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云木香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丽江产云木香(SausrealappaC.B.Clarke)根中分离得到的另外7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_孕甾烯醇酮(pregnenolone)(1),β-谷甾醇(β-sitosterol)(2),葫萝卜甙(daucosterol)(3),苯丙素甙(syringin)(4),木质素甙(1-hydroxypinoresinol-1-β-D-glucopyranoside)(5),油酸[(z,z)-9,12-octadecadienoicacid](6)和油酸-1,3-甘油二酯[(z,z)-9,12-octadecadienoicacid-2-hydroxy-1,3-propanedinylester](7).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和化学的方法得到鉴定。其中化合物1作为天然产物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5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苦豆子豆籽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首次对苦豆子豆籽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检出了43种化学成分鉴定了25种成分。苦豆子豆籽油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有机酸及甾体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钮子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民间药物钮子瓜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应用波谱方法及与已知品对照的手段鉴定它们为(2S,3S,4R,10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烷-1,3,4-三醇(1)、(2S,3S,4R)2-二十四烷酰胺基十八烷-1,3,4-三醇(2)、胡萝卜苷(3)、swertish(4)、苯甲酸(5)、水杨酸(6)、loliolide(7)、胸腺嘧啶(8)、尿嘧啶(9)、(23Z)-9,19-环阿尔廷-23-烯-3β,25-二醇(10)、(20S,22E,24R)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1)、十六烷酸1甘油酯(12)、大豆脑苷Ⅰ(13)、(22E,24S)24甲基5α胆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4)。 相似文献
5.
圆叶牵牛植物资源丰富但全草少有研究,对其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认识很有必要。该文对采自云南大理的圆叶牵牛干燥全草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通过75%乙醇冷浸提取,浸膏以水分散,依次以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结果表明: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等多种材料柱层析结合重结晶等方法,从圆叶牵牛醇提物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学技术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β-木栓烷醇(2),β-香树脂醇(3),α-香树脂醇(4),6β-羟基豆甾-4-烯-3-酮(5),胡萝卜苷(6),β-谷甾醇(7),豆甾醇(8),7-羟基香豆素(9),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10),山奈酚香豆酰基葡萄吡喃糖苷(11),单棕榈酸甘油酯(12)。化合物2-5、10-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7.
雪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由管枝衣科地茶属植物雪茶(Thamnolia vermicularis)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成分,通过波谱分析及与已知品对照等方法,最终确定其中的9个化合物分别为:Thamnolin(1),鳞片衣酸(2),坝巴酸(3),羊角衣酸(4),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二烯(5),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9,22-三烯(6),麦角甾烷-7,22-二烯-3-醇(7),麦角甾烷-5,8,22-三烯-3-醇(8),亚油酸(9)。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和6-9系首次由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云南中甸地区产雪茶为主要含有坝巴酸(3)和羊角衣酸(4)等酚性成分,而非主含地茶酸等酚性成分的植物品种类型,这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茶褐牛肝菌(Neoboletus brunneissimus)的化学成分,共分离鉴定了18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5α,8α-环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5α,8α-环二氧-(22E,24R)-麦角甾-6,9(11),22-三烯-3β-醇(2)、(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醇(3)、(24S)-麦角甾-7-烯-3β-醇(4)、(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5)、(24S)-乙基胆甾烯-7-烯-3β,5α,6β-三醇(6),(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9α-四烯(7)、(22E,24R)-麦角甾-5,7,2-三烯-3β-醇(8)、3β-O-吡喃葡萄糖基-5α,8α-环二氧-(22E,24R)-麦角-6,22-二烯(9)、富马酸单甲酯(10)、富马酸(11)、琥珀酸(12)、反-2-癸烯二酸(13)、烟酸(14)、烟酰胺(15)、莽草酸(16)、亚油酸-α-甘油酯(17)和1-O-吡喃葡萄糖基-(2S,3R,4E,8E,2′R)-2-N-(2′-羟基棕榈酰)-9-甲基-4,8-鞘氨醇(1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茶褐牛肝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9、13和17为首次从牛肝菌科高等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蒺藜甾体皂甙元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8个已知的甾体皂甙元类化合物,运用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分别为:tigogenin(1),hecogenin(2),pregna 4,16 diene-3,12,20-trione(3),hecogenin acetate(4),25(R)-spirostan-4-ene-3,12-dione(5),25(R)-spirostan-3,12-dione(6),25(R)-spirostan-3,6,12-trione(7),gitogenin(8)。其中化合物3,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甘青青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利用柱层析、薄层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对采自甘肃漳县的唇形科植物甘青青兰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1H NM R、13C NM R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它们分别为羽扇豆烷-20(29)-烯-28-酸-3-醇(1),羽扇豆烷-20(29)-烯-3,28-二醇(2),齐墩果烷-12-烯-28-酸-3-酮(3),乌苏烷-12-烯-28-酸-2,α3β-二醇(4),乌苏烷-12-烯-28-酸-3,β24醇(5),豆甾-3-酮(6),β-谷甾醇-3-O-葡萄糖基(6→1)-十六烷酸苷(7),β-谷甾醇(8),齐墩果酸(9),β-胡萝卜苷(10),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而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12.
牛蒡根际土壤致害菌Fusarium solani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牛蒡根际镰刀菌与牛蒡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从全国30个地区采集牛蒡根际土壤样品,进行了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和群落的生态学研究,测定镰刀菌发酵液对牛蒡幼苗和牛蒡子萌发的影响,并对其中毒性最强的两株镰刀菌F130和F131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结果:镰刀菌为牛蒡根际的最优势类群,贡献率为34.297%,其次为木霉,贡献率为22.519%;绝大多数镰刀菌对牛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中F130和F131被鉴定为Fusarium solani。结论:Fusarium solani是牛蒡根际土壤中的致害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牛蒡(A rctium lapp a L.)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配比的比较研究,建立了牛蒡离体培养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牛蒡子叶与下胚轴切段在含2.0 m g/L 2,4-D和0.5~2.0 m g/L BA的M S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可以达到87%~100%;在1.0~3.0 m g/L NAA和0.5~2.0 m g/L BA的M S培养基上通过愈伤组织间接分化或外植体直接分化形成不定芽,其中愈伤组织分化率可达100%;下胚轴的分化率明显高于子叶,在1.0 m g/L NAA和1.0 m g/L BA的M S培养基上下胚轴直接分化率达77.3%.组织学观察发现牛蒡再生有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发生两种途径.将生长状态良好的不定芽转至含1.0 m g/L IBA和1.0 m g/L NAA的1/2 M S培养基上生根,移栽,成活率达到93.3%.从诱导愈伤组织到组培苗在珍珠岩中过渡成活,大约需要13周.组培苗次年开花并结实,生长形态特征正常.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开发牛蒡在生物抗虫农药方面的应用价值,对牛蒡提取物进行了抗卤虫活性测试,并对抗虫活性较强的组分进行GC-MS分析.将健康新鲜的牛蒡的乙醇粗提取物经水分散,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对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四相提取物分别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它们对卤虫的半致死浓度IC50分别为0.13、0.17、1.25、0.19 mg·mL-1,其中石油醚相杀虫效果最好.对石油醚相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51种成分,鉴定了其中39个化合物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棕榈酸乙酯(27.791%)、萜类化合物(21.311%)、饱和烃类(19.637%),这三类物质相对含量之和占总提取物的68.739%. 相似文献
15.
16.
菊科植物牛蒡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野生植物牛蒡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牛蒡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及其β-胡萝卜素。牛蒡中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旨在为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牛蒡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牛蒡 (ArctiumlappaL .)是菊科 (Compositae)牛蒡属(ArctiumL .)植物 ,二年生草本 ,普遍分布于全国各地 ,野生或栽培。其根、叶、瘦果和籽均入药 ;茎皮纤维可造纸 ;根部含大量菊糖 ,可酿酒及作蔬菜食用 ;另外 ,还可以作为蜜源和饲料[1~ 4 ] 。据记载 ,其种子含油 2 5 %~ 30 % ;另据文献报道 ,其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为软脂酸、硬脂酸及油酸的甘油酯[2 ] 。牛蒡是耐盐植物 ,前人虽对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但未见其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准确报道 ,本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进行分析 ,以期为耐盐植物的开发利用积累部分… 相似文献
18.
牛蒡是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补肾壮阳等作用的药食两用滋补佳品,近年来对其种子、根、叶等不同部位所含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已有部分研究,其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木脂素类、黄酮类、挥发油类、脂肪酸类、生物碱类、酚羟基化合物等,其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蛋白质、低聚糖、牛蒡酸、醛类、多炔类及挥发油等,其叶子的主要学学成分有挥发油、鞣质、粘液质、咖啡酸、绿原酸、异绿原酸等.目前对牛蒡的化学成分研究尚不够深入,其物效机制尚不明确,限制了牛蒡的综合开发利用.因此运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阐明其药理作用机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伊犁地区野生毛牛蒡与牛蒡的成分分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伊犁地区野生牛蒡属两种植物,即牛蒡和毛牛蒡根的主要营养及保健成分和主要矿质元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毛牛蒡和牛蒡的主要成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毛牛蒡也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20.
Lorena Bavia Pmela Dias Fontana Fernanda Bovo Aridine Reder C. de Souza Marcos Lúcio Corazza Iara Jose Messias‐Reason 《化学与生物多样性》2019,16(12)
The complement system participates in host defense by eliminating microorganisms and triggering inflammation. However, insufficient control or exacerbated complement activation contributes to inflammatory diseases. Since promising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Arctium lappa L. extract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 lappa extracts on the lectin pathway (LP) of complement activation. Four extracts were obtained by supercritical extraction using scCO2 with or without ethanol as co‐solven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E1: 2.2 mg/mL, E2: 2.6 mg/mL and E3: 2.0 mg/mL, E4: 1.5 mg/mL).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 lappa extracts on the LP activation, an ELISA assay using mannose binding lectin pathway of complement was carried out with C4 detection. All extracts showed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activation of complement by the LP. The following IC50 were observed for E1, E2, E3 and E4: 179.4 μg/mL, 74.69 μg/mL, 119.1 μg/mL and 72.19 μg/mL, respectively.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 lappa extracts are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disorders that are complement‐relat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