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幼穗组培及白化苗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木文报道了五份水稻材料的幼穗组培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对继代8次后的幼穗愈伤分化出的白苗和绿苗及其各自的愈伤进行电镜扫描,发现白苗的质体结构不完整,不能正常合成叶绿素。  相似文献   

2.
水稻幼穗培养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测试了不同基因型幼穗取材时期、消毒方式、4℃下处理时间、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条件等对水稻幼穗培养再生成株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籼稻的绿苗分化率在85%以上,成苗率115%左右;粳稻的绿苗分化率在90%以上,成苗率130%左右;粳型广亲和的绿苗分化率、成苗率分别达到85%和115%以上.由此建立了一套高效、可靠、重复性好的水稻组织培养再生系统,为水稻遗传转化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试了不同基因型幼穗取材时期、消毒方式、4℃下处理时间、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条件等对水稻幼穗培养再生成株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籼稻的绿苗分化率在85%以上,成苗率115%左右;粳稻的绿苗分化率在90%以上,成苗率130%左右;粳型广亲和的绿苗分化率、成苗率分别达到85%和115%以上。由此建立了一套高效、可靠、重复性好的水稻组织培养再生系统,为水稻遗传转化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1.本試驗采用大田竹筒栽培固定土壤因素,改变空間距离的方法,探討水稻在幼穗分化始期前后空气营养对水稻器官生育的影响。采用固定空間距离来控制空气因素,而以大田栽培和竹筒栽培来改变土壤因素的方法,探討水稻在幼穗分化始期前后土壤营养对水稻器官生育的影响。 2.試驗結果初步說明,水稻在幼穗分化始期以前加强土壤营养,而后加强空气营养,对水稻器官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效果。 3.幼穗分化始期加强通风透光处理試驗結果証明:在水稻幼穗分化始期进行放寬行距、缩小株距、稀疏等来加强通风透光处理,以增加生育后期的空气营养,能显著地提高水稻的抗倒伏性,促使稻穗发育良好。 4.从試驗中初步得到的結果,我們认为:水稻群体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統一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基本的矛盾——空气营养和土壤营养,其轉折点可能在幼穗分化始期,在此以前土壤营养是主要的,而后空气营养是主要的,合理調节这两个矛盾(卽空气营养和土壤营养)是密植增产的重要关鍵。  相似文献   

5.
晚粳,早籼光敏核不育水稻幼穗分化后光周期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日长对不同晚粳(Oryzasativasub.japonica)及早籼(O.sativasub.indica)水稻幼穗发育的影响。发现在晚粳中,二次枝梗期之后所给予的长日处理除延迟幼穗分化进程外,还会影响颍花的发育,表现为颍花密度及结实率下降。而早籼稻中则无明显的类似效应。因此日长对幼穗发育的影响与日长对幼穗分化诱导的影响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长日对晚粳幼穗发育的影响与引起光敏不育表现的时期相同,表明光敏不育水稻的雄性不育是该突变体雄蕊发育对长日抑制幼穗发育影响的一种特殊反应。  相似文献   

6.
以河南省大面积种植的弱春性品种"郑麦9023"及半冬性品种"周麦18"为材料,开展了玻璃温室和田间栽培条件下小麦幼穗分化进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全生育期,玻璃温室内平均温度高于田间环境,小麦幼穗分化所需时间极显著低于田间环境(P < 0.01)。温度和0 ℃以上积温升高,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加快。与田间种植小麦相比,玻璃温室内小麦幼穗分化缩短的时期主要集中在分化前期(出苗-伸长期、单棱期、二棱期)。玻璃温室内小麦幼穗分化持续时间和总积温均随播期推迟而降低,幼穗分化各阶段出现时间亦随播期的推迟而后延。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存在品种间差异,其中"郑麦9023"幼穗分化持续时间小于"周麦18",各阶段出现的时间亦早于"周麦18"。温度对幼穗分化各时期的影响存在品种间差异。温度升高对"郑麦9023"幼穗分化中期(二棱期、护颖分化期、小花分化期)影响较大,对"周麦18"幼穗分化前期和后期(单棱期、二棱期、药隔分化期)影响较大。积温对"郑麦9023"护颖分化期和"周麦18"药隔分化期、二棱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表油菜素内酯对玉米果穗发育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玉米雌穗小穗和小花分化期,全株喷施0.01 ppm表油莱素内酯(BR)能促进幼穗发育,使幼穗的生长速度加快、吐丝提前,籽粒的败育率减少,从而导致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野生稻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野生稻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时的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在8.7% ̄94.7%之间,成熟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普遍高于幼穗,但很少能再生绿苗。野生稻幼穗直接分化培养再生绿苗率普遍高于通过愈伤组织培养分化的再生绿苗率。  相似文献   

9.
低温处理对水稻幼穗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名称:粳稻(Oryza sativa var.japonica)品种牡交17和秋光。材料类别:水稻幼穗分化到第4,5期(幼穗长0.5~1.0cm),将幼穗连同叶鞘同时剪下,95%酒精消毒1分钟,用饱和的漂白粉上清液浸泡15~20分钟,再用0.1%的升汞液灭菌15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在无菌条件下剥去叶鞘,剪取2~  相似文献   

10.
水稻组织培养开始于幼胚培养,一般认为禾谷类的组织和细胞培养要比双子叶植物困难,但有关水稻组织培养成功的例子却不少,不少人用去壳的种子、胚、根、和花粉诱导发生愈伤组织,获得了再生植株。日本古桥等人报导从根、胚乳、茎节诱导发生愈伤组织,并分化出植株,印度Bajaj等从水稻未成熟和成熟胚乳培养物获得三倍体植株。在我国,对水稻幼茎、幼穗、叶鞘、枝梗和茎尖的组织培养开展了研究,并获得成功。本试验对水稻的幼穗、幼茎、幼根和幼叶进行了离体培养,并研究了影响愈伤组织发生和分化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1.
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穗颈节间长度及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培矮64S作对照,对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Oryza sativa L.)长选3S幼穗各发育时期穗颈节间长度及细胞数量和长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选3S在幼穗分化的二核期至始花期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最快,其节间伸长的长度是培矮64S的2.1倍;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二核期及始花当天至始花后第3天两个时段,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慢。穗颈节间的细胞个数和平均长度两者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但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始花期,长选3S穗颈节间薄壁细胞增加3759个,细胞平均长度为72.9μm,培矮64S增加3134个,细胞平均长度为38μm,长选3S穗颈节间的伸长主要是由幼穗分化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始花期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后者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幼穗形成期低温对水稻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长白山北坡开展水稻孕穗关键期低温处理试验,建立低温对空壳率的影响模型,揭示水稻幼穗形成不同时段低温对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稻幼穗形成期低温对空壳率的影响多符合对数函数模型,温度越低,影响系数越大;低温持续时间越长,空壳率越高.水稻结实率对幼穗形成中期(花粉母细胞形成至减数分裂期)低温反应最敏感,前期和后期次之.在幼穗形成期,低温持续 2、3、5 d 处理,期间平均气温每降低 1 ℃,水稻空壳率分别上升0.5、1.7和4.3个百分点;平均最低气温每降低1 ℃,空壳率分别上升0.4、1.8和4.5个百分点;持续2 d低温的影响明显小于3 d以上的.冷积温对空壳率的影响符合二次函数模型,在有害低温范围内,冷积温每增加10 ℃·d,空壳率平均上升8.5个百分点.持续3 d平均气温降至21.6、18.0和15.0 ℃以下,或持续5 d平均气温降至 22.0、20.4和18.5 ℃以下,或冷积温在8、19和26 ℃·d以上,会依次发生轻度、中度和严重的孕穗期障碍型冷害.东北地区水稻孕穗关键时期持续2 d以内的低温天气不会导致中度和严重冷害.  相似文献   

13.
在水稻二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的纵切面上,GaM分别以二次枝梗、颖片和雌雄蕊中分布最多。在横切面上,CaM又以维管束四周的分布最多。这显示水稻幼穗中CaM的分布与该组织当时的生长发育速率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魏金连  潘晓华 《生态学杂志》2009,28(12):2521-2525
利用2间玻璃室内夜间不同的温度条件,研究了水稻生长期间夜温升高对双季早、晚稻物质生产和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幼穗分化期夜温升高增加早稻的干物质积累,而减少晚稻的干物质积累;幼穗分化期-抽穗的夜温升高对早、晚稻的干物质积累均有一定的负作用;抽穗后的夜温升高对早稻物质生产影响较小,但降低其茎鞘物质的转运,而晚稻的干物质生产和茎鞘物质的转运均提高.在早稻幼穗分化前夜温适度升高有利于提高根系活力,促进植株养分的积累,但不利于晚稻植株养分的积累;幼穗分化-抽穗期间的夜温升高均不利于早、晚稻植株的养分积累;灌浆结实期的夜温升高会造成早稻根系早衰,不利于养分吸收,但有利于保持晚稻根系较高活力,促进养分吸收.试验证明,不同生育阶段的夜温升高对双季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生产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水稻幼穗-颖花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单子叶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水稻幼穗和颖花的发育还是最终产量赖以依托的基础。对水稻幼穗和颖花发育的研究已成为植物分子遗传学和作物科学共同的研究焦点。近年来,有关水稻幼穗和颖花发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对幼穗和颖花的发育过程、栽培措施和环境因子对幼穗和颖花发育的影响以及幼穗和颖花发育的相关基因等方面的国内外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6.
鸭稻共作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鸭稻共作生产方式下水稻几个生育期的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根系活力、根系形态特征指标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鸭稻共作生态模式中由于鸭子的活动,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一定影响。与常规水稻栽培方式相比,鸭稻共作方式下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有减小的趋势,而且在有效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鸭子活动对水稻根系生长状况(根/冠比、根系活力)也具有一定作用,与常规水稻栽培方式相比,鸭稻共作方式下水稻根冠比和根系活力有增加趋势,根冠比在幼穗分化期达到显著差异,根系活力在有效分蘖期存在显著差异;鸭稻共作方式下水稻根系总长变化无明显规律,根系表面积与常规栽培方式下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小麦形成大穗的生态学基础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研究了不同光、温条件下3个小麦品种的生育特征、幼穗分化、幼穗生长和穗部性状,探讨了促进穗大粒多、提高小麦单产的可行途径.结果表明,因播种期的不同而导致的小麦生长期间光、温条件的不同,使之各生育期出现的时间及其持续的天数有了较大的差异.小麦幼穗分化的历期天数多与平均气温和平均日照长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不同的积温是幼穗生长量和每穗总小穗数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在条件适宜的麦区,可望通过引种适宜品种并适当提早播种期,以促进德大粒多、实现单产的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周瑜  黄娟  张亚勤  吴毓  李泽碧 《广西植物》2022,42(2):324-332
为明确高粱穗分化进程的简易叶龄诊断方法,该文以杂交种'晋渝糯3号'和常规种'国窖红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播期,观察幼穗分化进程及对应的叶龄,分析各分化阶段与叶龄及叶龄指数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高粱幼穗分化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营养生长期、生长锥伸长期、枝梗分化期、小穗小花分化期和雌雄蕊分化期),不育的有柄小穗...  相似文献   

19.
利用HPLC和GC分别测定了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幼穗多胺含量和乙烯释放速率,并研究了外施多胺合成抑制剂MGBG和乙烯前体ACC生成抑制剂AVG对两系幼穗多胺含量和乙烯释放速率以及花粉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育系幼穗乙烯释放速率显著高于其保持系幼穗,外施AVG引进两系幼穗乙烯释放速率下降,并使不育系花粉育性得以部分恢复;不育系幼穗多胺含量显著低于保持系幼穗,外施MGBG使两系幼穗Spddisp  相似文献   

20.
从普通小麦×天兰冰草杂种F_1的叶、茎、节、幼穗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获得了大量试管苗并移栽成活。 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以幼穗最高,茎、节、叶较低。完全展开的叶片不能形成愈伤组织,未伸展的幼叶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的幼叶部位越容易脱分化。幼叶基部切段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0%以上。改良MS附加4mg/l 2,4-D、0.1mg/l KT、0.5mg/l NAA为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最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为改良MS附加0.25mg/l KT、0.5 mg/l NAA、150 mg/l腺嘌呤核苷。杂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高于两个亲本。杂种的愈伤组织长势旺盛,适应性强等都表现了小冰麦杂种在组织培养中的杂种优势,而且这种再生能力杂种优势可以通过无性系得到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