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临床上,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血尿、水肿和高血压。急性链球菌使肾小球受到感染。β溶血性链球菌往往导致患者病发肾炎,通常发生在皮肤、上呼吸道感染和猩红热以后。基于此,论述运用内科手段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以期为相关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6~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72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患者入组后均给予原发病对症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加用薄芝糖肽注射液,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血尿氮素、血肌酐、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以及胆固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尿蛋白、血尿氮素、血肌酐、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以及胆固醇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芝糖肽注射液有助于缓解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蛋白尿症状,具有保护和促进肾脏功能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胱抑素C(Cys-C)、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7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组及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进而比较两组血清HGF、Cys-C、TAFI水平,分析以上指标和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价值。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组血清HGF、Cys-C、TAF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后血清HGF、Cys-C、TAFI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HGF、Cys-C、TAFI水平和肾功能指标(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血清HGF水平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2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47和0.746;血清Cys-C水平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2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7和0.859;血清TAFI水平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1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5和0.647;血清HGF、Cys-C、TAFI水平联合检测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95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1和0.757。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HGF、Cys-C及TAFI水平均明显升高,联合检测血清HGF、Cys-C及TAFI可能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及预评估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张仲林  彭成 《四川动物》2004,23(1):66-69
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GN)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本文对内源性肾小球肾炎和外源性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机理、造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郭会 《蛇志》2006,18(3):224-224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球疾病。主要为链球菌或其他细菌、病毒、原虫感染后出现免疫反应造成损伤所致。临床上患者症状虽不尽相同,但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为其主要表现,属中医水肿或血尿范畴。中医论其病因有风邪外袭,水湿浸渍,湿热壅滞,毒邪内侵等。但都存在着邪气入内,下趋膀胱,壅滞化热,灼伤血络,影响气化,水饮停滞,正气受伤的共同发病机制。根据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近几年来笔者自拟急肾2号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47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变态反应病,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种由溶血性链球菌等病菌感染扁桃体、上呼吸道、皮肤等的变态反应,引起的两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链球菌并未直接感染肾小球。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炎症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性分析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0例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基本康复。结论: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浮肿、少尿。蛋白尿等。在给予患者抗感染、利尿等治疗后,均基本康复。  相似文献   

8.
王冰  李莹  王俊  高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0):5865-5867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52例临床患者的疗效.方法:本实验选取了304例在2009年8月份到2011年10月份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把所有患者打乱分为152例治疗组(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组)和152例对照组(单纯贝那普利组),后进行统计及比较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压、尿蛋白和血肌酐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压、尿蛋白和血肌酐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的方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疗效显著,建议在此类患者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白囊耙齿菌子实体不同提取物防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进行研究,采用腺嘌呤灌胃法建立小鼠慢性肾小球肾炎模型,探究白囊耙齿菌子实体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高、中、低剂量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预防作用及不同提取物的高剂量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作用,并对小鼠体重进行测量,检测尿蛋白(UP)、尿素氮(BUN)、肌酐(Cr)、总胆固醇(TC)、超氧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分析肾、肝、脾、胸腺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水提取物中剂量(240mg/kg)能显著降低小鼠尿蛋白含量和肾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使血清生化指标维持正常,并对免疫器官有保护作用;醇提取物高剂量(200mg/kg)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治疗作用,但对免疫器官保护作用较弱。研究表明,白囊耙齿菌子实体水提取物中剂量具有预防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作用且效果优于阳性药肾炎康胶囊,具有开发利用潜力,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肾炎四味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肾炎四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片。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诱素1(Lkn-1)、尿酸、TNF-α、收缩压、舒张压、24小时蛋白尿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Lkn-1、尿酸、TNF-α、收缩压、24小时蛋白尿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Lkn-1、尿酸、TNF-α、收缩压、24小时蛋白尿水平较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肾炎四味片可有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推测其机制与降低Lkn-1、尿酸、TNF-α、收缩压、24小时蛋白尿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对女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以肾小球肾炎为诊断的女性患者72例,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予缬沙坦治疗;实验组36例,予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共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蛋白、血清Scr、BUN、Hb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数据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加以处理。结果:经12周治疗后,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现为: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Scr和BUN水平低于对照组,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能有效降低女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血压、24 h尿蛋白、血清Scr、BUN水平,升高Hb水平,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主治医生潘小霞等发现了遗传性肾炎突变基因新位点。这个新位点目前在国际基因库中尚未见报道。遗传性肾炎是一种严重的家族性遗传疾病 ,临床表现主要有血尿、肾功能衰竭、神经性耳聋以及眼睛病变等症状 ,但由于其发病早期症状隐匿 ,易误诊或漏症。自本世纪初以来 ,世界上已有许多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遗传性肾炎家系被发现。开展遗传性肾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目前已成为国际肾脏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通过基因分析研究 ,目前已经确认人体肾脏里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IV型胶原的基因突变是导致遗传性肾炎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患者M2型巨噬细胞的临床病理意义,以及M2巨噬细胞标志物CD163和CD206的阳性表达情况。选择不同病因的超过30%以上新月体形成的肾小球性肾炎患者肾组织切片作为研究材料,其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 n=16)、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 n=13)、Ig A肾病(Ig A nephropathy, Ig AN, n=10)、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GN, n=10)被纳入本研究。另外,选择微小病变性肾病(minimal change disease, n=6)和正常对照肾脏(n=3)作为阴性对照。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肾组织中CD163和CD206的表达。结果显示,LN和AAV中CD163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Ig AN和HSPGN。与Ig AN和HSPGN相比,LN和AAV患者的肾小球病变中存在更多的CD206阳性细胞。CD163和CD206阳性细胞与新月体百分比、肾小球滤过率、血清白蛋白和尿蛋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总之,M2巨噬细胞参与了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和疾病进展,特别是在狼疮性肾炎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及mRNA基因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对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织进行染色,并经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在正常对照组,TGF-β蛋白及TGF-β1mRNA小肾小管上皮细胞呈极弱表达,肾小球内TGF-β蛋白及mRNA未见阳性表达,在系膜增生肾小球肾炎组织中,TGF-β蛋白在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呈强阳性表达,肾小球球囊壁及系膜区呈阳性,肾小球与肾小管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性差异(P<0.01),TGF-β1mRNA阳性表达位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和肾小球系膜区,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mRNA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性(P<0.01)。结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炎时TGF-β蛋白及TGF-β1mRNARNA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性(P<0.01)。结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TGF-β蛋白及TGF-β1mRNA在肾小球与肾小管表达均显增高,进一步显示TGF-β在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胱抑素C水平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控制血压、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血清FN、IL-2、胱抑素C水平测定;血压,肾功能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测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N、IL-2水平均上升,胱抑素C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三项指标均变化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血清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四项指标均较低(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可更显著升高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FN、IL-2水平,降低胱抑素C水平,对患者血压控制,肾功能修复及减少尿蛋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并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及对Scr(血清肌酐)、GFR(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高血压合并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两组,各63例。A组给予低剂量(80mg/d)缬沙坦,B组给予高剂量(160 mg/d)缬沙坦。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Scr,GFR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B两组SB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A组Scr呈升高趋势(P0.05),B组Scr呈轻微下降趋势(P0.05);A组、B组GFR变化不明显(P0.05)。A组不良反应率为4.76%,B组为9.52%,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肾小球肾炎患者给予高剂量缬沙坦,降压效果及耐受性好,毒副作用低,患者血清肌酐及肾小球虑过率水平无明显变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根据免疫病理特征分为Ⅰ型抗GBM抗体型、Ⅱ型免疫复合物型和Ⅲ型微量免疫复合物型,代表性的动物模型分别是实验性自体免疫肾小球肾炎、肾毒血清肾炎和实验性自体免疫脉管炎。本文就这些模型的造模方法、免疫机制和应用范围进行综述,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肾小球肾炎血清中尿素氮(BUN)、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大华医院和我院接诊的75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为本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BUN、RBP水平变化情况,及其诊断价值。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BUN、RBP水平(15.52±1.51 mmol/L、97.87±21.28 mg/L)显著高于对照组(5.07±0.97 mmol/L、42.17±10.25 mg/L),差异显著(P<0.05);重度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BUN、RBP水平(19.01±1.20 mmol/L、118.83±21.24 mg/L)均显著高于轻度(11.56±1.07 mmol/L、71.24±19.87 mg/L)、中度肾小球肾炎患者(14.89±1.12 mmol/L、95.75±22.13 mg/L),差异显著(P<0.05);中度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 BUN、RBP水平(14.89±1.12 mmol/L、95.75±22.13 mg/L)均显著高于轻度肾小球肾炎患者(11.56±1.07 mmol/L、71.24±19.87 mg/L),差异显著(P<0.05);BUN诊断肾小球肾炎的AUC为0.866,95%CI为0.807~0.926,截断值为8.45 mmol/L;RBP诊断肾小球肾炎的AUC为0.957,95%CI为0.927~0.987,截断值为57.29 mg/L;联合检测诊断肾小球肾炎的AUC为0.991,95%CI为0.980~1.000,单独检测分别和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Z=4.11、2.150,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41%、94.15%。结论:在肾小球肾炎患者中血清BUN、RBP的表达和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可作为诊断肾小球肾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肾复康胶囊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对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9例每组。对照组使用阿魏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肾复康胶囊联合阿魏酸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的临床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CD3、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IL-6、TNF-α、hs-CRP、CD8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复康胶囊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能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并改善其免疫功能,且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慢性抗thy1抗体肾炎模型由于其疾病过程与人类IgA肾病及其他的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疾病进程相似,可以用作研究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新的治疗策略,本文就慢性抗thy1抗体肾炎模型的建立方法、病理演变过程、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