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铁杉属(Podozamites)曾经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其可能属松柏纲植物,有人将其置于独立的目和科中,即苏铁杉目(Podozamitales)、苏铁杉科(Podozamitaceae)中。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形态属,包括外形相同的类似属类,区分种颇为困难;我国以往发表的有关该属资料,几乎全是依据叶的外形来定名的。苏铁杉果属(Cycadocarpidium),一般认为是苏铁杉属的生殖器官。但迄今为止,在世界上很少见到该两属在一起连生或共存的化石标本,而大都是以单独状态保存的。笔者报道该二属化石在同一标本上伴生出现——即大量的线叶铁杉(Podozamites schenkii Heer)和三个完整苏铁杉果的果穗化石,在晚三叠世发现,无疑进一步阐明了这二个属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它们的地层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在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的我国古生物工作者齐陶从有关方面获悉,美国古脊椎动物学家克累顿(Clayton),麦肯纳(McKenna M.C.)和道宁(DomningD.P.)不久前在美国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发现中渐新世的海生哺乳类索齿兽目(Desmostylia)化石.化石地点位于太平洋的西海岸.此次发现的这类化石,共有两个属两个种,均为首次发现.其中一个属、种为一  相似文献   

3.
扁足蝇科(Platypezidae)四新属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所描述的扁足蝇科4新属5新种系笔者于1984年秋采于山东省莱阳县南李格庄和团旺,莱阳组第三段。这个地区以往发现的昆虫化石较少,仅秉志(1928)描述过3属3种:Chironomaptera malanura Ping,Coptoclava lo-ngipoda Ping,Mesolygaeus laiyangensis Ping。实际上,莱阳盆地的化石昆虫群种类极其丰富,笔者已经采集到直翅目、(虫非)蠊目、同翅目、异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类型的化石,不少于50种,其中绝大多数是新发现。现将昆虫化石点交通位置及剖面资料简介  相似文献   

4.
广西东南部钦州地区早石炭世放射虫化石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广西钦州地区的板城石夹水库首次发现早石炭世杜内期和维宪期放射虫化石,计10属14种(亚种)和5未定种,其中有1新属(Guangxitrisphaera)和2新种(G.wanyaoensis和Pylentonemabanchensensis),它们分属于Albaillella paradoxa组合带和A.cartalla组合带。这些化石可以同西欧和北美两个同名化石组合带对比。  相似文献   

5.
对甘肃靖远一带和内蒙古自治区黑山地区早石炭世前黑山组、臭牛沟组和靖远组中三亚纲鱼类微体化石进行了形态学和古组织学研究。这些化石涉及 7个目或亚目 ,含 4属 4种 ,其中有 2新种。文中记述的属均为全球广布的属。建立了 3个早石炭世鱼类组合 ,这是我国早石炭世第一个鱼类组合序列。辐鳍鱼类和软骨鱼类中 2个目的化石均为我国早石炭世鱼类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6.
2002年5月建立的昆虫新目——螳xiu(Xiu)目在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对该目的发现简史、形态学特征、亲缘关系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报告了该目昆虫在分类和生物学领域的新进展,给出了完整的名录,并建议了该目的科、属及种的中文名称。该目现已知3科12属共计15种.其中有2个为化石种。  相似文献   

7.
新疆准噶尔盆地中、晚石炭世海扇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准噶尔盆地中、上石炭统产有丰富的双壳类化石,过去已有不少报道(杨志荣等,1983,1985)。1984-1985年,笔者等两次赴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塔木岗、双井子、化石沟地区以及准噶尔盆地南缘祁家沟开展野外工作,采得了丰富的双壳类化石。本文报道其中海扇类12属18种,其中有2新属、9个新种和4个未定种。  相似文献   

8.
2002年5月建立的昆虫新目——螳虫脩(Xiu)目在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对该目的发现简史、形态学特征、亲缘关系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报告了该目昆虫在分类和生物学领域的新进展,给出了完整的名录,并建议了该目的科、属及种的中文名称。该目现已知3科12属共计15种,其中有2个为化石种。  相似文献   

9.
提要湘西–鄂西地区具有中–晚奥陶世连续过渡、出露良好的地层序列,并产出大量头足类化石。我们选择了位于该地区的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和湖南桃源茅草铺剖面开展头足类研究工作,采集化石标本1000余块,鉴定出了24属46种。本文描述了其中6个新种,归属于3目3科5属。在中–晚奥陶世头足类动物群研究基础上,本文在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宝塔组和临湘组自下而上识别出Sinoceras chinense带和Richardsonoceras simplex带两个头足类化石带;在湖南桃源茅草铺剖面牯牛潭组、大田坝组和宝塔组下部识别出4个头足类化石带,自下而上分别是Proterovaginoceras incognitum带、Ancistroceras undulatum带、Cyclolituites带以及Sinoceras chinense带。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已发表的数据,本文厘定了中扬子地区牯牛潭组到宝塔组的5个头足类化石带,自下而上分别是:Proterovaginoceras incognitum带、Meitanoceras–Ancistroceras带、Lituites–Cyclolituites带、...  相似文献   

10.
毛马陆目是一类体型微小、形态特殊、生活在地表或土壤中的节肢动物。目前全世界已知176种,隶属3科32属,包括11个化石记录种。其中欧洲、美洲和澳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亚洲和非洲仅有零星的记录。中国毛马陆目的研究十分匮乏,目前仅记录10种。研究表明,毛马陆目是倍足纲系统发育树中最基部的类群,得到形态学和分子数据的支持,但其内部各科、属的单系性以及各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尚存在争议。现对毛马陆自1758年林奈(Linnaeus)首次记录至今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归纳毛马陆目已知科、属及其地理分布,整理化石记录,列举对毛马陆目分类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及其研究区域,翻译给出各科、属的中文名称,从经典分类学和系统发育两个方面对毛马陆目的系统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推动中国毛马陆目系统学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在整理昆虫化石的时候,发现了许多蠊目化石标本保存很好,在地层的分布上从老到新发现较全,实为可贵,值得予以报道。 以往,我国的(虫非)蠊化石描述很少。仅在本世纪20年代初期葛利普(Grabau,1923)描述了山东的四种昆虫化石,其中有二种属(虫非)蠊目;后为秉志所订正,一起载入《中国之白垩纪昆虫化石》一文中。秉志文中有关(虫非)蠊目者计有下列种属:Laiyangia paradoxiformis(Grabau),Sinoblatta laiyangensis(Grabau),Mesoblattina sinicus Ping。这些化石按秉志意见,认为其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1935年秉氏又描述了我国抚顺地区下第三系含煤地层里的琥珀化石Cainoblattinopsis fushuensis Ping。此后虽也有少数发现,但未被描述。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临朐的鸟化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记述了产自山东临朐解家河硅藻土矿(中新世中期)中的两件鸟类化石。一件保存完整,鉴定为雁形目鸭科的新属种——硅藻中华河鸭,其特征与河鸭属最为近似。这是我国雁形目中迄今所知保存最完整的化石记录,也是该目中我国已知的最早代表。另一件只部分保存,骨骼均甚粗大。从完整的后肢骨骼特征看,应属鸡形目中的大型鸟类,归雉科,名为硕大临朐鸟,新属,新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钙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藻是可以发生生物钙化作用形成钙质"骨骼"的分属多个门类的藻类的俗称。钙藻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奥陶纪发生第一次辐射演化。本文系统讨论了绿藻门绒枝藻目(Dasycladales)、羽藻目钙扇藻科(Udoteaceae)的科和属级分类标准和红藻门珊瑚藻科、管孔藻科(Solenoporaceae)属级分类标准及其中各属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在塔中—巴楚台地和塔北台地发育了一套礁滩相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其中含有丰富的钙藻化石。本文系统描述了来自塔里木盆地塔中、巴楚、塔北地区取心井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岩层中的钙藻化石11个属15个种。包括绿藻门绒枝藻目西莱特藻科(Seletonellaceae)的Dasyporella,Kazakhstanelia,Vermiporella,Aphroporella,Arthroporella,绿藻门的羽藻目Bryopsidales(siphonales)的钙扇藻科的Dimor phosiphon,Palaeo porella,红藻门珊瑚藻目(Corallinales)的管孔藻科的Solenopora,Parachaetetes及Corallinales incertus familiae的Petro-phyton,以及分类位置不明的Monili porella。其中绒枝藻Ajakmalajsoria被视作Kazakhstanelia的同义名。  相似文献   

14.
襀翅目化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及世界襀翅目化石研究进展,列出已发表的化石种类名录、分布及年代,共19科、85属、225种;襀翅目化石世界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前苏联地区,中国仅14种.不同地质年代发现的襀翅目种类、数量和特征不同.本文并简要介绍稚虫食性、系统学、古地理和古生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初步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全齿目(Pantodonta)和裂齿“目”(Tillodontia)是早第三纪时分布于北半球的古老有蹄类。关于它们的分类位置曾有过不少争论,但最近一些年来似乎已有了定论,一般都把它们作为哺乳动物纲的两个独立的目,对每个目的内容也很少有重大争议。最近几年,我国发现了大量的古新统全齿类和一些裂齿类的化石。这些化石的时代较早,并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对于这两个类群的起源、分布与系统关系及分类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根据近年来亚洲、主要是我国南方红层中新发现的古新世及始新世化石,对全齿目和裂齿目系统发育方面存在问题的现状与历史过程,作简略的评述,并对这两大类动物的各高级分类阶元(目、亚目、科)的起源与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一个新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三记山东临朐中新世的鸟化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山东临朐解家河硅藻土矿中,此前曾先后出产过三件完整或部分完整的鸟化石,已分别经笔者研究,两次撰文发表(1977,1980)。1979年,临朐县文化馆又从该矿发现第四件完整的鸟化石,再次送与笔者研究,本文即此化石的研究报告。经鉴定、对比,认为该鸟化石应归鹤形目、秧鸡科,为一新属种,名为秀丽杨氏鸟。它是我国秧鸡科甚至鹤形目迄今已知保存最为完整、时代最早的化石代表。  相似文献   

17.
近200年来,全世界共报道半翅目蜡蝉次目化石昆虫28科、216属、400余种.本文回顾了蜡蝉次目化石昆虫的研究历史,统计了中国已报道的该类群化石种类名录,总结了蜡蝉次目化石昆虫的地质历史、地理分布和年代、以及属种组成特征,提出了该类群化石昆虫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现生真蕨目马通蕨科(Matoniaceae)植物仅存MatoniaPhanerosorus两属, 集中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地区。马通蕨科植物在中生代时期全球广布, 且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有近9个属, 被作为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标志性植物化石之一。本文梳理总结了中国中生代的马通蕨科化石记录并分析其多样性特征, 共计有2属16种, 包括异脉蕨属(Phlebopteris) 15种和准马通蕨属(Matonidium) 1种。对其化石记录和地质地理分布分析表明, 晚三叠世时期, 异脉蕨属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区, 包括华南一带的四川、湖北、 云南、西藏、福建等地; 早侏罗世时期, 其分布逐渐向北方扩展, 在南、北方植物区系界线附近均有发现; 中侏罗世局限于湖北、青海等地; 早白垩世时仅在黑龙江和西藏少量发现。准马通蕨属仅在黑龙江地区的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整体上, 马通蕨科在中国中生代的分布范围变迁与气候带范围变化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洪友崇 《昆虫学报》2007,50(3):271-280
在世界上发现的舌鞘目化石很稀少,已知仅6科、12属、26种。本文记述了中三叠世舌鞘目昆虫的3个新属种,系铜川昆虫组合的新成员(也是陕西生物群的一种类别)。根据铜川组舌鞘化石和其他昆虫以及动、植物化石的研究结果,铜川组的时代相当于欧洲中三叠世的拉丁尼期(或阶)。根据舌鞘目和其他昆虫化石的性质,作者提出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裂离时代可能提前到中三叠世之前完成。  相似文献   

20.
安徽潜山盆地古新世地层和脊椎动物概述(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山盆地中、新生代红层由一套单斜的碎屑岩组成,划分为上白垩统高河埠组、古新统望虎墩组(分为上、中、下三段)和痘姆组(分上、下两段)。1970年以来,在潜山盆地的持续调查发现了大量脊椎动物化石。迄今为止,潜山盆地古新统共报道了45属61种(含9个未命名的种)脊椎动物,包括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其中哺乳动物最为丰富,共有33属46种(含7个未命名种),分属10个目16个科。根据化石产出的层位,可以在潜山古新统中识别出7个化石层位。基于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学证据,望虎墩组下段至上段下部可以大致与广东南雄盆地上湖组和江西池江盆地狮子口组对比,对应于亚洲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上湖期;望虎墩组上段上部和痘姆组可以与南雄盆地浓山组以及池江盆地的池江组对比,与浓山期相对应。综合我国几个古新世盆地的古地磁研究结果显示,上湖期可以大致与北美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Puercan和Torreionian对比,浓山期则与Tiffanian早中期(Ti1-Ti4a)相当。上湖期和浓山期还可以进一步与国际地质年表中的丹尼期(Danian)和塞兰特期(Selandian)对比。因此,潜山盆地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的时代属于早、中古新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