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汝祺 《遗传》1983,5(6):1-4
人们对细胞分裂的认识,开始时只看到它 有,I接分裂”与“间接分裂”。直接分裂的例子 再没有比原生动物纤毛虫的大核(营养核)的分 裂为最典型的了。间接分裂后改称为有丝分 裂,因为这种分裂总伴随着纺锤休的形成,而 纺锤体上的微管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固定后 的切片标本都呈显为丝线状,由此这种分裂就 被称为有丝分裂。在某些特定的纺锤体内微管 束的支配下,细胞核膜逐渐消失,使核内形成的 染色体和其他产物与细胞质的物质直接得到接 触,这一过程很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
运用透射电镜对杜仲花粉发育进程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杜仲小孢子的第一次分裂为不等分裂,形成小的生殖细胞和大的营养细胞。分裂开始前小孢子的营养极形成许多小液泡,建立细胞极性;然后随着核膜的解体核周围的细胞器逐渐向纺锤体区靠近,围绕在纺锤体周围。花粉第一次有丝分裂完成后,生殖细胞所获得的细胞器开始分布在细胞的两侧,后来移向生殖细胞的营养极,而紧贴花粉壁的生殖极无细胞器分布。这种生殖细胞早期的细胞极性,可能为进一步分裂形成精细胞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答无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与有丝分裂比较,由于在分裂过程中不形成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不消失,因此比较简单,分裂迅速,耗能小,在分裂过程中可以继续执行细胞的功能,而不干扰代谢,因而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在动植物细胞分裂中均有发现。无丝分裂方式多样,最普遍的是一种直接分裂的形式,核仁先分裂,当中连以细丝,然后核拉长成哑铃形或“8”字形,继而核拉断成两块,这时细胞质随着分裂,并在滑面内质网参与下形成细胞膜,成为两个细  相似文献   

4.
1.小孢子四分体的排列方式为左右对称形、直列式和T形。2.花粉第一次右丝分裂前夕,部分细胞质定向集中并形成细胞质索。3.有丝分裂末期出现成膜体,而后形成分开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拱形壁。4.营养核移至萌发孔,拱形壁开始消失,生殖细胞经过变形变化并进入营养细胞的细胞质。当生殖细胞完成位移并和营养核紧密贴近后,它开始分裂。5.在生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其纺锤体轴的方向不止一个;细胞质分裂是产生缢缩沟。6.由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电镜术观察了分别来自人表皮(PcaSE-1)、复层上皮(CNE)和单层上皮(SPC-A-1)的3个上皮细胞系的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中等纤维的行为。结果表明,CNE细胞和SPC-A-1细胞表达两种不同类型的中等纤维系统:角蛋白纤维和波形纤维,而PcaSE-1细胞仅表达角蛋白纤维。当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时,PcaSE-1细胞的角蛋白纤维维持完整的形态且将有丝分裂纺锤体围绕在细胞中央。相反,在CNE细胞和SPC-A-1细胞中,在细胞有丝分裂时,角蛋白纤维解聚成无定形的胞质小体,然而它们的波形纤维始终保持完整的形态。我们认为(1)在分裂上皮细胞中,角蛋白纤维的解聚与细胞的恶性程度有关,而与间期上皮细胞中是否含有丰富的角蛋白纤维无明显关系。(2)在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时,中等纤维可能参于纺锤体的定位和趋中。(3)在分裂CNE细胞中,波形纤维的可能功能是染色体的定位和定向。  相似文献   

6.
金春英  王庭芬 《植物研究》1987,7(1):155-162
本文观察了红松胚胎发育及其淀粉的分布全过程。红松合子位于颈卵器中上部,分裂时形成的纺锤体与颈卵器长轴呈一定角度,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2个游离核,它们边下沉边进行第二次有丝分裂,形成4个游离核排列成一层.接着进行第三次有丝分裂产生8个游离核,排成两层并形成细胞壁。第四次分裂产生16个细胞排成四层,组成了原胚,经一个半月的生长发育及胚胎选择阶段,7月中旬进入幼胚的发育时期。8月上旬幼胚已经进行组织和器官分化,此时淀粉逐渐由珠孔端向合点端方向推移,9月末种子成熟。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人源驱动蛋白MKLP1在有丝分裂和胞质分裂中的作用,以E.coliRNaseⅢ制备MKLP1的3′UTResiRNA转染HeLa细胞,通过定量RTPCR、Western印迹检测MKLP1esiRNA对MKLP1基因的沉默效率.再利用FACS分析、免疫荧光染色和活细胞成像分析检测MKLP1表达缺失后在有丝分裂和胞质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形态学、细胞分裂指数、细胞百分数,动态观察有丝分裂和胞质分裂期间的表型改变,以系统分析MKLP1的功能.最后通过挽救实验验证MKLP1esiRNA的作用特异性.实验显示MKLP1esiRNA转染HeLa细胞能够有效地特异性消除MKLP1的表达,并被异位表达的MKLP1所挽救.MKLP1蛋白在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前期位于纺锤体中间带,在末期后期和胞质分裂的最后阶段集中于中间体的中心处.MKLP1表达缺失使中间体正确形成和胞质分裂的完成受到严重抑制,造成大量双多核细胞堆积.结果表明,MKLP1在胞质分裂中间体形成和有丝分裂末期前期向后期过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是纺锤体中间体中间带相关蛋白,为胞质分裂所必需.  相似文献   

8.
似金隐藻有丝分裂及胞质分裂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似金隐藻(Cryptomonas chrysoidea)是从青岛附近渤海湾海水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单细胞藻类。对它的胞质分裂和有丝分裂进行的观察表明,它的胞质分裂在有丝分裂的中期开始,细胞前端沟口处先开始分裂,继而沿纵轴纵沟处形成一收缩沟完成的。似金隐藻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着丝点形成;核膜进入中期时完全消失,纺锤体呈桶状,微管通过染色质团中的通道或直接与染色质团块相联;在后期和末期,两块分开的染色质团十分靠近相应的色素体内质网膜。本文对其分裂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段馨  陆长富  卢光琇 《生物磁学》2011,(17):3367-3369
核有丝分裂器蛋白(Nuclear Mitotic Apparatus Protein,NuMA)是一种在间期细胞核内有大量表达的大分子蛋白。NuMA是微管聚合因子,能使微管锚定于纺锤体极。在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对纺锤体的形成和形态的雏持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核有丝分裂器蛋白(Nuclear Mitotic Apparatus Protein,NuMA)是一种在间期细胞核内有大量表达的大分子蛋白。NuMA是微管聚合因子,能使微管锚定于纺锤体极。在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对纺锤体的形成和形态的维持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NuMA(nuclear mitotic apparatus)是一个高分子量的细胞核有丝分裂器蛋白。自1980年发现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研究发现,NuMA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和结构维持、细胞分裂后期核重组均发挥重要作用。NuMA的过表达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NuMA的降解将导致细胞分裂异常及细胞核骨架的分解。该文将对NuMA的表达及定位、可变剪接体、相互作用蛋白质及其在有丝分裂、不对称分裂及核移植胚胎早期发育等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2.
金心梅  张果 《昆虫学报》1962,(4):341-346
我们从细胞形态上的研究, 证明:蓖麻蚕卵在成熟期分裂的中期(同一横剖面), 基组数染色体是14;分作两圈, 内层4个, 外层10个。成熟卵停止在第一次中期分裂, 纺锤体与卵膜垂直, 待精子入卵后继续向前分裂, 并发现有染色质消散的现象。第二次成熟期分裂结果获得3个极体和1个雌性原核。正常的卵平均能接受2-3条精子, 它们入卵后起收缩、囊化成雄性原核;其中一个与雌性原核合并为“双组核”。剩余的过数精核分裂缓慢, 终于中心体离纺锤体作异形的分裂。  相似文献   

13.
多头绒泡菌PhysarumpolycophalumSchw的营养生长阶段为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团(合胞体),内部众多的细胞核进行着同步的核内有丝分裂,本文电镜下研究了细胞核在有丝分裂周期中的结构变化。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经松散改组和集缩形成染色体,核仁由中央移向边缘,并在近核膜处解体;中期核膜不消失,在核内形成纺锤体,核仁解体后的物质是不规则状散在于核内;有丝分裂后核膜的破裂处重新愈合,染色体解集缩成染色质,分散的核仁物质逐渐合并形成新的核仁。  相似文献   

14.
sgf73基因编码的Sgf73蛋白对SAGA复合物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sgf73基因缺失后sgf73Δ菌株有丝分裂中纺锤体、染色体、肌动蛋白的动力学变化,以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为材料,对sgf73Δ菌株进行生长曲线和减数分裂产孢实验;采用荧光蛋白标记和活细胞成像的方法,对sgf73Δ菌株有丝分裂进行观察。生长曲线结果分析发现,sgf73基因敲除极显著影响粟酒裂殖酵母的生长,并导致子囊孢子数目显著减少。活细胞成像结果分析发现,在有丝分裂间期,sgf73Δ菌株微管数量显著增加、微管长度趋于增长但无显著差异;sgf73Δ菌株在分裂期纺锤体出现组装缺陷,单极纺锤体极显著增加,前期和中期纺锤体伸长速率显著下降、后期纺锤体伸长速率极显著下降、分裂中期和后期时间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延长,有丝分裂总时间极显著延长,细胞长度也增长。肌动蛋白分裂环在有丝分裂中维持及收缩时间出现极显著和显著延长,总速率显著降低。同时,染色体分离出现缺陷。以上结果表明,sgf73基因缺失会导致菌株微管、染色体、肌动蛋白缺陷。  相似文献   

15.
核仁纺锤体相关蛋白1(nucleolar and spindle-associated protein 1,NUSAP1)是一种微管结合蛋白,它与微管结合后稳定微管并参与细胞分裂,与染色体结合后,促进有丝分裂纺锤体微管的形成;因此NUSAP1与细胞有丝分裂进程、纺锤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NUSAP1的一个关键功能是在有丝...  相似文献   

16.
多头绒泡菌细胞核周期的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宪录  赵骥民 《菌物系统》1997,16(3):212-215
多头绒泡菌Physarum polycephalum Schw的营养生长 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团(合胞体),内部众多的细胞核进行着同步的核内有丝分裂,本文电镜下研究了细胞核在有丝分裂周期中的结构变化。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经松散改组和集缩形成染色体,核仁由中央移向边缘,并在近核膜处解体;中期核膜不消失,在核内形成纺锤体,核仁解体后的物质呈不规则状散在于核内;有丝分裂后核膜的破裂处重新愈合,染色体解集缩  相似文献   

17.
染色体动粒与细胞有丝分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染色体动粒与细胞有丝分裂杨新林,王永潮(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细胞室,北京100875)关键词动粒,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由间期进入有丝分裂期时伴随着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有丝分裂纺锤体的形成。有丝分裂纺锤体至少由两类微管组成:一类是星状微管...  相似文献   

18.
张冰  王艺  李娜  李丹丹  阚云超 《昆虫学报》2022,65(5):541-547
【目的】阐明生存素基因在家蚕Bombyx mori BmN4细胞有丝分裂中的功能。【方法】qRT PCR分析家蚕生存素基因BmSurvivin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不同组织(丝腺、中肠、马氏管、精巢、卵巢、脂肪体、皮细胞层和表皮)中的表达量;构建pIZT/V5-His-BmSurvivin-GFP (BG)融合载体并转染BmN4细胞,以免疫荧光标记检测BmSurvivin和第10位丝氨酸(Ser10)磷酸化的组蛋白H3(H3Ser10ph)在BmN4细胞有丝分裂分裂不同时期的定位。【结果】BmSurvivin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马氏管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丝腺和中肠中。成功构建pIZT/V5-His-BmSurvivin-GFP载体。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BmN4细胞间期核中可以看到明显的GFP信号,涵盖了细胞核和细胞质区域,指示BmSurvivin的定位;随着细胞进入分裂期,GFP信号指示BmSurvivin与染色质共定位,待细胞形成明显的双取向时在纺锤体区域也可以看到GFP信号;后期随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GFP信号指示BmSurvivin定位在染色质及胞质分裂区;末期随着两个新的子细胞形成GFP信号指示BmSurvivin仅定位在胞质分裂区。H3Ser10ph定位在BmN4细胞前中期染色质凝缩处,至中期信号最强,与整条染色体重合,后期信号消失。【结论】BmSurvivin与有丝分裂周期中染色质和纺锤体的动态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9.
研究香兰素衍生物中的6.溴异香兰素(BVAN08)对细胞纺锤体结构的影响及诱发灾变死亡的相关机制,为开发该化合物为新的抗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BvAN08作用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纺锤体功能检测点实验和原位免疫荧光杂交实验分析细胞有丝分裂进程和纺锤体结构.western印记检测BVAN08作用后相关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20~60 μmol/L BVAN08作用后,HepG2细胞变圆不再贴壁生长、随后脱落死亡,具有浓度依赖性量效关系;明显诱导细胞G2/M期阻滞、导致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升高,并出现大量的非二倍体和多倍体细胞;破坏细胞纺锤体的结构,多中心体细胞显著增加;该化合物促使细胞周期转录调节因子FoxM1及其下游靶分子细胞周期蛋白B1和CdK1的降解、阻止有丝分裂过程而导致有丝分裂灾变死亡.研究揭示BVAN08通过破坏纺锤体结构、诱发M期阻滞,导致细胞有丝分裂灾变死亡,FoxM1失活可能参与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甜叶菊的受精作用及胚和胚乳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熟胚囊被珠被绒毡县包围,由卵器、具次生核的中央细胞以及数目为1至6个反足细胞组成。传粉后6小时左右,雌、雄性核融合。配子融合同精核与次生核的融合几乎同时发生;精核与次生核融合速度快于配子融合。甜叶菊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类型。传粉后8小时左右,初生胚乳核分裂,其分裂方向可与胚囊长轴平行或垂直,从而形成最初的两个胚乳细胞。胚乳细胞前5次分裂是同步的。心形胚阶段,胚乳细胞呈现被消化吸收的迹象。胚乳发育属细胞型。传粉后10小时左右,合子第一次分裂,为横分裂。胚胎发育属紫菀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