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甘薯叶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叶中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从92个色谱峰中鉴定出17个化合物,含量占总组成的95.09%,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占47.62%)相亚麻油酸(占16.62%)。  相似文献   

2.
利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古墓中2000多年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心材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分析确认了3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生姜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用GC/MS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了用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姜油的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了46,50,61个化合物。蒸馏油主要含有单萜、倍半萜烯类化合物,未见生姜特有的辣味成分。冷榨油和超临界CO2萃取油除倍半萜类化合物外,主要含有辣味成分,含量分别为18.61%,23.09%。冷榨油及超临界CO2萃取油较好地保持了生姜的特征辛香气及辣味成分  相似文献   

4.
桉属(Eucalyptus L. Herit)是桃金娘科(Myrtaceae)的大属,该属约600余种,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引入品种较多,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其中广东和广西为桉树的主要种植基地。桉属植物具有较多的工业价值,其木材、叶、果实等是化学工业、香料、医药领域的重要原料,可用作开发高性能桉木重组材、竹桉复合材料、造浆与造纸等。桉属植物作为民间药材被使用,具有抑菌消炎、疏风解热、防腐止痒等功效,其药理研究表明,桉属植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药理活性。该研究通过查阅近三十年桉属植物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报道,对桉属植物不同部位的421个非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阐述,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共73个、有机酸化合物共61个、萜类化合物共45个、多酚类化合物共229个、脂肪醇类化合物共13个,药理活性多集中在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但相关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该文重点关注桉属植物的药用部位,充分发掘其药用价值,开展临床转化和新药研究工作,为今后桉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鞑靼滨藜全草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及索氏提取法提取鞑靼滨藜全草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组成,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并对两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物的成分比索氏提取法较多。从水蒸气蒸馏法分离出的53个色谱峰中鉴定了51种成分,含量最高的是茴香脑(45.84%),其次为正二十七烷(9.28%),羟基吲哚(6.81%),α-羟基-2-甲基丙基苯乙酸酯(4.03%)。从索氏提取法分离出的26个色谱峰中鉴定了22种成分,含量最高的是正二十九烷(22.63%),其次为硬酯酸(16.69%),十六醛(6.89%),棕榈酸(5.43%)。  相似文献   

6.
香芸火绒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香芸火绒草(Leontopodium haplophylloides)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采其当年生茎,叶,花不同部位。分别经水蒸气蒸馏法蒸馏提取,得黄棕色芳香油,其得率为0.1%,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试分析。鉴定出愈创醇,甲酸香草酯,苯二酸双酯,十六烷酸,芳樟醇,香叶醛,姜黄烯等化合物。对香芸火绒草浸膏香气作了香型评定,其为清灵花香。  相似文献   

7.
3种红枣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的乙醇提取及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鲜成熟的去核油枣、木枣及团枣用95%乙醇浸泡,低温蒸除乙醇、膏状物用乙醚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乙醚溶液。结果表明,3种新鲜成熟的红枣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棕榈烯酸乙酯、棕榈酸乙酯、肉豆蔻乙酯、亚油酸乙酯、油酸乙脂、月桂酸乙酯、硬脂酸乙酯、苹果酸二乙酯、葵酸乙酸等16种酯类,以及乙酸和棕榈烯酸等2种酸和3-羟基-2-丁酮。不同品种的红枣中所含酯类的多少及含量的高低均有所差异。在同一种红枣的果肉中检测到16种酯类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薄荷属植物挥发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荷属(Mentha L.)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有着悠久的药食两用史。目前,薄荷属植物挥发性物质主要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香料、烟草等工业。现代研究表明其挥发性成分主要含有多种单萜类化合物,药理学研究显示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辐射、抗癌、降血压等生物活性。本文主要对该属植物挥发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属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SPME-GC-MS法分析小叶女贞挥发性化学成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首次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小叶女贞花及花蕾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将花和花蕾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发现有20种相同化学成分。小叶女贞花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苯乙醇(38.3%)、苯甲醇(3.28%)、芳樟醇L(2.92%)、橙花叔醇(2.73%)、正十一烷(2.07%)、正十二醛(1.97%)、β-荜澄茄烯(1.87%)、十一醛(1.64%)、苯乙烯(1.59%)等;小叶女贞花蕾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苯乙烯(60.01%)、芳樟醇L(10.17%)、苯乙醇(2.71%)、肉桂酸甲酯(1.5%)、正壬烷(1.42%)等。  相似文献   

10.
臭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臭参(Codonopsis cordifolioidea)的根中首次分离鉴定了7个已知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pinoresinol(1),丁香脂素[(+)-syringgaresinol](2),(+)-lariciresinol(3),3-methoxy-3′,4,9,9′tertrahydroxy-4′,7-epoxy-5′,8-lignan(4),erigeside B(5),pulmatin(6)和(E)-2-hexenyl β-sophoriside(7).  相似文献   

11.
The volatile extraction with special smell from the Choushen (Codo- nopsis sp.) in Yunnan was examined by the GC/MS/DS on Finnigan-4510 type. As the result 25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The methylester of hexadecanoic acid is the richost (45.75%, relatiye) in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It is very interesting that the serial isomer and homologous series of aromatic hydrocarbon were found in the plant.  相似文献   

12.
湖北土荆芥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湖北产土荆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了80种组分。其中主要组分是:薄荷醇(31.331%)α-松油烯(13.210%),香芹烯醇(8.526%)、对伞花烃(8.343%)、1,8-桉叶油素(7.417%)等5种化合物。被鉴定的80种成分,共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9.112%。  相似文献   

13.
益智果实,果壳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应用GC—MS用技术从益智果实、果壳挥发油分离鉴定出85种化合物,其中有75种益智挥发油化学成分为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14.
杜松挥发油化学成分与资源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少贞  朱格麟 《植物研究》1996,16(3):363-367
杜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所相色谱曲法,分离出48个组分,鉴定了19个化合物。它们是: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α-水芹烯、棕檬烯+β-水芹烯、异松油烯、龙脑、4-松油醇、α-蛇麻烯、倍半萜烯、大牛儿烯-D、丁香香叶酯、表-2-甜没药醇、反,反-金合欢醇、反-顺-金合欢醇。为杜松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于涛  王洋 《植物研究》1999,19(2):179-182
利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喜树种子挥发油,得率0.35%。并进行GC/MS/DS研究研究,鉴定出占挥发油总组成83.74%和55种成分的化学结构,其主要成分为:反-芳樟醇氧化物、苯乙醇、顺-芳樟醇氧化物、大牦牛儿烯、等。  相似文献   

16.
竹叶精油和头香的CGC-MS-DS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7.
八角枫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栎是八角枫科八角枫属药用植物,分布较广。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GC/MS/DS)分析了水蒸气蒸馏得到的八角枫挥发油,鉴定出59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43.325%)、β-侧然(10.713%)、丁香酚甲醚(7.088)、α-松油醇(7.017%)、α-蒎烯(5.830%)等5种化合物。被鉴定的59种成分,共占挥发油总量的97.04%。  相似文献   

18.
米团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米团花(Leucosceptrum canum Smith)鲜叶中分到三个化学成分,经光谱测定和化学反应已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异香紫苏醇(isosclaveol)Ⅰ;柳穿鱼黄素(pectolinarigenin)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其中化合物Ⅰ为新的天然存在的labdane类型二萜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臭冷杉针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0.
中型滇丁香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首次对中型滇丁香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鉴定出53个化学成分,主要为脂肪族化合物、萜类化合物及芳香族化合物等,为今后对中型滇丁香生理活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