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作者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研究了黄山短尾猴的四季食性.结果表明:黄山短尾猴共取食植物26科50种;不同季节间黄山短尾猴食性具有明显变化,冬季取食13科25种植物,春季取食23科46种植物,夏季取食14科32种植物,秋季取食17科37种植物;壳斗科、樟科是黄山短尾猴全年的主要食物,占短尾猴总取食量的51.26%~59.75%,其他科属植物也占有重要地位;甜槠在四季均为黄山短尾猴的主要取食食物,豹皮樟在冬季取食量相对较高,秋季最低,红楠、杉木在冬春季节的取食比例差异最大;黄山短尾猴采取与其他灵长类相似的觅食策略;黄山短尾猴四季食物生态位宽度差异不明显,受人为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黄山藓类植物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山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考察和标本采集,经分类鉴定,收集整理有关黄山藓类的研究资料,目前黄山藓类植物有46科、135属、401种(包括7亚种和22变种),与20世纪50年代陈邦杰等以及后来对黄山的调查研究结果相比,藓类植物增加了4科、28属、184种;科内种数(≥15种)优势科有10个,属内种数(≥6种)的优势属有18个。黄山藓类植物地理成分类型复杂,东亚成分(包括中国特有)占37.82%,温带成分占35.13%,热带、亚热带成分占26.75%,表现出明显的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对黄山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考察和标本采集,经分类鉴定,收集整理有关黄山藓类的研究资料,目前黄山藓类植物有46科、135属、401种(包括7亚种和22变种),与20世纪50年代陈邦杰等以及后来对黄山的调查研究结果相比,藓类植物增加了4科、28属、184种;科内种数(≥15种)优势科有10个,属内种数(≥6种)的优势属有18个。黄山藓类植物地理成分类型复杂,东亚成分(包括中国特有)占37.82%,温带成分占35.13%,热带、亚热带成分占26.75%,表现出明显的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正>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为中国十大名山。黄山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群落完整而垂直分布,景区森林覆盖率为84.7%,植被覆盖率达93.0%,有高等植物222科827属1 805种,包括多种珍稀植物,首次在黄山发现或以黄山命名的植物有28种。黄山野花资源丰富,《华东野外观花手册》  相似文献   

5.
本就黄山白蚁种类及分布特点作了阐述,到目前为止。黄山白蚁种类共2科、6属、15种,其中黄山奇象白蚁为新种,丹徒散白蚁、细颚散白蚁.小象白蚁为安徽省首次纪录.黄山白蚁种类的垂直分布较明显,且与植被分布基本吻合.海拔600m以下有6种;600-900m11种;900-1250m仅5种.黄山白蚁分布最高海拔为1250m.象白蚁属分布局限,仅分布于云谷寺(海拔870m)一带.  相似文献   

6.
黄山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据调查和统计,黄山现有野生种子植物129科、638属、1420种(包括亚种、变种和变型)。科、属、种的地理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科以泛热带成分为主(占48.5%),其中科的热带性地理成分占59.6%;属以北温带分布最多(占23.7%),其中属的温带性地理成分占61.7%1种以中国特有分布最多,而种的温带性地理成分占33.1%。该区的优势科(含6种以上)主要有椴树科、木通科、猕猴桃科、清风藤科、忍冬科等,它们大多为亚热带和温带分布科。结合优势科的分析,认为黄山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温带和亚热带性质,并且温带区系性质明显。  相似文献   

7.
黄山风景区的植物群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知名的风景胜地——黄山,素以巍峨挺拔的山峰、奇特象形的怪石、变幻无穷的烟云、清澈不褐的温泉、飞泻不竭的瀑布,以及苍劲多姿的青松,著称于世。黄山的植物种类也极其丰富,已知的高等植物就有1600多种,其中种子植物约212科、753属、1300多种;蕨类植物100余种;苔藓植物200余种。黄山如此丰富的植物种类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就形成了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从而使黄山的植物垂直分布极为典型。  相似文献   

8.
黄山地区松树林外生菌根菌资源及生态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2003年,对黄山地区松树林下外生菌根菌资源及生态分布进行了调查,鉴定出外生菌根菌43种,隶属于10科17属.其中马尾松林下有43种、黄山松林下有12种.马尾松幼林下的外生菌根菌种类单一,彩色豆马勃、硬皮马勃类为优势菌种;马尾松成熟林下外生菌根菌种类丰富,其优势种类为红菇科、鹅膏菌科、牛肝菌科和鸡油菌科的一些种类.并分析了树种植被对外生菌根菌分布的影响,菌根真菌的分布与温度、湿度及土壤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金道超 《昆虫学报》1999,42(3):311-314
记述了安徽黄山的喜沼螨科Limnocharidae, 喜沼螨亚科Limnocharinae的一新属侧喜沼螨属、一新种黄山侧喜沼螨Laterolimnochares huangshanensis gen. Nov.,sp. Nov.,该科及亚科的中国区系过去仅由Uchida于1941年简录过东北之一种。文中给出了喜沼螨亚科的属检索表;详述了新种腺毛分布体位。  相似文献   

10.
安徽齐云山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初步统计,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山区共有种子植物125科,511属,867种。与邻近山地相比,种子植物的丰富程度次于黄山(134科、537属、1058种)、清凉峰(142科、547属、1083种)和牯牛降(151科、582属、1117种)。该区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各类热带、温带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分别占该区种子植物属总数的42.0%、54.3%和3.7%,显示该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特性。该区系与黄山、清凉峰、牯牛降、六股尖区系的关系密切,而与天堂寨区系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1.
安徽黄山属于黄山-怀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为了解该区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2018-2020年对该区的大型真菌展开了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及子实体形态特征检索比较对获得的标本进行鉴定,并对该区的物种组成、属级地理区系成分、经济真菌和特有成分等进行了统计分析。该地区共发现大型真菌421种,隶属于9纲19目72科200属,其中包含食用菌68种,药用菌31种,毒菌39种,特有种66种。优势科有牛肝菌科Boletaceae、鹅膏科Amanit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小皮伞科Marasmiaceae、光茸菌科Omphalot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粉褶菌科Entolomataceae和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 10科,优势属为鹅膏属Amanita、乳菇属Lactarius、蘑菇属Agaricus、金牛肝菌属Aureoboletus、红菇属Russula、粉褶菌属Entoloma、小皮伞属Marasmius、小菇属Mycena、裸脚伞属Gymnopus、粉孢牛肝菌属Tylopilus、栓孔菌属Trametes、丝膜菌属Cortinarius、灵芝属Ganoderma和多汁乳菇属Lactifluus 14属。对黄山大型真菌属级地理成分分析发现该区大型真菌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分为9类,主要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66.5%),其次是北温带成分(15.5%)和泛热带成分(10.5%)。本研究表明黄山的大型真菌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其中食用菌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为世界广布成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黄山地区蝶类初步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黄山地区蝶类的初步调查,获得11科,121种,其呈些属珍稀种类,如金裳风蝶、宽尾凤蝶、银白蛱蝶、橙翅襟粉蝶等。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黄山地区18种木本植物的染色体数,分属于15个科中的18个属,其中14种和2个属为首次报道;同时对Aphananthe,Fortunearia,Loropetalum,Holboellia,Platycarya属的染色体数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作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14.
板桥山地属于黄山余脉。据统计,该区有维管束植物154科,556属,1056种。其中,有17种为国家级珍稀波涛危保护植物。该区植物种类丰富,其维管束植物科、属、种的密度分别2为2.3个/km^2、8.3个/km^2、15.7个/km^2,与黄山、九龙山不相上下。这里的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并具有一定的过渡特性。通过对分布在该区的中国特有属植物的分析,主为其历史成因占主导地位,而生态成因次之。在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安徽省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资源,实验选取样地Ⅰ(落叶阔叶林)、样地Ⅱ(针阔混交林)、样地Ⅲ(黄山松林)、样地Ⅳ(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样地Ⅴ(竹林)5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作为实验样地,共鉴定出228种大型真菌,隶属于47科99属。其中,红菇科、多孔菌科、牛肝菌科、白蘑科和鹅膏科为优势科,分别有31,22,22,19和14种。所选样地中,样地Ⅰ菌种最丰富,共有93种,而结构单一的样地Ⅴ中的菌物资源最少,仅9种。  相似文献   

16.
浙北安吉龙王山维管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浙江北部安吉龙王山共有维管植物1308种、6亚种、81变种。区系成分以温带属为主,占6030%;种在国内以长江以南的分布类型为主,占5223%。从区系成分、优势科属、生活型等方面看,龙王山维管植物区系与天目山、黄山有密切联系。首次记录了睫毛蕨科(Pleurosoriopsidaceae)在浙江分布。文中还就华中植物区系通过大别山向华东迁移以及区系研究中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黄山浮溪、香溪和浦溪上游鱼类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山的浮溪、香溪和浦溪三条溪流上游的鱼类组成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这三条溪流上游鱼类共计15种,隶属于3目、7科和13属,浦溪中的鱼类物种数量(15种)明显高于浮溪(7种)和香溪(6种);浮溪和香溪尽管分属不同水系,但其鱼类在组成上却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同历史数据相比,目前黄山溪流鱼类多样性明显下降,分别从水坝的建立、沿岸生境的破坏、非法捕捞和水质污染四个方面对该变化趋势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有关开展黄山溪流鱼类保护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采自安徽省黄山的奥甲螨属Oppia(奥甲螨科Oppiidac)一新种和采自吉林省长春的大翼甲螨属Galumna(大翼甲螨科Galumnidae)一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文内所用量度单位均为μm。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调查, 结合文献资料, 对广州南沙黄山鲁森林公园藤本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藤本植物共计32 科63 属78 种, 其中蕨类植物1 科1 属3 种, 双子叶植物28 科58 属68 种, 单子叶植物3 科4 属7 种。地理成分复杂多样, 科级地理成分有5 个分布型, 属级地理成分有9 个分布型, 主要以热带成分为主, 少数为温带成分。藤本植物的攀援类型主要分为四类, 以蔓生类为主, 占52.56%; 其次为缠绕类, 占37.18%; 卷须类和吸附类的分别占8.97%和1.28%。藤本植物以木质藤本占优势, 占总种数的60.26%; 草质藤本占总种数的39.74%。  相似文献   

20.
 黄山松林是我国东部亚热带中山地区垂直带上特有的山地温性针叶林,垂直分布高度从海拔600~700m以上的山坡、山脊,上限可分布到1750~1900m左右的山顶。庐山的黄山松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850m以上至山顶的地段.本文通过对庐山黄山松林的生境、区系性质、生活型谱、以及群落动态和残存群落的分析,有关孢粉资料的考证和与周围山地的对比,认为黄山松林是温性针叶林,尽管目前由于人为活动而使之成为庐山海拔1000m以上地区现存植被的优势类型,但在植被垂直带划分中它应从属于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