫的存活和性比。马尾松毛虫幼虫呈典型的浅滞育现象。正是由于这一特性,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长江沿岸省份不同年份马尾松毛虫二、三代分化的比例才有较大的波动,这直接关系着当地的种群动态,也是当年当地高虫口区二代虫能否成灾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松毛虫的种间杂交及杂种生物学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根据1962—1963年间在北京实验证明: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lt.、油松毛虫D.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马尾松毛虫D.punctatus Walk.三种皆可互相杂交,并且比较容易进行。 2.马尾松毛虫和油松毛虫或赤松毛虫杂交后,其产卵率、孵化率皆达90%以上,杂种第一代亦可正常生长和发育。 3.赤松毛虫和油松毛虫杂交,对成虫的生活期及逐日产卵情况无明显影响。交配历时能达8小时以上,产卵率及孵化率皆达80%以上。 4.赤松毛虫与油松毛虫的杂种第一代幼虫(F1)明显地表现出杂种优势现象。7月24日—8月8日前孵化的幼虫,在当年完成一代虫的比率比亲虫为高。而F1的发育期则较亲虫为短。8月14日孵化的杂种第一代幼虫,在进入越冬时的平均体重比亲虫为高。 5.赤松毛虫与油松毛虫的杂种第一代可产生雌性和雄性成虫,并有一定的生殖能力。其成虫和油松毛虫回交,亦比较容易,孵化率可达90%以上,后代亦能正常生长发育。 6.如用分布较远两个地区的赤松毛虫和油松毛虫杂交(山东牟平的赤松毛虫和河北迁西的油松毛虫)其孵化率仅57%。再用杂种第一代成虫相互杂交(F2)孵化率仅51%。用杂种F1和赤松毛虫回交所产的卵不孵化。这些情况由于实验虫数较少尚不能做最后决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对杂交不育防治松毛虫的可能性,仍有研究余地。 7.由于赤松毛虫和油松毛虫室内杂交比较容易,且有杂种优势现象,因此在自然界分布连接的地区存在着种间杂交的可能性,就容易得到理解。在研究害虫种群数量消长关系时,除一般的气候性、生物性和营养性等因子外,杂种优势的作用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环境温度对马尾松毛虫发育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模拟马尾松毛虫2、3代发生区内第2代幼虫发生期温度的变化,进行了高温、常温和低温3组变温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光照条件下,3龄以前的马尾松毛虫幼虫死亡率明显不同.马尾松毛虫幼虫死亡率在长光周处理内低温组为25.55%,常温组为55.13%,高温组为58.23%;在短光周处理内低温组为32.67%,常温组为64.67%,高温组为94.32%,说明高温是影响马尾松毛虫低龄幼虫死亡的主要原因.高温还影响马尾松毛虫幼虫的滞育.在相同短光周条件下,幼虫孵出后20 d,高温组幼虫40%发育为5龄,而低温组和常温组全部滞育;幼虫孵出后48 d,高温组全部结茧,而低温组和常温组仍全部滞育.试验证明,马尾松毛虫在第2代幼虫孵出后20 d内如遇连续高温环境,即使在短光周条件下,幼虫也不会滞育.  相似文献   

5.
光周期和温度对桃小食心虫滞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桃小食心虫在辽西兴城地区为二化性具有兼性滞育的昆虫。第一代幼虫的一部分及第二代幼虫的全部老熟脱果后,在表土作扁圆形的“冬茧”以滞育状态越冬,整个越冬期长达9—10个月。 在田间,7月下旬脱果的幼虫,就有少数个体进入滞育:随着脱果日期的延迟,进入滞育的个体增多。8月20日以后脱果的幼虫,进入滞育的个体锐增,8月底脱果者,基本全部进入滞育,当年不再发生第二代。 室内控制条件下进行的试验证明,在中位温度下,滞育与否主要决定于幼虫果内发育期间昼夜光照时数:当每天光照为12小时以下时,脱果后的幼虫,基本上全部进入滞育。在每天光照15小时下发育的幼虫,基本上不滞育。但随着光照时间的继续延长,滞育个体又大大增加。 在25℃恒温下,临界光周期约为14小时20分,但此临界光周期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而是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变动;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提高,临界光周期缩短;温度降低,临界光周期延长。 幼虫在果内发育时间,对短光照反应均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敏感性,但是,仍然可以看出,感受光照反应的时期主要是蛀果后取食的前10天。幼虫连续感受短光照的时间愈长,则滞育率愈高。光周期诱发滞育是不可逆的。 关于温度与滞育的关系,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高温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短光照对滞育的作用;低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长光照对滞育的作用。 解除滞育的试验初步证明,低温是解除滞育必需的条件,滞育幼虫在10℃的温度条件下,经历两个多月,即有60%的个体解除了滞育。完成滞育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可能在5—10℃之间。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毛虫越冬代滞育与非滞育幼虫过冷却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在恒温和自然温度处理下饲养的马尾松毛虫滞育与非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 ,2 7℃恒温饲养的滞育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较非滞育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低 ,但无显著差异 ;而自然温度下饲养的滞育幼虫的过冷却点较非滞育的过冷却点也低 ,然而 ,滞育开始时差异不显著 ,之后差异显著。相应滞育状态下 ,自然温度下饲喂的幼虫较 2 7℃恒温下饲喂的平均过冷却点低 ,但在滞育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自然温度下滞育和非滞育幼虫的抗寒能力都随气温的降低而增强 ,而 2 7℃下滞育与非滞育幼虫的抗寒能力均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棉铃虫在湖南滨湖地区每年发生四代,少数不完整的五代。第三代出现少数滞育蛹,第四代蛹绝大多数滞育越冬,极少数可在当年羽化,幼虫越冬全部死亡。10月上、中旬幼虫下降至3—10厘米的土层中化蛹越冬,蛹的不同发育程度、色泽变化及各虫态历期均与温度变化有关。成虫交配一般在下半夜,雌蛾羽化后1—2天开始产卵。未受精卵约占总产卵数的34%。 玉米受害重于棉花,晚熟品种重于早熟品种。 保棉丰加敌敌畏的混合液,防治棉铃虫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并能兼治斜纹夜蛾和红蜘蛛。  相似文献   

8.
<正> 重庆市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每年发生四代,以第三代的发生量最大,危害最严重。 1976年我们在对第二代三化螟发育进度进行调查中,发现第三代三化螟的主要虫源田——中稻在收割完毕时(8月18日),田间幼虫化蛹率才27.3%,而此时诱蛾已有367头,占当年灯下第三代总蛾量378头的97.1%。当时晚稻田治螟工作已结束,可见这两代螟虫发育进度出现了极尖锐的矛眉,因此,我们对第二代三化螟发生滞育提出了怀疑。 1979年我市一些测报站重复作了这一工作,所得结果列表1。  相似文献   

9.
黑侧沟姬蜂的生物学及种群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侧沟姬蜂(Casinaria nigripes Gravenhorst)是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otus Walker)的主要寄生天敌,它主要寄生1—4龄松毛虫幼虫,其最高寄生率达66.64%。 黑侧沟姬蜂的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9.0±0.6℃,有效积温446.9日度,在湖南浏阳县每年发生6—7代,以幼虫在松毛虫幼虫体内越冬。幼虫老熟时钻出寄主,爬至松针或松枝上结茧化蛹。在不同的生境中,该蜂对松毛虫的寄生率有明显差异,以在松阔混交林中寄生率最高,对各代松毛虫的年平均寄生率可达36.58%,而在植被稀少的疏残松林中寄生率最低,仅11.66%。其寄生率还随寄主世代不同而异,一般以对第3代松毛虫的寄生率最高,第1代次之,第2代最低。该蜂种群数量逐年波动与全年霜冻日数成负相关,与当年7、8月份降雨量和10月份平均气温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野外观察、实验地饲养等方法, 详细记述了中华麝凤蝶 Byasa confusa (Rothschild)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和习性等生物学特性。在南京地区该蝶1 年发生2 代, 幼虫5 龄, 以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为食, 卵期8-10 d, 幼虫期23-29 d。老熟幼虫在枝条上化蛹。该蝶以蛹滞育越冬。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为4 月中旬至5月中旬; 第二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7 月下旬到9 月上旬, 存在世代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1.
章士美  汪广 《昆虫学报》1959,(5):436-451
这篇报告主要讨论了有关松毛虫发生规律的四个问题: 1.松毛虫年生活史和气候因子的关系:累积四年观察的资料,肯定了松毛虫在莲塘一年发生2—3代,即其一部分以第二代中小幼虫,一部分以第三代中小幼虫过冬,各代每个态别的盛发期,基本一致,但如3、4月间温度低,阴雨天长,降雨量多,则能延缓越冬代幼虫的结茧,这样,以后各代,也会顺次略为推延。3—4月温度高,结茧期也会相应略为提早。 越冬二、三代幼虫结茧的迟早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也讨论到了。由于第二代越冬幼虫在8月中下旬起,食量即大减少,停食期早,次春开始取食日期,又比较晚。第三代越冬幼虫没有这种现象。所以这二种世代在次春的结茧变蛾期,相差不大。在有些情况下,由于晚秋寒冷降临较迟,第三代越冬幼虫取食期延长,甚而还有可能比第二代提早几日结茧。 2.大幼虫耐饥与羽化率,含卵数和性比等的关系:这个项目,是因为看到松毛虫在大发生时,松针被完全吃光,有些幼虫,还能被迫结茧,为欲了解这些虫茧在今后的命运,试验共进行了二年,计二批,所得结果,证明大幼虫在接近结茧时耐饥,多数仍然能被迫结茧,这些虫茧的羽化率高低,与耐饥日期长短,大致上成反比,即结茧距耐饥日期短的,羽化率要高于日期长的。性比上,则经耐饥后结茧的,蛾数目似乎要比常态下结茧的多些。  相似文献   

12.
温度是影响害虫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解气温的变化趋势以及在此背景下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幼虫越冬及上下树的动态变化,本文根据辽宁省建平县1988—2009年期间油松毛虫上下树发生期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建平县气温年变化趋势和油松毛虫上下树发生期年变化趋势,探讨了发生期与气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22年(1988—2009)建平县气侯变暖的趋势显著,线性倾向估计分析发现年均气温、年均最低气温和年均最高气温均呈现出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达0.50、0.59和0.36℃/10年,四季中春季气温的升幅最大,夏秋两季次之,冬季最低。在此气候变暖背景下油松毛虫幼虫上下树及越冬发生着一定的变化趋势,其中:下树总体呈现出提前发生、提前结束、下树历期缩短的变化趋势;翌年幼虫上树期则呈现出延迟发生、提前结束、上树历期缩短的变化趋势;整个越冬期长度则呈现出延长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认为气候变暖对油松毛虫的下树活动具有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下树结束期随气候变暖而显著提前,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下,9—10月均气温上升1℃则下树结束期会提前约2 d,而幼虫越冬及上树发生期表现为并不受气候变暖的直接影响。研究结果为有效控制油松毛虫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据1954年考查,东安马尾松毛虫的天敌很多,尤其是寄生天敌,它是限制或抑制松毛虫大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2.卵期的寄生天敌有:松毛虫黑卵蜂,赤眼蜂,平腹小蜂,白角小蜂,名和小蜂及金小蜂等六种,其中以前三种较为重要。 3.第一代松毛虫的卵寄生率为12.76%,其中黑卵峰的寄生率达5.83%,第二代松毛虫的卵寄生率为40.61%,其中黑卵蜂的寄生率达33.45%。 4.松毛虫各种卵蜂羽化时期及数量的观察,使我们初步了解卵蜂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对于今后饲放卵寄生蜂防治松毛虫的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5.幼虫期的寄生天敌有:两色瘦姬蜂,黑胸姬蜂,红头小茧蜂,黄甲腹小茧蜂,毒蛾绒茧蜂,寄生蝇类及白僵病菌等,其中以白僵病菌及寄生蝇类较为重要。 6.三次幼虫期寄生天敌的考查可以看出:越冬代老熟幼虫的死亡率(包括寄生率)达56.62%,第一代幼虫的死亡率(包括寄生率)达82.83%,第二代幼龄幼虫的死亡率(包括寄生率)达40.83%,幼虫期的死亡率(主要是寄生率)相当高。 7.蛹期的寄生天敌有:日本黑点姬蜂,大腿蜂,花胸姬蜂,黑瘤姬蜂,松毛虫瘤姬蜂,寄生蝇类及白僵病菌等,其中以日本黑点姬蜂、寄生蝇类及白僵病菌等较为重要,但需指出,可能是因为病菌寄生的原因,未羽化蛹的比例很大,如在越冬代占36.68%,第一代占40.11%,这是值得今后深  相似文献   

14.
赵章武  曹梅讯 《昆虫学报》1998,41(1):108-112
激素对亚洲玉米螟幼虫滞育的影响*赵章武**曹梅讯(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上海200025)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是我国乃至亚洲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之一。它具有兼性滞育的特点,年发生1~7代,以末龄老熟滞育幼虫越冬。来年春天终止...  相似文献   

15.
胡蜂人工提前建巢增加世代可提高防治棉田害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河南省虞城县农科所在河南省虞城地区利用亚非马蜂Polisteshebraeus Fabricius在棉田中防治棉铃虫和造桥虫,经几年统计效果平均分别可达60.7%和57.3%。自然界第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于5月中旬,主要寄主为小麦,此时第一代马蜂尚未出现。6月上旬第一代马蜂发生后才能对6月下旬发生的第二代棉铃虫幼虫发挥防治作用。欲使马蜂控制第一代棉铃虫,马蜂至少需在5月中旬产生第一代蜂,故只有用人工方法,使其提前建巢以达到防治第一代棉铃虫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脂类与昆虫滞育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明确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éhin)滞育过程中脂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麦红吸浆虫滞育与脂类物质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香兰素硫酸显色法测定了2008年5月-2010年1月不同时间陕西杨凌养虫圃内麦红吸浆虫滞育前、滞育期及滞育解除后幼虫和蛹体内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结果】 滞育前幼虫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分别为378.12和291.67 μg/mg,显著高于整个滞育期(P<0.05)。滞育年周期中,冬季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最高,翌年1月结茧幼虫二者含量分别为335.29 和275.72 μg/mg,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整个滞育期间,裸露幼虫和结茧幼虫总脂和甘油三酯随季节变化趋势相同,但同期结茧幼虫含量高于裸露幼虫;滞育当年与第2年同期幼虫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滞育解除后,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随着幼虫的发育和变态逐渐降低,其中中蛹和后蛹显著低于活动幼虫(P<0.05)。【结论】麦红吸浆虫滞育不同时期幼虫及蛹总脂和甘油三酯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滞育与脂类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用马尾松老叶、新叶,湿地松老叶、新叶,当年生马尾松新叶、湿地松新叶和当年生以20%和40%β-蒎烯处理过的马尾松新叶作食料饲养马尾松毛虫。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幼虫在第1代发生期取食马尾松老叶、马尾松新叶、湿地松老叶和湿地松新叶等4种不同质量的食料后,因其食料中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挥发性物质β-蒎烯含量的不同,导致幼虫的存活率差异显著。其中,取食马尾松老叶的幼虫成活率最高(44%),依次为马尾松新叶(32.7%)、湿地松老叶(4%),而取食湿地松新叶的幼虫全部死亡。通过马尾松针叶增加外援β-蒎烯喂养马尾松毛虫实验,表明增加了外源β-蒎烯的松针饲养的马尾松毛虫幼虫与用同样松针未增加外源β-蒎烯饲养的幼虫相比,死亡率明显提高;松树中β-蒎烯含量的增加与幼虫成活率呈显著负相关。由此,我们阐明了马尾松与湿地松对马尾松毛虫的抗虫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部地区亚非马蜂年世代发生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为了确定胡蜂一年中发生的世代和了解世代发生的情况,在我国中部地区河南省虞城县选定胡蜂总科Vespoidea马蜂科Polistidae中常见的亚非马蜂Polistes hebraeus F.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确定亚非马蜂在该地区每年共发生三代。 观察方法 在当年5月底至6月初,亦即当年第一代新峰即将羽化时,在自然界选择观察方便而又有较多峰室和蜂蛹的巢3—5个,分别编号进行观察、记录。 当巢上有一到两头蜂羽化后,即将巢上越冬蜂和其它卵、幼虫清除掉,而仅留下蜂蛹和老熟幼虫。新羽化的蜂均用油漆涂于背板做好标记,以便于观察和记录。当第二代新蜂羽化后,再进行一次清巢和异色油漆涂背,以便对下一代蜂再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9.
用越冬幼虫及其后代研究了高粱条螟Procerasvenosatus (Walker)的年生活史和未成熟的发育分级特征。结果表明 :卵、幼虫、蛹分级分龄选用的特征比较明显、稳定 ;高粱条螟在湘北地区为兼性滞育昆虫 ,幼虫既能以滞育方式越冬、越夏 ,也能以滞育方式越冬连越夏或者越夏连越冬 ,每年发生 1~ 2代 ;各虫态历期为 :成虫产卵前期 2~ 3d ,卵期 7~ 1 0d ;1龄幼虫期 2~ 3d,2龄 6~ 7d ,3龄 5~ 7d,4龄 9~ 1 1d ,5龄 8~ 1 0d ,6龄 1 1~ 1 2d ,蛹期 9~ 1 1d。  相似文献   

20.
不同食料对亚洲玉米螟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表明,食料对亚洲玉米螟的发育、存活、繁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显著。取食玉米雌穗的幼虫发育快、历期短,取食棉花茎秆的幼虫发育慢、历期长。无论是2代还是3代,均表现为食玉米雌穗的幼虫滞育率高.食棉铃和棉茎的滞育率低。饲以玉米雌穗的种群世代存活率最高,棉铃次之,棉茎最低;以玉米雌穗、棉铃与棉茎为食料的种群趋势指数依次为42.28、25.77和0.64。影响第三代玉米螟种群增长的主要虫期是第二代5龄幼虫的滞育或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