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系由R.Boulton于1932年依据F.T.Smith在原西康省某地"Ta Cho Fu"采获的单独一号雄性标本而定名,中国鸟类学家以往多认为该种的模式标本产地为今四川甘洛县的大桥乡。通过对大桥乡所在地理坐标的实测,并使用GoogleEarth对该地区进行查检,作者提出"Ta Cho Fu"当在今四川汉源县境内,对该地点具体位置的订正和重新定位,使四川山鹧鸪的总分布区域北推了至少100km范围。  相似文献   

2.
四川山鹧鸪 (ArborophilarufipetusBoulton)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仅报道分布于大凉山脉东北端两侧的四川省甘洛县东北部、马边县、雷波县北部、美姑县东部、峨边县以及屏山县和与屏山县隔金沙江相望的云南省绥江县北部 ,分布范围较为狭窄。 1999年 3月 ,笔者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国胜乡获得一雌性个体 ,量度为 :体重 2 70 g ,全长 2 75 ,嘴峰 18,翅长 148,尾长 70 ,跗 47mm。形态 :额基及眉纹黑色 ,其上有微杂以黑点的浅黄色纵纹 ;眼先黄白色 ,具矢状黑斑 ,头顶及枕部橄榄褐色 ,羽均具有黑色羽干…  相似文献   

3.
四川山鹧鸪的冬季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四川山鹧鸪调查在四川省马力县黄连山林区。冬季单只、成对活动。其数量在原始林为每平方公里2.75只,人工杉木林和自然更新林为每新林为每平方公里0.75只。主食草子、根等物,夜栖树上。冬季的主要天敌为猛禽。野外考察还发现沐川县为新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四川山鹧鸪于攀枝花市发现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refipectus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以往仅知分布于四川省的中部 ,南可抵(长江上游的 )金沙江。因其分布范围极为狭小 (直线距离南北约 10 0km ,东西约 150km) ,所以被视为是全球极危物种 (CriticallyEndangered) (Collaretal.,1994 )。基于对山鹧鸪属Arborophila种类在分布型上不应出现明显间断 ,且金沙江亦不应成为对四川山鹧鸪的天然阻隔这一认识 ,作者据 1997年证实该种在云南省的东北部 (至少是在绥江 ,可能还有永善、盐津等地 )确有分…  相似文献   

5.
四川山鹧鸪的分布及生境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的分布区域和栖息地的生境,认为四川山鹧鸪的分布范围比已知的要大,但其实际分布区呈明显的岛屿状,显示出生境的破碎化;指出四川山鹧鸪的适宜生境是原始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具有较大常绿落叶阔叶乔木树种盖度的多年生次生林,亦可选择部分人工林,而对地表灌丛密度大的次生幼林以及人工幼林生境不喜好。由于天然林的禁伐和生态林的管护,四川山鹧鸪的栖息地趋于稳定并有所扩大。但四川山鹧鸪仍然处于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6.
四川山鹧鸪的巢、卵和鸣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我国的特产雉类,迄今所知,仅分布于四川省屏山、马边、峨边和甘洛等县,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该鸟自博尔顿(R.Boulton)1932年根据采自甘洛县大桥乡的一号雄性标本命名以来,至今仅获得14(10,4)号标本,除武汉大学有一号雄性标本外,其余标本均保存于四川农业大学,李桂垣等(1974)首次报道了雌鸟的形态特征。 作者于 1988年 4—5月,1989年 6月和 1990年 4—5月,先后在四川省马边县黄连山林区,对四川山鹧鸪进行了野外考察,获得一些第一手资料。鉴于有关此鸟生态和生物学方面的资料至今仍无人报  相似文献   

7.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属鸡形目雉科山鹧鸪属,是我国特产珍稀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濒危物种。本文应用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对该物种的现实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现存四川山鹧鸪分布格局自四川中南部向云南东北延伸,跨越金沙江,呈现西北-东南走向,分布区涉及大相岭山系南缘、小相岭山系东缘、凉山山系东北部、乌蒙山山系西部,行政区域涉及2省5市(州)19县(区)。栖息地由10片现实栖息地和36片潜在栖息地组成,总面积约5869 km2。"甘洛-金口河-峨边-马边-美姑"片和"雷波-马边-屏山"片是四川省境内呈南北布局的两大核心分布区,"绥江-永善-水富-盐津-大关"片为云南省境内的核心分布区。  相似文献   

8.
2005年4—12月在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通过计算机声谱分析技术,对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rufipectus)雄性的鸣声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雄性单音节鸣声出现在啼叫、保护领域和求偶中,这些鸣声持续时间差异明显,主峰值差异不明显;雄性双音节鸣声出现在啼叫、保护领域、竞争雌体和求偶中,这些鸣声第一音节时间、第二音节时间、音节间隔时间和主峰值差异极显著,全句时间差异不明显;雄性多音节鸣声出现在保护领域、警戒和惊吓中。雄性亚成体多音节鸣声出现在惊吓和警戒中;雄性成体和亚成体警戒鸣叫的音节持续时间、音节间隔时间和主峰值差异均不明显,全句持续时间差异明显;雄性亚成体和雄性成体的惊吓鸣叫音节持续时间、音节间隔时间、全句持续时间和主峰值差异均不明显。四川山鹧鸪表现出的各种鸣声行为是为了保护配偶和防止天敌,使该种群更好地繁衍。  相似文献   

9.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我国特有珍稀鸟类,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应用3S技术制作其栖息地分布和保护区位置图层,并对栖息地破碎化情况和受保护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现实栖息地还是潜在栖息地,破碎化程度都高;部分栖息地斑块相互邻接,具备连通的可能性;分布区内初步形成的保护区网络还需完善。文末提出了景观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鸟类.本研究对1只成年雄性四川山鹧鸪个体的心脏、肝脏和肾脏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组装和注释.其原始序列过滤后分别产生了5.70 G、4.60 G和5.16 G数据.286661条转录本经过Trinity组装并去掉冗余后共得到234488个基因.BUS...  相似文献   

11.
在青衣江、沱江和通口河上游采集到安氏高原鳅.通过考证1868 ~1870年David的旅行行程,认为安氏高原鳅的模式产地是青衣江上游.本文还提供了安氏高原鳅的高清彩色照片.  相似文献   

12.
谭仲明 《植物研究》1995,15(4):523-531
四川牛儿苗科植物共3属、53种、2变种, 其中老鹳草属Geranium49种, 2变种, 牛儿苗属Erodium2种, 熏倒牛属Biebersteinia2种。属的分布区类型分别为世界分布, 地中海区至温带、热带亚洲、大洋洲至南美洲间断分布和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研究了本科植物在四川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情况。水平分布方面, 在东部四川盆地及盆周山地分布着老鹳属1属、23种、2变种, 占四川本科种数的43%。在西部, 川西南河谷山原地区分布着老鹳草属植物32种, 占四川儿苗科植物总数的60%, 是四川老鹳草属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川西北随着地理纬度的升高, 属的数目逐渐增加, 到最北面, 3属均产, 但老鹳草属植物的种类则逐渐减少。垂直分布方面, I、川东盆地及川西南山 地常绿阔叶林地带有老鹳草属1属、44种、2变种, 占四川供牛儿苗科植物总数 83%, 主要分布在川西南河谷山原植被地区。П、川西高山峡谷山原针叶林地带, 分布着老鹳草属和优牛儿苗属植物25种, 占四川本科植物的47%, 主要分布在川西 高山峡谷区。III、四川北高山灌丛、草甸地带, 分布着老鹳草属、狀牛儿苗属和熏 倒牛属植物12种。熏倒牛属在四川仅分布在这一地带内。  相似文献   

13.
斑翅山鹑巢址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1991-1993年在山西宁武县对斑翅山鹑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中共发现60个巢,其中绝大多数位于远离林地的农田或灌丝地带,66.67%的巢位于向阳的东南坡和西南坡上,对巢址与随机选取的非巢样点所进行的对比分析发现,在12个栖地参数中,影响巢址选择的5个因素依次为:落叶的数量、地缘宽度、干草的数量、灌丛宽度和梯田高度,判别分析的结果表明,落叶的数量和干草的数量是区别巢址与非巢样点的两个最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禄丰腊玛古猿化石地点的食肉目化石予以分类记述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自从阿基米德(Archimedes)第一部关于螺旋结构的著作问世以来,螺旋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植物的叶、叶柄、茎等变态形成的藤、蔓或卷须往往是以螺旋形式攀缘缠绕;动物体表有毛的兽类,在头额顶上或背上都有1、2个毛螺,毛呈螺旋排列。本世纪30年代,阿基特伯利(Astbury)首次用x射线研究蛋白质结构,发现角蛋白类中多肽链有不同方式的盘旋或卷曲,第一次发现生物大分子的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16.
山东首次发现晚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地点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报道了鲁西曲阜董庄、泗水拓沟间黄庄一带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描述了含哺乳动物化石的地层,建立了黄庄组.依据所产化石对黄庄组的时代进行了讨论,认为是晚始新世.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四川省成都市及郊区的华阳、彭县、新繁、广汉、灌县以及峨眉山和青城山地区的水生丝孢菌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主要采集江、湖、河、溪、水塘、沟渠和人工湖泊等水体中的腐烂和半腐烂的植物叶片、枝果和泡沫等进行分离,根据孢子等的形态进行鉴定。初步鉴定出14属17种水生丝孢菌,除刚毛四枝孢Tetracladium setigerum外,其余16种全部是我国新记录。它们是: 1.Alatosporaa acuminata Ingold尖翼孢2.Anguillospora longissima(de Wild.)Ingold长水线孢3.Campylospora chaetocladia Ranzoni枝水曲孢4.Clavariopsis aquatica de Wildeman水生拟珊瑚孢5.Clavatospora tentacula(Umphlett)Nilsson卷须水棒孢6.Culicidospora gravida Petersen胀蚊孢7.Flagellospora curvula Ingold弯鞭孢8.Flagellospora penicillioides Ingold帚状鞭孢9.Lemonniera aquatica de Wildeman水生放射孢10. Lemonniera terrestris Tubaki 土生放射孢11. Lunulospora curvula Ingold 弯新月孢12. Tetrachaetum elegans Ingold 雅致刺孢13. Tetracladium marchalianum de Wildeman 马钱四枝孢14. Tetracladium setigerum (Grove) Ingold 刚毛四枝孢15. Tripospermum camelopardus Ingold, Dann & McDougall 多绺孢16. Tricladium angulatum Ingold 火箭孢17. Triscelophorus monosporus Ingold 棱三枝孢在作者的采集、分离中,水生丝孢菌在烂叶上比泡沫中多,清水中比污水中多,杨、柳、枫等薄而软的叶片上比厚而硬的叶片上多,后者如桉树、冬青等。Campylospora chaetocladia, Lunulospora curvula 和Tetracladium marchalianum是四川最常见的种,而Tripospermum camelopardus, Culicidospora gravida和Tricladium angulatum则少见,但后三者在其他温带地区却较普遍。  相似文献   

18.
李成  孙治宇 《四川动物》2002,21(3):181-182
四川察青松多自然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5种,区系组成以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特有种属为主,位点选择和繁殖习性的多样性降低了不同物种间对繁殖微生境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