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综述九种植物中蜕皮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前人阐述C_(27),植源性蜕皮激素生源的基础上,讨论了C_(27)、C_(28)、C_(29)植源性蜕皮激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共性,并认为它们在生源上有共同生源前体。还指出了某些较特殊蜕皮激素生物合成的机制。这些设想对认识这类物质作用于动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各自特点是会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生物表面活性剂修复HOCs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在土壤环境中积累产生的危害及应用生物表面活性剂(BS)修复HOCs污染土壤的优势.阐明了BS修复HOCs污染土壤的主要机理:BS对HOCs的增溶作用、BS促进土壤中HOCs的解吸、BS促进土壤中HOCs的生物降解.分析了BS的种类及含量、污染土壤对BS的吸附、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等因素对土壤生物修复的影响.探讨了HOC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室内空气污染严重的影响人体健康,综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并且具体详细的分析了处理室内空气污染的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浓度臭氧水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臭氧的氧化性强和不稳定易分解的特点,将高浓度氧水直接用于水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杀菌、消毒,以控制微生物的污染,同时解决了传统的用饮氯酸钠水作消毒剂所产生的氯残留污染问题,为今后的水产品加工中全方位使用臭氧作用消毒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流域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50  
对于生态系统 ,灾害性事件的产生多为外界胁迫因素与系统内部生态结构不稳定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对流域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时应充分考虑系统内部的生态结构与外界的胁迫性因素。目前国内外对于外界胁迫性因素的研究多集中在自然灾害 (如洪涝灾害 )以及外界污染物主要集中在重金属类的排入 ,而事实上 ,其他类型的污染物 ,如氮、磷等也将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危害 ,由于这些污染物浓度在个别地区超标程度较高并可能对受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将该类污染物作为一类重要因素纳入生态风险评价体系中是非常必要的 ,而由此得出的评价结果也更为系统和全面。以洞庭湖地区的东、南、西三部分作为研究区域 ,根据其特殊的背景 ,将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及血防污染作为其污染类风险源 ,引入由氮毒性污染指数、磷毒性污染指数、重金属类毒性污染指数共同构成的毒性污染指数与自然灾害指数和系统本身的生态指数 ,包括生物指数、多样性指数、物种重要性指数以及脆弱性指数完成了对洞庭湖流域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6.
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方面分析了海洋石油污染对海洋浮游生物的影响。石油污染影响多种海洋浮游生物的生长、分布、营养吸收、光合作用及浮游植物参与DMS的产生和循环的过程,可以引发赤潮。石油污染对浮游生物的生长可以表现出促进作用也可表现出抑制作用。由于石油的遮光作用,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垂直分布及昼夜移动情况。石油污染可由浮游生物经食物链对其它海洋生物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植保污染是植物实施保护的过程中产生的,使农业生态环境发生劣变。为了保护环境,降低农业污染,需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农业植保建设。本文分析植保污染的主要因素及其原因、农业污染减排途径,期望切实落实植保减排,减少农业污染,维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红豆杉生物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从紫杉醇(taxol,又称paclitaxel,结构见图1)被批准作为植源性抗癌药应用以来,由于其天然资源的限制,使得近几年来对寻找及扩大紫杉醇药源途径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这些途径大致包括:(1)筛选高产量红豆杉(Taxus)栽培品种,(2)化学合成,(3)生物技术,(4)微生物生产。在这些研究领域特别是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中,由于目前对紫杉醇的生物合成及关键酶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已使人们相信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作为最佳生产紫杉醇药源途径之一,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变为现实。本文报道的就是有关紫杉醇在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概况。1 研究简史红豆杉体外培…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中国环境污染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熵权法测算了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依据Moran指数与散点图、LISA集聚图分析了我国环境污染的空间集群和集聚状况,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域的环境污染水平和发展趋势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工业污染排放已趋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居民生活污染已成为区域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我国各省域的环境污染具有较强的区位差异性,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集聚性和集群现象;不同因素对环境污染产生的冲击方向及强度均有所差异,但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环保意识等因素对环境污染具有反向冲击:开放程度、科技水平的提升可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环保意识的增强有利于环境污染水平的降低,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强化区域环境治理合作、人口空间适度集聚、扩大环境治理投资规模、深化对外开放程度和鼓励产业科技创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破坏现状及环境污染3方面对我国农业环境问题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对策。总体上看,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短缺且受污染严重;农业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由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业投入品造成的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秸秆处置不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染控制不力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乡镇企业及城镇污染向农村的转移又进一步使农业环境恶化。我国农业环境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部分农业政策的实施有关;此外,农业环境保护立法不完善、执法不力以及农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等也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原因,提出解决农业环境问题的如下对策措施:开展农业政策战略环境评价;重视生态建设,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合理控制农用化学品投入,实施种植业清洁生产;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控制监管;制定激励机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污染监管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赖小红  王海洋  钟雨航  林立  李名扬 《生态学报》2019,39(21):8058-8067
叶功能性状能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利用开顶式熏气法,对9种常见园林植物进行为期20天的NO2熏气实验,分析不同NO2浓度熏气下叶片形态结构指标(单叶干重、单叶面积、比叶面积)、光合生理指标(光合速率、荧光参数)及化学性状指标(叶N含量、叶P含量、N:P比值)的差异,从而探讨以上植物叶性状对NO2污染的短期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叶性状对不同浓度NO2污染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即不同植物应对NO2污染的适应策略不同,同种植物在不同浓度NO2熏气下叶性状指标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幅度不同,可见同种植物对不同NO2浓度的响应策略也存在差异;大部分叶性状指标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但叶N含量与比叶面积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表明叶经济谱性状间权衡机制的稳定性在个体尺度上可能会发生改变。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植物对NO2污染的适应与响应差异,对预测城市NO2污染可能带来的植物功能性状的协同进化以及植物生态策略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植物引种驯化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物园在引种驯化过程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是:病虫随植物的引种大量带入园区,且严重为害,造成很大损失;生境的改变及栽培管理的不当使植物的抗病虫能力下降;农药的过分使用,造成环境污染,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及对有益生物的大量杀伤,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防治对策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及栽培管理、利用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植物抗污染进化及其遗传生态学代价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植物抗污染进化及其遗传生态学代价熊治廷(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430072)PolutionResistantEvolutioninPlantsandItsGenecologicalCosts.XiongZhiting(DepartmentofEnv...  相似文献   

14.
锌污染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的忍耐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锌在土壤中的总含量一般为10—300ppm,个别土壤可达500—1000ppm;在一些铅、锌矿区土壤的含锌量可高达2800ppm,甚至更高。锌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但环境中过量的锌会造成环境污染,使一些植物受害不能生存,一些植物可  相似文献   

15.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 caused by thermal power plant emissions on some foliar traits of Ruellia tuberosa L. has shown that length and width of stomata, length of stomatal pore, stomatal density, photosynthetic rate,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chlerophyll content were reduced in the polluted plants in pre-flowering, flowering as well as post-flowering phases of plant growth. Intercellular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in the palisade tissue was increased at each stage of plant development. Stomatal index remained almost unchanged at the polluted site, except on the adaxial surface during the preflowering stage where it was higher as compared to the non-polluted plants.  相似文献   

16.
The results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radionuclide and chemical (multielement analysis) soil pollution are presented. The data on antioxidant status of plantain (Plantago major L.)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data on radionuclide and chemical pollution are analyzed. The most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lant seeds was observed in areas situated along the most frequent wind direction in the region in summer 1998. It is suggested that lower antioxidant status is caused by the chronic radionuclide release on the chemically polluted territories.  相似文献   

17.
土壤-植物系统复合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42,自引:7,他引:42  
土壤-植物系统复合污染研究是污染生态学的科学前沿,对于农业环境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复合污染概念的由来及其内涵的发展、土壤-植物系统可能发生的复合污染类型及其研究进展、土壤-植物系统复合污染所导致的生态效应及其定量表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述,提出了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病原微生物也是复合污染的重要类型.指出了多种污染物交互行为、次生产物及其老化、分子毒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是今后土壤-植物系统复合污染的研究重点.同时对复合污染的研究方法以及结果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为土壤污染的预警防治与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Study of the foliar responses ofPeristrophe bicalyculata (Reth) Nees to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thermal power plant emissions revealed that the stomatal size, pore length, density, and index, as well as the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were reduced inP. bicalyculata plants at the polluted site in pre-flowering, flowering as well as post-flowering stage of plant growth. Contrary to this, stomatal conductance increased at each stage. The intercellular level of carbon dioxide was raised in the pre-flowering and flowering stages but decreased later at the polluted site.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光化学反应引起的臭氧(O3)前体物增加,使全球植物受近地层O3胁迫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在东欧、西欧以及美国,O3污染被认为是造成大片森林植被衰退和枯死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亚热带城市南昌城区至郊区森林植被的实地调查,结合2014年4-8月南昌近地层O3浓度实时监测数据,并参考O3伤害评估手册中的鉴别方法和标准,分析了南昌市近地层O3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木本植物叶片的伤害情况。结果显示:近郊区的O3浓度显著高于远郊区和城区;6月份的O3平均浓度最高,其累计剂量(AOT40)达35.5 mg·m-3·h,远远超过了植物受O3伤害的临界值(19.6 mg·m-3·h),即已经对植物造成了危害;在南昌市近郊区和远郊区,共有16种植物表现出典型的O3伤害症状,如叶缘干枯,叶片表面出现有色斑点、斑块、条带状变色等,其中东京樱花(Cerasus yedoensis(Mats.)Yüet Li)、紫楠(Phoebe sheareri(Hemsl.)Gamble)、闽楠(P.bournei(Hemsl.)Yang)、山鸡椒(Litsea cubeba(Lour.)Pers.)可作为南昌地区的O3污染指示物种。  相似文献   

20.
广州地区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及损失估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迪琴  苏行 《生态科学》1999,18(1):24-29
综合分析了广州地区酸雨污染对植物的影响,并根据有关植物生态基准值,估算酸沉降影响农作物、森林的损失.结果表明,酸雨对广州地区植物生态环境已造成较大的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