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不同月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以及小鼠前脑皮层和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作用。方法:采用多因素慢性应激动物模型,通过旷场试验和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不同月龄小鼠行为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检测GDNF在小鼠脑海马和前脑皮层的表达。结果:与青年(2月龄)小鼠比较,老年(15月龄)小鼠的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明显减少,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P<0.05,P<0.01),且海马CA3区、齿状回和前脑皮层GDNF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在慢性应激后,与对照组比较,青年和老年应激组小鼠的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显著减少,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5,P<0.01),且小鼠前脑皮层和海马GDNF表达显著下降(P<0.05,P<0.01),老年应激小鼠变化更加显著。结论:脑的老化和慢性应激导致小鼠行为及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改变,可能与海马和前脑皮层神经元GDNF表达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初步探讨氟西汀(Fluoxetine)改善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早老素1(presenilin 1,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可能机制。采用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雄性小鼠,随机分成氟西汀处理组(FLU)和生理盐水组(NS),分别给予氟西汀10 mg·kg-1·d-1和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60 d。药物处理后行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的Ach E的变化。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氟西汀组较生理盐水组的逃避潜伏期、总路程明显缩短(p0.05),游泳速度无明显差异;空间探索实验氟西汀组穿台次数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氟西汀组在CA1区神经元数量和生理盐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氟西汀组在DG区神经元数量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多(p0.05)。乙酰胆碱酯酶(Ach E)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氟西汀组在海马CA1、DG区乙酰胆碱酯酶表达量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p0.05)。穿台次数与CA1和DG区Ach E的表达量之间的有显著性的相关性(CA1区r=-0.791,p=0.002,DG区r=-0.839,p=0.001)。本研究结果提示氟西汀可通过减少AD小鼠海马DG区神经元的数量丢失和下调AD小鼠海马区Ach E表达量而改善AD模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年龄段实验小鼠的抑郁及焦虑样行为。方法将27只雄性C57BL/6小鼠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月龄,n=9)、中年组(10月龄,n=9)、老年组(18月龄,n=9),分别进行悬尾测试、强迫游泳测试、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开放旷场测试和糖水偏好测试,观察小鼠抑郁及焦虑样行为,并用液质联用(LC-MS/MS)法检测C57BL/6小鼠血清5-羟色胺含量。结果中年组小鼠比老年组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长(P0. 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递减,青年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大于中年组小鼠(P0. 001)和老年组小鼠(P0. 001),中年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大于老年组小鼠(P0. 01);中年组小鼠比老年组小鼠12小时糖水偏好率高(P0. 05),青年组小鼠比老年组小鼠12、36、48、60小时糖水偏好率高(P0. 05);老年组小鼠比中年组和青年组小鼠开臂时间长(P0. 05),青年组小鼠比中年组小鼠探头次数多(P0. 01);青年组小鼠比老年组小鼠在旷场中的移动总距离长(P0. 05);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小鼠血清5-HT含量呈递减趋势,青年组小鼠血清5-HT显著低于中年组(P0. 05)和老年组(P0. 01)。结论整体而言,同一刺激下,小鼠的年龄越小,越易表现出抑郁及焦虑样行为,血清中5-HT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4.
水迷宫实验中三种品系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种品系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学习记忆能力差异,为与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相关新药研究的实验动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用C57BL/6小鼠、昆明种小鼠和ICR小鼠,进行定位航行实验(5d)、空间搜索实验(1d)和工作记忆实验(4d),考察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定位航行实验从第3天起C57BL/6小鼠的潜伏期明显小于昆明种小鼠和ICR小鼠(P0.01);空间搜索实验C57BL/6小鼠穿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在原平台象限游程比率和时间比率均明显多于昆明种小鼠和ICR小鼠(P0.05);动物每天工作记忆实验的潜伏期随测试次数增加而缩短,C57BL/6小鼠缩短的较昆明种小鼠和ICR小鼠稍多。结论C57BL/6小鼠的空间参考记忆能力与工作记忆能力均优于昆明种小鼠和ICR小鼠,且非空间因素对其学习记忆能力的评价干扰较小,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水迷宫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突触素Ⅰ在慢性复合应激性空间学习与记忆增强大鼠海马各亚区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应激组和对照组.采用垂直旋转、剥夺睡眠、噪音刺激和夜间光照4种应激原无规律交替应激动物6周,每天6 h,制作慢性复合应激动物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成绩,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突触素Ⅰ在慢性复合应激性空间学习与记忆增强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变化.结果结果显示,应激组动物慢性复合应激后在Morris水迷宫内寻找隐蔽平台所需时间(潜伏期)比对照组的明显地短(P<0.05),在Y-迷宫内寻找安全区的正确率比对照组的明显地高(P<0.05);应激组动物慢性复合应激后,其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和CA3区突触素I的免疫反应性明显地强于对照组(P<0.05), 两组CA1区突触素I的免疫反应性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这些结果提示,慢性复合应激可增强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突触素Ⅰ在大鼠海马内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了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增强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戊四氮点燃癫痫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PTZ)点燃建立慢性癫痫(chronic epileptic,CEP)模型,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马CA1、CA3区突触素(synaptophysin,P38)和突触后致密物95(postsynaptic density 95,PSD-95)的表达,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反应结果进行处理。结果水迷宫试验检测癫痫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其海马CA1、CA3区P38和PSD-95免疫反应产物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P<0.05)。结论戊四氮点燃癫痫大鼠伴有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其海马神经元P38和PSD-95的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空间学习记忆受损。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以去卵巢后慢性应激模型,探究锁阳乙酸乙酯提取物(ECS)改善慢性应激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保护机制。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突触蛋白中突触囊泡蛋白(synaptophysin,Syn)和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PSD-95)表达量,通过海马组织形态学改变进一步证明ECS的神经保护作用。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雌鼠锁阳乙酸乙酯组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CS可增加Syn(P0.05)与PSD-95(P0.05)蛋白表达量。HE染色结果显示ECS可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改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结果表明ECS能够增加去势后慢性应激小鼠突触蛋白中Syn与PSD-95的表达量,保护海马神经元,改善慢性应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七、栀子有效组分及配伍给药对APP/PS1小鼠血清中乙酰胆碱和五羟色胺含量的影响及其与行为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APP/PS1小鼠随机分成转基因模型组(Tg)、三七总皂苷组(PNS)、栀子苷组(GP)、配伍组(PNS+GP),同窝非转基因小鼠为野生型组(WT),从4月龄开始,以自主进食的方式,分组给药3个月,7月龄时,进行八臂迷宫测试和血清中乙酰胆碱及五羟色胺含量的检测。结果:(1)乙酰胆碱含量测定结果,与野生型组相比,转基因模型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三七总皂苷组、栀子苷组可以显著升高转基因模型组的乙酰胆碱含量(P0.05)。(2)五羟色胺含量测定结果,与野生型组相比,转基因模型组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七总皂苷组、栀子苷组和配伍组对转基因组的五羟色胺含量有升高趋势,但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结果,八臂迷宫测试中小鼠进入食物臂的时间百分比与血清中乙酰胆碱的含量成正相关(r=0.35,P0.05),与血清中五羟色胺的含量没有相关性(rs=0.16,P=0.39)。结论:三七、栀子有效组分及配伍给药对APP/PS1小鼠血清中乙酰胆碱的含量有调节作用,APP/PS1小鼠血清中乙酰胆碱的含量与八臂迷宫行为学测试体现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Synaptotagmin 1基因敲除(Syt1+/-)对小鼠情绪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8周龄雄性Syt1+/-小鼠及同窝野生型(WT)小鼠各5只,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小鼠前额叶皮层、海马、杏仁核、伏隔核、纹状体和腹侧被盖区等6个脑区中Syt1的表达;选用8周龄雄性Syt1+/-小鼠9只,以及WT小鼠10只为对照,通过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比较成年Syt1+/-小鼠和WT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另选用8周龄雄性Syt1+/-小鼠及WT小鼠各5只,检测小鼠前额叶皮层、海马和杏仁核的谷氨酸含量。结果: 与WT小鼠相比,Syt1+/-小鼠在前额叶皮层、海马、杏仁核、伏隔核、纹状体和腹侧被盖区Syt1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1);Syt1+/-小鼠在旷场中总移动距离显著减少(P<0.01),并更偏爱在外周区域活动(P<0.01),对中心区域的探索欲望显著下降(P<0.01);Syt1+/-小鼠更偏好待在封闭安全环境中(P<0.01),开臂探索次数(P<0.05)和在其中运动的时间显著减少(P<0.01);Syt1+/-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同时,Syt1+/-小鼠杏仁核中谷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 Syt1基因敲除可以引起小鼠显著的焦虑样行为,推测与杏仁核中谷氨酸含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及海马内神经元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合应激组,复合应激组动物每天无规律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环境中,为期6周。应激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成绩,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各亚区Ng表达的变化,并用RT-PCR技术分析各组大鼠海马Ng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Morris水迷宫测试显示,应激组动物寻找隐蔽平台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应激组大鼠海马DG和CA3区Ng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海马CA1区的Ng的免疫反应性无明显差别;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动物的Ng mRNA水平亦明显上调(P<0.05)。结论慢性复合性应激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增强;Ng在海马中的表达和Ng mRNA转录水平增高,提示Ng参与了该增强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碱能神经系统是否是抗抑郁药氟西汀(Fluoxetine,FLXT)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大脑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靶点。方法随机选取18月龄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20只分为阳性对照组(APP/PSI组)和FLXT组,分别给予为期4周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FLXT,并随机选取18月龄同窝生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10只作为阴性对照组(WT组),该组不给于药物干预。运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三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三组小鼠大脑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情况和乙醜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含量、乙酰胆碱脂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及胆碱乙酰化酶(choline acetyl transferase,ChAT)活性等进行检测。结果水迷宫实验显示,APP/PS1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长于WT小鼠,FLXT处理可明显缩短APP/PS1小鼠逃避潜伏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WT小鼠脑内未见明显Aβ沉积,而APP/PSI小鼠海马内可见大量Aβ沉积,FLXT处理可明显减少APP/PS1小鼠海马内Aβ沉积;对Ach含量、AchE和ChAT活性检测显示,APP/PS1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内的Ach含量、AchE活性及皮质内的CHAT活性均较WT小鼠降低,FLXT处理可明显抑制APP/PS1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内Ach含量、AchE活性的降低,但对ChAT活性没明显的作用。结论胆碱能系统可能是FLXT作用于AD大脑的作用靶点之一,即FLXT可能通过增加AD大脑胆碱能神经系统的神经功能活性,进而增加Ach的含量,从而改善AD大脑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后不同月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变化,以及海马和前脑皮层胰岛素样神经营养因子-Ⅱ (IGF-Ⅱ)的作用。方法:昆明品系小白鼠3月龄(青年)和14月龄(老年),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和青年应激组、老年对照组和老年应激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多因素慢性应激21 d,建立抑郁小鼠模型。采用悬尾实验和蔗糖偏好实验评价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并且检测小鼠海马和前脑皮层IGF-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小鼠的累积不动时间明显增多(P<0.05),蔗糖消耗度明显降低(P<0.05),并且IGF-Ⅱ阳性神经元数目在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D G)和前脑皮层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5);慢性应激后,青年应激组小鼠的第一次静止不动时间、累积不动时间和蔗糖消耗度与其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IGF-Ⅱ阳性神经元数目在CA1、DG和前脑皮层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应激组小鼠的第一次静止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累积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 5)和蔗糖消耗度明显减少(P<0.05),海马CA1、CA3和DG区IGF-Ⅱ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显著减少(P <0.05或P<0.01)。结论:慢性应激后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可能与海马和前脑皮层IGF-Ⅱ表达的下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K(CatK)对大鼠海马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化学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和CatK阻断组(CatKⅡ组)每组各10只,分别于海马DG区微量注射组织蛋白酶K特异性阻断剂(0.5μg/μl)和等量人工脑脊液5 d;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设对照组(CON组)、阴性对照组(NC组)和siRNA干扰组(siCatK组),每组设3个复孔,siRNA导入18~20 h后收集样本。应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同时在大鼠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结合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学习记忆过程中DG区细胞外液中谷氨酸(Glu)含量的动态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和神经元细胞中c-Notch1、Notch1、p-CREB、BDNF等相关信号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动物实验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atKⅡ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弱,并伴随着海马组织的c-Notch1、p-Akt、p-CREB和BDNF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Control组和CatK II组DG区Glu含量均随水迷宫训练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硫氢化钠(NaHS)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小鼠海马神经元髓鞘碱性蛋白(MBP)及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治疗意义。方法: 随机挑选12只雄性正常野生型小鼠(WT)作为正常对照组(NC Group),然后将48只SCA3小鼠随机分为SCA3模型组(M Group)、低剂量小鼠组(NL Group,10 μmol/kg)、中剂量小鼠组(NM Group,50 μmol/kg)和高剂量小鼠组(NH Group,100 μmol/kg),每组12只,用药组每日腹腔注射一次,连续4周。通过Morris水迷宫比较不同剂量NaHS干预前后SCA3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马内硫化氢(H2S)含量,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差异,并借助电镜观察各组小鼠神经元髓鞘形态学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较,SCA3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5),海马内H2S含量降低(P<0.05),有髓神经纤维MBP表达量也降低(P<0.05),经过不同剂量的外源性NaHS治疗后,学习记忆能力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且SCA3小鼠海马H2S和MBP含量也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结论: 外源性NaHS可能通过提高SCA3小鼠大脑海马的H2S含量和MBP含量增加,对神经元细胞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进而提高SCA3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为寻求SCA3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为临床SCA3患者的营养支持及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脑内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融合蛋白(NSF)表达变化。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组(n=24),包括对照组和MPTP处理组,雌雄各半。MPTP处理组给予C57BL/6J小鼠MPTP(20 mg/0.2 ml/(kg·d),s.c.)连续8 d,每天一次,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用同样方法处理。第9天起采用水迷宫实验,连续4 d检测C57BL/6J小鼠空间学习记忆的改变,水迷宫实验测试结束后,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脑内NSF表达改变。结果:每组选取小鼠24只进行水迷宫测试,与对照组相比,MPTP处理组小鼠出现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每组选取小鼠5只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同时每组选取5只小鼠进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CA1区NSF免疫反应活性明显减弱(P0.01),前额叶皮层NSF的免疫反应活性(P0.01)和蛋白表达(P0.05)都明显增高。结论:MPTP致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脑内NSF表达出现异常,可能参与MPTP致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前期证实,七十味珍珠丸(ratanasampil, RNSP)对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Presenilin1,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积极的改善效果。脑白质损伤是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一个重要病理特征,七十味珍珠丸(ratanasampil, RNSP)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是否与其对海马白质的改善有关,目前尚不清楚。为探讨RNSP对APP/PS1小鼠海马白质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采用3月龄C57BL/6品系的APP/PS1小鼠24只和同窝野生小鼠12只为实验对象,将小鼠分为野生对照组(WTC组)、APP/PS1对照组(ADC组)和APP/PS1 RNSP干预组(ADR组),各组12只。3个月灌胃干预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弥散张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iffusion tensor imaging,MRI-DTI)、透射电镜、免疫组织荧光、Western印迹等方法对小鼠学习记忆及脑白质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6月龄APP/PS1小鼠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海马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值降低(P0.05),髓鞘完整性破坏,MBP蛋白表达下调(P0.05),脑白质降解相关基因胞浆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s A2, c-PLA2)、琥珀酰辅酶A:3-酮酸辅酶A转移酶(succinyl CoA:3-oxoacid CoA-transferase, SCOT)、单羧酸转运载体(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s, MCTs即MCT1、MCT2、MCT4)蛋白质表达上调(P0.05);3个月的RNSP干预可逆转上述指标变化,改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抑制脑白质降解。结果提示,RNSP改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可能与其对小鼠海马白质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7.
姜黄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Aβ生成和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生成酶早老素2(presenilin2,PS2)和Aβ降解酶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 degrading enzyme,IDE)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在AD防治中的机制。方法将3月龄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组,0.92mg/(kg·d)]、姜黄素大[400mg/(kg·d)]、中[200mg/(kg·d)]、小[100mg/(kg·d)]剂量组,每组10只;并以同月龄遗传背景相同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用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灌胃。灌胃3个月后,应用Morris水迷宫、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Aβ生成酶PS2和降解酶IDE表达变化。结果行为学检测,模型组小鼠的游泳轨迹多为边缘型,而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姜黄素各组小鼠的游泳轨迹多为趋向型和直线型。Aβ生成酶PS2和降解酶IDE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PS2阳性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各组小鼠海马CA1区PS2阳性细胞减少(P0.01)。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PS2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姜黄素小剂量组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同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中剂量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姜黄素各组小鼠海马CA1区IDE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同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姜黄素能通过减少Aβ生成酶和增加Aβ降解酶的表达,降低Aβ蛋白的表达进而改善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8.
探究香水莲花提取物(Nymphaea hybrid extract,NHE)对东莨菪碱诱导记忆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建立记忆障碍模型,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水迷宫实验结束后,断头处死小鼠,进行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模型组小鼠相比,NHE干预后,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 <0. 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和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 <0. 05或P <0. 01),小鼠海马和皮质区的SOD和GSH-PX活力显著升高(P <0. 01或P <0. 05),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 <0. 01),ACh E活性显著降低(P <0. 01),ACh含量增加(P <0. 01或P <0. 05)。同时,免疫印迹结果表明,NHE能够改善东莨菪碱引起小鼠海马和皮质中ERK、CREB磷酸化水平和BDNF蛋白表达的减少。综上,香水莲花提取物可以提高东莨菪碱诱导的记忆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具体机制涉及缓解大脑的氧化应激损伤,平衡胆碱能系统,激活ERK-CREB-BDNF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9.
尼古丁对学习记忆间接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昆明小鼠母鼠受孕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尼古丁组(NIC)。CON组母鼠自由饮水,NIC组母鼠饮水中给予浓度为50μg/mL的尼古丁。子代小鼠60日龄时,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之后在体记录海马区穿通纤维通路(perforant pathway,PP)至齿状回(dentate gyrus,DG)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结果显示,NIC组仔鼠的逃避潜伏期从第3天开始明显大于CON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所占百分比和穿越平台次数均低于CON组,LTP群峰电位幅值和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斜率也都显著低于CON组。说明由母体摄入的尼古丁,可经胎盘和乳汁明显作用于其子代,导致子代学习记忆功能的明显损伤,其可能机制是因为海马神经元突触传递可塑性的效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跑台运动对APP/PS1小鼠海马线粒体融合、分裂作用的影响,将遗传背景为C57BL/6的3月龄APP/PS1小鼠和野生小鼠各42只分别随机分为APP/PS1安静对照组(ADC,n=21)和运动组(ADE,n=21),野生安静对照组(WTC,n=21)和运动组(WTE,n=21)。ADE、WTE组进行12周跑台运动,同时ADC、WTC组置于安静跑台环境。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RT-PCR法检测线粒体功能关键酶的mRN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融合、分裂及线粒体关键酶的蛋白质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线粒体融合、分裂状态。结果发现,6月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5);海马线粒体融合蛋白质Mfn1、Mfn2、Opa1表达降低(P<0.05),线粒体分裂蛋白质Drp1、Mff表达增高(P<0.05);线粒体膜结构模糊,嵴不明显,线粒体碎片增多,空泡化线粒体增多;线粒体呼吸关键酶COX IV及ATP合酶表达均下调(P<0.05)。12周跑台运动可逆转APP/PS1小鼠的上述变化,改善海马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提高学习记忆能力。综上提示:12周跑台运动改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可能与其对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