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六月一日,是已故的杰出科学家、教育家、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忠诚的爱国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创始人杨钟健教授诞辰一百周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全体同志、国内地质古生物界的同行于这一天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以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仰。纪念会上,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邱铸鼎所长首先介绍了杨钟健教授的生平,他高度评价了杨钟健教授对发展古脊椎动物学所做的贡献和创建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功绩。他说:“在杨钟健教授1928年留学回国后的半个世纪中,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古脊椎…  相似文献   

2.
在山西省晋中地区考古战线上,现在仍活跃着一位年近六旬两鬓染霜的老战士,他就是晋中地区文化局干部吴志清。老吴为人谦恭,与世无争,深受周围同志的爱戴。他生活俭朴,节衣缩食,过着苦行僧似的生活,他的宿舍中连一件象样的家俱都没有,更不要说赶时髦的奢侈品了。但他对所从事的考古工作却慷慨大方,舍得花钱。早在他还是一位业余考古爱好者时,他便订了“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化石”、“考古”、“考古学报”等多种杂志;花钱制做了大量的自己设计的多种发掘工具;给自愿陪他到野外发掘的学生们买上点心、汽水和水果;自费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化石等。他对工作竞竞业业,任  相似文献   

3.
记述了新疆准噶尔盆地早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众古仓鼠类化石。材料采集于索索泉组的两个地点,古地磁年龄介于21.9~21.16Ma之间。这是迄今为止中亚和东亚地区众古仓鼠的最早记录。材料可以归入两个种:苏氏众古仓鼠(新种)Democricetodon sui sp.nov.和众古仓鼠未定种Democricetodon?sp.,该未定种材料很少,不足以准确分类。与早中新世其他仓鼠的比较及对稀古仓鼠Spanocricetodon模式种的重新观察表明,苏氏众古仓鼠是中亚地区谢家期的指示性化石,李传夔(1977)所定义的稀古仓鼠为一个有效属,与Democricetodon和Primus属有明显区别;以前归入稀古仓鼠的某些种类应归入其他属。苏氏众古仓鼠与同一地区晚渐新世的Eucricetodon aff.E.caducus形态明显不同,表明它可能不是起源于该地区的古近纪仓鼠,而是迁移至中亚的外来种。  相似文献   

4.
今年8月29日,是国际著名古植物学家R.克劳塞教授诞辰100周年。为弘扬他对古植物学作出的杰出贡献,联邦德国森肯堡博物院于5月27日—6月2日,在法兰克福召开第三届森肯堡古植物学国际会议,以示纪念。克劳塞教授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除石炭二叠纪植物群涉及较少外,他对泥盆纪、中生代和新生代植物群都进行过精心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博得了古植物学界和植物学界的普遍赞扬与尊敬。他生前曾五次担任国际植物学大会副主席(按规定每届大会主席由东道国的植物学家担任)。  相似文献   

5.
《化石》1979,(2)
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古生物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杨钟健同志,因病于1979年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他一生从事地层古生物学的研究,足迹遍及祖国各地。他的研究工作涉及地层古生物、古人类及考古学等广泛的领域,先后完成学术论文五百多篇,为我国及亚洲古脊椎动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整个古脊椎动物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杨老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粉碎“四人帮”后,他写了“年近八旬心尚丹,欲和同辈共登攀”的豪迈诗句。直到生命的垂危时刻,他仍关切着我国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的发展,计划如何把北京自然博物馆办成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背景】现今棉花黄萎病严重阻碍棉花的稳定高产,妨碍棉花产业的发展。在生物防治中内生菌潜力巨大,但关于内生古菌含量在棉花黄萎病棉株的变化规律鲜有报道。【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植棉地区黄萎病棉株和健康棉株内生古菌的分类学信息和数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新疆棉花黄萎病棉株、健康棉株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典型生态区的内生古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内生古菌在新疆各采样地和不同生育期的棉花黄萎病棉株、健康棉株内的群落组成相似。在不同生育期,新疆黄萎病、健康棉株内生古菌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然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蕾期达到最高值。在不同地区,新疆黄萎病棉株内生古菌数量在北疆地区最高,其次是东疆地区,最后是南疆地区。健康棉株则是南疆地区最高,东疆次之,北疆最低。【结论】新疆黄萎病棉株、健康棉株内生古菌数量在不同的生育期以及不同空间存在较大差异,整体变化趋势显著,可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嗜盐古菌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3个不同的盐湖中共分离到165株古菌,通过ARDRA分析后得到不同的类群,从各个类群中随机选取1~2个代表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的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分布在Halorubrum,Natronococcus,Natronorubrum,Haloterrigena,Halorhabdus,Halobiforma,Haloarcula,Haloferax8个属和另外两个分支中,表现了锡林浩特地区嗜盐古菌的多样性。部分菌株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低于97%,可能是潜在的新属或新种,代表了该地区嗜盐古菌的独特类型。  相似文献   

8.
杨钟健在古脊椎动物学中最早接触的是小哺乳动物,他研究了中国北方的啮齿类化石,从而在1927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发表了国人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的第一部专著.他早期主要研究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后来研究重心转向中生代的四足类,尤其是恐龙为代表的主龙类.他是中国许多中生代类群的第一个研究者,在主龙型类、兽孔类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古代莲故事     
正古莲子的发现和古莲的诞生是世界荷花界的奇闻趣事,一致备受人们关注,对荷花科学知识的普及也做出了重大贡献。最早研究莲子寿命的是日本植物学家大贺一郎博士,他于20世纪20年代在我国辽宁南部发现了至少存活120年以上的莲子。1951年,他又在日本千叶县的一处遗迹中发现了3粒古莲子。这些莲子和以前同地发现的古木船部件被一道送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莲子年龄至少有2 000年以上,还推测出这些古木船和古莲子可能来自中国。大贺博士  相似文献   

10.
怎样才能知道一个地区的古温度、古盐度和古地球化学的特征呢?这是地质工作者们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国外新兴起一门研究化石的边缘学科——生物地球化学,它主要是使用化石的化学特征来判定古地理条件。我国古生物学工作者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尝试,并获得了初步成果。在此谨将这门学科的内容概略地介绍一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化石》2017,(3)
<正>杨钟健在古脊椎动物学中最早接触的是小哺乳动物,他研究了中国北方的啮齿类化石,从而在1927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发表了国人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的第一部专著。他早期主要研究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后来研究重心转向中生代的四足类,尤其是恐龙为代表的主龙类。他是中国许多中生代类群的第一个研究者,在主龙型类、兽孔类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年是他诞辰120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古茶树资源,2010-2017年对云南省12个地区58个县/市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依据《Flora of China》英文修订版分类确立了古茶树资源物种名录,建立初步的古茶树资源数据信息库。以此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统计学分析了云南古茶树资源种类组成、地理分布特征、生境类型及形态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古茶树种类多,调查共获得古茶树资源分布点474个,记录样本植株2570份,隶属7种6变种;古茶树资源分布广而不均,主要分布于滇西、滇南、滇东南及滇中哀牢山山脉,滇东南是古茶树物种多样性的分布中心,滇西是特有种的分化中心,云南古茶树资源的地理分布可能存在滇西-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W.W.Sm.)Melch.)、滇南-普洱茶(C.sinensis var.assamica(J.W.Mast.)Kitam.)和滇东南-厚轴茶(C.crassicolumna H.T.Chang)3个现有分布中心;古茶树资源生境复杂多样,可大致分为原生林、次生林和高山旱地等3类,不同生境分布的古茶树种类及其生长状况有差异;古茶树资源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其描述型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58~1.48,数值型性状变异系数为4.37%~51.03%,总体上营养器官的变异性高于花部器官。本工作为进一步探讨云南地区古茶树资源的系统演化、多样性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本底资料。此外,根据古茶树资源现状,初步提出了一些保护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植物学、古植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的工作者期待着有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古植物学专著问世。目前国内唯一的一本是60年代早期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苏联古植物学家A.H.克里什托弗维奇的《古植物学》译著。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科研和教学的需要,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俄亥俄大学泰勒教授80年代的古植物学新著《古植物学——化石植物生物学导论》。古植物学和植物学工作者对泰勒教授并不陌生。他现任俄亥俄大学生物系主任,任教于该校生物系、地  相似文献   

14.
滇西北三叠纪有孔虫群落戌我国西南、欧亚古特提斯地区同时代的有孔虫群落均可对比。当前的有孔虫为为该区三叠纪的古地理、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勘探,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华中-西南区早寒武世古杯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早寒武世古杯化石过去研究甚少,先后由丁道衡、计荣森、王钰等进行过研究,积累了不少资料。那时认为古杯仅有一个层位。1965年在四川城口地区进行早古生代地层研究时,发现该区有三个古杯组合的层位。七十年代初开始对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地层进行系统研究以来,古杯动物群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对古杯动物群的序列、分布及其特征的认识都有了新的进展。华中-西南区早寒武世古杯共有四个层位,最古老的属于筇竹寺阶,为筇竹寺古杯组合,属种数量少,分布不广,个体小,构造简单,  相似文献   

16.
《化石》2021,(2)
正想知道北京猿人长什么样吗?想知道他的身高吗?想和他合个影吗?快来中国古动物馆重装升级的人类演化馆看看吧!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的支持下,历经三个多月,中国古动物馆的人类演化馆改造完成。该馆系统地介绍人类起源与演化以及史前文化发展的光辉历程,突出了中国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以及古DNA研究的最新成果。配合该馆的升级,博物馆开发了"人从哪里来"21堂主题课程及相关研学线路。改造后的人类演化馆将会成为首都科普展教、研学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7.
杨洪 《古生物学报》2003,42(4):627-636
回顾和总结了杨式溥教授一生为中国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其公开发表的论著为基础,论述了杨式溥在中国石炭纪地层学、腕足动物化石、古遗迹学以及古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的贡献,并简要评述了他的学术思路和治学特色。杨式溥对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石炭纪的腕足动物化石的研究为中国石炭纪地层的内部界线划分、对比、化石组合、地理区系及沉积类型提供了重要证据。杨式溥是中国古生态学和古遗迹学的奠基人,他全面系统地引入了古生态学的概念与方法,并在全国高校首次开设了有关课程。他对中国各时代、不同沉积相中的遗迹化石的系统描述和遗迹相的研究开拓了中国古生物学的新领域。杨式溥执教半个多世纪,为中国地质和古生物事业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文后附有以出版年代为序的杨式溥所著文献的完整目录。  相似文献   

18.
郭建崴 《化石》2020,(2):20-23
正就在魏斯曼等科学家探索生物遗传规律的时候,孟德尔早已发现了这种规律。但是他的发现竟然被埋没了30多年。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1884年1月)出生在当时由奥地利帝国统治、现在属于捷克的摩拉维亚地区,父亲是农民、母亲则是一位园艺工人的女儿。这样的家庭使孟德尔从小就受到园艺和农业知识的熏陶。1840年,他以全部课程为"优良"的成绩中学毕业后,考入奥尔米茨大学哲学学院,主攻古  相似文献   

19.
柏苍翠、一片林海。这是以当地印第安人部族以及早期开拓者命名的凯巴贝、顿托以及阿派彻等国家保护林区。我们要到的第一站是弗拉格斯塔福,它是亚利桑那北部的一个小城市,也是去大峡谷的必经之地。我们在此停留不仅仅想去参观北部州立博物馆,更渴望拜见美国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柯伯特。弗拉格斯塔福座落在圣弗兰西斯山的南麓,山上的皑皑白雪映衬着山下层层的绿树,整个城市幽静美丽、如在画中。当我们到达博物馆时,柯伯特已闻讯迎候我们。在主人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他的办公室、实验室、标本室以及图书室,还特别看了他在南极采的标本。柯伯特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古脊椎动物学家,他的一生主要从事古爬行、古哺乳动物的研究,但在地质学、人类  相似文献   

20.
叶祥奎 《化石》2007,(3):11-13
今年(2007)6月1日,是杨钟健教授(1897—1979)110周年诞辰纪念,笔者是杨老“唯二”的研究生之一,近日想起了许多有关的往事,今择要记之,作为对他生辰的纪念!一、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是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的,他的老师李四光教授“独具慧眼”,考虑到当时我国尚缺古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