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小麦旗叶Rubisco周转与籽粒含氮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旗叶的衰老,Rubisco含量逐渐减少,延缓小麦旗叶的衰老进程(抽穗期施氮肥),可增加旗叶Rubsco的含量,提高籽粒的全氮含量,在小麦旗叶全展后28天内,Rubisco的^15N丰度处于较高水平,表明仍有Rubisco的重新合成,而在28天以后,Rubisco的15N丰度处于低水平,表明无Rubisco的重新合成,但这时籽粒的15N丰度却上升,旗叶全展后14天的Rubisor 15N丰度高于旗叶中全氮的丰度,说明此时期Rubisco合成的速率高于其它蛋白质,旗叶衰老过程中Rubisco的15N丰度的净转移高于全氮,Rubisco净N转移也高于全氮,表明Rubisco向籽粒中转移的氮素多于其它蛋白质,对籽粒含氮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小麦旗叶Rubisco周转与籽粒含氮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旗叶的衰老,Rubisco含量逐渐减少.延缓小麦旗叶的衰老进程(抽穗期施氮肥),可增加旗叶Rubisco的含量,提高籽粒的全氮含量.在小麦旗叶全展后28d内,Rubisco的15N丰度处于较高水平,表明仍有Rubisco的重新合成;而在28d以后,Rubisco的15N丰度处于低水平,表明无Rubisco的重新合成.但这时籽粒的15N丰度却上升.旗叶全展后14d内Rubisco的15N丰度高于旗叶中全氮的丰度,说明此时期Rubisco重新合成的速率高于其它蛋白质;旗叶衰老过程中Rubisco的15N丰度的净转移高于全氮,Rubi-sco净N转移也高于全氮,表明Rubisco向籽粒中转移的氮素多于其它蛋白质,对籽粒含氮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小麦开花后iPA和ABA含量的变化及与旗叶光合,根系活力和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2个粒重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开花后旗叶、根系和籽粒异戊烯基腺苷(iPA)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旗叶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和籽粒样重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粒重的鲁麦22较低粒重的鲁麦14,旗叶和根系iPA含量高且速降始期推迟,ABA含量低且速升始期推迟;与此相对应,旗叶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高且高值持续期长。鲁麦22籽粒iPA含量高于鲁麦14,其ABA含量在花后16d内高于鲁麦14,16 相似文献
5.
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柱栽培研究了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深层次(20-40cm)施肥,旗叶SOD、CAT活性可保持较高水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慢,抑制MDA含量的产生,有利于延迟旗叶衰老。施肥过浅和施肥过深,施叶衰老快,产量较低,从整体看,处理2与处理1及处理4差异显著,与处理3差异较少,由此认为延迟旱地小麦旗叶衰老的施肥深度应在20-40cm左右,并可据此制定管理方案,以获得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6.
冷型小麦旗叶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扫描电镜对冷型小麦及对照品种旗叶的比较观察表明,冷型小麦叶表具有蜡质,气孔微凹陷分布于表皮细胞间,叶上表皮中分布有泡状细胞等形态特征,是其适于北方非灌区种植的结构基础,与对照泪科相比,冷型小麦叶表的蜡质较薄,泡状细胞的数目较少,体积也较小,这正是其利于水分散失,蒸腾从导致冠层温度较低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7.
8.
小麦开花及籽粒形成过程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变化(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品种燕大1817麦穗各部位小穗内源玉米赤霉烯酮含量随着发育进程而上升,开花当天达到最高值,中部高于基部,基部高于顶部,与各部位小稳籽粒的最终粒重顺序一致。各部位小花在开花前及开花当日,雄蕊中内源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总是高于雌蕊。在籽粒生长过程中,籽粒内源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土壤干早胁迫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旗叶和穗光合作用的差异及其与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穗光合活性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低于旗叶叶片。干旱胁迫下。穗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远小于叶片,类胡萝卜素含世较高,色素含量、PSI活性下降幅度均小于叶片。且PEPC活性诱导增强,暗示穗器官较叶片有较强的耐逆性。 相似文献
10.
11.
小麦旗叶老化期间的内肽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叶片中存在着内肽酶,其最适pH为4.8,最适反应温度为45℃。小麦旗叶全展以后,净光合速率和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而内肽酶比活上升。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的结果表明,有内肽酶的从头合成;用激活制和抑制剂处理的结果表明,小麦叶片中至少有3种类型的内肽酶(即巯基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而在蛋白质降解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巯基蛋白酶。另外,氨基酸对内肽酶有保护作用,激素对内肽酶具有调节作用,活性氧对内肽酶的活力上升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麦旗叶发育过程中光合效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物的产量基本上取决于光合机构的大小和效率(Gardner等1985)。要不断提高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除了尽可能满足水、肥供应以获得足够大的光合机构从而接受足够多的光能外,还必须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这是增加作物产量的一条必由之路。因此,很有必要深入开展光合效率调节控制机理的研究。关于叶片生长发育期间光合速率与叶片结构的变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报告,并且有全面的综合评述(ˇCatsky和ˇSestàk1997)。然而,关于叶片生长发育期间光合效率特别是荧光参数如何变化的报告却很少。虽然ˇCatsky…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条件下冷、暖型小麦旗叶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类4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灌浆结实期冷、暖型小麦在不施肥(CK)、单施磷肥(P)、单施氮肥(N)和氮磷配施(NP)等4种施肥条件下旗叶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条件下,冷型小麦的旗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高于暖型小麦。其中,在不施肥和单施磷肥条件下,两类小麦之间各项生理指标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施用氮肥(单施氮肥和氮磷配施)条件下,两类小麦之间的差异有所减小,但冷型小麦仍然高于暖型小麦。冷型小麦旗叶优良的光合生理特性具有不随施肥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特点,对土壤肥力状况有较强的适应性;而暖型小麦对土壤氮素营养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为小麦旗叶早衰性状的精细定位和基因克隆奠定基础,该试验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宁春4号’和‘宁春27号’杂交得到的128个F10代RIL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307对多态性SSR标记对小麦旗叶早衰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并通过构建整合图谱的方法进行了标记加密。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个控制旗叶早衰性状的加性QTL,位于2A染色体长臂的gwm526和gwm382标记区间内,可解释49.88%的表型变异。经遗传图谱整合后发现,gwm526和gwm382标记之间存在124个SNP标记。 相似文献
15.
渗透胁迫下小麦叶片蛋白质合成与降解的示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透胁迫降低了叶片、特别是生长叶片蛋白质中固定~(14)CO_2及由根系吸收的~(14)C-Gly的掺入率,但同等程度胁迫处理,抗旱品种的掺入率降低幅度小于敏感品种;轻度胁迫后复水,抗旱品种生长叶蛋白质的放射性高于对照,而敏感品种仍低于对照。Poly(A~+)-mRNA的体外翻译测定证明,胁迫时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是Poly(A~+)-mRNA翻译活性的降低。渗透胁迫也促进了叶片蛋白质降解,但与蛋白质合成不同,在成熟叶片中表现得更突出。 相似文献
16.
17.
探明超级小麦品种的旗叶光合作用与荧光动力学特性,为超级小麦品种选育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超级小麦临麦4号为试验材料,应用CI-301PS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和FMS-2便携式荧光测定仪(英国Hansatech公司)在田间试验中测定旗叶光合作用与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与普通高产对照品种皖麦52和烟农19相比,超级小麦临麦4号的光合作用参数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CO2饱和点、羧化效率高,光补偿点和CO2补偿点低;光合机构系统工作参数PSII实际的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II反应中心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值高,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值低。这表明超级小麦临麦4号的光合机构系统工作能力强和工作效率高,保证旗叶光合作用的高效运行,为子粒灌浆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粒叶比杂种优势及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个冬小麦品种按5×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20个杂交组合,对小麦粒叶比的杂种优势和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粒叶比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亲本的粒叶比差异及杂交互作均对F1代产生遗传差异,该试验中石6021、农大99260080等的一般配合力较大,石6021×农大99260080、鲁麦14×济南17等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大,产生了较强的杂种优势;粒叶比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但以加性效应为主,其遗传决定度达87.65%,狭义遗传力为64.71%;在高粒叶比品种选育上应重视高粒叶比亲本筛选利用和杂交后代的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不同发育时期冬小麦旗叶的荧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首次对4种不同品种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L.)的旗叶的诱导荧光动力学参数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sat)进行了不同时期的比较,随着小麦从所花期到乳熟期的生长,旗叶的光系统II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变化不大,在乳熟期略有下降,光化学淬灭(qP),光系统II量子产率(φPSII与)和Psat有较大的降低(>15%),非光化光学淬灭(qN)均有明显的增大(>100%),旗叶的φPSII与Psat的存线性关系(r=0.918),说明了在不同小麦品种中生长的衰老使得旗叶光合作用从能量转化到二氧化碳同化速率都降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