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梅花‘南京红’花色色素花色苷的分子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特殊颜色反应、纸层析、紫外 -可见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表明 :梅花‘南京红’花色色素的 3种主要花色苷分别是 :花青素 3 氧 (6″ 氧 α 吡喃型鼠李糖基 β 吡喃型葡萄糖 )苷 ,花青素 3 氧 (6″ 氧 没食子酰 β 吡喃型葡萄糖 )苷和花青素 3 氧 (6″ 氧 反式阿魏酰 β 吡喃型葡萄糖 )苷。花青苷在根本上决定着‘南京红’的粉红色花色 ,并可能强化‘南京红’的耐寒能力 ,也奠定了开发和利用该种花色色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梅花‘南京红须’、‘南京红’花色的呈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南京红须’、‘南京红’的花色主要存在着花发育阶段导致的时间变化,反映其花色受花发育控制。二者的花色都在蕾期最浓艳,在初花期略淡,在盛花期又稍浓,在末花期最淡,尽管花瓣在花开放时便开始衰老;在整个花发育时期,同一朵花不同层次花瓣的颜色浓淡均为:外层花瓣〉中层花瓣〉内层花瓣,即花瓣在花冠中的具体排列位置决定着该片花瓣的特定颜色深浅;但不同层次花瓣颜色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同时,两个品种外层花瓣的总黄酮含量变化与外层花瓣的色度变化成正相关。而花朵在树冠的着生部位导致的花色差异极不显著,表明‘南京红须’、‘南京红’的花色的空间变化极微。本文可为梅花红色花色的机理探索和花色色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cDNA克隆中的花朵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梅花‘南京红须’、‘南京红’的花色主要存在着花发育阶段导致的时间变化,反映其花色受花发育控制。二者的花色都在蕾期最浓艳,在初花期略淡,在盛花期又稍浓,在末花期最淡,尽管花瓣在花开放时便开始衰老;在整个花发育时期,同一朵花不同层次花瓣的颜色浓淡均为:外层花瓣>中层花瓣>内层花瓣,即花瓣在花冠中的具体排列位置决定着该片花瓣的特定颜色深浅;但不同层次花瓣颜色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同时,两个品种外层花瓣的总黄酮含量变化与外层花瓣的色度变化成正相关。而花朵在树冠的着生部位导致的花色差异极不显著,表明‘南京红须’、‘南京红’的花色的空间变化极微。本文可为梅花红色花色的机理探索和花色色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cDNA克隆中的花朵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梅花"粉皮宫粉"花色色素的花青苷实质和花色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特征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初步表明梅花"粉皮宫粉"的粉红色花色色素为花青素-3-糖苷.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梅花"粉皮宫粉"不同花发育时期、在树冠不同着生部位花朵花瓣的相对花青苷含量,结果表明"粉皮宫粉"
的花色主要存在着花发育时期而导致的时间变化.花色在蕾期最浓艳,花瓣展开后便逐渐变淡;在整个花发育时期,同一朵花不同层次花瓣的颜色浓淡均为外层花瓣>中层花瓣>内层花瓣,且不同层次花瓣颜色的变化趋势几乎一致.虽然树冠下部单花的花色浓于上部的、树冠内层的浓于外层的,但花朵在树冠的着生部位导致的花色差异并不显著.花青苷除了导致"粉皮宫粉"的粉红花色外,还可能增强其花的抗寒性,为花的凌寒而开创造了条件.本文可为梅花的美学鉴赏、梅花红色花色的机理探索及其色素的分子结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红穗醋栗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红穗醋栗色素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红穗醋栗色素热稳定性很好,而光照对其有一定的降解作用。pH值对该色素影响明显,宜在酸性食品中应用。几种金属离子Na~ 、Ca~(2 )、Al~(3 )、Zn~(2 )。Cu~(2 )对该色素的色泽没有影响;而Fe~(3 )、Sn~(2 )则有不良影响。食品中常含的几种添加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抗坏血酸对该色素无不良影响。红穗醋栗色素对Na_2SO_3的还原性耐性较强,对H_2O_2的耐氧化性很差。防腐剂苯甲酸钠对该色素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影响月季花瓣呈色的各理化因子的定量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探讨月季花色的形成机理,可为花色育种提供理论参考和受体品种,对于探究花色形成机理和种质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8个不同花色的月季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其花瓣颜色参数、细胞液pH值、金属离子含量、总花色苷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并对花色苷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不同花色月季的理化因子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细胞液pH值、Fe3+、Ca2+、Al3+含量以及总花色苷、总黄酮含量等因子与花瓣颜色的形成密切相关,总花色苷含量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起直接作用,金属离子及细胞液pH值等因素通过改变花色素结构来影响花色。(2)不同花色月季花瓣中所含有的花色苷组分不同。其中,矢车菊素-3,5-葡萄糖苷在月季中占主体地位,主要调控紫红色花朵的形成;其次是天竺葵素-3,5-葡萄糖苷,其主要调控橙色、红色花朵的形成。黄色花朵中花色苷含量很少,主要受类胡萝卜素的调控;橙色花朵受花色苷和类胡萝卜素的双重调控;白色花朵中几乎不含有花色苷。芦丁在8... 相似文献
8.
用分光光度法在体外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马铃薯'转心乌'块茎花色苷颜色呈现和降解速率的变化,以探讨马铃薯'转心乌,块茎颜色呈现的机理.结果显示:在pH 2.0时,该花色苷呈现最强烈的红色.随着pH从0增加到13.0,该花色苷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λvis max)依次出现红移、蓝移,然后消失,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值(Aλ,vis max)呈现为一条单峰曲线,峰值在pH 2.0处.当原始pH值被恢复到2.0后,如果原始pH小于或等于5.0,花色苷的红色均被恢复得更浓烈,λvis max不同程度地趋向537 nm,Aλ,vis max增加;如果原始pH大于或等于6.0,花色苷的红色根本不能被恢复,λvis max几乎不变,Aλ,vis max仍然维持低水平.在15℃、黑暗中,该花色苷在pH 0~5.0条件下均随时间推移而降解,在pH 2.0时的降解速度最慢;当pH小于或等于3.0时,该花色苷总体上降解缓慢,而且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转心乌'块茎花色苷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光谱和在15℃、黑暗中的降解速度均具pH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转心乌'块茎色素的组成和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转心乌块茎的内、外韧皮部和髓为淡黄色,周皮和木质部为紫色;木质部的紫色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环",并向内韧皮部蔓延.系列特征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转心乌’块茎紫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可能含有酚性邻位二羟基,并被肉桂酸酰化,不含类胡萝卜素、查耳酮、噢哢、异黄酮、儿茶素;花色苷和/或其苷元花色素奠定了‘转心乌’块茎着色的基础,其它的非红色的黄酮类化合物发挥共色素的作用.块茎的皮"紫色最浓","环"其次,"肉"最淡,这与"皮"、"环"和"肉"的色价、花色苷含量和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肥配施对'红叶'南天竹叶片色素和 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红叶'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Hongye')盆栽苗为实验材料,根据L16(45)正交实验设计进行3因素(包括氮、磷和钾肥)4水平(N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18.4、36.8和55.2 mg,P2O5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14.4、28.8和43.2 mg,K2 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0.8、1.6和2.4 mg)施肥实验,对2015年11月5日至2016年1月20日期间各组叶片的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叶片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各肥料单株施用量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各组的光合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N、P2O5和K2O单株施用量均为0.0 mg)组,而花色素苷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T14(N、P2O5和K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55.2、14.4和1.6 mg)、T15(N、P2O5和K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55.2、28.8和0.8 mg)和T16(N、P2O5和K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55.2、43.2和0.0 mg)组的光合色素含量均较高,T2(N、P2O5和K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14.4和0.8 mg)、T3(N、P2O5和K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28.8和1.6 mg)和T4(N、P2O5和K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43.2和2.4 mg)组的花色素苷含量均较高,T3和T4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均较低.极差分析结果表明:N单株施用量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最大,K2 O单株施用量的影响最小;N单株施用量对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最大,P2 O5单株施用量的影响最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单株施用量与各光合色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P2O5和K2O单株施用量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各光合色素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并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花色素苷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高氮能够延长'红叶'南天竹的绿叶期,低氮能够促进其叶片呈现红色,因此,在园林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施肥.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花色苷对高等植物器官颜色的决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花色苷本身的呈色属性、液泡定位及其在植物器官中的非均一性分布决定了花色苷能赋予植物器官颜色。花色苷单体和聚合体分子结构及其变化的多样性,以及花色苷合成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的相关性决定了植物器官颜色的多样性。温度、光、水和矿质通过影响花色苷在液泡中的积累量而制约植物器官色度,液泡pH、氧化剂和还原剂通过影响花色苷的分子结构变化而制约植物器官色相。同时,细胞形状也通过影响花色苷的光学属性而制约器官颜色的变化。最后,还对植物器官颜色的机理和人工改良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玉米紫色植株花色苷色素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的动物实验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检验方法,观察玉米紫色植株色素对小鼠肠道中肠杆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灌服后小鼠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低剂量组肠扦菌数量明显低于灌服前(P〈0.05),其他组肠杆菌数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玉米紫色植株色素对小鼠肠道菌群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机械作业下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 3年对黄淮海农业机械化推广的研究 ,探讨了机械综合作业对旱作农业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机械化秸秆还田、化肥深施、土壤深松和免耕覆盖等综合技术的合理配套实施 ,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 .与传统作业相比 ,机械综合作业使土壤容重减少 0 .0 8g·cm-3 ,有机质含量增加12 % ,水分利用率提高 10 .1%~ 13.6 % ,小麦玉米产量增加 12 18kg·hm-2 . 相似文献
14.
月季花发育过程中花色变化的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月季‘仙境’为材料,观测其正面和反面花瓣在开花过程中6个阶段的颜色和其花色的L*、a*、b*、C*、h*值变化,花瓣组织结构,以及pH值、花色素含量、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探讨月季花色的呈色机理。结果显示:(1)半开期时,花瓣正面红色最深,花色苷、类黄酮、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在盛开期时达到最高。(2)pH越小时,花瓣红色越深,而且pH值小范围内的变动,就能导致花色的改变。(3)花色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上表皮,并且上表皮呈圆锥形小突起、下表皮为扁平状,故上表皮花色深于下表皮,亮度小于下表皮。(4)a*正面与pH值、花色苷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关系;a*反面与L*正面、L*反面、b*反面呈正相关关系;L*正面与b*正面、L*反面与b*反面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5)众多影响花色呈现的因素中,正面(反面)花色主要是受到花色素苷(L*反面)的直接作用,其他因素则通过影响花色素苷(L*反面)间接影响花色的呈现。 相似文献
15.
16.
为优化八仙花花色苷提取条件,探究具有不同花色可调性的八仙花花色苷组分和理化稳定性差异,初步解释八仙花花色可调性存在差异的原因,该文以花色不可调的‘蒂亚娜(Tijana)’和花色可调的‘拉维布兰(Ravi Brent)’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为材料,通过L9(33)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法提取花色苷的最优条件,利用UPLC-Q-TOF-MS法进行花色苷组分的鉴定,分析离体条件下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和糖类对八仙花花色苷理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花色苷提取的最优条件是‘蒂亚娜’和‘拉维布兰’的乙醇浓度分别为70%和80%,料液比均为1∶20,提取时间均为20 min。(2)二者的主要花色苷组分均为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3)八仙花花色苷在温度≤70℃暗处保存效果更好。(4)花色不可调的‘蒂亚娜’八仙花花色苷对光照、糖类和大多金属离子更稳定;只有花色可调的‘拉维布兰’八仙花花色苷加入中低浓度(10~30 mmol·L-1)Al3+后由粉色变为蓝色且稳定性提高,而‘蒂亚... 相似文献
17.
红曲霉菌丝形态与产色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方面对发酵条件与红曲霉菌丝形态、产色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4%玉米粉,2%豆饼粉作培养基,28℃,培养72h,红曲霉形成的菌丝球为250个/mL左右,直径为1.0~1.2mm,大小均匀,且产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红汁乳菇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红汁乳菇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红汁乳菇色素紫外光谱最大吸收波长为 2 5 1nm ,且为单一吸收峰 ;在碱性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在酸性条件下随酸度增大吸光度减小 ,颜色变浅 ,稳定性较差 ;对自然光比较敏感 ,耐热性差 ;色素对Fe3 + 较为敏感 ,而Na+ 、K+ 、Ca2 + 、Zn2 + 、Al3 + 、Mg2 + 、Cu2 + 对色素无不良影响 ;色素耐氧化、还原能力较好 ;加入淀粉会使色素增色 ,而葡萄糖、蔗糖、柠檬酸对色素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9.
红酵母RY-2001产类胡萝卜素促进因子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几种类胡萝卜素促进因子进行初步研究,从中选出对红酵母的色素产量和生物量有显著影响的促进因子核黄素和番茄汁共同实验,结果显示红酵母的色素产量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71.31%和69.95%。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方法,得出欧美杨杂交种‘中嘉8’(Populusdeltoides CL.‘Zhongjia 8’)在6月和9月净光合速率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嘉8’在6月晴天净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其最主要影响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PAR(X1),二者极显著相关,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最优方程为:Y=17.8271 0.0108X1-0.2185X2;9月晴天净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影响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最主要因子为空气CO2浓度Ca(X4),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最优方程为:Y=5.2915-0.0030X1 0.3414X3-0.0216X4。统计分析表明,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应用于统计光合速率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关系,较二元变量的相关分析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