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稀有鮈鲫对草鱼出血病病毒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稀有鲫对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的敏感性。GCHV是草鱼出血病的病原,用GCHV人工感好1-6月龄的稀有鲫,在水温22-32℃时能导致稀有鲫出现出血病症状。在水温28℃时,病鱼在ld内死亡,潜伏期为5d,发病高峰期在感染后第6-8d。GCHV能在稀有鲫体内传代,并诱导80%以上的稀行鲫患病死亡。将人工感染GCHV的稀有鲫病鱼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发现在肠道、脾脏、肾脏等组织中存在大小与形态和GCHV相似的病毒颗粒。从稀有鲫出血病病鱼组织中纯化病毒,免疫电镜观察,发现病毒颗粒能被GCHV的特异性抗体聚集成团。由上可知,稀有鲫出血病是由GCHV感染所致,稀有鲫对GCHV是敏感的,可以作为草鱼抗出血病育种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稀有Ju鲫对草鱼出血病病毒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本文报道稀有Ju鲫对草鱼出血病病毒的敏感性。GCHV是草鱼出血病的病原,用GCHV人工感染1-6月龄的稀有Ju鲫,在水温22-32℃时能导致稀有Ju鲫出现出血病症状。在水温28℃时,病鱼在1d内死亡,潜伏期为5d,发病高峰期在感染后第6-8d。GCHV能在稀有Ju鲫体内传代,并诱导80%以上的稀有Ju鲫患病死亡。将人工感染GCHV的稀有Ju鲫病鱼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发现在肠道,脾脏,肾脏等组织  相似文献   

3.
由小的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介导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转录后基因沉默方法,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基因网络调控的探讨以及疾病的治疗等方面.多数的siRNA表达载体依赖RNA聚合酶Ⅲ启动子中的一种,操纵一段短发夹结构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在细胞或体内表达.这一类启动子主要包括人源和鼠源的U6启动子和人H1启动子等.为了探明鱼类自身的RNA聚合酶Ⅲ启动子是否能有效驱动shRNA在鱼体内表达,从而更好地利用RNAi进行鱼类基因功能和抗病毒研究,研究利用斑马鱼的H1和u6启动子以及草鱼的H1启动子,以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外衣壳蛋白VP7基因为靶基因,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分别构建了三个shRNA表达载体:pZH1siGCRV-CMVeGFP、pZU6siGCRV-CMVeGFP和pCH1siGCRV-CMVeGFP.通过显微注射将三种表达载体分别导入稀有(鱼句)鲫(Gobiocypris rarus)受精卵中.由于siRNA片段很短,其表达检测非常困难,研究采用stem-loop RT-PCR方法,对稀有(鱼句)鲫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shRNA表达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三种鱼类自身的RNA聚合酶Ⅲ启动子均能有效驱动GCRVsiRNA的表达;在取样的各个胚胎发育时期均能检测到GCRV siRNA的表达;stem-loop RT-PCR方法可以便捷检测siRNA的表达.研究构建的鱼类胚胎siRNA有效持续表达载体,建立的简易快捷siRNA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的抗GCRV转基因鱼研制以及siRNA的病毒复制干扰机制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稀有Ju鲫出血病鱼的病理切片及对照鱼的超薄切片。在对照鱼的鳃、肠道、肾脏、肌肉和肝脏中没有见到任何病毒颗粒。在病鱼鳃血管内皮细胞质中观察到聚集的直径70nm左右的GCHV颗粒,说明鳃是GCHV侵袭的主要器官之一,并讨论了鳃对GCHV敏感在GCHV传播的意义。还在病鱼肠道,肾脏中观察到成片的病毒颗粒,它们也是GCHV侵袭的主要组织。在病鱼脾脏在电子密度低在细胞质中观察到散在的病毒可  相似文献   

5.
草鱼出血病病毒人工感染稀有鲫出血病病鱼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发现肌肉系统血外渗,出现微血栓,红血球浸润于肌纤维之间;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和肥大导致相互融合,血外渗和红血球裂解,形成微血栓和血泡;肠上皮细胞脱落,红血球散布于整个肠壁;肝细胞肥大和细胞实质空泡化,细胞间隙增大;脾组织黄褐色的“小结”增多。而对照鱼未出现上述变化,说明这些病理变化确由GCHV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6.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稀有(鱼句)鲫出血病(Hemorrhage of Gobiocypris rarus)鱼的病理切片及对照鱼的超薄切片。在对照鱼的鳃、肠道、肾脏、脾脏、肌肉和肝脏中没有见到任何病毒颗粒。在病鱼鳃血管内皮细胞质中观察到聚集的直径70nm左右的GCHV颗粒,说明鳃是GCHV侵袭的主要器官之一,并讨论了鳃对GCHV敏感在GCHV传播中的意义。还在病鱼肠道,肾脏中观察到成片的病毒颗粒,它们也是GCHV侵袭的主要组织。在病鱼脾脏的电子密度低的细胞质中观察到散在的病毒颗粒。很少见到病毒聚集体,脾脏中的病毒可能是脾脏的吞噬细胞吞噬而来。作者认为在病鱼组织中观察到的大小不同的病毒颗粒是处于不同成熟阶段的GCHV。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草鱼出血病影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鱼呼肠孤病毒(FRV)感染的草鱼饲养在人工控温的水族箱内,水温在24—30℃恒温时其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20℃和33℃恒温时死亡率则明显降低,与24℃—30℃恒温相比死亡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人工感染恒温饲养期间,死亡高峰期随水温降低而推迟,缓慢改变水温能降低死亡率,在低于20℃攻毒并维持一星期左右,即使逐步升温至30℃也不会导致感染鱼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8.
草鱼出血病病毒多肽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中和试验比较了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873的11个多肽的免疫原性,确定了主要中和抗原。纯化的单个病毒多肽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多太VP1、VP5、VP6和VP9的抗血清具有中和效价,而VP2、VP3、VP4、VP8、VP10和VP11则不能诱生中和抗体。其中VP5的抗血清中和效价最高,因此,VP6极可能是病毒多肽中的主要中和抗原。  相似文献   

9.
草鱼出血病病毒对其它鱼的感染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草鱼出血病病鱼分离出的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GCHV)感染其它常见鱼并用ELISA方法检查感染鱼组织提取液,结果表明:青鱼、鲢鱼、布氏鳌条对GCHV抗体呈阳性反应;鲤鱼、鳙鱼、鲫鱼、团头鲂、泥鳅则呈阴性反应。综合感染鱼发病症状及死亡特征,初步认为:青鱼对GCHV是易感的,GCHV能在鲢鱼、布氏蟹条体内增值,但毒力较低,鳙鱼、鲫鱼、团头鲂、鲤鱼、泥鳅能抗GCHV感染。  相似文献   

10.
草鱼出血病病毒的RNA转录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黄健  柯丽华 《病毒学报》1992,8(1):50-56
  相似文献   

11.
12.
鳃暴露在水环境中,增加了对疾病的易感性。为了研究稀有鮈鲫人工感染草鱼呼肠孤病毒过程中鳃部先天性免疫反应机制,我们克隆了抗病毒效应分子Mx基因的部分序列,用适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双链RNA的模式识别受体(Toll-like receptor3,TLR3)及I型干扰素指示基因Mx的表达。TLR3和Mx基因的表达在注射病毒后12h显著升高(p〈0.05),TLR3的表达水平在注射后48h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而Mx的高水平表达一直持续到实验结束(p〈0.05)。结果表明在GCRV感染中,鳃能发生局部免疫反应,其干扰素途径被激活。  相似文献   

13.
生活污水对稀有(鱼句)鲫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利用稀有鲫个体小、性成熟时间短、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容易饲养等特点 ,将其作为一种毒性实验材料 ,从形态学和组织学水平对生活污水可能产生的毒性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在早期生命阶段 ,高浓度的生活污水对稀有鲫有急性毒性效应。受排污口污水暴露的稀有鲫鱼卵根本无法孵化 ;对处于性腺发育期稀有鲫的暴露则引起肝脏细胞水平上的毒性效应 ,且随污水浓度的增高 ,对鱼体性发育的阻碍效应也越强 ,而整个生命期即使仅暴露于低浓度的生活污水中 ,其个体发育和性发育也均受到影响 ,肝细胞也表现出强烈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4.
异源精子诱导稀有鮈鲫的人工雌核发育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用经过紫外线灭活的异源精子启动稀有鮈鲫卵子发育,再经过热休克分别抑制极体排放和第一次卵裂,得到了极体雌核发育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的存活个体。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诱导极体雌核发育的最佳参数为受精后2min、40℃休克处理2min;诱导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的最佳参数为受精后17min、40℃休克处理2min。雌核发育个体的形态学特征没有显示出受到父本影响的迹象。RAPD分析表明雌核发育个体扩增片段全部来自于母本,没有发现异源父本DNA成分进入稀有鮈鲫基因组的迹象。实验中还发现,鲤×稀有鮈鲫的正常杂交组合能以极低的几率产生出雌核发育的稀有鮈鲫。  相似文献   

15.
稀有鮈鲫与其他模式实验鱼类基因组大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稀有(鱼句)鲫 (Gobiocypris rarusYe et Fu)是我国特有的小型实验鱼类,具有性成熟期短、繁殖季节长、产卵频率高等特点1,已在生态毒理和鱼病学等研究中得到应用,显示了它作为实验鱼类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16.
稀有鮈鲫胚后发育和幼鱼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室养条件下稀有 鲫胚后发育与幼鱼生长的特点。稀有 鲫的胚后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共11个时期,在水温24.7—31.8℃的条件下,初孵仔鱼经25—30d即可完成胚后发育。在胚后发育期间,仔鱼、稚鱼及幼鱼呈线性生长,每日增长0.52mm左右。饲养条件对生长和发育均有很大影响。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采于四川省汉源县、灌县及彭县的亲鱼,其后代在生长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稀有鮈鲫性别决定类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鲤科鱼类,属于亚科、鮈鲫属,俗称金白娘、墨线鱼,主要分布于四川省汉源县大渡河支流的流沙河及成都附近的一些小河流中,被中国野生动物红皮书列为濒危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