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部组织的参加“第二届国际细胞生物学会议”代表团,于去年在西德参加了两个学术会议:“第二届国际细胞生物学会议”(8月31日—9月6日),“细胞生物学电影技术应用原理学术会议”(9月7日—9月9日)。代表团在会议前后,就便参观了西德一些大学、研究机关、工厂、初步了解了西德大学生物教育发展的一些情况。他们回国后,编辑部访问了代表团部分成员,并看了代表团的汇报材料,感到很有启发。现将他们了解到的西德大学生物教育的部分情况向读者介绍使大家从中获得教益。  相似文献   

2.
1980年8月底到10月底有机会到西德等国家进行了两个月的参观访问。先在西柏林参加了第二届国际细胞生物学会议,会后参观访问了西德的九个城市以及瑞士的苏黎世(Zürich)和荷兰的乌得勒支(Utrecht)的一些研究单位,并着重了解了它们的电镜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第十届国际贝类学会学术讨论会,已于1989年8月27日至9月3日在西德大学城、美丽的吐宾根(Tübingen)城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约有380余人,来自美、英、法、意、德、瑞典、瑞士、荷兰、苏联、中国、日本和香港等44个国家和地区。 1989年9月27日下午国际贝类学会理事会听取了西德Senckenberg Museum.R.Janssen博士做的会议筹备经过报告,以及国际贝类学  相似文献   

4.
由国际细胞生物学联盟组织的第二届国际细胞生物学会议于1980年8月31日至9月5日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柏林举行。会议一般概况有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共35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安排了五次全体代表参加的,反映当前细胞生物学进展和发展趋向的大型报告。即:(1)  相似文献   

5.
老虎国际讨论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Tiger)于1979年2月22日至24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这次会议是印度政府在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IUCN)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等国际组织的赞助下举行的。参加会议的有孟加拉、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尼伯尔、泰国、英国、美国和西德等九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油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修垣   《微生物学通报》1990,17(6):374-374,F003
1990年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国际会议于5月27—31日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Norman)培训中心举行。来自美国、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德、西德、英国、罗马尼亚、中国、日本、挪威、印度、印度尼西亚、委内瑞拉、墨西哥和特立尼达等16个国家的105位专家、学者和采油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  相似文献   

7.
植物中的果糖2,6二磷酸国际学术会议于1987年8月7~11日在匈牙利Nyiregyháza召开。果糖2,6二磷酸是一个新近发现的代谢物。它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它在植物酶的调节、光合作用中淀粉和蔗糖的分配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来自美、英、西德、比、日、匈等国的约8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25位代表就  相似文献   

8.
由意大利卡莫里诺大学(Camerino University)细胞生物学系和英国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联合发起的“后生动物早期演化与疑难化石分类单元的意义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3月28—31日在位于意大利东部山区的卡莫里诺(Camerino)召开。来自12个国家的4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陈均远、孙卫国和侯先光应邀参加了会议。后生动物早期演化和疑难化石的研究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引起了国际古生物学界的极大关注。西德古生物学家A.Seilacher 1983年以来对晚前寒武纪埃迪卡拉动物群(Ediacara fauna)的再认识就是其中一例。当代古生物学研究发展的这一新动向在美国古生物学家A.Hoffman和M.H.Nitecki 1986年编  相似文献   

9.
<正> 于1984年8月20—25日在联邦德国汉堡的“会议中心”召开。共有81个国家2,284名代表参加,我国出席45名(包括台湾代表18名)。会议由西德主办,大会主席西德基尔(Kiel)大学教授B.Heydemann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汉堡市参议院主席Dr.K.V.Dohnanyi、汉堡大学校长Dr.P.Fischer-Appelt及国际昆虫学会议主席Prof.Dc Waterhous分别致贺辞,Prof.Heydemann作了“昆虫出色的结构”学术报告。 会议共有论文1,915篇(包括壁报272篇),还有电影15本。大会分为22个专题组:1.分类及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科学院和国际生化联合会共同赞助、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筹备和组织的北京国际酶学讨论会于1986年5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西德、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十二个国家的43位科学家及我国28个单位的4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院长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并宴请了全体代表。  相似文献   

11.
由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实验动物云南灵长类中心主办的“中国灵长类保护国际研讨会”于1990年7月27日至8月3日在昆明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美国、巴西、西德、肯尼亚、印度及中国约80多位灵长类学专家、学者。会议得到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及中国有关部门的支持。会议主要就灵长类动物行为学和生态学、灵长类保护、神经科学、生殖生物学、  相似文献   

12.
第二届细胞和组织培养专题讨论会于1984年11月24日至11月29日在宁波市医学科学研究所举行。来自北京、上海等11个省(市)的70余名专业工作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宁波市科委、卫生局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秘书长罗登出席了这次讨论会。会议由鲍璿主持。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鸟类学会与世界雉类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国际雉类学术讨论会1989年10月9日—13日已在北京召开。来自英国、西德、美国、加拿大、巴基斯坦、泰国、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中国的专家,学者共150多位,参加了这次国际会议。 10日上午在香山卧佛寺饭店举行了讨论会的开幕式,由世界雉类协会霍曼(K.Ho_  相似文献   

14.
1990年中国多肽学术讨论会(Chinese Peptide Symposium-90)于1990年8月11日至15日在上海华厦宾馆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生物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主持召开的国际性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44人,其中来自美国、日本、英国、西德等11个国家的国外代表27人,国内代表117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23篇。这是一次成功的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为今后在国内召开中型国际学术交流会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国外代表普遍都说中国下一次召开这样的会议时,一定会有更多的国外代表来参加会议。美籍华人学  相似文献   

15.
季维智 《动物学研究》1987,8(3):335-337
每两年一届的国际灵长类学会(International Primatological Society)的年会——第11届国际灵长类会议于1986年7月20日至7月25日在西德格廷根(Goffingen)市格廷根大学召开。与会代表约500名,其中40%来自美国,40%来自欧洲(大部分为西欧代表)。其他国家代表占20%,其中除20余名日本代表外,还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如非洲、东南亚和南美的代表。中国仅笔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共收到论文475篇。涉及以下各研究领域,现扼要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能源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主持,由美国农业部和几所大学联合组织召开的“燃料和化学物发酵生物学展望”讨论会,于1980年12月7日—11日在纽约长岛Brookheaven国立实验所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美国多所大学、研究所、化学公司,以及来自瑞典、荷兰、西德、法国、  相似文献   

17.
第九届国际生物物理会议于1987年8月23—28日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人数为800余人,除东道国以外,以美国、西德、英国和日本的学者人数较多.我国有4名代表参加.会议学术活动的形式和以往相同,即由大会综述报告、分组讨论会和科学墙报三部份组成.这次共有5个大会综述报告,即日本的S.Nurma:神经递质受体与离子通道的结构与  相似文献   

18.
由欧洲细胞生物学联盟(EOCB)举办的第三届欧洲细胞生物学会议于1990年9月2日至9月7日在意大利著名城市弗罗伦萨举行。这是一次大规模,高水平的细胞生物学会议。这次会议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国的学者及来自亚洲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美及一些非洲国家的科学工作者共1600多人,其中相当多的国际著名细胞生物学家。会议共印发了1200多篇论文摘要,有200个专题报告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北京大学翟中和教授与兰州大学贾敬芬教授由国家教委委派参加了会议,翟中和应邀在  相似文献   

19.
第十一届国际电子显微镜学大会于1986年8月31日至9月7日在日本京都国际会馆举行,中国电镜学会理事长郭可信,副理事长黄兰友、李方华、李昆等参加了大会。国际电子显微镜学大会由世界各国电子显微镜学会联合会主持,1949年在荷兰Delft成立,并决定1950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第二届国际电子显微镜会议,其后,每隔四年召开一次,上届会议即第十届大会在西德汉堡召开,木届会议为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电  相似文献   

20.
第三届中日双边生物物理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6月14—18日在西安市召开,中方有145位代表参加(其中32位研究生),日方有51位代表参加会议.在开幕式上,会议联合主席、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梁栋材和日本生物物理学会上届理事长、第二届中日生物物理学学术讨论会(京都)主席大西俊一分别讲话,他们祝贺第三届中日双边生物物理学术讨论会开幕,热烈欢迎中日双方代表前来古都西安出席会议,并预祝这次大会成功.陕西省副省长郑斯林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本次会议以大会报告、分组专题报告和墙报展讲三种形式就分子生物物理、膜与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