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竹篦舟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毛竹林间系统观察和调查,明确了竹篦舟蛾种群数量消长与气候因子和天敌数量关系密切。第1代幼虫的大发生主要与2月下旬至3月中旬的温度、降雨有关,第2-3代幼虫的大发生主要与天敌数量多省关系密切。该虫在1年内有3个为害高峰,以6月上旬最为严重。提出了以林业防治为主要手段,应用生物、化学药剂协调防治,维持竹林的生态平衡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三线钩蛾Pseudalbara parvula(Leech)是胡桃科和壳斗科树木的食叶害虫,核桃树受害很普遍。该虫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越冬代和第1代成虫于4月下旬和7月下旬开始羽化。文章报道其分布、寄主、生物学特性和天敌情况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油柰桑白盾蚧生物学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学义 《昆虫知识》2003,40(3):264-265
桑白盾蚧Pseudaulacaspispentagona(Targioni Tozzetti)是油柰树主要害虫之一 ,在福建省古田县 1年发生 4代 ,以受精雌成虫固着在枝条上越冬。翌年 4月上旬 ,当日平均气温达 1 7℃左右时开始产卵繁殖。各代幼蚧发生高峰期 ,第 1代在 4月中下旬 ;第 2代 7月上中旬 ,并开始世代重叠 ;第 3代 9月上中旬 ;第 4代 1 0月下旬 ,全年以第 1代幼蚧发生量最多。冬季剪除受害严重的虫枝 ,并于第 1代幼蚧高峰中后期喷药 1~ 2次 ,结合移殖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能很好地控制该蚧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4.
重阳木是世界上具有重要价值的树种之一,近年来重阳木帆锦斑蛾BischofiapoiycarpaCramer对其危害日益突出。该害虫在我国许多省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2006年在安徽省合肥地区暴发成灾。经过室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分析了其暴发成灾的原因,明确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年生活史和生活习性。该虫在合肥地区1年发生4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主要以幼虫在重阳木枝干的树皮、裂缝等处越冬。越冬幼虫至次年4月开始活动。在7月和8月份,以第2代和第3代幼虫危害最重。建议采用植物检疫、人工捕杀、微生物农药及化学杀虫剂等多种方法加以防治,自然天敌对其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竹叶涓夜蛾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了竹叶涓夜蛾Rivulabiatomea的寄主范围、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天敌。该虫在浙江余姚地区每年发生 5代 ,以幼虫越冬。收集并鉴定了寄生性天敌 2 3种。采取预测预报、营林措施、天敌保护和化学治疗等综合防治技术 ,能有效地抑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刘联仁 《昆虫知识》1991,28(4):231-233
桉树大毛虫是近年在四川省会理县发现的一种石榴主要害虫。本文描述了该虫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在会理县关河乡该虫一年发生1~2代,以蛹越冬。主要天敌有梳胫节腹寄蝇,对老熟幼虫的寄生率高达33~48%。人工捕杀和保护利用寄蝇是较好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淡剑袭夜蛾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佩联  张德林 《昆虫知识》1993,30(2):103-106
淡剑袭夜蛾是草坪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天津市1年发生4~5代,以第四、五代老熟幼虫在草皮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发生危害期。记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年史、发育历期、生活习性及天敌情况,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8.
焦懿  赵苹 《生态学报》2001,21(7):1148-1152
白蜡虫雌虫产卵期是白蜡种虫生产的关键时期,在我国白蜡主产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4个种虫产地,2个白蜡产地和4个虫蜡混产地,调查群落中白蜡虫天敌的物种组成和数量变化,并进行聚类分析和排序,在10个白蜡主产地内,共收集到各种天敌15种,分属于6科11属,各群落的物种组成变化较小,优势种为白蜡虫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ericeri Ishii、中华花翅跳小蜂M.sinicus Jiang、白蜡虫啮小蜂Tetrastichus kodaikanalensis Saraswat、白蜡蚧长角象Anthribus la-jievorus Chao和黑缘红瓢虫Chilocorus rubidus Hope。群落的优势集中指数较小,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较高,群落相似性系数最高达97.46%,最低为75.92%。影响群落相似性的主要因子为白蜡产区不同、生态环境差异和优势种天敌的数量变化,根据聚类分析和排序,将10个不同产地白蜡虫天敌群落分为3类;第1类为种虫产地,优势种天敌发生和危害较轻;第2类为白蜡产地,白蜡虫天敌发生和危害极为严重,其种群数量为第1类的3.36倍,第3类虫蜡皆产,其天敌数量介于第1、2类之间,中华花翅跳小蜂种群数量在第1、3类群落中大致相等,第2类发生较较重,白蜡虫天敌的严重危害是造成蜡区不产种虫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闫家河  唐文煜  张辉  王海咏 《昆虫知识》2006,43(2):245-248,F0004
报道了危害白榆的新害虫——旱柳广头叶蝉Macropsis matsudanisCaietWei。首次记述其幼期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天敌种类,进行了防治试验。该虫在山东商河1年发生1代,以卵在白榆枝条内越冬;天敌主要有螯蜂、瓢虫等;用阿维菌素和吡虫啉5000倍液喷雾防治若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鲁西南甘薯天蛾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天蛾在鲁西南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中7-15cm深处越冬。各代幼虫发生期:第1代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2代于7月上旬至下旬,第3代8月上旬至9月上旬,而第4代则于9月上旬至10月下旬。发育起点温度15.6±1.3℃,有效积温370.6±13日度。温度、天敌、降水是影响此虫发生的重要因素。采用高效低毒农药、点灯诱杀、保护利用天敌等措施综合防治甘薯天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竹金黄镰翅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相结合的办法,研究了竹子重要食叶害虫竹金黄镰翅野螟Circobotys aurealis的生物学特性。该虫在浙江省每年发生1代,以预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到6月上旬化蛹,4月底至7月上旬出现成虫,5月上旬开始产卵,幼虫29~38 d后老熟,越冬期长达6~7个月。本文详细报道了各龄幼虫的体长、头宽和取食竹叶量,以及成虫夜间活动及扑灯时间,分析了该虫近年来危害趋重的原因,提出了捡拾当年新竹的笋箨和黑光灯诱杀成虫等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长鞘卷叶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长鞘卷叶甲Leptispa longipennis(Gestro)是为害绿竹等丛生竹的新害虫,该虫在福建永定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卷起的竹叶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交尾产卵,卵期10无;5月中旬开始化蛹,蛹期8无:5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以幼虫及成虫在卷起的竹叶内取食及繁殖。在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了该虫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在7月份新羽化成虫在卷起的竹叶内取食盛期喷洒灭多粉、1605粉荆;初孵化幼虫喷洒白僵菌粉剂、25%灭幼脲粉剂、灭多粉粉荆、1605粉剂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高粱舟蛾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舟蛾Dinaracombusta (Walker)以幼虫取食玉米、高粱、甘蔗叶片。近年来 ,河北省正定、磁县、滦城等地危害夏玉米成灾。该虫在河北中南部每年发生 1代 ,以蛹在土中越冬 ,6月底至 7月上旬夏玉米田开始见卵 ,7月中下至 8月上旬为幼虫发生危害盛期。虫口密度与气象、天敌及食物因素有关。幼虫抗药性低 ,在夏玉米田采用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低龄期防治 ,效果均在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4.
茴香薄翅野螟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茴香薄翅野螟是黑龙江省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的一种害虫,幼虫蛀食果荚、籽粒。1年2代,以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第二年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羽化。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第一代幼虫危害期,第二代幼虫发生于8月。幼虫有吐丝结网习性,成虫羽化当天即可交配产卵,卵产在嫩角果或柄上。成虫有趋光性,寿命4—16天。  相似文献   

15.
竹笋禾夜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笋禾夜蛾是福建省竹林的主要害虫,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2月中旬开始孵化,幼虫6龄,幼虫期51—80天,蛹期17—29天。每雌一生产卵84—467粒.成虫寿命6—17天。该虫的综合防治应以林业防治为主,9月份开始林地除草灭虫;3月初以化学农药喷杂革治虫,4月初出笋后对笋喷药2次;成虫羽化盛期点灯诱蛾等坊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虫害。  相似文献   

16.
青脊竹蝗成虫喜于毛竹林缘杂草、杂竹较多、土壤疏松的阳坡地带交尾.然后选择附近杂草稀少的空地产卵,于土壤表面留下产卵孔.运用这一典型特征,能迅速找到卵块,缩短虫情调查时间.在实际调查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卵块的调查时间应选择在11月中下旬.平均每个产卵孔下方有卵30粒.  相似文献   

17.
糙花少穗竹是福建优良乡土竹种,笋材两用,其竹鞭、竹笋、幼竹生长节律与单轴散生竹毛竹相似。竹鞭垂直分布多数在土层20 cm范围,4~15 m长的鞭系占78.1%,发笋期较集中在3月中下旬,单个笋重为盛期笋> 初期笋> 末期笋。从笋出土到幼竹高生长停止,可分为初期、上升期、盛期和末期。但竹鞭垂直分布比毛竹浅,出笋期比毛竹早,且出笋没有明显的大小年,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在自然分布区可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竹鞭生长与发笋成竹规律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垦复改造荒芜野生竹林,2~3年即可郁闭成林。  相似文献   

18.
云斑天牛在白蜡树上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Hope)是白蜡树上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蛀干害虫。在东营市的市区绿化中危害日趋严重,目前其受害率达到10%强,成为白蜡树上继“窄吉丁虫”为害后的又一主要蛀干害虫。该虫2—3年完成1代,以第1年幼虫和第2年成虫,在主干或主干分叉处的蛀道内越冬。主要危害胸径8cm以上生长的白蜡树,在树干根基部30cm以下,或在主干分叉处蛀食为害,并常引起“风折木”。在9月下旬进行注药和4月上旬进行埋药防治,控制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黑胸脊虎天牛Xylotrechusrobusticollis(Pic)是陕西榆林地区重要的木材害虫 ,2年发生 1代 ,以幼虫越冬 ,成虫期为 7月上旬至 8月上旬。酱色刺足茧蜂Zombrussiortedti(Fahringer)是其重要寄生性天敌 ,对其有明显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混交林和纯竹林与毛竹害螨爆发成灾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在福建省6个不同生态区域内检查10对纯竹林与混交林受南京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竹缺爪螨(Aponychus corpuzae)、竹刺瘿螨(Aculus bambusae)对毛竹危害情况.结果表明,纯竹林受螨害重,危害指数达22.1%~44.7%,平均35%.混交林受害轻,危害指数为2.7%~28.6%,平均17.5%,混交林与纯竹林之间受害程度经t-测验表明均达到极显著差异.6个样地中纯竹林害螨总量高于其相对的混交林。分别达67.74%、152.47%、299.5%、857.75%、331.67%、26.55%。平均为289.28%;调查混交林天敌竹盲走螨(Typhlodromus bambusae)总量分别比相对纯竹林高95.45%、-18.13%、207.69%、837.5%、190.3%,平均262.5%.纯竹林中益、害螨比例分别达1:27、1:21、1:233、1:282、1:27,平均1:118,而其相对的混交林益、害螨比例为1:12、1:12、1:30、1:3、1:3、1:20,平均1:13.由此可见,纯竹林受螨害程度、害螨总量平均是混交林的2倍,而天敌数量少于相对混交林的2~3倍,益、害螨比例显著低于混交林(t=2.975,P=0.003).本项研究揭示了由于受人为干扰(集约化管理、劈草、垦复)破坏了毛竹林原有的益螨-害螨-寄主植物之间相对稳定的平衡。导致毛竹害螨种群突发性增长,证明了纯竹林是诱发毛竹害螨爆发成灾成因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