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记述了云南鱼类一新属新种──曲靖异云南鱼(Heteroyunnanolepisqujingensisgen.etsp.nov.)。它与已知云南鱼类的主要区别在于:1)眶下沟通过后缘片;2)不具眶前凹槽而具眶前凹。基于对新属详细的描述和比较,对胴甲类中“后缘片”和“前鳃盖沟”的同源关系,眶前凹槽和眶前凹相互关系做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泥盆系鱼化石非常丰富,尤其是下、中泥盆统。但是,上泥盆统鱼化石发现尚少,而且主要是胴甲类化石,节甲类化石则很少发现。潘江(1962)在对斯行健已记述的一植物化石 Changyanophyton hopeiensis Sze重新进行观察时认为,该化石应属于盾皮鱼类,并将其归人瓣甲类 Macroptetalichthyidae(?),化石仅包括前腹侧片和胸棘。 Denison(1978)根据潘江的文章和插图则认为, Changyanophyton hupeiensis属于原始节甲类或者瓣甲类。王念忠等…  相似文献   

3.
云南早泥盆世的胴甲鱼化石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本文研究的是最近十多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云南早泥盆世采集的胴甲鱼(Antiarchi)化石,共计四属五种。这是迄今所知地质时代最早而且目前仅见于我国的胴甲鱼类。文中记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并分别与其相近的属种作了对比,从而建立了胴甲鱼纲中的一新目。这一发现和研究,使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到我国早泥盆世胴甲鱼的形态结构,丰富了早泥盆世动物群的内容,更多地提供了划分地层的古生物依据;在鱼类进化史上,填补了胴甲类和真节甲类(Euarthrodira)之间的缺环,对进一步认识胴甲鱼类的起源和了解胴甲类的发展辐射也给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的曲靖始突鱼(Procondylolepis qujingensis gen.et sp.nov.)是近几年在云南曲靖早泥盆世地层中发现的有肢突胴甲鱼一原始类型。它和已知胴甲鱼(包括早泥盆世无肢突的和中、晚泥盆世有“盔”状肢突的)不同的最大特点是在其肩带与胸鳍相接的肩关节处有原始的肢突和简单的关节窝;胸鳍甲近端的关节区很小。它展现出胴甲鱼类这一高度特化、长期使人迷惑不解的肢突,在胴甲鱼演化史上发展变化的梗概,填补了肢突从无到有中间的缺环,使人了解到胸鳍的具体结构。文中主要根据肢突的有无和特化程度等,对胴甲鱼早期演化史作了初步探讨,将胴甲鱼分为无肢突超目(Abrachicondylia)和有肢突超目(Brachicondylia)两大部分。始突鱼则代表有肢突超目一早期成员。  相似文献   

5.
早泥盆世原始胴甲鱼类的胸鳍及躯甲之后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瑞  王俊卿  王念忠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1,39(1):1-13,T001,T002
记述了产自云南曲靖翠峰山早泥盆世无肢突型云南鱼类一新的属种——西屯副云南鱼(Parayunnanolepisxitunensis gen. et sp. nov.)。化石保存相当完好,一件是头、胸、尾自然相连的个体,另一件保存了与躯甲相连的左胸鳍甲的腹壁和一件完整的左前背侧片。因而,对迄今知之甚少的早期原始无肢突型胴甲鱼类的胸鳍甲和尾柄有了具体了解。新属一般特征与云南鱼属(Yunnanolepis)和长瘤鱼属(Phymolepis)最为接近,不同之处在于鳞片厚、呈疣突状,彼此互不覆压,无尾鳍叶;鳍甲外侧缘高,内(中)缘低,由5列纵向鳍列、每列不少于10块菱形小鳍片组成。此外,对同层另一类早期具有原始肢突的曲靖鱼(Chuchinolepis)的胸鳍甲着生方位和鳍甲与肩带间的关接方式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了云南鱼类一新属新种-曲靖异云南鱼(Heteroyunnanolepis qujingensis gen.et sp.nov.)。它与已知云南鱼类的主要区别在于:1)眶下沟通过后缘片;2)不具眶前凹槽而具眶前凹。基于对新属详细的描述和比较,对甲类中“后缘片”和“前鳃盖沟”的同源关系,眶前凹槽和眶前凹相互关系做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赵文金 《化石》2005,(2):2-6
早期脊椎动物主要是指古生代中期(包括志留纪和泥盆纪)生活在水中的无颌及有颌的鱼类,主要类群包括无颌类、盾皮鱼类(包括胴甲鱼类、节甲鱼类与瓣甲鱼类等)、棘鱼类、软骨鱼类以及硬骨鱼类。在地质历史上,志留纪和泥盆纪是脊椎动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在生物的演化史上,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时代”;目前,全球志留纪鱼类化石的大量发现,已使我们能够将“鱼类时代”推前至志留纪。  相似文献   

8.
采集了云南宁蒗和四川盐源县交界泸沽湖的刘氏棘蛙Paa liui地模标本进行形态学研究,并与形态上相似的双团棘胸蛙P. yunnanensis、多疣棘蛙P.verrucospinosa、察隅棘蛙P. chayuensis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刘氏棘蛙作为一个独立物种不存在,分布于泸沽湖的刘氏棘蛙为双团棘胸蛙的一个地理居群,应作为双团棘胸蛙的同物异名进行归并.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双团棘胸蛙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勇  叶辉 《动物学研究》2009,30(6):662-670
对云南省84个县(市)双团棘胸蛙(Paa yunnanensis)地理分布进行了全面调查。基于历史记录与本次调查结果,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制作了云南双团棘胸蛙地理分布图。结果表明,双团棘胸蛙在云南广泛分布于迪庆州以外的15个州(市)71个县(市),分布海拔为1 400~2 600 m,年平均气温为11.54~18.50℃。根据双团棘胸蛙分布受海拔和年平均气温限制的特点,采用DIVA-GIS 5.2软件,得到云南省双团棘胸蛙可能分布区图。该图可以预测双团棘胸蛙在云南的潜在地理分布,为在云南对该物种的深入研究和有效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报道中国大陆1新纪录种,美洲棘脊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 Morgan,1913(缨翅目,蓟马科,蓟马亚科),这也是棘蓟马属Echinothrips Moulton,1911在中国大陆的首次纪录.目前该种仅在我国北京海淀区的辣椒上发现.棘蓟马属以头、前胸背板和后胸背板具网状刻纹与针蓟马亚科Panchaetothripinae特征十分相近,但以发达的中胸内叉骨刺与之相区别.美洲棘蓟马系检疫性害虫,本文列出了它的世界分布和寄主植物种类.实证标本保存在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林平 《昆虫学报》1979,(2):184-187
棘丽(虫犮)属(Spinanomala)和肩丽(虫犮)属(Tichanomala)所包括的种类和分布范围都比较小,体长一般在10毫米以下。棘丽(虫犮)属已知有9种,大多数分布东洋区,我国记栽1种;属征:在第2 腹节两侧各有1—3根棘状粗毛刺,其色泽和大小,通常跟腹部的被毛不同。肩丽(虫犮)已知3种1亚种,我国记载的1种,分布于西藏南部;属征:中胸后侧片十分发达,突出在前胸背板和鞘翅基角之间,在背面可见,前胸背板周缘披短毛。  相似文献   

12.
Paa bourreti的有效性及其在中国的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线粒体12S和16S基因序列对双团棘胸蛙Paa yunnanensis的8个种群和越南的Paa bourreti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双团棘胸蛙景东种群与Paa bourreti聚为一支,而其他7个种群聚为一支;以上两支问的遗传分化水平已经达到种级.此外,形态比较结果表明景东地区标本与双团棘胸蛙形态特征不同而与P.bourreti基本一致.因此,支持P.bourreti为有效种,双团棘胸蛙景东种群应为P.bourreti,为中国新纪录;推测其在云南南部其他区域也有分布.根据云南景东的标本,本文对P.bourreti进行了形态补充描述.  相似文献   

13.
坚体螨属在我国首次发现:(蜱螨亚纲:犹伊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体螨属Iphidosoma Berlese 于1892年根据I. fimetarium (Muller, 1859)的后若虫而建立,属中仅1种发现雌螨,其余均只找到后若虫。其主要特征是:躯体骨化强;胸板宽大,具清晰网纹;螯钳定趾具透明膜状突起,其顶端尖;有些种类在颚基、足基节上,有时在胸板上具棘状刚毛,此种刚毛的末端圆钝或尖突。  相似文献   

14.
1953年夏,重庆大学地质系乐森璕教授在四川江油县观雾寺附近铺路石板上发现了盾皮鱼类(Placodermi),化石。此类鱼化石在我国仅发现有棘鱼目(Acanthodii)及胴甲目(Antiarchi),而且材料比较破碎。关于节甲目(Arthrodira)的化石,这在我国还是初次发现。节甲类鱼化石发现在欧洲的约达46属;在北美的约达35属,包括的种很多,在亚洲方面如西伯利亚等地也有—些发现。此类鱼化石今在我国泥盆纪地层中发现,对于泥盆纪地层的区域对比,该类鱼的地理分布及系统演化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描述的胴甲鱼化石标本,采自广西象州大乐早泥盆世地层.化石系内、外模,但保存非常完整,包括自然连接的头部、躯干、胸鳍及躯甲后的尾部.头甲、躯甲的特征较为接近星鳞鱼 (Asterolepis) 的特征,而某些特征又与云南鱼 (Yunnanolepis) 类似.胸鳍分为近节和远节,鳍片排列近似欧洲的翼甲鱼 (Pterichthyodes) 型的胸鳍.根据头甲、躯甲及胸鳍的特征,笔者建立了一新属、新种——Liujiangolepis suni gen. et sp. nov.,代表胴甲鱼类中—新科——Liujiangolepidae fam. nov..文中对新属种的胸鳍结构和新属种在胴甲鱼类中的分类位置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云南武定节甲类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描述了采自云南武定中泥盆统一新的属种Yinostius maior gen.et sp.nov.属于短胸节甲类Heterosteidae科,这类化石在我国系初次发现。  相似文献   

17.
高黎贡山马先蒿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黎贡山有马先蒿属植物41种,占云南马先蒿属种类的27.3%;在李惠林系统的四种花冠类型中,无齿型有7种,具齿型3种,短管具喙型28种,长管具喙型3种。按照钟补求系统,马先蒿属共分为13个群,其中云南有13个群,高黎贡山9个群,占总数的69.2%;112个系中,云南72个,而高黎贡山就有36个,分别占全球和云南的32.14%和50%。在高黎贡山几乎可以看到本属从原始到进化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由此可见,高黎贡山是马先蒿属的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的一部分,以富含高等级类群(群、系)和中间类群(如短管具喙花冠型)为主要特点。高黎贡山具有马先蒿属的特有种5个,云南特有种14个,中国(西南)特有种16个,特有现象十分明显,表明本属在高黎贡山产生了一系列的分化和新种的形成。进一步研究高黎贡山马先蒿属的多样化成因,特别是种类集中的短管具喙型花冠类型的传粉机制和特有适应性,对于揭示该地区物种多样性的起源和地理分布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61年春,笔者在云南霑益城北一公里的山坡上采到一些胴甲类的甲片。化石保存在坚硬的黃綠色細砂岩中。甲片經风化易破碎。其中部分保存較完好,經过鉴定,属于沟鱗魚属的一新种。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刘宪亭、刘东生两先生热心指导,周明鎮教授审閱原稿,王哲夫先生摄制照片,沈文龙同志繪图,笔者于此向他們表示謝意。  相似文献   

19.
羊蹄甲属厚盘组作为一个分类实体包含有约18个种,本组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及中南关岛等地,其中很多种类在其分布区内地理替代现象相当明显,对此组的分支系统学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对本组种类系统进化关系的理解,另一方面又为对热亚热亚洲大陆各区系之间关系的理解提供帮助,为本地区的分支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材料。本文用30个形态及叶脉脉序性状对厚盘组进行了分支分析,云南羊蹄甲被选作外类群,内类群包括龙须藤亚组及攀援  相似文献   

20.
豆龟蝽属在我国已记载20余种(萧采瑜等1977),这些种类体似圆形,大小相近,色泽一般为草绿,草黄或黄褐色。具刻点及花斑:花斑简单,常有变异。在分类上为较难鉴定的一个类群。种间多根据外部构造及色斑等作为分类的鉴别特证,因此种之间甚难区分。近几年我们从生物学及卵的表面结构方面进行了研究.包括扫描电镜的观察、比较,试图寻找新的分类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