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大家都已公认,肌肉收缩功能的蛋白质基础是肌球朊与肌动朊。1946年Bailey以有机溶刘处理肌原纖维,用克分子鹽液抽提出一种分子不对称的新的蛋白质——原朊球朊;其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肽链摺疊构型,都和肌球朊极为類似,但分子量僅为53,000,较肌球朊小十余倍。据Bailey推测,原肌球朊可能是构成肌球朊巨分子的基本单位之一。1951年Hamoir  相似文献   

2.
绪言 1939年和发现“肌球朊”具有腺嘌吟核苷三磷酸酶活力,同时底物水解所产生的能量,又用来供应肌肉的伸缩。这种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奠定了肌肉伸缩的生理化学基础。其後Straub发现了肌动朊,证实旧时所谓“肌球朊”实是肌球朊与肌动朊的络合体。目前研究肌肉  相似文献   

3.
朊病毒病是一种由朊病毒侵染动物神经系统并引发神经退行性症状的传染性疾病。朊病毒是由正常朊蛋白PrP^C通过构象转化形成具蛋白酶抗性的异常朊蛋白PrP^Se的病原微生物。最新研究表明,朊蛋白通过构象转变形成新的功能分子的现象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并与正常生物功能密切相关。通过研究类朊蛋白现象可以有助于揭示朊病毒感染机制以及深化对生物遗传多样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目前发现有多种人类及动物疾病是由体内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引起的,其中朊毒粒病因具有传染性而备受关注.朊毒粒病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正常细胞朊蛋白(PrPc)向异常致病朊毒粒(PrPsc)转变的机制.蛋白质错误折叠循环扩增技术(protein misfolding cyclic amplification,PMCA)就是最新发明的在体外诱导朊蛋白(PrPc)产生错误折叠生成朊毒粒(prpsc)的技术.该文将概要介绍此项技术的原理、技术要点及在诊断与基础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朊病毒是一种由体内正常朊蛋白转化形成的传染性蛋白质,朊病毒病是由朊病毒引发的致命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虽然尚无治疗朊病毒病的方法,但是大量的研究者已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对近期有关传统化学药物、基因治疗方法、免疫学治疗方法和同源朊蛋白的朊病毒病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并重点分析了新型靶向细胞内信号通路药物以及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线粒体相关朊病毒胞内作用信号通路,旨在为朊病毒新的研究方向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朊病毒病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在作物栽培中,常发生缺素病,如何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及时医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作物缺素病有很多诊断方法。例如植物外部形态诊断法、田间试验诊断法,土壤营养诊断法、植物营养化学诊断法、生物化学诊断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劣,最常用的是第一种方法。当人们怀疑作物缺素时,一般是查《植物缺素检索表》对照叶片的症状进行诊断。但这也不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因为作物缺素问题很复杂,受多种因子的影响,仅靠查表有时还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甚至误诊。目前国外又推行一种DRIS  相似文献   

7.
早在四十年代国外已经对蚕丝丝朊分子量进行了研究。1947年Coleman与Howitt采用乙烯铜—氢氧化二胺为溶剂,以渗透压法测得丝朊的分子量为3.3×10~4;Holmes和Smith于1952年通过测定丝朊溶液的沉降系数计算出丝朊的分子量为8.4×10~4;Kratky和Pity用X射线小角衍射方法测得丝朊的分子量为27.8×10~4;Hyde和Wipplor以光散射法测得丝朊的分子量为32.6×10~4,而lizuka以同样方法得到的分子量却是27.8~37.0×10~4。可见,测定蚕丝丝朊的分子量有多种方法,所得结果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构建并表达人朊蛋白N-糖基化修饰位点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朊蛋白N-糖基化修饰的生物学功能。定点突变野生型人朊蛋白基因PRNP,将获得的突变体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并在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中瞬时表达各种朊蛋白糖基化修饰位点突变体,利用免疫印迹和糖苷酶消化等糖蛋白分析方法鉴定表达产物的糖基化形式。经Western blot鉴定,野生型和突变型朊蛋白表达产物出现不同形式的泳动特征,分别出现特异性糖基化修饰的多个条带,单糖基化修饰的两条条带和无糖基化修饰的一条条带。经PNGase F糖苷酶消化,野生型和糖基化单点突变型表达产物均能被糖苷酶消化,其分子量下移,去糖基化突变型表达产物的分子条带位置不变。通过突变野生型人朊蛋白基因PRNP的N-糖基化修饰位点,获得单糖基化修饰和去N-糖基化修饰的6种人朊蛋白突变体,并能够在HeLa细胞株中瞬时表达单糖基化修饰和去N-糖基化修饰朊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朊蛋白的相关功能建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普通菜豆种质资源朊蛋白变异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朊蛋白是研究普通菜豆遗传多样性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生化标记。本试验通过SDS-PAEG凝胶电泳检测中国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朊蛋白变异类型,分析中国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组成特点。来自中国13个省(自治区)的445份供试材料共检测到S、Sb、Sd、B、C、CA、T、PA、To、H、H1、CH 12种朊蛋白类型,表明中国普通菜豆种质朊蛋白变异类型丰富,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其中,Sb型朊蛋白种质最多,占比29.0%;T型其次,占比28.1%。依据朊蛋白类型在不同基因库的特异性,将研究材料明显地区分为中美基因库和安第斯基因库两大类。研究还发现中国普通菜豆种质资源中地方种质朊蛋白类型变异丰富,多样性明显高于现代育成品种或品系。最后,对种质朊蛋白类型与百粒重、子粒颜色、粒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朊蛋白类型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朊蛋白类型与子粒颜色、粒型2个性状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将为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保护及有效地挖掘优质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朊蛋白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朊蛋白病是人和牛羊等哺乳动物所患的致命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它是由机体内正常的朊蛋白改变构象后所引起的疾病。本综述对朊蛋白在细胞生物学领域的认知和理解进行了归纳总结,阐述了正常和异常朊蛋白的翻译、表达、定位、裂解、转化等一系列过程,是对疾病本质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乌梢蛇胃上皮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1胃表面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上部充满电子密度较高的椭圆形或杆状黏液颗粒,PAS反应呈强阳性;2胃体及幽门区上皮分别内陷形成单管状的胃底腺和幽门腺,无贲门腺;③胃底腺腺管分颈部和颈下部,颈部上皮细胞充满电子密度较低的近圆形的黏液颗粒,PAS反应呈强阳性,颈下部上皮细胞均分泌酶原颗粒,PAS反应呈阴性;④幽门腺细胞中亦充满电子密度较低、近圆形的黏液颗粒,PAS反应呈强阳性;⑤胃腺上皮细胞之间和腺细胞基部有不同类型的内分泌细胞分布.本文认为,乌梢蛇胃的消化能力较弱,其胃的进化在爬行动物中处于较低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乌梢蛇胃上皮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乌梢蛇胃上皮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①胃表面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上部充满电子密度较高的椭圆形或杆状黏液颗粒,PAS反应呈强阳性;②胃体及幽门区上皮分别内隐形成单管状的胃底腺和幽门腺,无贲门腺;③胃底腺腺管分颈部和颈下部,颈部上皮细胞充满电子密度较低的近圆形的黏液颗粒,PAS反应呈强阳性,颈下部上皮细胞均分泌酶原颗粒,PAS反应呈阴性;④幽门腺细胞中亦充满电子密度较低、近圆形的黏液颗粒,PAS反应呈强阳性;⑤胃腺上皮细胞之间和腺细胞基部有不同类型的内分泌细胞分布。本文认为,乌梢蛇胃的消化能力较弱,其胃的进化在爬行动物中处于较低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抗氧化性被认为是细胞朊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研究显示它的抗氧化性主要与朊蛋白序列中的八肽重复区有关.但是迄今为止它的抗氧化机制仍旧不清楚.我们构建表达了野生型朊蛋白(PrP-PG5)和它的不同八肽重复区突变体0(PrP-PG0),9(PrP-PG9)和12(PrP-PGl2).各种原核表达突变体蛋白在H202氧化后出现分子量的增加,并可导致羰基产生.MTT和细胞计数实验显示表达各种突变体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表达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细胞内ROS检测发现表达各种突变体的细胞内ROS水平明显高于表达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此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检测显示表达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明显高于表达各种突变体的细胞.H2O2处理细胞后,转染突变体的细胞总的羰基产物数量明显高于转染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而表达突变体细胞及转染空载体的细胞较表达野生型朊蛋白(PrP-PG5)的细胞对氧化物质的抵抗性明显减弱.这些结果提示,具有正确八肽重复区数目对于朊蛋白(PrP)的抗氧化作用起关键作用,PrP的抗氧功能的丢失可能参与家族性朊病毒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朊病毒病,即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s),是一类致死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存在散发性、感染性和遗传性3种形式。在朊病毒病的病理过程中,细胞正常朊蛋白PrPc(cellular PrP)转化为异常构象的PrP^Sc(scrapie PrP)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朊病毒的增殖如何导致神经元凋亡仍不清楚。PrPc的胞内运输在朊病毒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朊病毒感染后PrP^C转化为PrP^Sc,及遗传性朊病毒病中PrP突变可能影响PrP的生物合成、亚细胞定位及转运过程,通过干扰PrP^C的正常功能或产生毒性中间体而导致神经系统病变。现对近年来关于PrP胞内运输在朊病毒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朊粒蛋白PrP~(Sc)寡聚体的形成与跨膜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朊粒蛋白(prionprotein,PrP)传染致病机制一直是朊粒(prion)研究领域的焦点.由正常型朊粒蛋白(PrPC)向致病型朊粒蛋白(PrPSc)的转变是致病的关键步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PrPC向PrPSc转变的结构变化特征、PrPSc由单体形成寡聚体的组装机制、以及PrPSc寡聚体的跨膜机制与细胞毒性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疯牛病(mad cow disease),即牛传染性海绵状脑病(bovine 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的俗称,是一种慢性消耗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疯牛病被认为与朊毒体(Prion)有关,朊毒体是由正常朊蛋白(Prion protein,或者PrPC)发生构象改变后形成的异常蛋白(PrPSc)。疯牛病的发生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PrP的起源及其功能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鱼类PrP相关蛋白的研究正在展开中,由于鱼类PrP相关蛋白与朊蛋白的结构相似,鱼类感染TSE类似病存在理论上的风险。本文全面地综述了疯牛病的概况、朊毒体的特性、朊毒体与哺乳动物朊蛋白、鱼类PrP相关蛋白(PrP1、PrP2和PrP3)及鱼类其他PrP相关蛋白的研究情况,为国内水生动物PrP相关蛋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彦  朱奇 《微生物学杂志》2000,20(3):45-46,59
朊粒的本质是蛋白质。但能自我复制 ,与环境进行能量交换 ,是一种耗散结构 ,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以及热力学的观点来看 ,都表明朊粒具有生命现象。同时朊粒具有传染性、致病性 ,因此它能作为一种独立的病原体存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谷朊粉的酸法改性及其在新型水性涂料中的应用.改性谷朊粉除具有优良的粘结性、流动性和流平性外,还提高了与涂料乳液的相容性,解决了谷朊粉原胶在涂料使用过程中的开裂严重,使得涂料具有更优的流平性和涂膜外观.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味之素公司最近应用氨基酸结合技术开发代用血液(稳定化血红朊)已在1983年11月京都召开的国际脏器学会上发表。稳定化血红朊是将血液中主要成分血红朊与聚乙二醇结合而成,与通常的血红朊相比,具有在血管内的滞留时间长、氧的输送能力完全一样的性质。此外,由于取除了红血球的细胞膜,对任何血型的人均可输血,也不用惧怕肝炎病毒之类的感染。  相似文献   

20.
朊病毒病是一组蛋白质折叠异常的蛋白质构象病,由正常朊蛋白PrP^C转化为具蛋白酶抗性的异常朊蛋白PrP^Sc并在中枢神经系统聚集引起.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为神经元的丢失,脑组织的海绵样变及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目前认为其神经元丢失的主要原因为凋亡及自噬等,而神经元的凋亡涉及多种因素及途径,机制较为复杂.对神经元凋亡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朊病毒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