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不同浓度的La^3 及Cu^2 分别加入到银杏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发现La^3 浓度与细胞中黄酮含量呈负相关性;而随着Cu^2 浓度的提高,细胞中黄酮含量也提高;加入前体物(0.05g/L的苯丙氨酸和0.2g/L的乙酸钠)后,这种作用会更显著,黄酮含量比对照增加1倍到2倍.而随着Cu^2 浓度的升高,细胞生长会受到轻微的抑制,加入前体后,这种抑制作用会被缓解.Cu^2 可以认为是一种良好的非生物诱导子。  相似文献   

2.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生态工程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5  
1996年对长春南湖的富营养化实施了生治理工作,调查结果表明,通过收获水生高等植物和鱼产品带出湖体的P量分别为149.6和189.9kg,通过蚌体生长固定的P量为153.4kg,三者合计492.9kg,与湖体会年P输入量大体持平,生态工程运转后,水质明显好转,湖水中的总P浓度逐年下降,浮游植物个体密度减小,种类数增加,生态工程是城市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是影响湖泊水质和生态健康的重要胁迫因子,系统识别生物对长期污染胁迫的响应模式是开展污染湖泊生态修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经历持续砷污染的大屯海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6月—2018年3月对水体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开展季节性调查。结果显示: 大屯海的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蓝藻门组成,与已有研究反映的长期砷胁迫下浮游植物组成以蓝藻门等耐受属种为主的特征一致。相似性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存在显著的时间差异而空间差异不显著。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总生物量与溶解性正磷酸盐和砷呈显著正相关,与砷对藻类生长产生的低促高抑效应一致,同时磷酸盐的增加可能降低了砷对藻类的毒性效应。冗余分析显示,溶解性营养盐和砷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显著因子。方差分解结果表明,营养盐和水温分别单独解释了群落结构变化的17.6%和3.8%,且与砷产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15.1%);而砷对浮游植物的群落构建无显著的独立作用,反映了现有优势藻类具有对砷较强的耐受性从而对砷浓度的变化不敏感。因此,大屯海的优势浮游植物以耐砷藻类为主,砷对藻类产生的低促效应是污染湖泊修复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生态效应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安江屯溪水力自控翻板坝蓄水期浮游植物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至4月底,在新安江屯溪水力自控翻板坝蓄水期和非蓄水期定点进行浮游植物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39属种,隶属于4门。主要优势种为硅藻和绿藻。蓄水期的藻类丰度高于非蓄水期。依据调查结果选用"污染指示种"对翻板坝上游水域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安江屯溪城区段水质属乙型中污水。  相似文献   

5.
巢湖夏、秋季浮游植物叶绿素a及蓝藻水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7年6-11月份,对设置在巢湖全湖的23个样点水体的理化指标水温(WT)、pH值、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活性磷(RP)以及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叶绿素a(Chl-a)浓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巢湖夏秋季温差变化不大的环境中,温度依然是影响藻类生物量的重要因素。夏、秋季蓝藻为最主要的藻类类群(其平均值占藻类总生物量的63.36%);藻类生物量与所测理化因子均有显著正相关。在夏、秋季各月份,蓝藻生物量呈前高后低状M型波动,其中7月份湖水中蓝藻浓度最低。夏、秋季湖水中叶绿素的浓度没有太大变化,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10mg/m3),遇到合适的气象条件有形成大面积水华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P限制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对N、P营养盐的响应,通过添加N、P营养盐设置N/P梯度,对广东省流溪河水库中的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N、P显著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浮游植物群落受P盐的影响比N盐显著;藻类的种属特异性导致浮游植物群落对氮磷营养盐的响应不一致,浮游植物总丰度与N/P比值不相关,其中隐球藻(Aphanocapsa sp.)、拟柱胞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和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等蓝藻适合在高N高P条件下生长,双对栅藻(Scenedesmus bijuga)等绿藻优势种偏好中N高P环境,而曲壳藻(Achnanthes sp.)、小环藻(Cyclotella sp.)等硅藻在低N低P的环境下占据优势;P浓度为0.8~2.0μmol/L时存在诱导浮游植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的阈值,当P浓度大于2.0μmol/L时则抑制酶活性; P浓度为2.0μmol/L可能是浮游植物维持生长的最适浓度,浮游植物N/P维持动态平衡;藻细胞N/P、C/P与水体P浓度、N/P呈显著正相关,而藻细胞C/N受N影响更明显(P0.05)。这为热带亚热带水库的水质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Kinneret湖周围的诸多盐泉被人为地导入其下游的约旦河,使得Kinneret湖水的盐度逐渐下降,这对作为主要工家业用水和饮用水资源的Kinneret湖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然而,对湖水中的细菌来说则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作者通过实验研究发有水盐度的变化导致细菌种群的改变,从而使我们观察到盐度与细菌之间的关系。这些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对湖水水质保护对策和将来一段时间内湖水管理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钙化藻类的钙化过程与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后,CO2向海水的溶入增加,从而引起海水溶解无机碳各组分的浓度及其比例发生改变,导致海水酸化(pH下降)。此种环境的变化会影响钙化藻类的钙化过程。文章介绍钙化藻类的光合作用和钙化作用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罗非鱼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是影响水库等水质的重要因素,以我国南方主要养殖鱼类之一的罗非鱼为对象,通过广东大镜山水库原位围隔实验,研究了鱼类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罗非鱼围隔中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分别升高了42%,129%和347%。罗非鱼的排泄增加了水体营养负荷,为浮游植物生长提供大量的营养盐,引起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加,水体透明度降低。罗非鱼通过营养盐释放所产生的上行效应明显大于由其牧食导致的下行效应。  相似文献   

10.
抚仙湖叶绿素a的生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01年5月、8月和9月,对云南抚仙湖水体、沉积物、沉积物与水界面的叶绿素a,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类、细胞密度的分布和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浓度。结果表明,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真光层中的动态变化尤其显著,且光照强度对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起主导作用。在观测的3个不同季节中,表层叶绿素a浓度,秋季最高,平均为(2.27±0.12)μg/dm3;春季次之,为(1.85±0.20)μg/dm3;夏季最低,为(1.38±0.15)μg/dm3。分析水体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叶绿素a之间的关系,表明磷是抚仙湖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沉积物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其浓度在表层和次表层较高,并随沉积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浮游植物的分析表明,硅藻门的小环藻是抚仙湖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主要来源。而上覆水中叶绿素a浓度与真光层叶绿素a浓度相当的原因,则可能是由水底微型藻类的再悬浮和浮游植物的沉降聚集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泽蛙单倍体细胞RNA含量对胚胎发育和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栖类单倍体的综合症以及死亡原因,前人有许多不同认识,本文用实验说明,单倍体细胞的RNA含量不及二倍体的一半,并认为,单倍体泽蛙的死亡原因与其细胞中RNA含量不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16.
太湖贡湖湾食物网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13C和15N)研究了太湖贡湖湾食物网特征, 结果显示由于食物来源变化多样性影响, 导致贡湖的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变化较为复杂, 贡湖主要生物类群13C、15N值表现出较大的种间差异。消费者13C值从摇蚊幼虫的-32.3到锯齿米虾的-22.1, 其值大小与营养级的关系没有规律性。消费者平均15N值从褶纹冠蚌的10.3到位于顶端间下鳙的19.0, 随营养级位置而升高。群落中所有种类的15N、13C值之间没有相关性(r=0.1835, P0.05), 表明该食物网是非线性食物网。研究结果验证了杂食性生物有机体普遍存在于富营养化的贡湖水域生态系统中, 且13C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固着藻类以及沉水植物为贡湖食物网中大多数生物有机体的主要碳源。贡湖食物链长度为4.44营养级。  相似文献   

17.
THE ORIGIN OF THE ACETYLCHOLINE RELEAS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CORTEX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acetylcholine liberat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rabbit occipital cortex has be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underlying cortical synaptosomal and vesicular acetylcholine at varying times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N-Me-3H]choline. Choline was administered by diffusion from solutions placed in cups formed by Perspex cylinder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cortex. Acetylcholine was collected by diffusion into these cups.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the acetylcholine declined progressively. The effect of stimulation of afferent cholinergic pathways was to cause a fall in th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of the released acetylcholine. However this was alway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ynaptosomal or vesicular acetylcholine as represented by fractions P2 and D of the authors’fractionation scheme. It is concluded that acetylcholine released from the cortex must come from a store or stores more recently synthesized than the endogenous acetylcholine of these subcellular fraction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