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峡库区两种耐水淹植物的存活率和碳水化合物储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古草和秋花柳是三峡库区消落带两种强水淹耐受能力的植物物种。以往研究显示植物的水淹耐受性和体内碳水化合物储备有关。为了探明野古草和秋花柳水淹下的高存活率是否和碳水化合物储备有关, 研究了在室外6个月的模拟水淹条件下两个物种在不同水淹时间(40、90、120和180d)和不同水淹深度下(不水淹、根部水淹和完全淹没)的生物量积累、存活率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分布。结果表明: (1)野古草和秋花柳对长期水淹具有很高的耐受性, 根部水淹植物6个月处理后完全存活; 而完全淹没条件下, 野古草仅在4个月, 秋花柳仅在6个月处理后才开始死亡; (2)碳水化合物主要储备在野古草的茎和秋花柳的茎与主根中, 野古草的根和秋华柳的细根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很低; (3)水淹深度和水淹时间对植物生物量积累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影响显著(P 0.05):与未水淹植株相比, 根部水淹仅略微降低了生物量积累以及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 (P 0.05), 且保持基本稳定或增加的趋势, 而完全淹没的植株生物量随水淹时间逐渐降低, 碳水化合物含量在前90天快速下降 (P 0.05), 之后缓慢下降或保持不变。研究结果表明, 野古草和秋花柳强的水淹耐受性是和它们高的碳水化合物储备以及水淹条件下对碳水化合物的动用能力有关, 后期的死亡率增加与碳水化合物储备消耗殆尽有关, 野古草和秋花柳对碳水化合物储备对水淹的响应的差异可能和它们的碳水化合物储备在不同组织中的分配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又到了4月天,我想你不会否认这是一个值得赏花的季节。如今窗外风和日丽,不知各位是否有雅兴陪糖兄我去户外赏赏花呢?喂,你不要太犹豫哦!像这样的机会全年也没有几个,更何况我保证咱们今天看到的"花"儿都能"压倒群芳"!变异"薰衣草"薰衣草美丽却不妖艳,有香气但不刺鼻,最近刚刚变异出了一个新品种。瞧,它的茎部长着一个奇怪的大"花苞"。仔细看看,还很像一只小虫子呢!虽然这花美得要死,但我也不建议你把它们采回去重新栽培,毕竟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几种植被类型(Ⅴ)温带荒漠与荒漠生态系统(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漠生物的生态适应与生物群落荒漠中的植物和动物在干旱环境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适应演化,形成了一系列对干旱及荒漠其他特点的适应性,成为一群特殊的旱生族类。荒漠植物在外观上非常奇特,给人一种树不像树,草不像草,枝不像枝,叶不像叶,或蜡皮多刺,或肥厚多汁,根深叶不茂,奇花生异果的印象。然而正是这些,使它们适应了荒漠那严酷的环境条件。它们的这种适应性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新疆的荒漠戈壁滩上,生长着一些外观上颇为奇特的荒漠植物,给人一种树不像树,草不像草,枝不像枝,叶不像叶,或蜡皮多刺,或肥厚多汁,根深叶不茂,奇花生异果的印象,令人称奇。然而正是这些与众不同之处,使它们似同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适应了荒漠那严酷的环境条件。更有趣的是,它们又都与骆驼本身有某种联系,并因骆驼而得名。骆驼刺(Alhagipseudalha-gi),是一种蝶形花科多年生半灌木。其身上多刺,又是骆驼喜食的牧草,因而得名。骆驼刺不仅能在叶腋处长出一种变态的刺状短枝,而且总花梗亦成刺状。它的叶互生,叶片…  相似文献   

5.
平心而论,其貌不扬的野双峰驼的确不太惹人喜爱。尤其临近夏季,驼毛脱的半裸,绒毛一块块挂在身上,活像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不止是外貌,在行踪上野双峰驼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流浪汉"。为了逃避人类的猎杀,野双峰驼如今只能像流浪汉一样,在荒芜人烟的戈壁沙漠上不知疲倦地往返奔波,寻找食物和水源,过着一种"东躲西  相似文献   

6.
正非洲森林象也叫圆耳象、森林象,它们平均身高2.5米.重3.5吨左右,是现存最小的象种。森林象是一支独立物种,在约250万年前就与非洲象分化,它们和普通非洲象之间的亲缘关系可能像现代亚洲象和古代猛犸象那么远。这里是刚果森林。我和我的两位向导小心地行进在一条蜿蜒小道上。一路上不断有捣蛋的树枝扫过我的脸颊和胳膊;调皮的草尖轻轻触动我的脚踝,带来奇异的瘙痒。"这条小路是你们专门为我们这些来访者修建的吗?"我将肩上的摄像机换到另一侧,一边活动活动酸痛的肩膀,一边问本地的向导。"不,修小路的另有其人!"向导甲回答了我的问  相似文献   

7.
报道我国黑痣菌属3个新记录。它们是野黍黑痣菌哥伦比亚变种Phyllachora eriochloae var. colombiensis,野黍黑痣菌原变种 Phyllachora eriochloae var. eriochloae 和禾黑痣菌狗牙根生变种 Phyllachora graminis var. cynodonticola,其寄主分别是云南省的禾本科植物、画眉草属植物和狗牙根。对这些分类单元进行了描述与图解。所有研究标本保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8.
张小萍  曾波  陈婷  叶小齐  罗芳丽  刘巅 《生态学报》2008,28(4):1864-1871
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var. depauperata Keng)在三峡库区长江及其支流江(河)岸有广泛分布,对水淹有很好的耐受能力.有研究表明许多植物在水淹时通气组织发生增强,通气组织的产生改善了植株通气状况,提高了植物对水淹的抵御能力.为了研究水淹是否会影响野古草的通气组织发生以及野古草通气组织发生对水淹的反应,考察了不同水淹深度、不同水淹时间和不同水淹方式处理时野古草茎中通气组织的发生情况.实验中共设置3个水淹深度:不进行水淹(对照)、植株地下部分淹没、植株完全淹没于水下2m深处;5个淹没时间:植株被淹没的时间长度分别为5、10、20、30d和60d;2种水淹方式:连续水淹和间歇水淹.实验结果表明:(1)在无水淹情况下野古草茎中可以产生通气组织,通气组织产生随植株的生长而增强;水淹加快了野古草通气组织发生的进程,促进了野古草通气组织的提前发生.(2)野古草茎中通气组织并不会因为水淹的时间越长而产生越多,植株通气组织的大小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因水淹时间的增长而继续增大.(3)淹没深度对通气组织发生有一定影响,总的看来,地下部分淹没野古草植株的通气组织发生要强于完全淹没植株.(4)不同水淹方式对野古草通气组织发生的影响因水淹深度不同而有差异.在完全淹没情况下,连续水淹植株的通气组织比间歇水淹植株的通气组织发达;在地下部分淹没情况下,除水淹初期外,随水淹时间的延长,连续水淹植株通气组织发生与间歇水淹植株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这里距海面大约1000米,吸血鬼乌贼挥舞着两只大耳朵般的鳍游来游去,对谁都爱答不理。这让一向骄傲的狮子鱼忍不住吐槽:"呵呵,不就是会吸血吗?有什么了不起?干吗那么高冷呀!"它的声音本不大,但在宁静又深邃的海底,像一下子被放大了几百倍,把身边好多双耳朵都"叫醒"了!吸血吗"吸血鬼最可怕了,听说它们专门靠吸动物的血为生。我才不要和这类动物离得这么近!"海马小声嘀咕着。狮子鱼扑哧一笑:"怕什么,别看那家伙的眼珠子像个大玻璃球,其实身长才十几厘米,长得还没你大呢!"  相似文献   

10.
正这段时间,只要上班,每天午饭后,总要去食堂背面的药物园转一转,看看我期盼的花儿是否开了。"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我等待的花儿叫剪春罗(Lychnis coronata),一种古产中国的不常见花卉。"春罗",指适于春季穿的绫罗;"剪",裁剪。一种花,像绫罗,又贴春,必  相似文献   

11.
罗芳丽  曾波  叶小齐  陈婷  刘巅 《生态学报》2008,28(5):1964-1964~1970
为了阐明水淹对三峡库区岸生植物秋华柳(Salix variegata Franch.)和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Steud.)水下光合作用的影响,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发生情况,考察了在不同水淹处理下秋华柳和野古草的水下光合.实验设置了对照(不进行水淹,常规供水管理)和2m深度水淹(植株置于水中,植株顶部在水面下2 m)2个不同的水淹深度和5、15、20、40 d和60 d等5个不同的水淹时间处理,采用Chlorolab-2液相氧电极(英国Hansatech公司生产)测定了在不同水淹时间和水淹深度处理下秋华柳和野古草的水下光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1) 水淹60d后,秋华柳和野古草的存活率均为100%,而典型的陆生植物香樟和马唐分别在水淹40d和15d后全部死亡.(2) 在相同的水淹时间和水淹深度下,秋华柳和野古草的水下光合速率(放氧速率)显著高于典型的陆生植物(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和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 (L.)Scop.)) (3) 在长期水淹的条件下,秋华柳和野古草仍具有水下光合的能力.在水淹60 d后,水淹2 m的秋华柳和野古草植株的水下放氧速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的水下放氧速率,但仍具有水下光合的能力,其水下光合速率分别为0.202 μmol · m-2 · s-1和0.139 μmol · m-2 · s-1.同时,研究也表明在水淹40 d和60 d后,秋华柳表现出比野古草强的水下光合能力.研究表明,秋华柳和野古草在存活率和水下光合方面对长期水淹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是可以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构建的优良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12.
正我最近交了一个新朋友,它胆小、温顺、爱闹别扭;它既能轻松爬树,又能下河摸鱼,既能和我一起钻树洞,又能和我踏雪而行,实在是个好玩伴。不过,和它玩的前提是,你没有踩到它的雷区,否则它扭身就走。什么,它是谁?它呀,名红,本尊不红。它是"一丘之貉"的"貉";它是《狸猫换太子》中的狸猫;它是和浣熊长得八成像的犬科动物;它是皮草界鼎鼎大名的"貉子毛"的生产者。我亲热而又友爱地叫它小貉子至于如何避开小貉子的雷区,咱们下面细说别叫"小浣熊"小貉子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叫它小浣熊,虽然它们真的特别像一样是黑灰色毛外套,一样是惹眼的黑眼罩,不细看真的分不清谁是谁  相似文献   

13.
正在我的记忆中,招潮蟹很少出现在餐桌上,因为它们一般都喜欢住在较硬的泥土里,洞穴深半米到一米,一有风吹草动,就机敏地躲进洞穴里,实在不好抓,所以很多地方称之为"鬼脚"。它们总是举着一只跟自己身体一样大的螯,远远望去,像举着一面面的小红旗,我们当地又称它为"红旗蟹"。阔别多年,我又回到了美丽的家乡小岛。小岛正在开发,一些滩涂已被填埋,还好,在一个公园外面还有一角滩涂,这让我喜出望外。阳光下,久违的一面面"小红旗"高高举起,那感觉是  相似文献   

14.
正野外科考是个苦差事,行路难,研究难,状况百出更是家常便饭。不信的话,你就问问野考专家赵序茅老师吧,他可刚从滇金丝猴的世界回来。对了,我提醒一下,赵老师的糗事看看就好,不许笑出声哦!捉迷藏做过动物野考的人都知道,了解研究对象的第一步,就是寻找并跟踪它们。赵老师的研究对象滇金丝猴,栖息在海拔2600~4400米的高山上,大部分藏在雪山深处。跟踪它们不仅耗体力,还耗脑力,太远了会跟丢,太近了又会"打草惊猴"。  相似文献   

15.
正植物为了繁衍生命,数千万年来不断寻觅良方,"研究"出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它们有的"漂流",有的"乘风",有的"搭便车",有的靠"猿粪"……论起来,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还算"高明",但要是和科学家最近研究的银木果灯草相比,它们的"段位"还太低。怪模样,臭味道银木果灯草生长在南非地区,这种草看起来没什么特别,奇怪的是它们所产的种子。这种种子外形滚圆,直径长约1厘米,表面呈棕色。仔细瞧瞧,它们像什么?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大多数的海滩都属于泥质滩涂,也就是"潮间带"。这里生活着许多生物,包括长途迁徙的鸟类,它们中有一些种类就地停留繁殖,而其余大部分种类在此补充能量后继续往北飞。在北方的森林、草原、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中,我们能看到这些鸟类的身影,但是它们更分散了,不像迁徙时那么集中。在整个北方的生态系统中,鸟类是很主要的部分。例如,每年有很多鸻鹬类飞到内蒙古,连续几个月以天然湿地及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暖正持续影响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异速生长关系被认为是生物界中的一种普遍规律, 但我们对于气候变暖如何影响植物异速生长特征所知甚少。该文采用开顶式增温小室对野外自然生境进行模拟增温的方法, 研究了气候变暖对江西武功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优势种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异速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野古草和芒的大多数形态指标之间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生长关系和异速生长关系, 气候变暖强化了两种禾本科植物大多数形态特征之间的异速生长, 或改变了其原有的生长关系。气候变暖还导致野古草和芒的基部茎粗与其高度、穗长间由原有的等速生长关系转变为异速生长关系; 野古草基部茎粗与小穗数间的异速生长随着温度升高而趋于增强。气候变暖导致野古草个体高度与其叶片长度的异速生长关系转变为等速生长关系, 而芒有相反表现。同时, 增温促进了野古草株高及叶鞘长的生长, 较强增温则改变了芒株高和叶鞘长之间的生长关系; 野古草和芒的叶片形态特征之间几乎都表现为类似的异速生长关系, 增温对其异速生长指数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对不同植物和植物构件具有差异性影响, 这种差异性往往与植物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翅果油树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应用Shannon-Weaver指数和Petraitis的方法,研究了山西翅果油树群落21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普遍重叠和特定重叠,结果表明:翅果油树和黄刺玫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翅果油树在其它种群上的特定重叠远远小于其余20种植物在翅果油树群种上的特定重叠值。21个优势种群之间并不存在完全的普遍重叠。主要与它们对水分和光照不同的适应性有关。草本植物之间的特定重叠大于灌木。21种植物仅有4个种对(本氏针茅和野古草、野古草与本氏针茅、本氏针茅与多花枸子木和金花忍冬与白刺花)之间存在完全的特定重叠。  相似文献   

19.
<正>我家狗狗名叫路易,是只法国斗牛犬,它个头不高,长着胖胖的身材,短短的尾巴,像头小猪。有一次我们带路易到山里玩,一个叔叔看到路易后居然大声惊呼:"野猪娃!"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一只蛉,一只平凡但有梦想的蛉。本来,作为一种低调而有内涵的昆虫,我对知名度、活跃度这些"虚"的东西不太在意。但是,眼看那些蝶啊,蛾啊在各种媒体露脸之后获得了广泛关注,就连小小的瓢虫部因为一起乌龙案件名噪一时,我深感"酒香也怕巷子深",于是决定拍摄一部纪录片,让我的兄弟姐妹们好好地秀一把。这不,片名我都想好了,就叫《百变蛉君》!草蛉代言小清新片头我是这样设计的:夏日的傍晚时分,阳光铺满整个田野。一只蛉优雅地飞进画面,同时,富有磁性的画外音响起:"草蛉,脉翅目昆虫最具代表性的种类。它们通常穿着一身碧绿的衣服,身材小巧修长,十分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