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周志炎 《古生物学报》2004,43(3):458-459
近日南非比勒陀利亚国家植物研究所约翰·安特生和海迪·安特生博士寄赠他们多年辛勤研究的成果 ,专著《裸子植物的盛世 :晚三叠世摩尔丹诺组繁殖器官的系统分类和生物学多样性》一本并嘱为其写一个评述。自 196 7年伊始 ,约翰·安特生博士等就开始专心致力于南非晚三叠世摩尔丹诺组(MoltenoFormation)植物化石的研究。这是他们迄今为止完成的第三部有关的专著。前两部书都分别发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研究的内容为冈瓦纳三叠纪植物群的代表性分子二叉羊齿Dicroidium和其它裸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AndersonandAnderson ,1983,1989)。由于收…  相似文献   

2.
四川新龙晚三叠世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四川省新龙地区晚三叠世植物(包括英珠娘阿组及喇嘛垭组)29属48种。在这植物群中,真蕨植物占优势(8属15种),其中又以扇蕨科,合囊蕨科和紫萁科植物占显要地位,苏铁类植物次之,银杏类和松柏类植物比较丰富,种子蕨类植物出现了叉羽叶和鳞羊齿等。其组合特征与云南一平浪组、四川须家河组植物群,湘赣地区,箐河以及藏东地区晚三叠世中晚期植物群极为相似。与日本成羽,越南东京和东格陵兰等地晚三叠世植物群也比较接近,所属地质时代大致相当,应属于三叠世考依卜中——晚期。指示的气候属热带——亚热带。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鄂西荆门-当阳盆地晚三叠世九里岗组几种丁菲羊齿(Thinnfeldia)植物,即雅致丁菲羊齿[(新种)Thinnfeldia elegans(sp.nov.)]、南漳丁菲羊齿[(新种)Thinnfeldiananzhangensis(sp.nov.)]、远安丁菲羊齿[(新种)Thinnfeldia yuaanancnsis(sp.nov.)],并对九里岗组植物群的性质进行了扼要的讨论,初步认为该植物群具有我国南、北晚三叠世两个植物群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早三叠世卡以头组地质时代和植物组合问题,对采于黔西滇东地区两条二叠系-三叠系海陆交互相界线剖面卡以头组中、下部的植物化石Annalepis(脊囊属)进行深入研究。与Annalepis同层或上部层位见有早三叠世早期的海相双壳类、介形类、腕足类、菊石类及大羽羊齿植物群残余分子,因此可以确定Annalepis在该地区出现于早三叠世早期的印度期(Induan),说明卡以头组(至少中、下部)地质时代属早三叠世早期。推测我国南方的Annalepis在早三叠世始于黔西滇东,随后向北迁移、中三叠世广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由早三叠世An-nalepis和大羽羊齿植物群残存分子共同构成的我国南方早三叠世早期植物组合,填补了早三叠世晚期岭文组与晚二叠世B期Gigantonoclea guizhouensis-Ullmannia cf.bronnia-Annularia pinglouensis组合之间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陕北延长群一新古鳕类及其生物地层意义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本文记述了在陕西北部耀县铜川组发现的古鳕科一新属、种——延长三叠鳕(Triassodusyanchangensis,gen.et sp.nov.)。在对其形态特征作较详细描述的基础上,认为它既与美国晚三叠世的吐鲁瑟欧鳕(Turseodus)很接近,又与我国四川须家河组(晚三叠世)的蜀鳕(Sh-uniscus)相似。基于上述的理由,认为铜川组的时代是晚三叠世。根据迄今在我国晓三叠世发现的鱼类,探讨了我国晚三叠世的鱼群与北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孟繁松 《古生物学报》1992,31(6):703-707
报道了采自鄂西晚三叠世九里岗组的植物Radiatifolium magnusum gen. et sp. nov.,并订正了种名 Nilssonia hubeiensis nom. nov..因新属裂片的形态和脉序等与古生代的 Rhipidopsis 有些接近,认为其分类位置属银杏类的可能性较大;依据叶的分裂方式比较简单,裂片大小相差不大等,推测它可能代表银杏类中比较原始的类型.此外,对九里岗组植物群与我国南、北两个晚三叠世植物群的关系也作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二叠系孢子花粉,讨论了盆地各地层分区孢粉组合特征,建立了从早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早期的6个孢粉组合带,阐述了各组合带孢粉学特征。依据对盆地二叠纪孢粉植物群组成分子的分析及其与国内外相关孢粉组合的比较研究,将盆地孢粉植物群分为3个发展阶段,即:早二叠世早、中期的欧美型植物群,早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的安加拉欧美混生型植物群和晚二叠世中、晚期的安加拉型植物群。文中还从孢粉地层学角度论述了沙井子组、杜瓦组和普司格组的地质时代以及二叠/三叠系界线等问题。描述孢粉25属33种(含2新种)。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西峰油田中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段和长7段钻井岩心中发现丰富的孢粉化石,分别命名为Aratisporites-Punctatisporites组合和Asseretospora-Walchiites组合,组合特征分别与盆地东南部发现的铜川组孢粉组合和延长组孢粉组合相似,地质时代分别为中三叠世晚期Ladinian期与晚三叠世早期Carnian期。通过孢粉植物群类型地层分布特征及其生态环境讨论,推测盆地区中晚三叠世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孢粉植物群所反映的古气候为温带—亚热带暖湿或湿热气候。这是由于本地区当时处于较低的纬度,且濒临大型湖泊,而长8—长7段沉积时期正处于湖泊扩张的鼎盛期。  相似文献   

9.
天山东部早侏罗世早期植物化石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新疆吐鲁番盆地西北缘托克逊克尔碱地区三叠、侏罗纪陆相地层出露良好,动植物化石都很丰富。在八道湾组底部第一个含煤层顶板附近不到5cm厚的灰色泥岩中,产有一层植物化石,保存非常精美,笔者曾于1971—1983年几次前去采集,本文研究的就是这部分材料。八道湾组之上连续沉积了含早、中侏罗世北方型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和头屯河组,其下则与产晚三叠世北方型Danaeopsis-Bernoullia植物群和丰富甲壳类  相似文献   

10.
沙金庚 《古生物学报》1999,38(3):402-406
1997年,顾知微、李子舜、于希汉(Gu et al.,1997)发表了英文专著"中国黑龙江省东部早白恶世双壳类"("Lower Cretaceous bivalves from the easter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China").他们将前人记述为侏罗纪的黑龙江省东部龙爪沟和鸡西群的双壳类修改为早白恶世分子,并将长期被认为属中-晚侏罗世,或晚侏罗世-早白恶世早期的热河群的时代确定为早白恶世.这一重要的修订,非常值得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注意.  相似文献   

11.
四川宝鼎龙硐晚三叠世的孢粉组合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四川西南部金沙江上游的宝鼎地区,盛产晚三叠世植物群。徐仁等(1979)曾对其进行过详细研究,并有专著问世。但在这一丰富的植物化石群及其相关地层中,迄今未见有孢粉化石发现的报道。1974年,作者参加西南地区中生代地层踏勘队,曾在宝鼎地区的大平场、花山、施家垭口、龙树湾和龙硐等地观察了三叠系剖面(点),并采集了大量的孢粉样品,由于煤质变质较深,经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有关早三叠世植物化石的正式报道还是近十年的事,本文是新疆早三叠世植物化石的首次报道,也是继山西沁水盆地(王立新、解志民和王自强,1978)及海南岛九曲江(周志炎、厉宝贤,1979)之后有关我国早三叠世植物化石的又一个记录。标本发现于西部边陲,由于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的差异,组成成分与前两个产地均不相同,植物种类丰富,有苔藓类?、有节类、真蕨类、种子蕨类、苏铁类、银杏类及松柏类等。既包括冈瓦那达穆达和潘切特植物群的分子,也含有与中亚马迪根植物群相同或相似的属种,西欧斑砂统和壳灰统及粘土煤层和芦草砂岩的一些属种,在这里也有产出。另外,在这个植物群中还见到我国南北晚三叠世植物群的一些属种。因此,新疆南部植物化石的发现,不仅为我国早三叠世植物群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四川箐河晚三叠世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报道四川省盐边县箐河晚三叠世植物46属144种,描述5个新种,即四川合囊蕨(Marattia sichuanensis)、多裂镰羽叶(Drepanozamites multipartitus)、四川苏铁杉(Podozamites sichuanensis)、盐边松型球果(Pityostrobus yanbianensis)及全缘歧指叶(Scoresbyaentegra),并对植物群的性质进行了扼要的讨论,其地质时代应属于晚三叠世中至晚期,气候应属于热带至亚热带。  相似文献   

14.
前言海相晚三叠世地层,广泛分布于青海南部地区,富含瓣鳃类化石。而青海北部祁连山一带,迄未发现可靠的海相晚三叠世动物群。此次在大通煤矿小煤洞,采得晚三叠世海相瓣鳃类,在本区还是首次发现。这对于研究我国三叠纪的海侵范围、古地理景观、古构造条件、本省三叠系的划分和对比,以及对青藏高原北部隆起  相似文献   

15.
首次比较系统地记述云南墨江羊八寨地区晚二叠世羊八寨组植物化石,共计17属26种.墨江地区晚二叠世晚期植物群新的发现,对该区羊八寨组地质时代判定,以及植物地理分区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表明墨江地区晚二叠世植物群的高度分化、繁衍,补充和完善其生物多样性,证明该区在晚二叠世晚期仍然是华夏植物群华南亚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川陕地区晚三叠世轮叶状植物一新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川、陕地区晚三叠世地层中发现的轮叶状植物,讨论了它和古生代芦木科植物的异同,建立了一新属Neoannularia。与营养枝一起还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生殖枝,根据其孢子囊穗的特点,单独命名为Neostachya。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3口石油探井中黄山街组,郝家沟组共108块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研究。自下而上建立了晚三叠世两个孢粉组合,即Aratrisporites-Alisporites组合和Osmundacidites-Chordasporites组合,讨论了组合特征及其时代,并与国内外有关层位及化石群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孢粉植物群所反映的古植被和古气候。  相似文献   

18.
报道西藏西部仲巴县休古嘎布晚三叠世的一个新种Tragorhacoceras xiugugabuense sp.nov.,该种属于Discophyllitidae Spath,1927,代表休古嘎布首次的晚三叠世菊石记录,并且确定化石所属地层的时代为诺利期(Norian)。  相似文献   

19.
两亿年前的恐龙蛋据报道,最近在南非奥兰治自由邦的埃利奥特组晚三叠世(距今约二亿年前)地层中,发现了世界最早的恐龙蛋化石。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虽然蒙古、中国、法国、西班牙、坦桑尼亚、北美和南美等地陆续发现过不少恐龙蛋化石,但其中除少数产自晚侏罗世(距今约一亿四千万年前)地层外,绝大多数均产自白垩纪(距今一亿三千万年到七千万年前)地层中。三叠纪的恐龙蛋,从未见过。南非这次发现的恐龙蛋一窝六个,化石保存在一块因加宽公路而炸开的棕红色砂质泥岩岩块中。从  相似文献   

20.
报道迄今仙女蝎蛉科的最古老化石(meropeids)在中国陕西发现.经研究确定1新属1新种:Sinothuama ladinica gen.et sp.,归入仙女蝎蛉科Meropeidae Handlisch,1906.此次这类化石的发现,其意义在于:首次发现迄今世界上仙女蝎蛉科的最古老化石(meropeids),从而打破了俄国学者发现最古老仙女蝎蛉化石在晚三叠世所保持30余年的纪录;并根据从晚三叠世至新生代中仙女蝎蛉化石的不同种类所反映出来的脉序变化特征,推论仙女蝎蛉早期分异于在三叠纪,继承和发展于侏罗纪.化石采自中国陕西铜川地区中三叠统铜川组(Tr2t),时代相当于欧洲标准时代的拉丁尼期(Ladinian s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