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野生稻资源考察、鉴定和保存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综述了我国野生稻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农艺性状鉴定、编目、繁种、入库保存等情况。到目前为止,我国收集了野生稻种资源近万份,编目7324份,种子入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5599份,种茎进国家野生稻圃长期保存8933份,显示出我国野生稻资源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得到较完善的保存。介绍了鉴定选出的一批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作还提出加强野生稻资源保护和研究的6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野生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论述了野生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编制原则、适用范围及应用策略,对于促进全国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整合、规范鉴定评价,以及信息与实物共享机制与体系的建立,推动野生稻优异种质的研究与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阐述了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异位保存以及利用现状,并针对广西野生稻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西野生稻资源研究的建议:(1)加强长期安全保存体系建设,完善原生境保护体系和异位保存体系;(2)全面开展深入的鉴定评价研究,了解现存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潜在利用价值;(3)强化种质创新,发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异基因;(4)健全共享体系,加强育种利用研究,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5)加强野生稻研究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4.
经过8年的努力完成了广西野生稻原生境考察收集和图像采集的任务。全面弄清广西14个市58个县139个乡镇350个村委野生稻分布现状,抢救收集野生稻种质资源466个居群1.1万多份,有效地保存了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完整性。用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采集到3.0万多幅野生稻资源图像,瞬间闪光真实地记录了广西野生稻原生境考察收集现场,也记录了广西野生稻研究的历史。目前,已完成图像信息库的建设,为今后野生稻资源考察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精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广西药用野生稻原生地破坏十分严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普查时在58个公社分布有药用野生稻,2002-2009年重新调查时,仅在43个乡镇发现分布有药用野生稻,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减少25.9%。为确保广西药用野生稻资源的安全,共抢救性收集了170个居群、2142份药用野生稻资源,有效地保存了广西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完整性。同时,在调查中还发现药用野生稻原生地新的分布点15个以及植株高达5.2m、茎秆高位分蘖有3-4个分枝和半卷叶药用野生稻等特殊种质资源。根据调查结果和对广西药用野生稻濒危状况及其根源的分析,本文对未来药用野生稻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西普通野生稻群体结构解析与核心种质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覆盖水稻12条染色体的64个分子标记,对广西境内已发现的283个野生稻自然居群按居群取样原则采集4173份代表性样本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并构建核心种质。结果显示,64个标记位点共检测出1180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为18.4375,Shannon指数为1.7367,Nei's多样性指数0.7182,表明广西普通野生稻资源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同时,基于广西普通野生稻群体结构,构建了包含351份种质的广西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占原样本数的8.41%。广西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代表广西普通野生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为野生稻遗传资源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从而为水稻育种提供应用信息。  相似文献   

7.
中国野生稻的种类、地理分布及其特征特性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野生稻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由于所处生态环境的复杂性 ,野生稻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形成了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是宝贵的种质资源 ,是发展稻作育种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南方地处热带、亚热带 ,气候炎热 ,夏日长暖 ,雨量充沛 ,十分适宜野生稻的生长与繁衍 ,野生稻分布很广 ,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 ,我国有 3种野生稻 ,即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瘤粒野稻 (中国“疣粒野生稻”)。我国野生稻分布广泛 ,南自海南省三亚 ,北至江西省东乡 ;东自台湾省桃园 ,西至云南省盈江。纬度约跨 1 0度 ,经度约跨 2 3度。中国野生稻的特征特…  相似文献   

8.
茶陵普通野生稻在恶劣的环境中进化获得了许多栽培稻不具有的优良性状,是栽培稻品种遗传改良可以利用的优异种质资源。从野生稻中发掘和利用优异基因是当前水稻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茶陵野生稻种质资源评价及其抗病、抗寒等优异基因的研究利用情况,探讨了茶陵野生稻在今后水稻育种研究中的利用潜力,为更好地利用茶陵野生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野生稻对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知识》1992,29(1):5-7
采用国际水稻所制定的《水稻系统评价标准》,对广西1400多份野生稻种质资源进行了对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筛选鉴定,明确了广西野生稻资源中的药用野生稻绝大多数对褐稻虱和白背飞虱具有强的抗性,而普通野生稻则多为感虫。  相似文献   

10.
水稻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整理编目、繁种入库、鉴定评价、繁殖更新、分发利用等研究是服务于水稻育种等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截止2010年,我国共整理编目水稻种质资源82386份,其中野生稻种、地方稻种、选育稻种、国外引进稻种、杂交稻资源、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稻种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收集等途径,从东南亚国家引进稻种资源662份,其中野生稻120份,栽培稻542份。对栽培稻资源进行隔离检疫、繁殖以及性状鉴定,获得足够种子并构建引进东南亚栽培稻资源数据库。从栽培稻种质中鉴定发掘出抗褐飞虱材料58份,抗稻瘟病材料9份,抗白叶枯病材料11份,耐盐材料12份。引进的稻种资源拓宽了我国水稻遗传基础,丰富了我国的稻种资源基因库,将在水稻育种及相关研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鄂志国  王磊 《遗传》2008,30(11):1397-1405
摘要: 野生稻作为栽培稻的野生亲缘种, 具有许多优良的性状和有利基因, 是栽培稻品种进一步改良的天然遗传种质资源库。其中, 野生稻对病虫害的抗性、对各种逆境的耐受性以及胞质雄性不育等, 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栽培稻的育种改良。文章综述了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有利性状及相应控制基因的发掘, 探讨了其在今后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水稻的起源中心之一,分布着丰富的野生种质资源.自转基因水稻获得安全证书以来,转基因水稻与其近缘野生种间的基因流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转基因水稻基因流的发生及其可能引起的生态学后果进行了综述和展望.认为转基因水稻能够与栽培稻、野生稻、杂草稻、稗草等成功杂交,但基因流发生频率较低且变化较大.基因流成功发生后,由于转基因水稻具转基因新性状而有适合度优势,转基因可能只通过少数几代就进入野生种群.当转基因植株进入野生种群并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时,转基因植株与近缘野生种间的竞争关系和相对适合度将决定混合种群的动态变化.研究转基因水稻基因流的影响及其长期生态学后果对合理保护与利用野生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广西北回归线上野生稻遗传多样性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论述广西北回归线上各县市野生稻资源分布的特点和种类;探讨其遗传多样性及对经济建设的贡献;提出加强野生稻资源考察收集、保存鉴定、创新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Rice genetic resources, comprising landrace varieties, modern and obsolete varieties, genetic stocks, breeding lines, and the wild rices, are the basis of world food security. The International Rice Genebank at the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n the Philippines conserves the largest and most diverse collection of rice germplasm. The facilities of the genebank ensure the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this important diversity. In field research, factors that affect long-term viability of rice seeds have been identified, leading to the introduction of modified practices for germplasm multiplication and regeneration. The value of conserved germplasm can be assessed in terms of useful traits for rice breeding and the economic impact that germplasm utilization has on rice production and productivity.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is 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germplasm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policies affecting access to and use of rice germplas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水稻Rim2/Hipa是最近鉴定的一个受逆境诱导的转座因子超级家族.研究表明,Rim2的核心序列在不同来源的水稻材料中存在显著的差异,暗示Rim2家族的长期进化历程.基于Rim2因子间的差异性以及该因子的静止状态,开发出一种利用Rim2因子展示的新的分子指纹技术,可以灵敏地区分不同水稻资源以及它们的遗传关系.仅用5对引物就可以清楚地将53个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材料鉴定出来,并可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系统进化组.研究表明不仅在水稻资源而且在野生稻种质间均存在明显的多样性.野生稻可以被单独分组,或者分散在粳稻中间.这种新的指纹技术还可以将水稻的杂交子代和它们的亲本区分出来,并可用于种子纯度的鉴定,在水稻基因组进化研究、水稻育种和种子生产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云南野生稻生态类型丰富,且具有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耐旱、耐寒等栽培稻不具有或已经消失的遗传基因,是水稻品种改良的优良基因库。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加剧,这一宝贵的战略性生物资源正面临着快速消失的危险。为了加强云南野生稻资源的保护,近年来,我们对云南野生稻资源开展了原生境保护(物理隔离方式和主流化方式)及非原生境保护(种质库、种质圃、细胞库和DNA库)等保护技术研究,明确了各种保护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保护了云南野生稻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为改良栽培稻储备了丰富的基因源。  相似文献   

18.
稻种遗传资源多样性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由于近年来栽培稻众多改良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使之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地方品种,造成栽培稻基因源的大量基因流失,导致栽培稻品种的遗传基础越来越狭窄以至不能承受新病、虫害和不利环境的袭击。同时,由于人们长期施用杀虫剂、灭菌剂和除草剂等化学农药,严重地恶化了农业生态环境。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开发和利用稻种的遗传资源,以丰富栽培稻品种的遗传基础是非常必要的。稻种基因源包括了亚洲栽培稻、非洲栽培稻、杂草稻、稻属的野生物种以及稻族内的近缘属种,它们是栽培稻品种进一步改良所不可缺少的遗传资源。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模式的改变,社会经济和工业化水平的迅速发展和提高,稻种基因源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威胁。一些野生稻种的居群已经迅速地缩小甚至从原产地消失。因此,对稻种基因源及其多样性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栽培稻进一步改良和持久生产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试论野生稻高蛋白种质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野生稻高蛋白种质在水稻育种中应用的必要性、意义和可行性,提出研究应用的发展重点;认为水稻品质育种应利用野生稻高蛋白种质,加强专用水稻育种和高蛋白种质分子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