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左心耳封堵术(LAAC)术后对房颤(AF)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接受LAAC治疗的213例A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将213例LAAC术后AF患者分为低生活质量组(总分≤50分,n=107)和高生活质量组(总分>50分,n=106)。收集并比较AF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实验室资料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AAC术后A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低生活质量组心房颤动血栓发生危险度(CHA2DS2-VASc)评分高于高生活质量组(P<0.05)。低生活质量组的凝血酶原时间百分比高于高生活质量组(P<0.05)。高生活质量组红细胞水平高于低生活质量组(P<0.05)。高生活质量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低生活质量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A2DS2-VASc评分偏高、LVEF偏低是影响LAAC术后AF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HA2DS2-VASc评分偏高、LVEF偏低是影响LAAC术后AF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可降低LAAC术后AF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乳腺癌体外骨转移瘤3D模型。方法:新生CD-1小鼠的颅骨单独孵育为正常组,新生CD-1小鼠的颅骨与MDA-MB-231细胞低氧共孵育四天为模型组。通过扫描电镜(SEM)鉴定骨转移瘤模型,中性红染色法鉴定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硝酸银复染法观察骨的溶解,结晶紫染色法观察骨转移瘤模型中肿瘤细胞的生长。结果:正常组骨表面光滑完整;模型组骨组织表面黏附大量肿瘤细胞,破骨细胞活性增强,产生严重的溶骨,表面出现骨陷窝,骨纤维发生断裂。结论:成功建立了乳腺癌骨转移瘤体外3D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体内骨转移瘤微环境。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复杂性结石患者术前应用3D数字打印肾脏仿真技术及手术过程模拟的效果。方法:选入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手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3D打印技术。评价并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情况、肾功能指标、结石清石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总手术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BUN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血清Cys-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残留结石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应用3D数字打印肾脏仿真技术及手术过程模拟可帮助术者快速、准确定位结石位置,提高手术效率及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减轻肾脏损伤,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评估特发性房颤左心房左心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到2016年8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特发性房颤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阵发性房颤92例,记为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8例,记为持续性房颤组。另选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心功能正常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TEE对受试者进行检查,对比房颤组与对照组的左心房及左心耳参数,是否含有自发性显影(LASEC)的房颤患者的左心房及左心耳参数,利用TEE分析对房颤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阵发性房颤组左心房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左心耳血流最大的排空速度(Lev)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左心耳的面积变化率及最大的充盈速度(Lfv)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房颤组左心房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左心耳的面积变化率、Lev及Lfv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组左心房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均明显小于持续性房颤组,左心耳的面积变化率、Lev及Lfv均明显大于持续性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LASEC者左心房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均明显大于无LASEC者,左心耳的面积变化率、Lev及Lfv均明显小于无LASEC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房颤患者中发现34例LASEC,占34.00%,其中有18例患者合并有左心耳血栓,占18.00%。总计有66例患者接受导管射频消融疗法,占66.00%,均未在术中及术后7d内出现血栓及栓塞并发症。结论:利用TEE对特发性房颤的患者左心房及左心耳进行评估,有利于更好的辅助患者的临床治疗,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血清Rho关联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312例CHF患者,根据是否合并AF分为AF组115例和非AF组197例,根据预后的不同将CHF合并AF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AF组与非AF组血清ROCK1、HDAC3水平和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CHF合并AF患者血清ROCK1、HDAC3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F合并A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ROCK1、HDAC3水平对CHF合并A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AF组比较,AF组血清ROCK1、HDAC3水平和LVEDD、LAD升高,LVEF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F合并AF患者血清ROCK1、HDAC3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LAD呈正相关(P<0.05)。随访3个月,115例AF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6.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Ⅲ级和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NT-proBNP)、ROCK1、HDAC3升高为CHF合并A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ROCK1、HDAC3水平联合预测CHF合并AF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大于单一指标预测。结论:CHF合并AF患者血清ROCK1、HDAC3表达升高,与心功能和预后密切相关,血清ROCK1、HDAC3联合预测CHF合并AF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3D打印技术建立患者脊柱的立体实物模型,并探讨其在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9月~2017年8月的15例脊柱侧凸畸形患者,采集患者的薄层CT扫描数据,利用3D打印技术建立实物模型,术前模拟置钉、模拟截骨,完善术前规划,并按照术前计划进行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按照根据术前3D打印模型制定的手术方案完成手术,术中置钉顺利,置钉准确率为93.6%。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神经、血管、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3D打印技术为术者提供了更加直观、立体、即时的影像资料,能够完善术前规划,提高置钉准确率,降低手术风险,在脊柱矫形手术中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前侧微创入路手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骨盆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X线与CT进行手术设计,观察组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手术设计,两组都给予前侧微创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的骨盆功能优良率。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1%)显著低于对照组(25.6%)(P0.05),术后3个月的骨盆功能优良率(97.4%)显著高于对照组(74.4%)(P0.05)。结论:与常规X线与CT前侧微创入路手术治疗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前侧微创入路手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个性化的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骨盆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房颤动的疗程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AMI且合并心房颤动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毛花苷丙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房颤动控制率、窦性心律维持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3.0%(18/37)、94.6%(2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6%(27/37)、73.0%(3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21);房颤动控制率及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67.6%(25/37)、81.1%(30/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2%(16/37)、45.9%(1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02);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2/37)、10.8%(4/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8/37)、51.8%(1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P0.001)。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AMI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排石汤联合盐酸坦洛新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ESWL治疗,并于术后辅助使用盐酸坦洛新,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排石汤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0%,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排净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肾绞痛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石排出时间、血尿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1年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 h、1 d血清NGAL、Cys-C水平逐渐升高,GFR逐渐下降,术后3 d上述指标逐渐恢复。观察组术后1 d、3 d NGAL、Cys-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GF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前术后各时点Scr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石汤联合盐酸坦洛新辅助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可有效改善ESWL引起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急诊就诊时不同肌钙蛋白I(TnI)水平阵发性心房颤动(48小时内)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探讨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识别高危房颤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2017年于宣武医院急诊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的患者110例,记录既往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测定血清TnI水平,并根据TnI水平将患者分为TnI正常组(0.023μg/L)和TnI升高组(0.023μg/L),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及用药史给予普罗帕酮或可达龙药物转复治疗。结果:急诊阵发房颤患者TnI升高发生率为11.8%,TnI峰值的平均值0.210μg/L,中位数0.067μg/L。TnI正常组和TnI升高组性别构成、血压、心室率、胸闷、头晕、乏力、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射频消融术、转复成功率及NT-pro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心悸、胸痛、腹背部不适感、冠心病、房颤病史、心电图ST段压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冠心病史及入室心电图ST段压低为血清TnI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既往冠心病史及心电图ST段压低为阵发房颤患者肌钙蛋白升高的影响因素,临床上需关注高龄以心绞痛样症状就诊的首次房颤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房内径(LAD)、血清尿酸(UA)水平与老年心房颤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60岁以上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共166例,其中持续性房颤组85例,阵发性房颤组81例,选择同期无房颤的高血压、冠心病老年患者83例作对照组。通过心脏彩超检查检测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40 mm为左房内径增大。并采用生化分析检测患者血清UA水平。结果:(1)持续性房颤组LAD、LVEF、左心房增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而阵发性房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持续性房颤组和阵发性房颤组患者血清U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持续性房颤组和阵发性房颤组之间血清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房内径大小、血尿酸水平与老年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B型脑钠肽(B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联合左房容积指数(LAVI)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196例拟行OPCAB患者,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新发房颤将患者分为新发房颤组(36例)和非新发房颤组(160例)。检测两组血清BNP、Gal-3水平和LAVI,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PCAB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NP、Gal-3及LAVI预测OPCAB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效能。结果:新发房颤组血清BNP、Gal-3水平及LAVI高于非新发房颤组(P<0.05)。术后IABP辅助、年龄偏大、高水平BNP、高水平Gal-3、高LAVI是OPCAB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BNP、Gal-3和 LAVI预测OPCAB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曲线下面积为0.872,高于BNP、Gal-3、LAVI单独检测的0.773、0.711、0.766。结论:OPCAB术后新发房颤患者血清BNP、Gal-3水平和LAVI均升高,上述指标均可辅助性预测OPCAB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风险,且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专利信息对我国3D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方法:本文基于incopat和TDA两大专利分析平台对中国3D生物打印的专利发展态势从专利统计分析与专利计量分析两个维度进行了跨库组合分析,总结了我国3D生物打印技术的专利前沿动态特征。结果:研究发现,中国3D生物打印技术从2013年起进入专利激增态势,中国作为潜在技术市场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本文还从专利申请人、技术领域分布、专利文本关键词聚类、专利价值、专利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挖掘分析。结论:最后,结合对中国3D生物打印专利申请人的专利产业化案例深度分析与专利特征总结,为中国3D生物打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外泌体Dicer和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到2021年5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信封抽签法把患者分为3D组与开腹组各30例。开腹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3D组给予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指征、并发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Dicer和PTEN的表达。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对比无差异(P>0.05),3D组的术后排气时间等围手术指标较开腹组低(P<0.05)。3D组术后14 d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开腹组低(P<0.05)。3D组术后1 d、7 d与14 d的VAS评分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14 d的血清外泌体Dicer和PTEN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术前1 d,3D组高于开腹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到2021年11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为(17.92±0.22)个月,3D组的复发率为3.33 %,低于开腹组的20.00 %(P<0.05)。结论:3D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可促进血清外泌体Dicer和PTEN的分泌,不增加手术复杂度,还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促进缓解患者疼痛,降低随访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丁基苯酞(DL-3-N-butylphthalide,NBP)对心肌梗死诱导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大鼠心房结构重塑和心房颤动形成的影响,本研究将心力衰竭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丁基苯酞组(NBP)、模型组(Model)和假手术组(Sham)。将丁基苯酞用大豆油溶解,制成10 mg/mL的丁基苯酞溶液。丁基苯酞组按照80 mg/kg体重对SD大鼠进行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用等量的大豆油灌胃。假手术组大鼠接受相同手术但未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分别检测大鼠的超声心动图、心房颤动诱导性试验及心房纤维化,并检测TNF-α、TGF-β1、NF-κB、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研究显示,应用丁基苯酞治疗4周后,NBP组大鼠心功能显著改善(p<0.05);NBP组大鼠心房颤动诱导能力和持续时间显著降低(p<0.05);NBP组大鼠心房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p<0.05)。丁基苯酞显著抑制TNF-α,NF-κB和TGF-β1的蛋白表达,并上调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并且,NBP对TNF-α/NF-κB/TGF-β1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可能与Nrf2/HO-1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因此,丁基苯酞有望成为预防房颤的上游治疗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酸(U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心房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及对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40例AF患者,记作AF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NT-ProBNP、UA、MCP-1与心房纤维化标志物水平,并分析相关性。所有AF患者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并按照随访结果的差异分作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UA、MCP-1预测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效能。结果:AF组血清NT-ProBNP、UA、MCP-1以及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ⅠCP)、Ⅲ型胶原前多肽(PⅢNP)、透明质酸(H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UA、MCP-1水平与PⅠCP、PⅢNP、HA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是否复发与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NT-ProBNP、UA、MCP-1水平有关(P<0.05),而与性别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病程较长、BMI以及血清NT-ProBNP、UA、MCP-1水平较高是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UA、MCP-1水平联合检测预测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94,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的0.654、0.672、0.681。结论:AF患者血清NT-ProBNP、UA、MCP-1水平与心房纤维化密切相关,且对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是否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对体外培养髓核细胞增殖和细胞代谢的影响。方法:髓核细胞取自经核磁共振影像确认需手术的退变椎间盘组织,建立体外培养体系。用2、5、10、15、20 ng/mL IL-17刺激髓核细胞72 h后,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适当浓度IL-17刺激细胞48 h或96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基质和组织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IL-17刺激可以抑制体外培养髓核细胞的增殖,且15 ng/mL浓度的抑制作用最强。15 ng/mL IL-17刺激髓核细胞后,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ACAN)和I型胶原(type I collagen,COL1A1)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金属蛋白酶3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3,TIMP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COL2A1 mRNA的表达下降,MMP13、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结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like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Ⅰ motifs-4,ADAMTS4)、ADAMTS5、TIMP1 mRNA的表达上升,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IL-17刺激48 h时,COL1A1的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10),而ADAMTS5的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0.005)。但刺激96h时,COL1A1的蛋白表达下降,ADAMTS5的蛋白表达上升,但无显著差异(P0.05);COL2A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37)。结论:IL-17可抑制体外培养髓核细胞的增殖及代谢,在椎间盘的退变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患者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血清N端骨钙素(N-MID)、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密度(BMD)检测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本院2021年4月-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患者,均行IGFBP-3、N-MID及25(OH)D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IGFBP-3、25(OH)D及N-MID、BMD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相应指标水平(P<0.05);实验组患者IGFBP-3、25(OH)D及N-MID、BMD变化水平相互为正相关关系(P<0.05);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BMD的主要因素中,IGFBP-3、25(OH)D、N-MID均为骨质疏松保护因素。结论:骨质疏松患者行IGFBP-3、25(OH)D及N-MID检测可切实观察病情、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数据,利于改善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