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食种子动物对三种锦鸡儿属植物繁殖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是黄土高原植被的重要组分,具有固氮、耐旱的特性,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于2002–2003年对该属本地种白毛锦鸡儿(C.licentiana)和甘蒙锦鸡儿(C.opulens)及外来种中间锦鸡儿(C.intermedia)种子被动物取食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2003年白毛锦鸡儿种子散落前的虫害率为88.2%,甘蒙锦鸡儿为29.7%±1.7%,中间锦鸡儿为43.2%±4.8%。种子落地后,白毛锦鸡儿和甘蒙锦鸡儿的种子被小啮齿动物取食的比例在各种微生境下均为100%,且取食速度很快,在种子放置后4d内即全部被取食。中间锦鸡儿种子被取食率则因微生境的不同而不同:在灌丛下被取食率为100%,在半阳坡的开阔草地上为85.0%±10.0%,在种植植物未成功的水平阶地上为31.0%±8.7%,且取食速度相对较慢。研究结果表明,食种子动物的取食大大减少了白毛锦鸡儿和甘蒙锦鸡儿的种子量以及种子传播萌发的机会。但食种子动物可能充当了白毛锦鸡儿4.0%硬实种子的传播者,从而有助于白毛锦鸡儿实现种子途径的更新;中间锦鸡儿种子无论在散落前还是散落后受食种子动物的影响均很小。  相似文献   

2.
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黄顶菊种子萌发无显著差异;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5℃:种子萌发率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种子萌发的最佳土壤含水量为35%~45%.在最适温度下,种子萌发耐受NaCI的临界值为89.919 mmol·L-1,极限值为218.92 mm01.L-1;不同温度和NaCl以及二者共同作用使黄顶菊种子萌发受到的抑制都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室内条件下考察了环境因子温度、pH、盐分、土壤含水量以及种子埋深对外来入侵植物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与小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当温度为5℃、NaCl浓度为0.25 mol/L以及种子埋藏深度达到30 mm时,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的种子完全不能萌发,而同等条件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依次为89.33%、53.33%和95.00%.(2)在pH 4.0~10.0和土壤含水量10.0%~25.0%条件下,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的种子均能萌发;但pH在4.0和10.0以及土壤含水量低于15%时,其发芽率受到显著抑制;当土壤含水量为10%时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19.33%和16.67%,而小麦种子的萌发完全受到抑制.(3)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的幼苗最适生长环境为,温度25℃~30℃、pH为6.0~9.0、NaCl浓度0~0.05 mol/L以及种子埋藏深度为0~5 mm.研究表明温度、盐分和种子埋藏深度是影响奇异虉草和小子虉草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而偏碱性环境更有利于其种子萌发,其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强于小麦.  相似文献   

4.
连续光照和连续黑暗条件下,孜然芹种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25℃;16h光照18h黑暗的条件下,萌发最适温度为20℃和25/16℃的日夜变温。种子萌发最适宜土壤含水量为15%。  相似文献   

5.
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青冈栎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直播法,研究应用人工气候箱控制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野生青冈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h光照条件下,青冈栎种子在变温为10℃/15℃时,萌发率很低,仅为(12±12.29)%;变温为30℃/35℃时,萌发率达最大,为(81±13.7)%。土壤含水量为30%~40%时,萌发率为(79±15.9)%;土壤含水量为90%~100%时,萌发率为(56.67±19.36)%。青冈栎种子萌发呈现出迅速萌发和推迟萌发的特点;温度对青冈栎幼苗的苗高、叶长和叶宽影响显著,对幼苗的地径、叶片数量影响不显著。恒温下,不同梯度土壤含水量处理对幼苗的苗高、地径、叶长、宽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人工气候箱控制的不同温度(10、15、20、25℃和30℃)下,设置聚乙二醇(PEG-6000)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0%、5%、10%、15%、20%、25%和30%的7个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温度和PEG模拟干旱胁迫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柠条锦鸡儿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率系数、萌发值、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2)种子萌发率在15℃下最大,显著大于10℃下的(P0.01),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逐渐减小;萌发速率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有减小的趋势,30℃下又显著增大;萌发值和萌发指数分别在25℃和20℃下最大,但均随温度的继续升高而显著减小(P0.05);活力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除在10℃和20℃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温度间均差异显著(P0.05)。(3)种子萌发率、萌发值和萌发指数在15℃下与PEG浓度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在其他温度下均与PEG胁迫浓度显著负相关(P0.05),且相关系数均在25℃或30℃下最大;萌发速率系数在各温度下均与PEG胁迫浓度显著正相关;活力指数与PEG胁迫浓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4)萌发参数与PEG胁迫浓度间的回归模型表现为三次曲线、二次曲线和直线模型3种类型,其中以三次曲线模型为主,全部回归模型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在2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较低浓度PEG处理对柠条锦鸡儿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15℃下种子萌发对PEG模拟干旱胁迫的耐受性最强;柠条锦鸡儿种子在不同温度和干旱胁迫下的萌发模式是对其分布区生境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与野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五蕊寄生(Dendrophthoe pentandra)种子萌发特性以及鸟类消化过程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五蕊寄生种子对温度和光照较敏感,与黑暗条件相比,光照能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20℃为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萌发率达53.8%,高温35℃及低温10℃均不利于种子萌发。研究发现纯色啄花鸟(Dicaeum concolor)是该植物的主要食果者,种子外的果肉不是限制种子萌发的关键因素,人为去除果肉并不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但可缩短种子萌发的时间,果实通过纯色啄花鸟类肠道消化后,随着粪便排出的种子萌发率显著提高(达69%),暗示纯色啄花鸟在五蕊寄生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温度和水分及盐分胁迫对银沙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控制实验研究了温度、湿度、干旱和盐分胁迫等生态因子对银沙槐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探索银沙槐种子对各种生态因子的适应性。结果显示:(1)银沙槐种子在20℃、25℃恒温和15℃/25℃、20℃/30℃、10℃/20℃变温环境中的发芽率较高且无显著差异,其在20℃恒温、15℃/25℃、20℃/30℃变温条件下的发芽指数较高,但差异不显著。(2)土壤含水量在1%~5%之间,各水分处理间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P<0.05),而在5%~25%间种子发芽率变化不显著。(3)盐胁迫和水分胁迫对银沙槐种子的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显著降低种子萌发率(P<0.05);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渗透势和NaCl浓度增大而显著减小(P<0.05);恢复萌发率随渗透势和NaCl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研究发现,银沙槐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恒温和15℃/25℃变温,最适土壤含水量为10%~25%;种子萌发对盐分和干旱胁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受性,萌发过程中主导抑制因素为渗透胁迫,离子毒害作用甚微;银沙槐种子休眠机制和萌发特征表现出它对生境的良好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狼毒种子萌发特性与种群更新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邢福  郭继勋  王艳红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1851-1854
研究了采集于植株上的和收集于土壤种子库的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子在不同温度、光照和5种预处理(即破裂种皮、去除种皮、98%H2SO4浸种5min、0.2%KNO3浸种24h、10℃低温保存1周)条件下的萌发力。结果表明,狼毒种子萌发率较低,25℃恒温、黑暗条件下萌发率为13%,较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恒温或10~30℃变温,破裂种皮和去除种皮萌发率显著提高,25℃恒温、光暗交替条件下萌发率分别为49%和47%,浓硫酸浸种5min处理萌发率可达到32%,KON3浸种和10℃低温保存两个处理对促进狼毒种子萌发效果不明显,狼毒种子萌发对光照条件不敏感,种子硬实性是导致狼毒种子萌发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取自土壤种子库内的狼毒种子萌发率高于当年采集的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并非每年都有狼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种群更新时机是随机的或周期性的。  相似文献   

10.
光、温度和土壤水分对坡垒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温度,光照,土壤水分对坡垒(Hopea hainanensis Merr.et Chun)种子萌发和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垒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20℃种子在全黑暗条件与周期性光照条件下处理的萌发结果无明显差异。土壤含水量为20%-70%时种子能够萌发,而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30%-50%。在室内自然摊放第14天的发芽率为20%。18d完全丧失发芽能力。由于坡垒种子具有顽拗型种子的一些特点,该物种宜采取活体保存的方法,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